1 / 56

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

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 執行單位:台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曾惠斌 博士 協同主持人:林能白 博士       陳永祥 博士. 內 政 部 建 築 研 究 所 補 助 研 究 案. 期 末 成 果報 告. 報 告 人:曾惠斌 博士. 計畫編號: 96-S-A72. 2007 年 12 月 18 日. 簡報大綱. 1. 計畫說明. 2. 文獻整理. 3. 3. 問卷調查分析. 4. 業界訪談. 5. 專家座談會. 6. 整合建議方案. 7. 期中審查意見整理. 8. 後續研究建議. 2. 2.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 執行單位:台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曾惠斌 博士 協同主持人:林能白 博士       陳永祥 博士 內 政 部 建 築 研 究 所 補 助 研 究 案 期 末 成 果報 告 報 告 人:曾惠斌 博士 計畫編號:96-S-A72 2007年12月18日

  2. 簡報大綱 1 計畫說明 2 文獻整理 3 3 問卷調查分析 4 業界訪談 5 專家座談會 6 整合建議方案 7 期中審查意見整理 8 後續研究建議 2 2

  3.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 1 計畫說明

  4. 計畫簡介 計畫名稱: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 委託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執行單位:台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執行期間:96年6月1日 ~ 96年12月31日。 性質:自償性研究(補助案) 總經費 : • 補助1,841,100元 • 自籌380,712元 4

  5. 計畫目標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從居住空間角度出發 • 結合台灣ICT產業優勢 • 發展智慧化應用計畫 • 以人為本、環保永續 • 行政院產業策略會議 • 全面發展智慧化居住空間 • 打造智慧化生活 5

  6. 計畫範圍與內容 計畫範圍: 探討集合式居住空間的安全監控議題。 計畫內容: 6

  7.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 2 文獻整理

  8. 文獻列表 8

  9. 文獻彙整 智慧建築的集體化安保管理系統方案 程大章等, 1999 集體化安保管理系統是以安保管理中心為核心。 智慧化居住空間科技整合應用計畫 中科院,2006 瞭解一般民眾對於智慧化空間的偏好與需求。 遠距居家照護之發展現況與趨勢 王芸、曾政光,1999 清楚介紹遠距居家照護。 智慧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 溫琇玲,2003 推廣宣導智慧建築標章,進而提升人民居住品質及國家競爭力。 大樓建築智能型安全監控的規劃方案 范世恩,2007 分析智能型安全監控的主要系統項目。 智慧建築物營運計畫與設施管理技術之研訂,溫琇玲,2005 統計顯示安全防災為國內認為應該導入之系統。 銀髮及行動不便智慧住宅架構、技術安排、透視 Dimitar H. Stefanov, Zeungnam Bien,Won-Chul Bang ,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VOL. 12, 2004 分析智慧住宅備有人性化健康監測系統未來發展。 9

  10.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 3 問卷調查分析

  11. 問卷調查 受訪對象: 一般式問卷:大台北區有意願購屋之民眾 專家問卷:規劃設計者、系統供應者、綜合管理單位 • 線上問卷範例

  12. 專家與民眾對安全監控議題 看法比較

  13. 認為社區的公共空間那裡較有 安全上的顧慮? 專家看法 • 一般民眾與專家皆認為對社區的公共空間而言,停車場與樓梯間是有安全顧慮的區域。 • 其次認為電梯是社區的公共空間中屬於有安全疑慮的區域。 民眾看法 13

  14. 住家私人空間而言,那裡比較 會有安全上的顧慮? 專家看法 • 這部分一般民眾與專家的意見相當一致。 • 私人空間中之陽台、浴室、廚房較有安全上的疑慮。 民眾看法 14

  15. 安全監控設備實用性 專家看法 • 一般民眾與專家學者皆認為具有自動偵測災害的設備,如火災、瓦斯外洩偵測設備較為重要,可見民眾與專家學者們十分有防災的觀念。 • 其次為可監視社區內各個死角且滴水不漏的保全系統設備。 • 相較於一般民眾,專家學者較重視建築的環保、省能功能,認為提供自動的管制電燈、電梯等的使用,節省能源的環保配備也算重要。 民眾看法 15

  16. 大樓公共空間防範犯罪而言, 什麼設備比較有預防幫助? 專家看法 • 這部分一般民眾與專家的意見相當一致。 • 受訪者認為各種防範犯罪方式之重要性相當,以進出口門禁管制最為重要。 民眾看法 16

  17. 可以接受的門禁辨識裝置為何? 專家看法 • 一般民眾與專家都最認同以指紋辨識作為門禁裝置。 • 一般民眾其次偏好密碼輸入門禁裝置。 • 而專家則較為偏好感應卡門禁裝置,民眾對於感應卡則顯示不偏好, 。 民眾看法 17

  18. 何者對於婦女安全的影響最為 重要? 專家看法 • 一般民眾與專家之認知相同。 • 一般民眾重視全天候燈光自動照明設備的程度較專家高。 • 而專家在意影像監視設備的程度比一般民眾高。 民眾看法 18

  19. 民眾對安全監控設備需求排序 19

  20. 民眾認為『智慧化居住空間』應具備之設備 20

  21. 家中有高齡成員受訪者對設備重視的程度 21

  22. 安全監控設備安裝費與維護費接受度分析

  23. 推估一般式問卷受訪者之相對收入 • 本問卷根據受訪者的居住狀況、年齡層與教育程度,給予各個選項適當的權重進行推估。 • 目的在了解收入是否是影響安全監控系統使用付費意願的一個因素。 23 *分類方式僅是為了表現樣本之間相對的收入狀況,無關絕對價值判斷。

  24. 收入vs.系統安裝費/維護費額度 安裝費用 • 民眾對於系統安裝費接受額度普遍為500元/坪(或總金額15,000元)以下。 • 低薪階層41.2% 中薪階層47.7% 高薪階層37.7% 分析結果顯示:收入並非左右一般民眾支付額外安裝費用意願的主要因素。 • 低薪與高薪層願意付的維護費高於中薪層。 • 推估低薪較無法負擔事發所需承擔的後果。 • 高薪的民眾可能會較注意家中的貴重財物。 維護費用 整體來說,一般民眾仍然可以接受20-50元/坪(或總金額600-1,500元)之間的價格為最佳的方案。 24

  25. 家中有高齡者vs.系統安裝費/維護費額度 • 有50.7%家中有65歲以上成員的受訪者願意支付系統安裝費用的額度是500元/坪(或總金額15,000元)以下。 • 與全體樣本統計結果並無不同。 • 家中有高齡者並不一定提高一般民眾投注更多系統安裝費用的意願。 安裝費用 維護費用 • 家中有高齡者會降低受訪者支付維護費用的額度。 • 推估家中有高齡者時,設備故障之維護意願反而更會下降。 25

  26.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 4 業界訪談

  27. 業界訪談 訪談目的 瞭解安全監控設備功能的設計規劃 討論系統設備之成本效益 • 個案挑選原則 • 住宅類型個案 • 北部都會區案例 • 已完工之個案 • 符合智慧化建築精神 27

  28. 業界訪談重點整理 • 申請智慧建築標章目的為 • 建案加值。 • 希望能具體訂出必要性指 • 標,讓申請者有明確的方 • 向可依循。 • 應給予智慧建築標章申請 • 者實質上的鼓勵。 • 門禁系統:虹膜辨識系統 • 及讀卡機。 • 考量成本:安全監控系統 • 建置費約佔銷售額的0.5% • 設計原則:先考量設計內 • 容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再 • 找廠商搭配 雙璽大樓 展曜307 • 監控系統: • 1.數位安全中央監控系統 • 2.相容他廠 • 3.整合門禁、保全系統, • 達即時監控需求 • 門禁系統: • 1.多門連動控制 • 2.ㄧ卡通整合 • 3.WEB網頁管理 • 4.生物科技整合 • 5.電梯樓層管理 • 門禁管理:社區入口設崗哨,嚴密監控人車。住宅區設立分區崗哨,加強管理。 • 保全中樞: 監控各期社區對講保全系統、CCTV系統、消防、排風等系統。 • 安全中樞:設防盜偵測、火警偵測、瓦斯偵測報警器,緊急求救按鈕等設備。 青山鎮 中興保全

  29.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 5 專家座談會

  30. 座談會之規劃 30

  31. 專家座談會重點整理(1/2) • 2nd.座談會---智慧化住宅發展 vs. 安全監控技術應用 • 參與人員:安全監控設備、系統業者、消防署長官 共14位 • 座談會結論: • 建議遵循某個通用標準來發展國內的通訊協定。 • 消防系統可考慮朝開放系統發展。 • 若要發展安全監控技術則要考量cost down,同時發展有線與無線技術。 • 建議成立安全監控規劃師制度,公家單位彼此整合法令,給予設備認證。 • 1st.座談會 • ---居住空間vs.人身安全 • 參與人員:建築產業界、監控設備產業界、人文專家學者共13位 • 座談會結論: • 以使用者的需求作為安全監控系統規劃依據。 • 50%的犯罪是發生在建築基地內,突顯安全監控系統之重要。 • 業界已非常接受『綠標章』申請,它其中的資源回收與節能兩項,可提供智慧型住宅參考,特別是回收。 31

  32. 專家座談會重點整理(2/2) • 3rd.座談會---智慧化住宅發展vs.產業技術應用 • 參與人員:電信服務業者與安全監控設備、系統業者 共8位 • 座談會結論: • 透過政府的力量整合平台並發展共用通訊協定。 • 建議採用一個使用最廣泛的通訊協定,將其他通訊協定的控制元件轉換為一致,提升應用方案之通用性。 • 建議結合法規建立安全標章,依建築類型、規模區分層級建立標章,如以金、銀、銅級來區分安全層級…。 • 4th.座談會---智慧化居住空間與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 • 參與人員:建築業者及物管業者 共7位 • 座談會結論: • 保全公司與建築之管理整合介面問題必須受重視。 • 建議設立共同管道的審查單位與機制。減少將來使用與管理介面。 • 審查機關對於圖面審查與現場審查之審查 • 原則不盡相同,造成業界配合智慧化推動 • 的困難。

  33.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案「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計畫」期末報告 6 整合建議方案

  34. 智慧化居住空間安全監控系統整合應用方案 34

  35. 系統設備表

  36. 整合方案架構—(節錄門禁管制功能) 36

  37. 整合應用方案架構示意 37

  38. 整合應用方案架構示意 38

  39. 整合應用方案架構示意 39

  40. 三大通信協定比較 LonWorks 架構示意圖 BACnet 架構示意圖 40

  41. 整合應用方案目的 融合『功能、系統、空間』三面相 通訊協定一致 • 從「人」出發 • 整合建築空間與系統設備。 • 使廠商間的產品通訊順暢。 • 降低系統運作成本。 增加系統擴充性 • 增加系統彈性。 • 降低設備轉換成本。 41

  42. 整合應用方案架構 42

  43. 整合應用方案長期目標 43

  44. 執行對策 44

  45. 執行對策說明 45

  46. 方案策略 策略目的:系統通信協定之ㄧ制性,系統內元件之共通性。 智慧標章(安全標章) 初期 鼓勵參考國際標準 中期 制定國內標準協定 後期 系統設備完全相容 46

  47. 空間與安全監控系統設備情境模擬 47

  48. 智慧化居住空間人員動線說明 社區空間實例 停車場空間實例 48

  49. 空間與安全功能需求對應圖 49

  50. 空間情境模擬 (1/4) 一、門禁管制 二、災害偵測 • 進入社區/大樓出入口與住家大門需透過開門辨識裝置辨識身分。 • 住戶與大樓管理人員將透過開門辨識裝置辨識身分進入。 • 訪客與維修人員透過管理中心進行身分登記。 • 進入電梯、樓梯間或是公共設備空間與屋頂空間須透過讀卡機辨識身分。 • 火災、水災、瓦斯外洩發生時可即時偵測並適時採取應變措施。 • 如:豪雨時,地下室水位偵測裝置,偵測排水泵水位超過警戒值,自動警告管理中心關閉防洪閘門。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