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2009 年兩岸經貿關係展望. 前言. 2008 年,台灣舉行總統大選,國民黨再度執政後,兩岸政策大幅鬆綁,兩岸政治對立關係逐漸和緩,各界對於兩岸經貿交流之正常發展寄予高度期待。然而,從美國國內引爆的次貸風暴卻持續蔓延,演變成為全球金融海嘯,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的衝擊,自 2008 年第三季開始逐漸擴大,特別是以美國為主要外銷市場的外向型經濟體,如中國大陸、台灣、韓國、日本等對外貿易受到的打擊最為明顯,兩岸雙邊貿易受到波及,也呈現衰退的趨勢。展望未來一年,兩岸經貿交流發展趨勢為何?是各界關注,也是本文要探討的重點。. 兩岸雙邊貿易發展回顧. 一、總體趨勢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四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2009年兩岸經貿關係展望

  2. 前言 2008年,台灣舉行總統大選,國民黨再度執政後,兩岸政策大幅鬆綁,兩岸政治對立關係逐漸和緩,各界對於兩岸經貿交流之正常發展寄予高度期待。然而,從美國國內引爆的次貸風暴卻持續蔓延,演變成為全球金融海嘯,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的衝擊,自2008年第三季開始逐漸擴大,特別是以美國為主要外銷市場的外向型經濟體,如中國大陸、台灣、韓國、日本等對外貿易受到的打擊最為明顯,兩岸雙邊貿易受到波及,也呈現衰退的趨勢。展望未來一年,兩岸經貿交流發展趨勢為何?是各界關注,也是本文要探討的重點。

  3. 兩岸雙邊貿易發展回顧 一、總體趨勢 若將出口與進口貿易分別觀察,2008年前10個月累計,台灣對大陸出口額為665.4億美元,台灣自大陸進口額為274.2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成長10.1%和19.4%,漲幅與上年同期比較,出口減少近6個百分點,進口增加了6.6個百分點。進口與出口相抵,台灣享有貿易出超,2008年1至10月累計出超金額達39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4.4%,唯漲幅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了13.7個百分點。多年來,大陸一直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出超來源。

  4. 對台灣而言,中國大陸仍然是最主要的貿易夥伴,資料顯示,2008年1至10月對大陸進出口貿易額合計佔同期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為21.4%,與上年同期比較降低了0.5個百分點。其次,大陸是台灣貨品出口的第一大外銷市場,進口貨品第二大供應來源,分別佔同期台灣出口總值的29.5%,佔台灣進口總值的12.8%,比重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0.5個百分點、增加0.1個百分點。從大陸的立場看,台灣是大陸的第七大貿易夥伴,2008年1至10月資料顯示,台灣與大陸雙邊貿易額佔大陸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約5.6%,其中,大陸自台灣進口的比重9.4%左右,對台灣出口的比重不到2%,台灣是大陸第五大進口來源、第七大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入超來源。

  5. 二、商品結構 就兩岸雙邊貿易的商品結構來看,2008年1至10月的資料顯示,台灣輸往大陸主要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光學、照相等儀器及其零附件(HS90)、塑膠及其製品(HS39)、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有機化學產品(HS29)等。其中,出口成長表現較佳者,以礦物燃料(HS27)的成長率320.4%最高,其次是HS29(成長率34.7%)、HS90(成長率33.6%)。而成長表現較差者,例如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銅及其製品(HS74)、鋼鐵(HS72)及人造纖維絲(HS54)等貨品,出口值均較上年同期衰退,衰退幅度分別為7.6%、6.3%、8.6%和6.7%。

  6. 台商投資大陸概況 受到WTO因素之影響,台商進入大陸投資自2001年開始持續增加。2008年,台商進入大陸投資延續近年來的成長趨勢,1至11月的資料顯示,投資金額累計達88.3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9.04%;投資件數446件,則較上年同期減少48.7%;平均單項投資規模由2007年的1,001萬美元,進一步增加至1,982萬美元。投資規模不斷擴大,顯示一方面大型企業、上市、上櫃公司前往大陸投資的情形愈來愈普遍,另一方面中小型企業在大陸生存與發展的空間愈來愈小。

  7. 2008年,大陸台資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究其原因,除了前述大陸政策接二連三推出新的財經措施之外,美國次貸風暴衍生的全球金融海嘯,也是重要因素。美國爆發次級房貸風暴,可溯至2007年4月間,美國最大的次級房貸業者新世紀金融公司(NCFC)聲請破產開始,緊接著美國大型住宅抵押投資公司(AHM)、最大房貸業者全國金融公司(CFC)等相繼爆發財務危機,甚至宣告破產,該風暴迅速波及全球股市,並由2007年持續延燒至2008年,由金融部門漫延至實體部門,其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可比擬於1930年代發生的「經濟大恐慌」,迄今尚未見底。美國經濟嚴重衰退,資產縮水,民間消費與投資支出減少,加上美元貶值,造成主要貿易夥伴國家對美國出口大幅萎縮,台灣與中國大陸等外向型東亞國家首當其衝。大陸台資企業多屬出口導向型,面對全球金融海嘯肆虐,勢難以獨善其身。

  8. 影響兩岸經貿交流的因素 國際經濟形勢不佳,不利於兩岸經貿交流之發展。由於全球金融海嘯,迄目前仍在延燒當中,國際權威機構對2009年全球經濟景氣的預測都不表樂觀。以國際貨幣基金(IMF)最近公佈的資料為例,2009年全球經濟平均成長率預估僅有2.2%,較2007年的5.0%和2008年的3.7%低了許多,其中先進工業國家如美國、歐盟和日本等都將可能出現負成長。Global Insight的看法更為悲觀,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平均只能達1%左右,先進工業國家經濟衰退的幅度,比IMF的預測更嚴重。 大陸經濟情勢及其對台政策,是影響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大陸經濟自2008年第三季開始出現低潮,進入第四季更出現明顯的衰退跡象。

  9. 從台灣方面來看,2008年5月,國民黨再度執政,政權更替後兩岸政策大幅鬆綁,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成為執政團隊的施政重點。中斷超過10年的海基、海協兩會制度化協商機制恢復運作,先後在6月中旬和11月初舉行兩次「江、陳會談」,兩次會議各簽署了二項及四項協議,主要包括開放大陸居民進入台灣觀光旅遊旅遊、客運包機常態化、貨運包機直航、海運直航、食品安全和郵政往來等。此外,海基、海協恢復對話後,聯繫機制重新建立,兩岸關係呈現突破性的發展。日前,胡錦濤先生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紀念會上,針對兩岸交流公開表示六點看法(媒體稱之為「胡六點」),對於馬總統兩岸政策主張有正面的回應,加上國民黨再度執政以來海基、海協兩會互動頻繁,顯示兩岸政治對峙氛圍已大為改善。這些因素對於未來兩岸經貿關係之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10. 兩岸經貿關係展望 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造成的衝擊,台灣與大陸政府都採取寬鬆的經濟政策,致力於擴大內需,除促進民間消費和投資意願外,並增加公共投資。另一方面,自2008年5月底以來,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已成為兩岸執政當局施政重點,兩次「江、陳會談」共簽署了六項協議,已先後付諸實施。因此,兩岸政策因素對未來兩岸經貿交流之發展是有利的。

  11. 兩岸關係大事 二○○八年 2008.03.22 中國國民黨馬英九獲得六成票數,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2008.06.02 中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傳回完整月球表面圖像。2008.06.20 中華民國行政院 宣布,展開兩岸航權及農產 銷陸談判,以及和立法院研議 ,附條件放寬台灣資金對陸投 資40%限制,和有條件開放陸 資來台。

  12. 2008.07.10 中華民國行政院陸委會、體委會、中華奧會,協商有關中華隊奧運團包機參加北京奧運事宜。2008.08.08 北京奧運開幕式,世界的焦點在北京的鳥巢和水立方。

  13. 2008.08.24 北京奧運閉幕式,中國獲得51面金牌,首超美國。 2008.09.10 中華民國行政院宣布,十月一日起,試行台灣對大陸單向直航。2008.10.03 中國發射神舟七號太空船,由三名太空人進行各項試驗。

  14. 2008.10.05 神舟七號進行中國首次太空人出艙作業(太空漫步),並由中國媒體對大陸人民首次進行太空直播。港澳台媒體與大陸中央台合作,在各地直播完整過程。2008.10.30中華民國行政院宣布,農曆年前,擴大大陸觀光客各項遊台限制。 2008.11.20 中華民國行政院宣布,2009年度起,實施兩岸雙向直航。

  15. 二○○九年2009.01.15 中國國家統計局宣布,中國2008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並預計到2010年超越美國。2009.02.25 我方研訂相關法令,附條件解除對陸投資上限及陸資來台限制。2009.03.28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08年度GDP成長10.5%,考慮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中國2008年GDP總額接近四兆美元,並且預測中國GDP在2009年年底超過日本。2009.04.15 台灣接收大陸熊貓兩隻,兩隻熊貓分別取名為”團團”、”圓圓”。

  16. 2009.05.14 台北木柵動物園發生群眾為了觀賞熊貓,到處人擠人,導致有人骨折受傷的慘劇,台北市政府為此向人民道歉。 2009.07.01 大陸三星堆及金沙文明等古蜀國國寶共471件來台展覽,是歷年來大陸文物來台展覽的最大規模,據說保險金超過150億美金。2009.08.30 大陸51位北京奧運金牌得主中的45位,來台進行6天的表演。2009.10.05 中國發射火星探測衛星”瑩火一號”。2009.11.05 中國官方承認2010年,中國將成為汽車最大生產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