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天宁教研室 邓 炜. 数与代数 20以内的数,得数在10以内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与 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空间与图形 简单的方位知识,认识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统计与概率 简单的分类,初步的整理信息、获得数据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 一、 数一数 --------------------- 1课时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天宁教研室 邓 炜

  2. 数与代数 20以内的数,得数在10以内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与 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空间与图形 简单的方位知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统计与概率 简单的分类,初步的整理信息、获得数据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

  3. 一、 数一数 --------------------- 1课时 二、 比一比-------------------- 1课时 三、 分一分--------------------- 1课时 四、 认位置--------------------- 1课时 五、 认数(一) -------------------- 10课时 六、 认识物体 -------------------- 2课时 七、 分与合-------------------- 6课时 八、 加法和减法--------------------21课时 九、 统计-------------------- 1课时 十、 认数(二)-------------------- 5课时 十一、认钟表-------------------- 1课时 十二、加法--------------------10课时 十三、期末复习-------------------- 4课时 建议教学到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完后(P60)进行期中检测。

  4.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三个特点 第一、先教学最基础的思想方法 第二、突出“分”与“合”的思想 第三、穿插安排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

  5. 第一单元 《数一数》 1、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2、 有扶有放地处理点子图

  6. 第二单元 《比一比》 1、 突出比较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比的对象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4、选择适宜学生的表达方式

  7. 第三单元 《分一分》 在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思想

  8.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在引入时可以给设计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活动,老师课前准备一些物品,但全部打乱了摆放,请小朋友上来当营业员,看哪个营业员最聪明,整理的柜台最好。 学生整理完后要问问学生为什么要那么摆放?那样摆放有什么好处?引发学生讨论,得出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分类摆放的必要性。然后再组织后面的教学。

  9. 第四单元《认位置》 教学难点:认识“左”、“右” 1、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2、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10. 第五单元 《认数(一)》 培养学生的数感 认识1—5各数(通过理解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教学可分四个环节: (1)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 (2)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 (3)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4)写数指导

  11. “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钩子挂东西,“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钩子挂东西, “6”像哨子qu qu叫,“7”像拐棍手中拿,“8”像葫芦藤上挂,“9”像勺子能盛饭,

  12. 2、认识几和第几(第14页) 教学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1)在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他们的区别; (2)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的不同; (3)应用几和第几回答实际问题。

  13.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先播放一个小动物们比赛跑步的场景, “小朋友快看谁跑得最快呀?”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肯定会说出XX动物跑第一、XX动物跑第二、XX动物跑第三。 接着设计发奖环节。“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动员发奖牌” 。把动物的头像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发奖牌。如:请你给得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 请你给得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 请你给得第三名的运动员发奖牌等等,从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4. 然后设计送水环节。 “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图片)送给跑了第一的运动员吗?”(注意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排队顺序,不再按跑步名次排队了),让 生把水贴到了第一名的动物下面。 师接着提问:“跑了第一名的动物,现在排在第几?” 这时学生有可能说出不同的答案,因为有可能有的从左边数,有的从右边数。此时教师适时小结,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 老师继续提出要求:你能把这水送给第3个运动员吗?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有可能发生了分歧,可能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动员送水,也可能把水送给从右数的第三个运动员。在争论中,让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 老师再继续提出要求:老师这里还有几杯水,谁能给从左数的第2名运动员送水?谁能给从右数的前2名运动员送水?“第2名”与“前2名”的人数一样多吗?有什么不同?

  15. 最后可以设计一个聪明题: 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表演了团体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 (1)小林的前面有2人,后面有3人,小林这排一共有几人? (2)小红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3,小红这排一共有几人?

  16. 3、认数0(第16页) “0”像轮胎圆又圆 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0可以表示起点 0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17. 4、认识=、>和<(通过体会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4、认识=、>和<(通过体会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1)渗透排一排、比一比的比较方法 (2)培养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18. 6、认数10(第23页)(1课时) (1)要渗透10个一是1个十 (2)学习按群数数 (3)体会双数和单数 (4)辨认左和右 (5)直观看出相差数

  19. 《认数10》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由故事引入: “数字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让学生说说办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可以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接下来的教学和前面认识1-9基本相同,仍旧要从数物体的个数入手 ,借着算珠抽象出数1 0,然后教学10的读写方法。因为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所以在写10时着重要指导学生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既不能挤得太紧,也不要离得过开。写完了可以设计一个同桌互相欣赏的环节,在学生相互评价过程中美化10的书写。

  20.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1、要准备好教具和学具 2、要把握教学要求的度 3、在“活动”中感知 玩积木---把积木分类---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的相关物体。

  21.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情境引入 教师提一大袋物体(将要认识的4种形体)走进教室,向学生展示:牙膏盒、茶叶筒、积木……。老师揭示课题——认物体。教师接着展示:排球、药盒、磁带盒、乒乓球、接力棒……老师一样一样的往外拿,在老师拿物体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发现有的物体很不听话,老是滚动,在这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放在桌上不动,有的却放不住,能滚动呢?” 引导探究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拿出带来的物体玩一玩、滚一滚,边玩边观察什么样的物体能滚动,什么样的物体不能滚动。比较得出:有弯弯面的物体能滚动。由此辨别曲面、平面,然后让学生对这四种形体进行分类,依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形体。 练习应用 1、想一想:老师说一种形体名称,学生闭着眼想它的样子。 2、找朋友:老师举出一种形体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举起相同形体以作回答。 3、摸一摸、猜一猜:老师说特征,学生摸出相应的形体(如摸一个既有平平的面,又有弯弯面的形体……) 4、用学过的形体做拼搭游戏(如汽车、房子等)

  22. 《有趣的拼搭》 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 1、活动内容要有趣味性、有挑战性 2、活动要有一定的数学探究价值

  23. 第七单元 《分与合》 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分”与“合” 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水平 让学生在游戏中有兴趣地练习

  24. 第八单元 《加法和减法》 1、要重视加法和减法含义的教学 2、 给学生比较宽松的计算思考空间,重视计算正确 3、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要避免脱离实际的应用题教学

  25. 设计一: 炎热的夏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游泳吧,出示例题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有5个小朋友在泳池里玩耍,三个小朋友在泳池岸玩耍,请大家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写出算式,比一比看谁写的算式多? [要正视差异,各尽其能,不作统一要求。利用学生好胜心理,采用比一比的方法,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写出不同的算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交流:相互讲算式,各自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评评写出的算式合理吗?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完成一图四式: 5+3=8  3+5=8  8-3=5  8-5=3。

  26. 设计二: 师:看游泳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问题一: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泳池外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5 +3=8 3+5=8问题二:一共8个小朋友,泳池里面有5个小朋友, 泳池外有多少个小朋友? 8-5=3问题三:一共有8个小朋友,泳池外有3个,泳池里有多少个?8-3=5

  27. 一、邮递员送信: 信有:6+2=    8+1=    9-1=    4+5=      1+7=    7+2=    3+6=    8+1=老师准备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得数是8的信塞入8号邮箱,得数是9的信塞入9号邮箱。

  28. 二、给小猫涂色 把得数是8的涂成黄色,得数是9的涂成蓝色。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涂得又快又好。

  29. 三、伸手指游戏(要求两人伸的手指的和为8或9)三、伸手指游戏(要求两人伸的手指的和为8或9) • 师:我出1。生:我出7。师:1+7=8。生:7+1=8。师:8-1=7生:8-7=1然后同桌一起做游戏。

  30. 四、故事练习: 出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图片 (1)看图,你能写出多少算式,我们来比一比,谁想得多写得多。 (2)想一想:你的算式是怎么想出来的? (3)交流汇报。

  31. 谢谢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