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一.概述

第九章:脊索动物门 ( Chordata ). 一.概述. 1. 身体背侧 具有 脊索 ,起骨骼的基本作用 低等动物终生具有,高等动物见于胚胎期 2. 具有 神经管 (消化道背侧,脊索之上) 3. 咽鳃裂 (消化道前端侧部对称排列的裂孔), 高等动物仅见于胚胎期 4. 如具心脏,则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5. 如有尾,则位于肛门之后,称肛后尾 6. 高等脊索动物具有内骨骼. 二.分类. 1) 尾索动物亚门 Urochordata : 脊索仅局限于尾部,未发现可靠的化石。

wil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一.概述 1. 身体背侧 具有脊索,起骨骼的基本作用低等动物终生具有,高等动物见于胚胎期 2. 具有神经管(消化道背侧,脊索之上) 3. 咽鳃裂(消化道前端侧部对称排列的裂孔), 高等动物仅见于胚胎期 4. 如具心脏,则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5. 如有尾,则位于肛门之后,称肛后尾 6. 高等脊索动物具有内骨骼

  2. 二.分类 1)尾索动物亚门 Urochordata: 脊索仅局限于尾部,未发现可靠的化石。 2)头索动物亚门 Cephalochordata 因脊索纵贯全身,直达身体最前端,如文昌鱼。 3)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脊索仅见于胚胎期,以后即被脊柱代替

  3. 三.脊椎动物亚门 ( Vertebrata) 1.特点: 最高等的脊索动物 1)头、躯干、尾的分化。 2)身体左右对称。 3)脊索仅在胚胎期保存。 4)中枢神经系统在身体背侧,其前端发育为脑。 5)体内发育内骨骼。

  4. 2. 分类 一般分为两个超纲 ,九个纲 鱼形超纲 Pisces:种数占脊椎动物半数以上 无颌纲 Agnatha ∈1-D1 盾皮鱼纲 Placodermi S3-C1 D最盛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D1-Rec 棘鱼纲 Acanthodii S3-P1 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D1-Rec 四足超纲 Tetrapoda 两栖纲 Amphibia D2-Rec C-P最盛 爬行纲 Reptilia C3-Rec Mz最盛 鸟纲 Aves J3-Rec 哺乳纲 Mammalia T-Rec Kz最盛

  5. 四.演化趋势 1 水生→陆生 2 卵生→胎生 3 鳃→肺 4 变温→恒温 5 脊索→脊柱(椎)

  6. 五.重要地史演化阶段 • 1 D:鱼类时代 • 2 C—P:两栖动物时代 • Mz:爬行动物时代 • T:鱼龙时代 • J—K:恐龙时代 • 4 Kz:哺乳动物时代

  7. 六.我国重要古脊椎动物化石

  8. 澄江动物群 云南虫 Yunnanozoon 海口虫 Haikouella 昆明鱼 Myllokunmingia 海口鱼Haikouichthys华夏鳗 Cathymyrus 世界上最早的鱼类

  9. 湖 鱼 龙 世界上最早的鱼龙

  10. 关岭生物群 Panjiangsaurus epicharis Li et Cheng (2003) 攀江龙

  11. Panjiangsaurusepicharis C. et C. 鱼龙

  12. 盾齿龙Sinocymodus xinpuensis Li Psephochelys polyosteoderma Li (2002)

  13. 河 生 物 群 中国鸟龙 中华龙鸟

  14. 圣贤孔子鸟

  15. 东方吉祥鸟 头颅、前肢、后肢、尾巴及肩带等

  16. 繁昌人字洞化石

  17. 似剑齿虎(Homotherium creatidens)

  18. 似剑齿虎(Homotherium sp.)

  19. 犀牛头(Homotherium sp.)

  20. 中间中国乳齿象(Sinomastoson intermedius)

  21. 潜山动物群

  22. 淮河流域古菱齿象(Homotherium sp.)

  23. 和县猿人遗址动物群

  24. 七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25. 卵生,无乳汁,对幼体不照顾 绝大多数胎生,哺乳,对幼体照顾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26. 体表被毛发;恒温,温血;具皮肤腺,如汗腺、皮脂腺、乳腺和气味腺等体表被毛发;恒温,温血;具皮肤腺,如汗腺、皮脂腺、乳腺和气味腺等 体表被鳞或甲;变温,冷血;无皮肤腺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终生生长 生长有限制

  27. 具有三块听小骨(槌骨、砧骨、镫骨) 仅具耳柱骨(=镫骨)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槌骨 砧骨 耳柱骨 镫骨

  28. 单枕髁 双枕髁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29. 下颌骨由单一齿骨组成 由多块骨片组成 下颌关节为齿骨—鳞骨关节 下颌关节为关节骨—方骨关节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30. 异型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同型齿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多出齿 二出齿

  31. 运动姿态大多为直立式 运动姿态为趴卧式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32. 八 从猿到人的演化

  33. 灵长目分类 狭鼻亚目鼻孔相隔近、拇指-食指可对握 阔鼻亚目鼻孔相隔远、尾长、拇指与食指不能对握 狐猴类 眼镜猴类 人类的最典型特征: 直立行走 原始食虫类

  34. 人科特征的出现(森林古猿、腊玛古猿) 南方古猿阶段 直立人阶段 智人阶段(早期、晚期)

  35. 1 南方古猿阶段 1 直立行走; 2 齿系比现代人类强壮; 3 脑容量600-700cc,与现代大类人猿类似,约为智人的一半; 4 会用动物角、骨和齿制作原始工具,不会用火。 Ms. Lucy cc:cubic centimeter(s)

  36. 《自然》杂志带给您一个历史性的发现(02-07-12 received)本期《自然》杂志报道了一块距今600万至70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这是关于人类的已知最早的记录。这块化石是在中部非洲的乍得发现的,来自人类和黑猩猩开始分化的这一关键的、然而人们却知之甚少的时期。因此,这一新发也许将是自1925年Raymond Dart 描述第一个史前人“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从此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以来人类起源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发现。70多年过去了,Toumai 再次轰动世界,其影响尚无法确定。同关于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大多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一样,Dart 的经典论文也是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为庆祝这一新发现,我们自豪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免费阅读《自然》杂志的档案库中10篇最好的论文的机会,其中包括Dart 的经典论文。

  37. 南方古猿与直立人的关系 智人种 直立人种 能人种

  38. 更新世(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直立人 南方古猿

  39. 更新世化石人类年代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