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 乐 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 乐 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概述 本册共有教学内容 30 项:唱歌 11 首、欣赏 11 首、歌表演 1 首、音乐活动 3 项、音乐实践 3 项、音乐家的故事一则。其中中国作品 21 首(民歌 6 首),外国作品 5 首。 涉及的音乐知识有降记号、升记号、附点四分音符、反复记号、反复跳越记号、倚音、力度记号(强、弱、中强、中弱)、延长音、圆滑线。. 教学内容概述 音乐感的培养包括旋律的进行(旋律线),能分辨简单的乐句、音乐主题的记忆、学会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描述音乐情景。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 乐 四年级上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 乐 四年级上册

  2. 教学内容概述 本册共有教学内容 30 项:唱歌 11 首、欣赏 11首、歌表演 1首、音乐活动3项、音乐实践3项、音乐家的故事一则。其中中国作品 21首(民歌 6 首),外国作品 5首。 涉及的音乐知识有降记号、升记号、附点四分音符、反复记号、反复跳越记号、倚音、力度记号(强、弱、中强、中弱)、延长音、圆滑线。

  3. 教学内容概述 音乐感的培养包括旋律的进行(旋律线),能分辨简单的乐句、音乐主题的记忆、学会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描述音乐情景。 唱歌方面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初步进行简单的合唱练习。

  4. 第一单元 东海渔歌

  5. 第一单元 东海渔歌 • 从四年级上册开始,编者在教材中陆续选择我国东、南、西、北等不同地区的音乐,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了解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这些系列单元有四年级上册的“东海渔歌”、四年级下册的“绿水江南”、五年级上册的“西部风情”、五年级下册的“北国之声”等。

  6. 第一单元 东海渔歌 • 在这个单元里,要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相关文化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及民俗风情。 • 本单元建议5课时完成。

  7.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建议 1.这首歌曲的句式比较工整,除了第二乐段第三乐句和全曲的结束句,其他乐句均为四小节一句。要引导学生均匀地呼吸,四小节一吸气。总体上要唱得连贯,但在连贯中要不乏跳跃的感觉。

  8.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建议 • 2.第二乐段第一、二乐句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第一乐段紧凑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歌词中包含了两个动词“找”和“挖”,因此要把附点四分音符时值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出小姑娘愉快的心情。 • 3.结束句的最后是七拍的长音,一定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9. 《大海啊,故乡》教学建议 1.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思乡之情,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结合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或欣赏《橄榄树》《故乡的云》等歌曲,从多个侧面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情感。 2.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多次运用了 X XX . XX|X XX — |的节奏,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创编简单的旋律来表现海浪。

  10. 《大海啊,故乡》教学建议 3.在老师指导下学唱歌曲,了解两个乐段之间的情绪变化。 4.师生合作演唱主题,感受和声的魅力。

  11. 《小螺号》教学建议 1.在演唱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要特别注意十六分音符处,歌词比较密集,要着重训练学生学会均匀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 2.在唱歌之前,可先做些辅助练习,如按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平均唱出八个“嗒”,也可练习绕口令。

  12. 《小螺号》教学建议 3.第二乐段演唱时,气息不仅要长,而且要能保持住,以避免发生长音音准偏低的现象。老师可引导学生练习呼吸,做到训练有的放矢、在问题中解决难点,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3. 《丰收欢乐而归》教学建议 1.这首乐曲为标题性的民族管弦乐曲, 可先让学生聆听片段辨别乐曲的体裁,再分 段欣赏。 2.欣赏时,要着重分析不同段落的音乐 要素,即节奏、力度、速度等,让学生了解 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绪的 重要作用。

  14. 《丰收欢乐而归》教学建议 3.可通过视唱主题、随音乐敲击锣鼓节 奏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乐曲,还可将第 二三部分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节奏紧 缩的音乐创作手法。

  15. 《捕鱼归来》教学建议 1.这是一节活动课,重在学生能够并愿意积极参与。 2.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了解渔船捕鱼归来时码头热闹的情景。

  16. 《捕鱼归来》教学建议 3.在表演之前,先学习教材上所提供的描绘海风、海浪、螺号、渔歌的四个音乐片段,其中海风、海浪都是二部合唱,要注意音准,要能表现出海风的凉爽、海浪的此起彼伏。 4.老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己编创捕鱼归来的音乐和情境,并表演。

  17. 《音乐实践》教学建议 口风琴学习中,在学吹乐曲之前,可采用视唱曲谱、反复聆听等方式让学生熟悉乐曲的旋律。老师可示范演奏乐曲,并教授穿指法和缩指法,可设计相关的指法练习。还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在琴键上默练指法,以熟练掌握乐曲的指法。在演奏乐曲时,要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分句要明确,每个乐句要弹得连贯。

  18. 《音乐实践》教学建议 在合唱练习中,可先分别视唱两个声部,还可根据歌谱的需要设计适合的和声音程练习,从易到难,建立初步的和声概念。在学生演唱时,老师要时刻提示学生注意两个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19. 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20. 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唱、欣赏四首描绘具体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知道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音乐表现生活的多种方式,并为学生增添一个通过音乐认识生活的有效途径。

  21. 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表现草原小姐妹在草原愉快放牧的情景;管弦乐曲《哪吒再生》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了四个不同场景;歌曲《老鼠和大象》和《守株待兔的老农夫》用叙事歌曲的体裁诙谐、幽默地分别讲述了一则寓言故事和一则成语故事。 本单元建议分4课时完成。

  22. 《草原放牧》教学建议 1.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根据真 实故事创作的,上课开始可采用讲故事的形 式导入。 2.《草原放牧》的主题是根据歌曲《草 原赞歌》改编的,可以先让学生学唱《草原 赞歌》第一乐段,增加对主题的记忆。 3.完整欣赏乐曲,用多种方法分辨乐 曲的两个部分。

  23. 《老鼠和大象》教学建议 1.聆听歌曲导入,引导学生听辨歌中唱了大象和老鼠怎样的故事。 2.学唱第一乐段歌词,指导学生弱起节奏的准确起唱和一字多音的演唱。 3.注意第三乐句五度音程的音准。 4.师生共同表演,用歌声和带节奏的念白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4. 《哪吒再生》教学建议 1.上课开始可从观看动画片、聆听音乐导入。 2.欣赏第一、二段音乐,找出音乐的特色,并有一定的联想。复述《哪吒再生》的情节。 3.完整欣赏全曲,分辨四段音乐,可以制作画有四幅图的卡片,引导学生随音乐排序表示。

  25.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学建议 1.这是一首成语歌曲,可先让学生复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 2.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让学生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并简单介绍叙事歌曲体裁。

  26.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学建议 3.指导十六分音符对应的四个字要吐字清晰,可按节奏单独练读。学唱歌曲,注意顿音、倚音和波音的演唱。 4.引导学生边唱歌曲边表演,或请一些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演唱。

  27. 第三单元 我们的田野

  28. 第三单元 我们的田野 本单元中选用的两首唱歌曲目《我们的田野》和《田野在召唤》风格截然不同,一首是深受几代少年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一首则是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意大利民歌,一首静态的美,一首动态的美。

  29. 第三单元 我们的田野 编者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创造性的音乐活动《田园随想》,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在活动中,把聆听、歌唱、吟诵、赏析融为一体,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美丽的田野,将大自然的景象纳入音乐之中,把耳际听觉的世界延展成一片辽阔无垠的旷野,让活泼的歌声直击明洁如镜的心灵。 本单元建议分4课时完成。

  30. 《我们的田野》教学建议 1.可借助于律动或者手势来引导学生的气息运用以及强弱对比;指导学生分析旋律的进行特点。 2.歌曲中弱起节奏较多,可指导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演唱,也可自己划拍演唱。 3.可采用多种演唱形式,丰富学生对歌曲的感受。

  31. 《我们的田野》教学建议 4.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美,再让学生去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并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美。 5.老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优美、轻柔。

  32. 《田野在召唤》教学建议 1.要唱准歌曲中的弱起、顿音、反复跳越记号、八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只有准确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 2.演唱时要展现歌曲的“动态美”,以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声音和情绪上要有要求,要让学生理解力度的变化与重音的运用对情感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可加入简单的二声部,以丰富其演唱形式。

  33. 《田园随想》教学建议 1.恰当安排课的内容,每个环节衔接要自然无痕,音、画、诗、曲浑然一体。 2.可以拓展一些内容,使主题更丰富、更充实。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田园风光与音乐的融合。

  34. 《音乐实践》教学建议 小小作曲家环节中,应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观察与创编,老师不做过多干涉。还可通过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来巩固对“同尾换头”的认识。

  35. 《音乐实践》教学建议 小小演奏家环节中,在学吹乐曲之前,可采用视唱曲谱、反复聆听等方式让学生熟悉乐曲的旋律。老师可示范演奏乐曲,并教授跨指法,可设计相关的指法练习。还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在琴键上默练指法,以熟练掌握乐曲的指法。在演奏乐曲时,要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分句要明确,每个乐句要弹得连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