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5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一、专制主义体制的强化和完备 二、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三、传统经济的发展 四、对外贸易的兴盛 五、传统文化的总结和发展 六、康乾盛世的评价. 一、专制主义体制的强化和完备. 1. 皇位继承制度的确立 2. 中枢机构的演变 3. 基层控制的加强 4. 法律与军制 5. 文化专制. 1 、皇位继承制度的确立. ( 1 )高度集中的皇权 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即觉不安。    朕每日听政,从无间断,闲坐宫中,反觉怀抱不适。 —— 康熙自述.

Download Presentation

 康乾盛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康乾盛世 一、专制主义体制的强化和完备 二、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三、传统经济的发展 四、对外贸易的兴盛 五、传统文化的总结和发展 六、康乾盛世的评价

  2. 一、专制主义体制的强化和完备 1. 皇位继承制度的确立 2. 中枢机构的演变 3. 基层控制的加强 4. 法律与军制 5. 文化专制

  3. 1、皇位继承制度的确立 (1)高度集中的皇权 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即觉不安。    朕每日听政,从无间断,闲坐宫中,反觉怀抱不适。 ——康熙自述

  4. 朕…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该括耶?…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鞠躬尽瘁,诚谓此也!朕…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该括耶?…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者…… ——康熙自述

  5. 言乎圣学,则经经纬史,博极群书。上而天象、地舆、历算、律吕之精微,三礼八政之繁赜;下至射御、医筮、百家众技之长,极之满蒙回藏文字之源流,泰西各国制器考工之新法,莫不洞穷蕴奥,兼综旁通。言乎圣学,则经经纬史,博极群书。上而天象、地舆、历算、律吕之精微,三礼八政之繁赜;下至射御、医筮、百家众技之长,极之满蒙回藏文字之源流,泰西各国制器考工之新法,莫不洞穷蕴奥,兼综旁通。 瞿鸿禨《康熙政要序》

  6. 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威福之柄皆不下移,实无大臣敢于操窃。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威福之柄皆不下移,实无大臣敢于操窃。    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 ——乾隆自述

  7. (乾隆)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平时不知圣躬起居,自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上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鸣爆竹一声。余辈在直舍,遥闻爆竹声自远渐近,则知圣驾已至乾清宫,计是时,尚须燃烛寸许始天明也。余辈十余人,阅五六日轮一早班,已觉劳苦,孰知上日日如此,然此犹寻常无事时耳。     (乾隆)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平时不知圣躬起居,自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上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鸣爆竹一声。余辈在直舍,遥闻爆竹声自远渐近,则知圣驾已至乾清宫,计是时,尚须燃烛寸许始天明也。余辈十余人,阅五六日轮一早班,已觉劳苦,孰知上日日如此,然此犹寻常无事时耳。                 赵翼《檐曝杂记 》

  8. “予临御六十年,中间大功屡集,鸿仪迭举。兼以关心民事,课雨量晴,占年省岁,数十载如一日”,其间事之有关大体者,“不能不涉笔成章,以昭纪实”。“予临御六十年,中间大功屡集,鸿仪迭举。兼以关心民事,课雨量晴,占年省岁,数十载如一日”,其间事之有关大体者,“不能不涉笔成章,以昭纪实”。

  9. 现存《御制诗》五集为41800首,《余集》750首,当皇子时《乐善堂集》1034首,总计43584首。平均每天一首以上,是历史上创作最宏富的诗人 。

  10. (2)皇位继承制度的确立 诸王争位:    皇太极子侄辈:11个儿子,除早夭外,尚有八个。长子豪格35岁,九子福临6岁,幼子博穆博果尔3岁。   兄弟辈:代善、阿济格尚在世;多尔衮、多铎都30岁出头。

  11. 多尔衮派:皇太极十四弟。争取两黄旗失败,缘于索尼表态,“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同盟有胞兄英亲王阿济格、胞弟豫亲王多铎。拥有两白旗。多尔衮派:皇太极十四弟。争取两黄旗失败,缘于索尼表态,“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同盟有胞兄英亲王阿济格、胞弟豫亲王多铎。拥有两白旗。   豪格派:索尼系皇太极内大臣,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关系极好,同盟有鳌拜等。拥有两黄旗。

  12. 讯据逆贼耿精忠之孙耿六格供称,伊先充发在三姓地方时,于八宝家中,有太监于义、何玉柱向八宝女人谈论: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又云: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如,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随将允禵调回囚禁,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讯据逆贼耿精忠之孙耿六格供称,伊先充发在三姓地方时,于八宝家中,有太监于义、何玉柱向八宝女人谈论: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又云: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如,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随将允禵调回囚禁,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

  13. 查得逆犯…经过各处,沿途称冤,逢人讪谤。解送之兵役、住宿之店家等,皆共闻之。凡遇村店城市,高声呼招:你们都来听新皇帝的新闻,我们已受冤屈,要向你们告诉,好等你们向人传说。又云:只好问我们的罪,岂能封我们的口!等语。             《大义觉迷录》

  14. 孟森、王钟翰、庄吉发、许曾重、杨珍等学者均认为:康熙晚年属意的继承人是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胤祯(允禵)。孟森、王钟翰、庄吉发、许曾重、杨珍等学者均认为:康熙晚年属意的继承人是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胤祯(允禵)。   冯尔康、杨启樵、郭成康等则认为康熙所选储君即为雍正。 

  15. 康熙14年,两岁的允礽被册立为皇太子。以其外祖父索额图为首形成太子派。 以允禔舅舅大学士明珠为首形成反太子派。 37年,康熙大封诸子为郡王、贝勒等。 42年,处死索额图。

  16. 47年,第一次废太子,并将允礽拘禁。长子允禔与八子允禩、九子允禟与十四子允禵争夺皇位,康熙于48年,重立允礽。47年,第一次废太子,并将允礽拘禁。长子允禔与八子允禩、九子允禟与十四子允禵争夺皇位,康熙于48年,重立允礽。 51年9月,“允礽是非莫辩,大失人心。其秉性凶恶,与恶劣小人结党”,再次废允礽。此后不再提立太子之事。 

  17. 不与各派为敌;对父亲恭顺、体贴;个人生活检点。不与各派为敌;对父亲恭顺、体贴;个人生活检点。 论者谓处庸众之父子易,处英明之父子难;处孤寡之手足易,处众多之手足难。何也?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处众多之手足也,此有好竽,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有所胜,此其所以为难。…我主子天性仁孝,皇上前毫无所疵。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康熙52年戴铎致胤禛书启

  18.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沓沓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经中空是色,般若经中色是空。   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是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夜深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中。   从头仔细思量看,便是南柯一梦中。     雍正(天下第一闲人、破尘居士、圆明居士 )《醒世歌》,《悦心集》。

  19. 秘密立储制 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择贤而立; 对储君暗中考察和培养;对储君人选及相关问题严格保密。

  20. 2、中枢机构的演变 (1)内阁 国家政事中枢,初名内三院,康熙9年(1670),将翰林院另设,成为独立的中枢机构。不设首辅大学士,满汉复职。雍正年间,定为正一品官。主要职责为票拟章疏、参预机务。

  21. (2)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职责在于协助皇帝处理地方各省和中央部院政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职责在于处理军务及事关国家战略安全、满洲贵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机密事情。

  22. (3)密折制度 密折,俗称奏折、折子,为清代特有。康熙中期前后行于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至康熙后期,使用范围扩大到地方的驻防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以及中央重要部院等大臣官员。雍正时,扩大到各省督抚以下的布政使、按察使,而且特许某此道员、知府以及总兵官以下副将密折奏事。

  23. 朕体安。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作有,议论大小事。朕无可以托人打听,尔等受恩深重,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摺奏闻才好。朕体安。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作有,议论大小事。朕无可以托人打听,尔等受恩深重,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摺奏闻才好。 康熙48年硃批李煦奏折

  24. 朕安。尔虽无知小孩,…特恩至此,虽不管地方之事,亦可以所闻大小事,照尔父密密奏闻,是与非朕自有洞鉴。就是笑话也罢,叫老主子笑笑也好。朕安。尔虽无知小孩,…特恩至此,虽不管地方之事,亦可以所闻大小事,照尔父密密奏闻,是与非朕自有洞鉴。就是笑话也罢,叫老主子笑笑也好。 康熙57年硃批曹頫奏折

  25.   朕于各处奏折内,硃批谕旨皆出朕一手,并无代书之人。此番出巡,朕以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旨,断不假手于人。所以凡所奏事件,惟朕知之,奏者知之,此外无有知之者。凡所批谕旨,朕处并无底稿,证据俱在奏事之人。倘或语泄,亦系原奏之人泄之,朕听政年久,未尝失信语人也。  朕于各处奏折内,硃批谕旨皆出朕一手,并无代书之人。此番出巡,朕以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旨,断不假手于人。所以凡所奏事件,惟朕知之,奏者知之,此外无有知之者。凡所批谕旨,朕处并无底稿,证据俱在奏事之人。倘或语泄,亦系原奏之人泄之,朕听政年久,未尝失信语人也。   康熙54年与大学士松柱对话

  26. 2、中枢机构的演变

  27. 雍正年间,始缮葺养心殿为寝兴常临之所。一切政务,如批章阅本、召对引见,宣谕筹几,一如乾清宫。 (嘉庆帝《养心殿联句》注) (4)军机处

  28. 2、中枢机构的演变 军机处直房 4、军机处

  29.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泄漏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乾清门右侧,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事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30. 职责之一:承旨书谕。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所未有。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31. 职责之二:奉旨议大政,审大狱。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32. 军机处…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内阁之制,…以圣祖仁皇帝之天亶聪明,犹有鳌拜、明珠、索额图之小作威福。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清末·张瑞荫

  33. 3、基层控制的加强

  34. 清代特殊政区: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奉天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辖区等清代特殊政区: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奉天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辖区等

  35. 清代冲繁疲难制 地当孔道者为冲,政务纷纭者为繁,赋多逋欠者为疲,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   冲、繁、疲、难四字俱全者为最要缺,有三字者为要缺,二字者为中缺,一字或俱无者为简缺。

  36. 兴利除弊,不惟藩臬道府能说不能行,即督抚亦仅托空言,惟州县则实见诸行事。故造福莫如州县。兴利除弊,不惟藩臬道府能说不能行,即督抚亦仅托空言,惟州县则实见诸行事。故造福莫如州县。 清-方大湜

  37.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督 (1)行政建制:  于布按之上增设督抚,以综理民事、财务、刑事、军事等事务。   增州县、升府州,规划地方官缺等改革,以强化朝廷对地方的控驭。

  38. (2)加强监察:   督抚分别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或右副都御史。   同时督抚之间,都抚与驻防将军之间,都抚与藩臬两司,通过密折相互纠察。   府州县官员亦可以直揭部科。   盐官、关差、织造等在地方出差的内务府官员,也负有监察地方之责。

  39. (3)健全选用与考核:   各省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及重要道、府的道员、知府之铨任,由吏部、军机处开列候选人名单,交由皇帝定夺。   回避制度,即督抚以下至知县等,不用本省籍贯之人,同家族不任同一省之官,上司下属不用有姻亲关系者,上下级不用师生关系者。   官员定期考核,三年一次,以定其奖惩及升降调补。

  40. (4)削弱地方财权:   赋税收入地方存留比明代大为减少。   严格施行奏销制度。

  41. (5)利弊得失:   有利于全国性法令政策的贯彻执行。   对地方财权限制过严,削弱了地方自我发展能力,客观上迫使地方官想法设法加征滥派,收纳陋规,严重败坏吏治。   厉行集权中央的结果,地方大吏往往习于事事请示,谨遵圣裁,缺乏治事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2. 4、法律与军制 《大清律例》(1740)共 39卷 律436条 例1766条

  43. 清代法律的特点 (1)司法实践上有例不用律,以例判案。 (2)基本内容和精神,仍以律为基础,以礼入法为原则。 (3)加重对危害王朝行为的管理处,如对所谓“诽谤”、“诬蔑”满族统治者言论和思想,援照大逆律,施以凌迟、鞭尸、锉尸、立斩等惩罚,且蔓引株连;制订新法,维护满族利益,如订督捕则例及逃人法等。

  44. 八旗: 顺治元年,定都燕京,各八旗兵从龙入关。…其后遂以存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定兵额约二十万。佐领丁壮虽增,而兵额不增。 魏源《圣武记·武事余记》 我朝设立八旗禁旅,兵威所及,混一区夏。其居京师根本地者半之,余则分防沿海、沿江各直省,棋布星罗,控制险要。 长善《驻粤八旗志序》

  45. 清代驻防八旗将军设置点: 西安、江宁、杭州、福州、 广州、荆州、绥远城、宁夏、成都、伊犁、盛京、黑龙江、吉林。

  46. 绿营: 绿营规制,始自前明。清顺治初,天下已定,始建各省营制。《清史稿·兵志》 国初定八旗之色,以蓝代黑,黄、白、红、蓝各位于所胜之方,惟不备东方甲乙之色。及定鼎后,汉兵令皆用绿旗,是为绿营。 《嘉庆会典·绿旗兵》

  47. 5、文化专制 (1)清廷的文化统制政策:  讲求文治,推行文教,维系世风人心,如康熙九年(1670),颁布《圣谕十六条》,把儒家纲常名教,具化为士民日常行为准则。    排斥异端思想,镇压、取缔各种不利于统治的言论和行为,如禁书和文字狱。

  48. (2)文字狱:  打击民族气节:明史案;查嗣庭日记违逆案;曾静案等。 巩固帝位、打击朋党:汪景祺《西征随笔》案。

  49. 《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系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据馆藏史料所将散在各朝档案中上谕、奏折、咨文、供状等,自1931年至1934年陆续排印出版9辑,计编人雍正朝文字狱一起、乾隆朝文字狱64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