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憤怒的葡萄

憤怒的葡萄. 指導老師 : 張佩瑜 老師 組員 :10 張亦佳 14 湯婕 16 溫佩宣 20 劉欣彥 48 侯怡軒. 目錄. 作者介紹 內容大意 經濟大恐慌 — 經過 結論 & 心得 討論議題 工作分配資料來源. 作者介紹. 約翰˙史坦貝克於 1902 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史坦貝克曾經斷斷續續在史丹福大學上學,直到 1925 年他正式退學,沒有畢業。全力朝成為一名作家的目標邁進。. John Ernst Steinbeck. 作者介紹.

yagil
Download Presentation

憤怒的葡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憤怒的葡萄 指導老師:張佩瑜 老師 組員:10張亦佳 14湯婕 16溫佩宣 20劉欣彥 48侯怡軒

  2. 目錄 • 作者介紹 • 內容大意 • 經濟大恐慌— 經過 • 結論&心得 • 討論議題 • 工作分配資料來源

  3. 作者介紹 • 約翰˙史坦貝克於1902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史坦貝克曾經斷斷續續在史丹福大學上學,直到1925年他正式退學,沒有畢業。全力朝成為一名作家的目標邁進。 John Ernst Steinbeck

  4. 作者介紹 • 史坦貝克是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主要作品有《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伊甸園東》和旅行記錄《與查里一起旅行: 尋找美國》。 • 史坦貝克的作品多描寫大蕭條時期的平民階級及移民工人的生活,被認為是受了自然主義文學的影響。

  5. 內容大意 • 故事背景:1933年從德州、至加拿大邊境的美國中西部廣大草原地帶,由於受到猛暴風沙侵襲,造成大片的耕地變成荒蕪。 • 奧克拉荷馬州的喬德(Joad)一家,被迫離鄉背井。 • 葡萄園主人不斷壓低工資,壓榨農民,於是農民奮起反抗,舉行大罷工,地主勾結警察來鎮壓。

  6. 經濟大恐慌— 原因 • 凱恩斯:市場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主張以消費刺激經濟。 • 伯南克:美國興起了消費借貸風潮。 • 傅利曼:政府過多的干預而導致。

  7. 經濟大恐慌— 原因 • 1.關稅壁壘: 美國提高關稅保護國內產業,造成國際貿易日漸 萎縮。 • 2.畸形繁榮:戰後股票大漲 ,許多人瘋狂投入股市, 造成股價不合理的飆漲。

  8. 經濟大恐慌— 原因 • 3.生產過剩:戰後各國景氣良好,多數企業擴大 生產而導致生產過剩。 • 4.世界連動:美國資金大量流入世界各地,使全 球經濟受美國影響。 • 5.戰爭影響

  9. 經濟大恐慌— 經過 •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華爾街股市幾天之內突然大崩盤,大量銀行、工廠倒閉、停工,商業經濟蕭條,失業人口眾多。 • 擴散:股市→工業→金融業→美國農業→歐洲→全世界 • 唯一未受影響的國家—蘇俄

  10. 經濟大恐慌— 影響 • 1.資本主義的危機:大恐慌突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 不太為時勢所趨。 • 2.獨裁主義興起:當時民主政府無力,使獨裁主義 與軍國主義的勢力漸興(ex:希特勒的崛起) • 3.政府職權擴大: 政府為解決危機而擴大 權力,統制經濟手段大 幅提升。 • 美國:羅斯福─新政(3R)

  11. 結論&心得 • 商品需求的減少 • 非理性的樂觀預期 • 通貨膨脹 • 借古鑑今須謹慎 • 對照今日的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經濟大蕭條可以說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回顧歷史,每一次金融危機之前,社會都是欣欣向榮充滿希望,卻很少有人看到繁榮之下的危機。

  12. 工作分配 • ppt製作:劉欣彥 張亦佳 溫佩宣 • 報告: 侯怡軒 湯婕 張亦佳 • 查資料:全組

  13. 資料來源 • YAHOO • GOOGLE 圖片 • 維基百科 • 憤怒的葡萄 書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