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一般到个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第 4 、 5 课.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 6 课. 唯物辩证法 第 7-10 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哲学. 社会历史观 第 11 课. 历史唯 物主义. 第十二课.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 客观实在.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般到个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 唯物辩证法 第7-10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哲学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历史唯 物主义 第十二课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2.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3. 一、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

  4. 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客观性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可知性 共同属性 唯一特性

  5. 动 物 抽象 具 体 表 现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式 抽象 具体

  6. 注意1: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注意1: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 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注意:两者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 注意 2 :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区别: 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8.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日月星晨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C、学习计划D、生产力、生产关系E、电、磁场F、动植物H、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ADEFH 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

  9. 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

  10.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呢? 方法论要求: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要求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

  11.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 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12.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劳动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13.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为什么? 因为: 地理环境是物质的 人口因素是物质的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14.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 3.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15. 小结: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二)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6. 注意3: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基本内容):注意3: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基本内容):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注意4: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17. 克隆羊 基因鱼

  18. 讨论: 这些人造物的出现,能否说明世间万物是人创造出来的呢? 人能创造新事物,但是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遵循物质的自身属性。这正好说明物质决定意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