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 二. 题.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二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永嘉二中 郭继勇. 考纲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 38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 (法)白吉尔: 《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1911——1937 ) 》

wi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 题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二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永嘉二中 郭继勇

  2. 考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3.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图12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9分)

  4. 知识整理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建立,激发了投资热情 ③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客观原因) 原因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①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 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②面料是第二大工业,除内销外还大量出口 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表现 ①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②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发展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 整的工业体系; ③在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④整个国民经济中,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民族工业所占比重很小。 特点 结果: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影响 ①民族资产阶级壮大……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5.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8分)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6. 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②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原因 影响:①民族工业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②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民族工业 发展艰难。

  7.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 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8. ①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美国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④繁重的苛捐杂税。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原因 影响: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9.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图12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9分) 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10. 例1:(2009·江苏历史7)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B 根据现代化史观,近代历史的发展就是社会近现代化的历程。A项表述不全面。近代化只是其中一条线索;C项错误,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首先谋求民族独立。

  11. 例2:(2009·山东文综11)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C

  12. 例3:(2009·天津文综6)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D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13. 探讨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推动因素: ①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瓦解自然经济; ②历届政府的鼓励(清末新政、临时政府、国民政府);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阻碍因素: 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②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14. 例:(2008上海历史)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A

  15. 1.(2010·沈阳高三监测)《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 ) A.民族独立富强 B.工业化的实现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民主政治 A

  16. 2.(2010·北京崇文高三统练二)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

  17. 3.(201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一模)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展品在此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成立不久的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美国出于扶植民国政府的需要的结果 ④中国希望振兴实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18. 4.(2010·南京高三三模)《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 ①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②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③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19. 5.(2010·江苏单科11)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C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