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電子儀表報告 ~TFT~

電子儀表報告 ~TFT~. 第 5 組 溫嘉豪 陳宏誌 鐘友成 楊勝圍. T F T 薄膜電晶體. 目前液晶顯示器可分成三大種類,分別是扭轉向列型( Twisted Nematic ;簡稱 TN )、超扭轉向列型( Super Twisted Nematic 簡稱 STN )和 彩色薄膜型( Thin Film Transistors ;簡稱 TFT )。 「薄膜電晶體」 ( TFT ) 是指利用薄膜技術所做成的矽電晶體電極,是用來主動控制每一個像素光通過量的元件。在導電玻璃上畫上網狀的細小電路,TFT所排列成的矩陣開關,可控制光的通過,而形成影像。.

wing-palm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電子儀表報告 ~TF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電子儀表報告~TFT~ 第5組 溫嘉豪 陳宏誌 鐘友成 楊勝圍

  2. T F T 薄膜電晶體 • 目前液晶顯示器可分成三大種類,分別是扭轉向列型(Twisted Nematic;簡稱TN)、超扭轉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簡稱STN)和彩色薄膜型(Thin Film Transistors;簡稱TFT)。 • 「薄膜電晶體」(TFT)是指利用薄膜技術所做成的矽電晶體電極,是用來主動控制每一個像素光通過量的元件。在導電玻璃上畫上網狀的細小電路,TFT所排列成的矩陣開關,可控制光的通過,而形成影像。

  3.   「薄膜電晶體」(TFT, Thin FilmTransistor)又稱為「主動矩陣薄膜電晶體」,是指在製作於絕緣基板上的金氧半(MOS)電晶體件。其通道層的材質常使用「非晶矽」(amorphous Si;A-Si)或「多晶矽」(poly-Si)所組成。 •   由於薄膜電晶體是一個主動控制光通過量的元件,最常應用於顯示器產品上,製作成「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s Addressed by Thin-Film Transistor,TFT-LCD)。 •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由於具有輕巧特性,已逐漸取代傳統映像管,而成為桌上型電腦所採用的監視器,而且由於液晶顯示器可裁成各種不同尺寸,可廣泛應用於數位相機、衛星導航系統、客艙資訊系統和筆記型電腦等產品上。

  4. TFT-LCD的優缺點 • TFT-LCD是以主動矩陣電晶體的驅動方式,因此提供較佳的聚焦特性。另一個比CRT佳的優點是沒有畫面幾何的失真及收斂性的誤差,這項優點是TFT-LCD本身的特性。為何麼TFT-LCD不會有閃爍現象發生?道理非常簡單,因為它不像CRT的掃描方式是由左至右,逐行掃描。當電子槍從右下到左上(水平及垂直遮沒期)時,螢幕會出現短暫的黑暗(無光點產生),因此造成閃爍現象的發生。想反的,TFT-LCD的像素是不會熄滅的,它們會平緩地改變到對應的強度。

  5. 平面顯示器 (TFTs) 陰極管螢幕 (CRTs) 亮度 (+) 170 to 250 cd/m2 (~) 80 to 120 cd/m2 輸入信號源 (+) 類比或數位 (~) 只接受類比 Gamma (色彩品質) (~) 令人滿意 (+) 達相片品質 均勻性 (~) 在兩側較亮 (~)在中心較亮 TFT 與 CRT 比較

  6. 色彩純度/品質 (~) 佳 (+) 高 響應時間 (-) 20 至 30 msec (+) 人眼無感覺 功率消耗 (+) 25 t至40 瓦 (-) 60 至150 瓦 空間需求/重量 (+) 平面設計,輕 (-) 需要大空間,極重 表1 TFT-LCD 與CRT的比較 標記: (+)好(~)平均之上,可接受(-)差

  7. ~液晶的起源~ • 提起「液晶」不禁讓人想到,「液」是液態的意思,「晶」是固體的意思,那麼「液晶」是固體還是液體呢?答案為都是。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來講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共三態,但是液晶卻介於固態和液態之間,同時擁有固態晶體的光學特性和液體的流動特性,所以可以說液晶是具有中間相的物質。液晶的起源是在1888年時,由奧地利植物學家萊尼茲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混合物質,此一物質在常態下是處於固態和液態之間,不僅如此,其還兼具固態物質和液態物質的雙重特性。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對於此物質的適當稱呼,因此就稱之為Liquid Crystal(顧名思義就是液態的晶體)。而液晶的組成物質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也就是以碳為中心所構成的化合物。

  8. 後來在1963年時,美國RCA公司的威廉發現了液晶會受到電器的影響而產生偏轉的現象,也發現光線射入到液晶中會產生折射。所以就在1968年,也就是威廉發現光會因液晶產生折射後的5年,RCA的Heil震盪器開發部門發表了全球首台利用液晶特性來顯示畫面的螢幕。所以到了1968年,萊尼茲發現液晶物質後整整80年後,「液晶」和「顯示器」兩個專有名詞才連結在一起,「液晶顯示器(LCD)」成為後來大家朗朗上口的專業名詞。當然,1968年所發表的液晶顯示器就如同大多數新發明的科技一樣,新科技的首次發表並未象徵能立即量產出貨,距離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還有一段路要走。再經過5年的光陰,到了1973年時一位英國大學教授葛雷先生發現了可以利用聯苯來製作液晶,聯苯所製作的液晶顯示器十分安定,解決了以往所使用的液晶材料較不穩定的問題,因此造就了在1976年時有關於液晶顯示器的產品正式量產出貨,此產品為日本SHARP的以液晶做為螢幕的EL-8025電子計算機。從此以後,開啟了液晶多方面的應用,也逐漸促成LCD產業的興起。後來在1963年時,美國RCA公司的威廉發現了液晶會受到電器的影響而產生偏轉的現象,也發現光線射入到液晶中會產生折射。所以就在1968年,也就是威廉發現光會因液晶產生折射後的5年,RCA的Heil震盪器開發部門發表了全球首台利用液晶特性來顯示畫面的螢幕。所以到了1968年,萊尼茲發現液晶物質後整整80年後,「液晶」和「顯示器」兩個專有名詞才連結在一起,「液晶顯示器(LCD)」成為後來大家朗朗上口的專業名詞。當然,1968年所發表的液晶顯示器就如同大多數新發明的科技一樣,新科技的首次發表並未象徵能立即量產出貨,距離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還有一段路要走。再經過5年的光陰,到了1973年時一位英國大學教授葛雷先生發現了可以利用聯苯來製作液晶,聯苯所製作的液晶顯示器十分安定,解決了以往所使用的液晶材料較不穩定的問題,因此造就了在1976年時有關於液晶顯示器的產品正式量產出貨,此產品為日本SHARP的以液晶做為螢幕的EL-8025電子計算機。從此以後,開啟了液晶多方面的應用,也逐漸促成LCD產業的興起。

  9. 液晶顯示器原理與構造概論 • 液晶顯示器(Liquid Cyrstal Display;簡稱LCD)是屬於光電產品中平面顯示器的一種,擁有體積小、質量輕、厚度薄、耗電低、不閃爍、沒輻射等眾多優點,是目前顯示器領域中最被矚目的明星。

  10. 液晶運用在顯示器上的原理 • 一般來講液晶運用在顯示器上,主要靠液晶的電光效應和偏光的特性。偏光的涵義是指光波只會在一個平面上震動,主要是靠偏光濾光器(濾光器是由兩塊互相成為90度的單一濾光鏡片構成)。而LCD是以兩塊玻璃片中填滿液晶材料所構成,由於液晶擁有黏性(viscosity)、彈性(elasticity)和極化性(polarizalility)的性質,因此當電極通過就會改變偏光的特性。為了使LCD能顯示影像,在LCD的兩塊玻璃片中間的頂部和底部排列互相成為90度的導體,每一個交叉點就是一個單元,透過訊號輸入至每一單位,因此就能控制影像的顯示。

  11. 液晶電視 VS 電漿電視

  12. ※ 液晶電視與電腦用液晶螢幕的差異 • 顯像方式完全不同 • 耗電量液晶電視勝出 • 熱量體積與重量液晶電視勝出 • 使用壽命為液晶電視勝出

  13. 顯像方式完全不同 • 液晶電視的顯像原理是透過背面的背光模組進行發光,再由電晶體控制每個像素液晶分子的透光程度. 電漿電視的平均使用年限較液晶電視短,約20000至30000小時,之後亮度就會降到原來的一半左右,如果以每天觀看電視8個小時計算,約是7-10年

  14. 耗電量液晶電視勝出 • 電漿電視的耗電量要比液晶電視還大,一般來說相近尺寸的機種相比,液晶電視大約只有電漿電視的40%的耗電量,同時也讓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散發出較低的

  15. 熱量體積與重量液晶電視勝出 • 液晶電視可以做得比同尺寸的電漿電視更輕,更薄,而且差距還蠻大的,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更適合於裝潢空間的掛壁使用.

  16. 使用壽命為液晶電視勝出 • 目前電漿電視受限於螢光體的材料,使用壽命大約是20000-30000小時,[屆時畫面亮度會衰減約剩一半],而液晶面板本身壽命大約是50000-60000小時,因此挑剔的用家只要每20000小時左右更換一次液晶電視的背光模組,又可以繼續使用,電漿電視則是使用約20000-30000小時[每天平均觀看8個小時,大約是7-10年之後],就必須汰舊換新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