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 程曙东 2012年08月29日. 画面的构图 技巧. 一、电视画面的含义 二、构图 (一)主体 (二)陪体 (三)前景 (四)环境与背景 (五)构图方法. 引言. 学过摄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会按 " 快门 " 很容易,但要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却十分不易。学习摄像也一样,即使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摄像机的人用不了几分钟,你也能把他教会,如何开机,如何变焦,如何开始、停止录像,但要拍好每一个镜头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摄像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呢?. 一、 电视画面的含义.

wil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 程曙东 2012年08月29日

  2. 画面的构图技巧 一、电视画面的含义 二、构图 (一)主体 (二)陪体 (三)前景 (四)环境与背景 (五)构图方法

  3. 引言 • 学过摄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会按"快门"很容易,但要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却十分不易。学习摄像也一样,即使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摄像机的人用不了几分钟,你也能把他教会,如何开机,如何变焦,如何开始、停止录像,但要拍好每一个镜头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摄像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呢?

  4. 一、电视画面的含义 • 所谓电视画面是指通过摄录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地拍摄的形象素材,它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 电视画面它不同于"画幅",画幅是在画面排除了运动之后固定在一点时的状态,即某一帧静止的画面,它是构成画面的材料。 电视画面的构图不以画幅为前提,而是以一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中体现的。

  5. 一、电视画面的含义 • 在谈及造型时多用"画面"这一词,如"画面构图新颖"等。在涉及蒙太奇语言编辑技巧时多用"镜头"一词。无论一个画面拍摄的时间有多长,内部的景别、构图如何变化,只要中间没有停机,没有间断,都视为一个"镜头",即一个画面。

  6. 二、构图: • 在拉丁语中,构图一词含有结构、联结、组成等意义,对电视摄像构图而言,画面内的视觉形象的谋篇布局及结构安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是构图的形式元素。

  7. 二、构图: • 构图处理得如何,根本取决于画面主体表现得是否成功,以及主体与陪体等的相互关系处理是否得当。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像人员,就应该发挥上述几种要素的造型作用,围绕着突出主体这一核心任务进行创造性的选择、配置,从而使得画面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形成严谨而又流畅、优美而又精当的画面语言。

  8. 二、构图:(一)主体 • 定义:主体即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画面主体既是反映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也是画面构图的结构中心。

  9. 二、构图:(一)主体 • 通常将画面主体的表现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1.直接表现法:直接表现主体即运用一切可能因素,在画面中给主体以最大的面积、最佳的照明、最醒目的位置,将主体以引人注目、一目了然的结构形式直接突出呈现在观众面前。

  10. 二、构图:(一)主体 1.直接表现法(图例):

  11. 二、构图:(一)主体 • 通常将画面主体的表现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2.间接突出法:间接突出主体一般以远景表现主体,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并不大,侧重于通过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来间接地映衬和强调主体。

  12. 二、构图:(一)主体 2.间接突出法(图例):

  13. 二、构图:(一)主体 • 在电视画面中,一个镜头可以始终表现某一个具体的主体,也可以通过焦点虚实的转换、镜头的推拉摇移、人物的调度等手法,不断变换画面的主体形象。此外,在一个镜头中,通过运动拍摄等手段,可对同一主体先后使用直接、间接两种表现方法。

  14. 二、构图:(二)陪体 • 定义:陪体是指与画面主体有紧密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

  15. 二、构图:(二)陪体 • 陪体在画面中能够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1.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帮助主体说明画面内涵。比如新闻事件现场的地域标记、季节特征等,可以帮助主体使得报道内容表现得更加完整和真实。 2.陪体可以渲染.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发挥其"陪衬"的作用,使主体的表现更为鲜明充分,比如通过光影、色彩手段来渲染主体所处环境的氛围等。

  16. 二、构图:(二)陪体 • 陪体在画面中能够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3.陪体对构图的均衡和画面的美化也有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陪体的画面配置丰富影调层次、均衡色彩构图、加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活跃画面、增强艺术表现力等。 在场面调度中还可以颠倒主体、陪体的关系以适应内容表达的需要。下面我们将分而论之。

  17. 二、构图:(二)陪体 (1)主体和陪体同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和陪体同处于一个画面之中,共同完成传递信息、表达内容、反映主题的任务。但是,凡在画面构图中作陪体处理的对象,就应处于与主体相应的次要位置,使其既能与主体构成呼应关系,又不至于分散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更切忌喧宾夺主。

  18. 二、构图:(二)陪体 (1)主体和陪体同时出现(图例):

  19. 二、构图:(二)陪体 (2)主体和陪体不同时出现:这在电视画面中是经常出现的,它可以具体划分为主体先出现和陪体先出现两种不同情况。 ①主体先于陪体出现在画面上:此时,主体首先呈现在观众眼前,虽然陪体不在画面之中,但可以根据主体的呼应情况得到假想和推测。

  20. 二、构图:(二)陪体 ①主体先于陪体出现在画面上(图例):

  21. 二、构图:(二)陪体 ②陪体先于主体出现在画面上:陪体先在画面上出现,而不见主体,可以说是电影、电视镜头的特有现象。

  22. 二、构图:(三)前景 • 在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或是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统称为前景。前景有时可能是陪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23. 二、构图:(三)前景 1.前景可以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

  24. 二、构图:(三)前景 2.前景可以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有助于表现拍摄现场的气氛。

  25. 二、构图:(三)前景 3.前景有助于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26. 二、构图:(三)前景 4.前景可以用以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比如在拍摄街市外景时,可以用路边的围栏、广告牌、路灯等做前景,以保证画面具有均衡的视觉效果。

  27. 二、构图:(三)前景 5.前景还可以用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涵特定意味的对应关系,以加强画面效果。

  28. 二、构图:(三)前景 6.在运动摄像中,前景能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29. 二、构图:(三)前景 • 前景的运用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前景的选择和运用必须为主体的突出和主题的表现服务,前景在画面中不能妨碍主体的表现,诸如遮挡了主体的轮廓、干扰了观众的注意力等毛病,应当从一开始学习摄像就注意戒除。前景在构图中应该坚持宁缺勿滥的处理原则。

  30. 二、构图:(三)前景 • 前景的运用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2)前景在画面中的表现应当弱于主体的表现,以防止前景过于抢眼,导致主次不分。在构图和取景时不能破坏画面的统一,不能混淆主要表现对象和次要表现对象的主从关系。

  31. 二、构图:(三)前景 • 前景的运用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3)前景要富有装饰色彩,构图要美。由于前景距镜头最近,它往往给观众以欣赏画面时的第一印象,因此,前景一定要引人入胜,不能给观众以多余和累赘之感。

  32. 二、构图:(四)后景 • 后景与前景相对应,是指那些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一般来说,在电视画面中的后景多为环境的组成部分,或是构成生活氛围的实物对象。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33. 二、构图:(四)后景 1.后景的影调、色调应与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比,应尽量避免主体与后景的影调、色调相近或雷同,使得观众收视时难以一目了然地辨清主体形象。 2.主体的后景应坚持减法原则,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简化背景,力求后景的线形简洁、明快,以尽可能简洁的背景衬托主体。(图例请见下一页)

  34. 二、构图:(四)后景 2.主体的后景应坚持减法原则(图例):

  35. 二、构图:(四)后景 3.后景的清晰度和趣味性不应超过画面主体,如果后景的色明度、趣味性、线形结构等影响和干扰了主体形象的线形结构而又难以避开,就应该利用景深手段使其虚化模糊不清或残缺不全,以削弱其在观众眼中的视觉印象,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主体上来。

  36. 二、构图:(四)环境与背景 • 所谓环境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包括前景后景及背景,是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37. 二、构图:(四)环境与背景 • 背景可以理解为在画面中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远的景或物。它与画面主体构成了"图" 与"底" 的关系。

  38. 二、构图:(四)环境与背景 • 总之,要想表现好画面的主体,要想取得满意的构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处理好环境因素。既要让环境发挥其补充说明。客观交待和阐释内容等作用,也要注意对进入画面的环境严加选择,那些与主体无关的"杂乱"景物一概要删除出画面,否则,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包围圈"就要吞没主体,最终妨碍了所拍画面的内容与主题思想的表现。

  39.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1.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40.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1.对角线构图(图例):

  41.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2、黃金分割定律 :也叫井字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42.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2.黃金分割定律(图例):

  43.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3.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

  44.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4.曲线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45.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5.框架式构图: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画面的纵向对比和装饰效果,使照片产生深度感。

  46.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6.斜线式构图: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47.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7.放射式构图:以主体为核心,景物呈向四周扩散放射的构图形式,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而后又有开阔、舒展、扩散的作用。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而场面又复杂的场合,也用于使人物或景物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特殊的效果等表现手法。

  48.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8.向心式构图: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49.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9.三角形构图:正三角形有安定感 . 逆三角形則具有不安定動感效果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50. 二、构图:(五)构图方法 9.三角形构图(图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