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章丘市教育局教科所 郭 道 胜

个性教育. 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章丘市教育局教科所 郭 道 胜. 如果你不问时间是什么,或许我还知道时间是什么;如果你问时间是什么,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 。. 《 猴子军团 》:. 思考: 传统的教育也不正把人的尾巴(个性)给抹杀掉吗?. 教育的反思:. 《 济南日报 》 “ 20 年之后我们谁来养 ” ? 教育既有发展人的作用,也有压抑人的作用。 “ 跳蚤实验 ” : 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有的教师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儿童装进了 “ 盒子里 ” 。 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

ya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章丘市教育局教科所 郭 道 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个性教育 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章丘市教育局教科所 郭 道 胜

  2. 如果你不问时间是什么,或许我还知道时间是什么;如果你问时间是什么,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如果你不问时间是什么,或许我还知道时间是什么;如果你问时间是什么,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

  3. 《猴子军团》: 思考: 传统的教育也不正把人的尾巴(个性)给抹杀掉吗?

  4. 教育的反思: • 《济南日报》 “20年之后我们谁来养”? • 教育既有发展人的作用,也有压抑人的作用。 • “跳蚤实验”: • 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有的教师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儿童装进了“盒子里”。 • 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

  5. 中国这头沉睡的雄师一旦怒吼起来,将会使整个世界颤抖。 ----拿破仑 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6. 教师,在社会的文明、进步过程中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在社会的文明、进步过程中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现代化教育的三个标志: • 个性教育、平等教育、终生教育 • 个性发展、挖掘潜力、发展特长

  7. 一、认识“个性”及“个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一、认识“个性”及“个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什么是个性? • 歌德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情感上完全协调。” • 《四个孩子和一头熊》:

  8. “在我们对个性下定义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个性似乎是一个捉摸不透可望而不可及的术语。我们原以为懂得了这一术语的含义,可是当我们试图以一种能为人们接受的形式表达它的意义时,却又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们对个性下定义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个性似乎是一个捉摸不透可望而不可及的术语。我们原以为懂得了这一术语的含义,可是当我们试图以一种能为人们接受的形式表达它的意义时,却又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 ——英国学者大卫·丰塔纳《教学与个性》

  9. 哲学范畴的个性 : • 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 : • 心理学视野的个性 : • “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构构成的整体。” ——朱智贤先生主编《心理学大词典》

  10. 教育学领域的个性 : • 三个层次: • (1)每个人的尊严和完善的人格; • (2)每个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性; • (3)每个人的独立主张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 人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

  11. 什么是个性教育? • 个性教育是旨在提升学生的(优良)个性的教育。 • 它有两个基本前提: • 一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现有个性; • 二是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

  12. 个性教育可表述为: • 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以及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的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

  13.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来理解: • 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良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 • 总之,个性教育就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特点挖掘、发展其良好的个性优势,培养其创造性,使之成为具有良好个性且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4.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个性教育就是“根雕艺术”。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个性教育就是“根雕艺术”。 • “个性教育”的特征: • 主体性、针对性、创造性、未来性、系统性、活动性等特征

  15. 个性教育遵循的原则 • 主体性原则: • 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 个性教育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实现其主体地位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自立性品质的个性。

  16. 针对性原则: • 个性是人与人的差异性,是人的特殊性。 • 孔子因性施教: • 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性施教,这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 • 为什么给“优秀学生”打“D”? • 这位老师选择的是鼓励,让家长协助他鼓励孩子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种鼓励的效果比简单的训斥要强百倍,而这种育人智慧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7. 创造性原则: • 创造是人类的本质,创造性是人主体性最本质的特征。 • 个性教育旨在培养目标明确,想象丰富,面向未来、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善于调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的人。 • 个性教育要求形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机制,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欲望和动机。

  18. 惠特森先生的“自然课”:“长翼飞猫” • 教书育人最可贵的就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自己的大脑分析是非。 • 唯有教给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辨别是非的方式、方法和能力,才是合格的教学和合格的老师啊。

  19. 未来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活动性原则: • 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个性教育要求学校为学生优化活动环境,提供实践的机会,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

  20. 如何进行个性教育 • 一、教师是“个性教育”工作的主体 • 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的主渠道 • 三、课程改革是重要的突破口 • 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关键 • 五、丰富创造性实践活动,营造个性化的展示平台 • 六、从个性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21. 一、教师是“个性教育”工作的主体 • 落后教学观的表现: • 1、教学目标确立在最大限度的传授、识记知识。 • 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 ——尼尔·波斯特曼 • 中国人在打知识基础,西方人在抢占能力的制高点。 • 中国学生学的多,悟的少; • 美国学生学的少,悟的多。

  22. 我们应当让学生强占能力的制高点,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强占知识的制高点。我们应当让学生强占能力的制高点,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强占知识的制高点。 • 2、教师只管教,忽视学生的学 • 3、运用题海战术 • 4、评判标准单一,禁锢学生思维。

  23. 当他手中的工具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任何东西在他的眼中都变成了铁钉。 ——马克.吐温 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德)第斯多惠

  24. 学习上的五个转化: • 学习态度:被 动——主动 • 学习方法:学 会——会学 • 学习渠道:听 讲——自学 • 学习过程:盲目随意——自觉调节 • 知识积累:吸取储存——加工处理

  25. 二、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的主渠道 •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 • 即解放幼儿的大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让他们去想; • 解放幼儿的双手,甩掉无形的手套,让他们去做; • 解放幼儿的眼睛,敲碎有色眼镜,让他们去看; • 解放幼儿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 • 解放幼儿的时间,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 • 解放幼儿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26.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 • 内华达州的“诉讼案” •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 • ——苏霍姆林斯基

  27.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二)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 • “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会明白知识的意义,如果加上心灵力量,那么认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阿莫纳什维利 • 给孩子一把锄头: • 孩子总要发泄自己过剩的精力,要么建设,要么破坏。 •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善于疏导或者引导,使孩子的精力得以良性而充分地释放。

  28. (三)解放小孩子的眼睛——让学生争开慧眼看世界(三)解放小孩子的眼睛——让学生争开慧眼看世界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6”与“9”、“甲”与“由”、“风”“凶”与“区” • 随时留意生活的习惯 • 树叶落下的时候是叶面向上还是叶背向上? • 蝌蚪长腿的时候,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 • 桃树是先开花、后长叶,还是先长叶后开花? • 奇蹄目还是偶蹄目动物 • 鸡、鸭、鹅的趾与蹼进行观察,区分它们趾蹼的不同生长状态。

  29. ①什么样的发型适宜于什么样的头型、脸型? • ②什么样颜色的衣服适宜于什么样的肤色? • ③胖人与瘦人的神态、体态、动作有什么区别? • ④男人和女人骑自行车时最主要的体态差别是什么? • ⑤什么样的举止大方?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丑陋?(各举出三例) • ⑥什么样的动作潇洒?(举出三例) • ⑦把一杯水倒入一杯食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 ⑧早晨初升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 ⑨班级里你认为的优秀学生有什么缺点,缺点多的学生有什么优点?

  30. (四)解放小孩子的嘴巴。 • (五)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 人类语言能力退化 儿童语言贫乏堪忧 • 解放空间,扩大学生认识的眼界。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 (六)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31. 三、课程改革是重要的突破口——开发校本课程,适应学生个性需求三、课程改革是重要的突破口——开发校本课程,适应学生个性需求 • 如何形成拳头课程,形成规模,彰显特色,是一个重点。 • 师资是一个关键因素。

  32. 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关键 • 1、评价内容的研究 • 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 • 2、评价标准的研究 • 3、评价方式的研究 • 4、评价过程的研究 • 终结性评价要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 • 5、评价结果及运用的研究 • 等级评定、描述性评语、质性评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方式 。

  33. 科学的评价观: • 多把“尺子”量学生 • 《老师,请看看我的闪光点》 • 教师要成为学生强项的发现者。

  34. 现代人才观: • 基础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将来成为国家各级各类人才准备“毛胚”,基础教育是“育人”而不是“育才”的教育,要树立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人才应该是多种规格、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观念。

  35. (1)过去强调的优秀人才常常是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而现在更强调个性专门化的优秀人才(1)过去强调的优秀人才常常是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而现在更强调个性专门化的优秀人才 • (2)过去所强调的优秀人才叫做“一领风骚数百年”,而现在的社会是“各领风骚三几年”。 • (3)过去的优秀人才特别取决于早期学校阶段的学习和成功,而现在,不仅早期的教育对成材重要,以后的教育也重要。 • (4)过去的人才往往和一般人群有对立关系,是被“神化”的人,往往是以一种对别人否定的基础上选拔上来的。而现在的人才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36. 优秀人才为什么不能是多数,优秀人才应该是群众性的。优秀人才为什么不能是多数,优秀人才应该是群众性的。 • 在一个班内优秀学生难道只有几个学生才是优秀吗?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学生呢? • 一个班内的优秀学生应该是三十人,四十人或更多的人,而不是三个五个。 • 《嗓门大也是特长》 • 战国时的公孙龙 • 有差异才有和谐

  37. 何谓“群体同化效应”? •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而把大部分学生区别对待,则少数尖子学生就会受到大部分水平低的学生的同化和孤立,使平均水平下降。在尖子生群体中只能使部分学生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其他部分则与普通学生的水平相当。 • 而如果面向全体,则少数水平低的学生被水平高的群体所同化,普遍提高水平。 • 要培养高水平的尖子生,必须有一个庞大的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衬托的大群体作为背景,否则,极有可能被低水平的群体同化掉。 • 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切不可只重视少数人,而将大部分学生弃之不顾。一定要面向全体,形成一个激励群体。 • 让高水平的群体同化低水平的群体,切不可使低水平的群体同化高水平的群体。

  38. 教师的脑子里要有一把评价学生的尺子、标准,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有一个标准,就多一批优秀人才。教师的脑子里要有一把评价学生的尺子、标准,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有一个标准,就多一批优秀人才。

  39. 赏识学生十细节 1、竖起你的大拇指 2、 拍拍他的肩膀 3、别忘说“太好了” 4、有空和他(她)聊聊 5、给他(她)1000分 6、给点小小的物资刺激 7、褒扬书一定要发 8、有成绩别忘了跟家长说一声 9、给他(她)一个微笑的颔首 10、把他(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40. 五、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营造个性化的展示平台五、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营造个性化的展示平台 • 1、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个性地完成。 • 2、班级管理走个性化德育之路。 • 3、课堂教学重差异教学。 • 4、教师个性化辅导--培优辅困工作。 • 5、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 6 、开设丰富多样的艺体特长课,让孩子选择参加。

  41. 六、从个性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1、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 今天,不管你给学生灌输怎样的细节,他在以后生活中遇到这个细节的机会是微乎其微;如果他真的遇到这样的细节,他可能已经忘却了你教给他的东西。 2、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3、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更不在于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42. 4、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的能力;4、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的能力; 5、不在于教师布置多少课外作业,而在于他们如何千方百计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 6、不在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而在于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