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Ch 6 資本預算程序

Ch 6 資本預算程序. 6-1 資本預算的類型. 獨立型( Independent ) 互斥型( Mutually Exclusive ) 權變型( Contingent ) 重置型( Replacement ) 擴充型( Expansion ) 管制型( Regulatory ). 6-2 資本預算程序. 6-2-1 現金流量的預測 必須是增量的現金流量( Incremental Cash Flow ) 以稅後現金流量為基礎 必須考慮投資計畫的副作用. 一般投資計畫的現金流量內容: 原始淨投資額( Initial Net Investment )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 6 資本預算程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 6 資本預算程序

  2. 6-1 資本預算的類型 • 獨立型(Independent) • 互斥型(Mutually Exclusive) • 權變型(Contingent) • 重置型(Replacement) • 擴充型(Expansion) • 管制型(Regulatory)

  3. 6-2 資本預算程序 • 6-2-1 現金流量的預測 • 必須是增量的現金流量(Incremental Cash Flow) • 以稅後現金流量為基礎 • 必須考慮投資計畫的副作用

  4. 一般投資計畫的現金流量內容: • 原始淨投資額(Initial Net Investment) =資產購買成本+使資產達到可用狀態的相關成本+淨營運資金的增量-處分舊資產的所得+(-)購買及處分資產的所得稅效果 • 營運現金流量(Operating Cash Flow) =Δ稅後盈餘+Δ非現金科目費用 =Δ稅前盈餘(1-稅率)+Δ折舊費用 =(Δ銷售額-Δ營運成本-Δ折舊費用)× (1-稅率)+折舊費用

  5. 期末現金流量(Terminal Cash Flow) =當期現金流量+處分資產所得±處分資產之所得稅效果+淨營運資金的回收

  6. 6-2-2 決策方法 • 回收期間法(Payback) • 折現後回收期間法(Discounted Payback) • 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s, NPV) • 獲利指數(Profitability Index, PI) • 內部報酬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 修正後的內部報酬率法(Modifie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MIRR)

  7. 回收期間法(Payback) • 所謂回收期間法,衡量從淨現金流量中回收原始投資金額所需的時間。回收期間越短越好。 • 回收期間=完全回收前的年數+(尚未回收的投資餘額/年度現金流量) • 回收期間法的缺點 • 完全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 • 忽略回收後的現金流量 • 為考慮到資金成本

  8. 折現後回收期間法(Discounted Payback) • 折現後回收期間法,是把預期現金流量以計畫的資金成本加以折現;在從折現後的淨現金流量中,計算回收原始投資金額所需的時間。 • 判斷法則:折現後回收期間低於要求回收期間則接受此方案。 • 折現後回收期間法的缺點 • 可能拒絕NPV為正的投資方案 • 需要選擇一個任意回收期間取節點 • 偏向於拒絕長期專案

  9. 平均會計報酬率法(Average Accounting Return, AAR) • AAR=平均預期淨收益÷平均淨投資額 • 投資者必須先自訂一最低要求的平均會計報酬率標準,假設方案的平均會計率大於自訂的最低要求平均會計報酬率,則接收此投資方案;反之則拒絕。 • 優點:資料取得容易,且容易計算 • 缺點:非以現金為評估基礎,亦未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

  10. 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s, NPV) • 淨現值法評估的程序如下 • 以投資計畫的資金成本為折現率,算出每一現金流量的現值,包括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 • 把折現後的現金流量予以加總,可得出這個投資計畫的淨現值。 • 淨現值法的缺點:折現率不易估計。

  11. 獲利指數(Profitability Index, PI) • 獲利指數,為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除以最初投資金額,也稱為利益/成本比率;當獲利指數大於1時就接受該方案。 • 獲利指數的缺點 • 在比較互斥方案時,可能導致不正確的決策

  12. 內部報酬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 內部報酬率法,即為使NPV等於零的必要報酬率。決策法則:如果一向投資的IRR超過必要報酬率,就接受該投資計畫;否則就拒絕。 • 內部報酬率法的缺點 • 可能導致多重解的問題。 • 在比較互斥投資時,可能導致不正確的決策 • 假設所有的現金流量都以IRR再投資。

  13. 修正後的內部報酬率法(Modifie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MIRR) • 當投資計畫的執行期間或期末,需要有大筆現金支出時,使用IRR法來評估投資計畫時,會產生問題。所以需使用修正後的內部報酬率法來評估。

  14. XIRR(現金流量,日期,猜測值) • 傳回某一現金流量表之內部報酬率,該現金流量不須是定期性的。 • XNPV(資金成本,現金流量,日期) • 傳回某一現金流量表的淨現值,該現金流量是不定期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