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介绍与启示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介绍与启示. 沈堂彪. 浙江省卫生厅基层卫生管理处. 2013-6-18.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以参保率高、缴费率低、保障程度高、看病条件和服务好等闻名于国际。 英国著名杂志 《 经济学人 》 在 2000 年将台湾医疗保健评为世界第二(仅次瑞典)。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 《 纽约时报 》 专栏作家克鲁曼 ( Paul Krugman ), 曾于 《 纽约时报 》 专栏大赞台湾健保制度,要美国人效法。. 目录. 一、台湾与我省经济社会政治基本情况的对比 二、台湾医疗服务体系介绍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介绍与启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介绍与启示 沈堂彪 浙江省卫生厅基层卫生管理处 2013-6-18

  2.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以参保率高、缴费率低、保障程度高、看病条件和服务好等闻名于国际。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以参保率高、缴费率低、保障程度高、看病条件和服务好等闻名于国际。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在2000年将台湾医疗保健评为世界第二(仅次瑞典)。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Paul Krugman),曾于《纽约时报》专栏大赞台湾健保制度,要美国人效法。

  3. 目录 • 一、台湾与我省经济社会政治基本情况的对比 • 二、台湾医疗服务体系介绍 • 三、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介绍 • 四、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小结:台湾与我省医药卫生工作的对比 • 六、几点建议

  4. 一、台湾与我省经济社会政治基本情况的对比 (一)人口社会指标

  5. (二)经济指标

  6. (三)卫生指标

  7. 二、台湾医疗服务体系介绍 (一)行政管理体制 台湾卫生署成立于1971年,是主管台湾医疗、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和老年长期护理照顾等政策的最高主管机关,既负责医药卫生服务提供,又负责医疗保险筹资、医药服务项目和价格等政策制定,还参与老年长期护理照顾等福利政策,同时监督各直辖市、省辖县(市)政府卫生局。可见,台湾的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是高度统一的“大卫生”体制, 2013年3月31日立法院院会通过,将内政部社会福利职能和卫生署合并为卫生和社会福利部,以构建精简、效能和弹性的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体制。

  8. 台湾卫生署概况 • 内设部门:4处(医事处、企划处、国际合作处、护理及健康照护处) • 5室(秘书室、人事室、政风室、会计室、统计室) • 3委员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卫生教育推动委员会、法规委员会) • 1中心(资讯中心) • 1小组(全民健康保险小组) • 附属机关:4局(疾病管制局、健康保险局、国民健康局、食品药物管理局)、 • 4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全民健保争议 • 审议 委员会、全民健保医疗费用协定委员会)、 • 5附属财团法人(器官捐赠移植登录中心、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 • 会、医药品查验中心、卫生研究院、药害救济基金会

  9. (二)多元化办医格局 2009年有各类医院514所,其中公立医院共80家(占15.6%),床位数占29.7%。公立医院举办模式包括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大学举办、军方和荣民等类型。非公立医院举办模式包括医疗财政法人、医疗社团法人、私立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私立医院、宗教财政法人医院等。 2009年台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中医、西医、牙医诊所和卫生所)共19792个,其中公立机构占2.3%。近十年,台湾医疗体系呈现医院规模聚集和诊所数量增长的趋势,医院数量从1999年的787家减少到2009年的514家,而诊所数量从15322家增加到19792个。

  10. (三)医院集团化发展模式 • 台湾的公立医院、财团法人医院、社团法人医院大多采取了集团化发展的模式。其特点: • 1、多种规模。如跨国超大集团化模式(如长庚医院)、跨地区集团化模式(如台大医院)、区域内集团化模式(如台北市立联合医院)。 • 2、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多形式。包括①“OT模式”—公建委托民间经营(Operate-Transfer);② “BOT”模式—委托民间建设与经营(Build-Operate-Transfer);③“ROT”模式—重构、运营、移交(Reconstruct- Operate-Transfer)。 • 3、医院的多种治理架构。如大学校长领导下的医院院长负责制(如台湾医疗集团-台大-台大医院)、董事会(或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医院院长负责制(如长庚医院)、卫生局医疗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如台北市立联合医院)。

  11. 4、法人化治理下的统一管理。台湾医院集团多是实行法人制,各医院集团均有有一套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以医院资产、医疗服务、经营管理为一体,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提升各医院的经营、服务的品质。4、法人化治理下的统一管理。台湾医院集团多是实行法人制,各医院集团均有有一套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以医院资产、医疗服务、经营管理为一体,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提升各医院的经营、服务的品质。 • 5、医院集团背后有强大的财团支撑和大学支撑。如长庚医院背后由长庚集团和长庚大学支撑;台大医院背后有台湾大学作支撑;高雄市义守大学医院背后由义守集团和义守大学作支撑。

  12. (四)注重医疗服务的区域化规划 • 为应对台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化以及医药费用负担加重等趋势,台湾于1985年开始执行“医疗保健计划—筹建医疗网计划” ,其主要内容: • 1、从横的方面强化区域性医疗网规划和建设。 • 2、从纵的方面探索分级医疗制度(有待改进)。

  13. 横向方面: 打破行政区划将台湾地区划分为17 个医疗区域(人口200万以上)和53 个次区域(人口40万以上),在医疗区域、次区域、区(如直辖市下辖的区)和村里等层次,以区域为单位规划机构、人力与设施等,建立医学中心(相当于浙江省四大都市圈)、区域医院(相对于我省的地市医院)、地区教学医院和地区医院(相对于我省的县级医院)、诊所(相对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医疗区则由当地医疗卫生相关单位成立“ 区域医疗协调委员会”。对医疗资源过剩地区限制医院发展,对医疗资源缺乏地区设医疗发展基金, 奖励民间设立医疗机构。

  14. 纵向方面: 为加强不同医院功能的等级和差异化发展,根据医院规模、硬件建设、医疗、教学能力等,台湾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会评鉴后分为医学中心(均为甲类教学医院,共19个)、区域医院(分甲类教学医院、乙类教学医院和非教学医院3个等级,共96个)、地区医院(乙类教学医院和非教学医院2个等级)3个层次。同时将床位分为急性病床和慢性病床,并加强专科医师培训。

  15. (五)以医院评鉴为手段规范医院管理 • 从1978年起,台湾卫生署即开展医院品质评价工作,起初评鉴的核心主要是经营效益和患者的满意度,近年来注重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其特点是: • 1、社会性、权威性。由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财团法人机构——医策会)采用ISQua国际认证,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评估和鉴定。评鉴结果与“健保支付”结合,没有通过评鉴的医疗机构,不予拨付健保经费。 • 2、系统性、科学性。借鉴美国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日本“品管圈(QCC)”以及ISO9002认证等,建立了适合台湾地区的医疗品质监测体系、医疗监护品质指标系列和严谨的评鉴标准。 • 3、以病人为中心。包括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状况等考虑。

  16. (六)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 • 台湾医疗卫生信息化的特点是: • 1、顶层设计较为科学。以各类医疗信息标准、电子病历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医疗信息系统;建立集团医院各院区间、医院与台湾健保系统间、医院与病人间的物理网络(如光纤、无限网络)和应用系统;建立《电子签章法》、《个人资料保护法》、《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实施作业草案》以及各类互联接口和标准 。 •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短期目标是建立开放式架构的医院门诊、住院信息系统;中期目标为整合急诊、医疗和行政等各个系统,分享医疗资源;远程目标为建立以病人、民众为中心的客制化和随时应对型的医疗照护信息系统。 • 3、数字化医院各类应用。如预约挂号(在家网上、电话预约或现时);门诊、急诊、住院等医疗作业系统;采购、库存、会计等行政作业系统。

  17. 三、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介绍 (一)全民强制参保 台湾健康保险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50 年率先开办劳工保险,此后陆续扩展到军人保险、公务员保险、农民健康保险等13 种保险制度,但1994年以前参保率仅为60%左右。于是1995年实施全民健康保险(俗称一代健保),整合了原有13 种健康保险制度,并规定必须强制参保(台湾户籍满4 个月以上居民和台湾居留证且居住满4个月的外籍人士),保险率近年来高达99%(未参加健保的1%为不在台湾居住的人员)。

  18. 台湾社会保险的演进 (40.1%) 1950 劳工保险 (8.5%) 1958 公教人员保险 (8.2%) 1985 农民保险 (0.6%) 1990 低收入户保险 (99%) 1995 全民健康保险 注:()内数据为纳保人口占全人口比率 2013 二代健保

  19. (二)单一制的医疗保障体系 • 1、主管机关单一化。为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县市卫生局不直接主管。 • 2、经办机构单一化。为健康保险局,健保局下设台北、北区、中区、南区、高屏和东区六个分局和21个联络办公室,办理所辖地区的全民健保承保与给付业务。 • 3、保险费率单一化。按每个家庭实际收入(工薪阶层)或平均收入(非工薪阶层)的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由1995年的4.25%增加2002年的4.55%,到2010年的5.17%,6%为上限),工薪越高,投保的金额就越多。无收入者和经济困难人员由行政当局100%补助。 • 4、保险给付标准的单一化。所有参保对象,到医保定点的医院、诊所、药店和医学检验机构等,可享受医疗服务项目和治疗护理项目,均享受同等待遇。 • 5、支付渠道的单一化。民众凭健保IC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后,支付个人承担的医药费用后,其他费用由台湾健保局统一支付给定点医院。

  20. 台湾健保制度不同参保人群的保费负担比例

  21. (三)医疗保障水平较高 • 1、门诊看病实行按诊疗人次单元付费和按药费金额分担付费机制,平 • 均负担水平约占20%。 门诊看病的负担水平(单位:新台币)

  22. 医保患者门诊药费个人负担(单位:新台币)

  23. 2、民众若患急性病或慢性病需要住院时,在一般情况下医疗费用2、民众若患急性病或慢性病需要住院时,在一般情况下医疗费用 • 负担比例为5或10%。 住院患者负担水平

  24. 3、特殊情况下减免个人自负的医药费用。 • 如患30种重大疾病、分娩(鼓励生育)、山区海岛居民、3岁以下儿童、低收入户、肺结核患者、慢性病连续处方(最多92天用药量/处方)等,根据情况减免部分医药费用。 • 4、没有医疗费用支付的最高限额,没有医保起付线。 • 对药品和诊疗项目也基本没有范围限定(医学美容、整形、减肥等项目除外)。

  25. (四)强化医药费用控制 • 具体措施包括: • 1、以总额预付为主体的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 台湾从1995年实施一代全民健保时,就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行总额预付制度,到2002年已全面推行。 • 2、完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 1999年制订了《全民健康保险药价基准》,药价差已缩小至15%以下。在支付标准上,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向经过转诊的患者倾斜、向不住院或住院时间短的患者倾斜。 • 3、公平、竞争的药品市场采购模式。 台湾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是自主的市场采购模式(一般通过药品经销商采购)。由于台湾已经建立了国际市场接轨的生产和流通体系,竞争性和透明性较高,极大地压缩了流通环节及其交易成本,也为价格管制参照市场价格典型了条件。

  26. 4、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中央健康保险局与特约医疗机构签约一般为3 年,并依据《“全民健康保险”特约医疗机构违规查处作业要点》对其进行监督并给予包括司法、新闻、行政管理等方面处理。 • 5、重要信息公开透明,扩大民众参与。 对于健保会等全民健保重要会议的相关会议信息、医疗服务机构的病床信息、财务信息、医疗质量及违规情形等均予以公开,有关保险费率、给付范围等重要事项之研讨会均有保险付费者代表参与,并由“全民健康保险会”办理公民参与活动,搜集民意。

  27. 全民纳保 公平就医 可靠的品质 公众满意度高 医疗费用低 (五)全民健保之主要成熟

  28. 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满意度(2001-2011) %

  29. 四、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健保基金财务收支压力很大 • 主要原因: • 1、健康保险费难以随着经济发展和参保者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 2、就医需求释放较大; • 台湾目前平均每人每年看病次数高达15. 3 次(大陆约为6次)、住院率为12.4%(大陆约为8%),药费占全部健保费1/ 4(大陆约占40%)、门诊医疗花费占总医疗费6 成以上(大陆约为25%)。 • 3、由于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医疗领域新技术日新月异,保险给付 • 范围不断扩大,其结果必然是健康保健基金收不抵支。 • 台湾的健康保健基金自诞生后第三年即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后经采取措施有所好转,但于2001-2003年之间又出现第二次危机,2004年至今又出现了第三次危机。

  30. (二)保障水平起点较高,健保制度不同程度成为福利政策(二)保障水平起点较高,健保制度不同程度成为福利政策 在福利思想的引导下,一些群众不同程度地养成了“病不看白不看,药不拿白不拿”的心理,让台湾人渐渐养成“逛医院”的习惯。据台湾健保局统计,2011年就医次数超过100次以上的“就医行为异常”民众就达有3.3万人。但医保基金总量有限,健保局只有通过各种办法削减对医院的给付,将无力履行承诺的矛盾转嫁给了医院和医生。

  31. (三)医务人员工作超负荷 根据卫生署统计台湾住院医生平均每周总工时高达76.4小时,也远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工时上限48小时。护理人员的情况更加严重。目前台湾所有医院护理人员平均缺额率7.2%(估计缺额高达7000人)。另据“卫生署”统计,目前台湾领有护理证照人数为23.16万人,但实际执业人数却只有13.20万人,不到六成。护理人员的劳动条件差,是缺护士的主因,未来情况还会更严重。

  32. (四)分级诊疗格局尚未形成 台湾虽然出台了一些引导小病到基层诊所就诊等措施,但民众还是喜欢选择大医院,分级诊疗与大陆一样还面临着很大难题,“小病在基层,住院不出县”的比例还比较低。2005年台湾门诊总费用中流向基层诊疗、药店等比例为48%(我省约为50%),住院总费用中流向区域医院及以下的占比为58%(我省约为50%)。 2005年台湾住院医药费用构成比 2005年台湾门诊医药费用构成比

  33. 五、台湾与我省卫生工作的比较

  34. 六、几点建议 • 1、加强与台湾医疗保健制度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 2、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加强各项专项的深入研究 • 3、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市场 • 4、加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 5、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机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