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NT-proBNP 生物学基础 和化验室指标的应用

NT-proBNP 生物学基础 和化验室指标的应用. 潘柏申教授. 内容概要. NT-proBNP 生物学基础 利钠肽家族 脑钠肽 BNP 的生理功能 脑钠肽 BNP 的分泌和释放 BNP 和 NT-proBNP 的清除 NT-proBNP 化验室指标的应用 影响 NT-proBNP 的检验前因素 影响 NT-proBNP 的检验因素 影响 NT-proBNP 的分析因素. 利钠肽家族( 6 种心血管型肽 ). ANP (心房利钠肽, 28 肽)

Download Presentation

NT-proBNP 生物学基础 和化验室指标的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NT-proBNP生物学基础 和化验室指标的应用 潘柏申教授

  2. 内容概要 • NT-proBNP生物学基础 • 利钠肽家族 • 脑钠肽BNP的生理功能 • 脑钠肽BNP的分泌和释放 • BNP和NT-proBNP的清除 • NT-proBNP化验室指标的应用 • 影响NT-proBNP的检验前因素 • 影响NT-proBNP的检验因素 • 影响NT-proBNP的分析因素

  3. 利钠肽家族(6种心血管型肽 ) • ANP(心房利钠肽,28肽) ——ANP存在于成人的心房,胚胎和新生儿的心室组织和肥大的心室。在慢性心力衰竭等情况下,心房压增加时,心房对其延展作出反应而分泌ANP。 • BNP ( B型利钠肽,32肽) ——主要存在于心脏中;心房、更主要的心室肌细胞是BNP的主要来源。最近发现心脏成纤维细胞等也可以产生BNP。 • CNP ( C型利钠肽,22或53肽) ——CNP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血管组织合成。不同于ANP和BNP,心脏组织中几乎没有CNP。 • Urodilatin(U型利钠肽,32肽) ——由肾脏以旁分泌的方式分泌,具有利钠利尿作用。 • DNP • VNP

  4. 利钠肽家族(3种NP受体 ) • NP受体A:作为鸟苷酰环化酶配对受体起生物学效应 • NP受体B :作为鸟苷酰环化酶配对受体起生物学效应 • NP受体C :作为短的细胞质主受体起清除肽分子和可能的调节细胞增生作用

  5. 利钠肽家族在种群中的分布非常保守 • 硬骨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内分泌和旁分泌都能在心和脑中被发现 • 哺乳动物(人类,猫,牛,狗,家鼠,大鼠,羊和猪) :内分泌和旁分泌都能在心和脑中被发现 • 软骨鱼(软骨鱼纲) :只发现了CNP • 一些硬骨鱼 : ANP,CNP,VNP • 鲨鱼和盲鳗:CNP

  6. NPs功能的进化 哺乳动物 鱼类 调节渗透压 容量调节 水钠排泄的减容激素 排钠激素

  7. 人类BNP的基因表达 • BNP基因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与ANP基因(居于BNP上游约约8千个碱基)呈前后串联关系 • 5’端上游非翻译区序列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 BNP基因的外显子1编码了5’端非翻译区和部分pre-proBNP(26个-氨基酸信号肽和最初的18个BNP前体氨基酸)。 • 外显子2编码了氨基酸45-129 • 外显子3编码了5’末端氨基酸(130-134氨基酸)和3”侧端富含ATTTA非稳定基序的非翻译区

  8. 利钠肽的加工和分泌(5A figure 1) J Am Coll Cardiol2007;49:1193–1202

  9. B型利钠肽(BNP)基因的重要调节因子(5A table1) AP-1=活化蛋白-1;cAMP=环磷腺苷;CaMKⅡ=钙/钙调节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GSK3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MAPK=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CAT=肌-CAT结合点;MKK6=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6;NF-AT=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KC=蛋白激酶C;SSREs=剪切压力反应元素;TRE=TPA-反应元素 Hypertension 1996;27:715–722. Peptides 2005;26:944 –956.

  10. 增加血容量 水的排泄 钠的排泄 + 血浆渗透压  - 心肌扩张 - 肾小球滤过率 + 后叶加压素 (抗利尿激素) ANP / BNP + - 外周血管阻力 - + + + 肾素 血管紧张素 II 醛固酮 - - 钠的流失 利钠肽的生物功能(1)

  11. 利钠肽的生物作用(2) • 对心血管的作用 • 促进血管内液体转移至血管外,静脉扩张; • 增加尿钠排泄和降低心脏前负荷; • 抑制脑和外周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自主神经释放儿茶酚胺,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交感输出信号,防止血压升高; • 降低迷走神经输入阈值,促进副交感兴奋性,抑制通常伴随前负荷下降而出现的心动过速反射和血管收缩 ;

  12. ANP NT-proANP BNP NT-proBNP 心室肥大 脑钠肽的合成与释放 正常心脏 心衰 ANP NT-proANP BNP NT-proBNP

  13. Pre-Pro-BNP1-134(前脑利钠肽) 26-氨基信号序列 Pro-BNP1-108(脑利钠肽原) NT-proBNP1-76 BNP77-108 • 室壁张力增加 t1/2 = 18 分钟 t1/2 = 60-120 分钟 脑钠肽的演变

  14. B型利钠肽和NT-proBNP的清除 • BNP的清除 BNP通过受体介导与NP受体C结合被清除 BNP能通过血流中中性肽链内切酶的活性所清除 BNP能被包括肾脏在内的高血流量器官通过被动排泄(或局部区域内由中性内切酶降解)所清除 • NT-proBNP的清除 缺乏主动清除机制 在高血流量的器官床内被清除(肌肉,肝脏,肾脏等) • 机制研究显示肾脏对NT-proBNP和BNP的清除能力相等

  15. NPs生物学的小结 • NP系统在物种间高度保守并有着复杂的基因调节机制。 • proBNP1-108和NT-proBNP1-76没有或几乎没有生物学活性,BNP3-32的生物学活性较BNP1-32弱。 • BNP通过多种机制被清除,包括受体清除,中性内切酶降解和由多种器官被动清除。有多种器官可能以被动方式清除NT-proBNP。 • 机制研究显示肾脏对NT-proBNP和BNP的清除能力相等

  16. NT-proBNP化验室指标的应用 • 影响NT-proBNP的检验前因素 • 影响NT-proBNP的检验因素 • 影响NT-proBNP的分析因素

  17. 影响NT-proBNP的检验前因素

  18. 影响BNP和NT-proBNP的检验前因素 • NT-proBNP的检测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标本中进行 ,包括EDTA化血浆、血清和肝素化血浆 。但EDTA化血浆中测得的NT-proBNP较在血清或肝素化血浆中低(根据方法的不同可能低10%-13% ) • BNP检测只能用硅化玻璃管采样,NT-proBNP分析的血样可以抽进玻璃或塑料管中而不会改变其稳定性 • 检测前的非规律运动对BNP和NT-proBNP的影响尚未有报导 • 姿势对于NT-proBNP值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 没有发现NT-proBNP有持续的昼夜节律变化。但在心衰患者中有报道发现BNP的一个较小但重要的昼夜节律变化。 • 在不同的储存条件下血清或血浆NT-proBNP的浓度都较稳定,如室温下保存7天,4 ℃保存10天 ,-20 ℃或更低温度下保存若干个月。BNP在室温条件下甚至在冷冻情况下都不稳定

  19. 室温下在EDTA化血浆中NT-proBNP的短期和长期稳定性优于BNP(11A figure1) Clin Chim Acta 2003;338:107–115.

  20. 2-80C在EDTA化血浆中NT-proBNP的短期和长期稳定性优于BNP (11A figure1) Clin Chim Acta 2003;338:107–115.

  21. -200C在EDTA化血浆中NT-proBNP的短期和长期稳定性优于BNP (11A figure1) Clin Chim Acta 2003;338:107–115.

  22. 影响NT-proBNP的检验因素

  23. 现有NT-proBNP检测的方法间的最大偏倚只有20%,偏倚主要是由于不同检验者采用的不同方法 ,较容易校正(13A figure2A) Clin Chem Lab Med 2005;43:1263–1273.

  24. BNP检测方法均基于不同的认证标准,使用针对原始BNP分子不同部分的抗体,且定标器也不同,同一样本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BNP结果的差异可能>40%。 (13A figure2B) Am J Clin Pathol 2005;123:439–445

  25. 影响NT-proBNP的分析后因素

  26. 年龄和性别是影响正常人群NT-proBNP数值的因素(14A figure1) Clin Biochem 2004;37:210–216 Eur Heart J2005;26:2269 –2276.

  27. BNP和NT-proBNP的生物学变异 • 对连续检测中的差异是否有显著意义进行解释时,需要考虑到整体的生物学变异 • 一组得到良好控制的HF患者中, NT-proBNP 的1周参考变异值为23% • 一组得到良好控制的HF患者中, BNP 的1周参考变异值为43% • NT-proBNP浓度的最低生物学变异出现在NT-proBNP>1300ng/L时。

  28. NT-proBNP化验室指标应用的小结 • NT-proBNP在临床实验室检测非常方便,在各种温度下都稳定,并可使用多种标本种类。 • 如果检测NT-proBNP的不同方法采用同等的抗体和定标器,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好,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差异降至最小。 • NT-proBNP即时床边诊断仪器已上市;这些仪器与自动化NT-proBNP检测法的结果值能达到一致。 • NT-proBNP的参考值在女性中较高,然而在两种性别中其均随年龄而升高,在患者中评估NT-proBNP水平时只应考虑年龄这一因素,而不是性别。 • 在评估NT-proBNP值变化的显著性时,还应考虑其生物学变异。在分析稳定型心衰患者时,其生物学变异为25%-4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