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授課老師:林武佐 2010 年 4 月 8 日

靜宜大學. 哲學概論 課程 第四講. 授課老師:林武佐 2010 年 4 月 8 日. 課程網站. http://pugec.org/blogs/wtlin/. 關於哲學 三 大問題 今天我們來探討下列三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問題). 真 理 上 帝 善 惡. 真理( Truth ) ◎ 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斯說過一句名言: 「 智慧 就在於 說出真理 」 ◎ 真理 通常被定義為 與 事實 或 實在 一致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授課老師:林武佐 2010 年 4 月 8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靜宜大學 哲學概論 課程 第四講 授課老師:林武佐 2010年4月8日

  2. 課程網站 • http://pugec.org/blogs/wtlin/

  3. 關於哲學三大問題今天我們來探討下列三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問題)關於哲學三大問題今天我們來探討下列三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問題) • 真 理 • 上 帝 • 善 惡

  4. 真理(Truth) ◎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斯說過一句名言: 「智慧就在於說出真理」 ◎真理通常被定義為與事實或實在一致。 但是,並沒有任何一個真理的定義被普遍接受。許多不同的真理定義一直被廣泛爭論。什麼能被適當地稱為真或假?什麼檢驗能夠確立真理?我們如何認識真理?真理,如果存在的話,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相對的還是絕對的?真理,作為一個概念,有嚴格的定義嗎?

  5. 真理(Truth)續 ◎關於真理的探討一:哲學界並沒有一個大家 都公認的定義。它可以是與真實相關的, 也可以與心靈、道德倫理相關。 ◎關於真理的探討二:真理是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具有特別重大意義和價值的社會意識,是人類社會具有的必然要求、發展趨勢和變化規律,是人們通過認識的一項實踐性的活動。

  6. 哲學討論真理概念的諸學說 • 融貫論 (Coherentism) • 符合論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 • 構造論 (Constructivism) • 共識論 ( Consensus Theory of Truth) • 實用主義理論 (Pragmatism)

  7. ◎融貫論(Coherentism) 融貫論認為,真理是整個信念或命題(註)系統內各部分的一致。儘管如此,融貫也意味著某些超出簡單邏輯一致性的東西。例如:概念基本集合的完全性和廣泛性是判斷融貫系統效用和有效性的關鍵因素。

  8. ◎符合論(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 符合論主張,真信念和真陳述在於與真實事態相符合。這種理論本質上試圖在思想或陳述與事物或客體間建立關係(真理關係),該關係理論上可以獨立於涉及該關係的人,並獨立於其他真理關係而存在。這是一個傳統模式,至少可以追溯至一些古希臘的哲學家。這類理論認為陳述的真或假原則上完全取決於它如何關聯於客觀實在,它是否準確地描述並符合於實在。

  9. ◎構造論(Constructivism) 構造論認為真理由社會化的過程所建構,此派學說帶有歷史和文化的特質,並認為真理某種程度上體現於共同體中的權力鬥爭中。構造論將我們的知識視之為「被構造的」,因為它並不反映任何外在的超越的實在。真理觀念更應被看作隨習俗、人類的感受和社會經驗而定。

  10. ◎共識論( Consensus theory of truth) 共識論認為真理是任何被某特定群體一致同意的東西,或者在其他版本中,是特定群體可能就此達到一致同意的東西。

  11. ◎實用主義(Pragmatism) 真理是一種性質,其價值由在實際實踐中運 用概念所得的效用來確認。首先,其認定有 實用價值的為真,不具實用價值的為假。其 次主張:知識來自於人類的日常活動、來自 於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在此交互作用的 過程中,人不僅要用感官,同時也要用 頭腦,因此,知識與實踐必然相關。

  12. 上帝(God) 上帝通常可區分下列四種性格: ■哲學的 ■宗教的 ■自然的 ■人設計出來的 →我們來探討各個宗教怎麼討論「上帝」的概念

  13. ※ Does God Exist ? ※ Do you believe in God? ※ What is Reality? ※ Where did we come from? ※ Why are you here? ※ What happens to us after our body dies? ※ Is heaven a place or a state of being? ※ Were you created at conception? ※ Is God a superhuman being who lives in the sky? ※ Is God a Consciousness that transcends human understanding? • What you mean when you say, “God“ ?

  14. 善與惡(Good & Evil) 善、惡通常被視為是一個簡單不能分割的道德概念。但是,並沒有任何一個善或惡的定義被普遍接受。許多不同的善或惡定義一直被廣泛爭論。但是,善或惡的行為則能被普遍化。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被視為善行為的黃金律,反之則稱之為惡的行為。

  15. 善惡→倫理學探討的主題 規範倫理學V(重要) 後設倫理學V(重要) 描述倫理學 應用倫理學

  16.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