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第八章 月 经 病

第八章 月 经 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曙光医院 齐聪 教授. 1 、定义. 周期 30±7 ( 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经间期出血 ) 经期 3-7 ( 经期延长、 缩短 ) 经量 50-80ml ( 月经过多、 过少、 崩漏 ) 伴随症状 : ( 痛经、发热、 头痛、 情志异常、 绝经前后诸症 ) 生理性停经:妊娠 、青春期初期、绝经前后、哺乳期、并月、居经、季经、避年等. 2 、发病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 寒热湿邪 ) 精神因素 ( 内伤七情 ) 生活因素 ( 房劳多产 、 饮食不节 、 疲劳 ) 体质因素. 3 、发病机理.

yar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月 经 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月 经 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齐聪 教授

  2. 1、定义 • 周期 30±7(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经间期出血) • 经期 3-7 (经期延长、 缩短) • 经量 50-80ml(月经过多、 过少、 崩漏) • 伴随症状: (痛经、发热、 头痛、 情志异常、 绝经前后诸症) • 生理性停经:妊娠、青春期初期、绝经前后、哺乳期、并月、居经、季经、避年等.

  3. 2、发病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寒热湿邪) 精神因素(内伤七情) 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不节、疲劳) 体质因素

  4. 3、发病机理 中医理论 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紊乱 直接或间接损伤冲任 ↓ 肾 天癸 冲任 胞宫之间失调 ↓ 月经病

  5. 3、发病机理 • 西医理论 • 功能性 功能性子宫出血,排卵期出血,月经稀发,闭经,原发性痛经,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是由性腺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 • 器质性 继发于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发育异常以及血液系统、肝脏系统等疾病

  6. 4、辨证要点 期和量 漏经类(先期、过多、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 ——气虚、血热、血瘀。 闭经类(后期、量少、经期缩短、闭经) ——血虚、血寒、血瘀。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肾虚。

  7. 4、辨证要点 色鲜红、深红-热; 淡红-虚; 黯黑-寒; 黯淡-虚寒 质 粘稠-实热; 清稀-虚寒; 血块-瘀 伴随症状 寒、热、虚、实 辨证与辩病相结合

  8. 5、治疗原则 • 调经为本 谨守病机 • 病在脏腑—调整脏腑功能 • 病在气 —治气为主,佐以补血、活血 • 病在血 —治血为主,佐以补气、行气 • 先病而后经不调—先治病 • 先经不调而后病—先调经 •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 分阶段、年龄 • 中医周期疗法

  9. 6、转归及预后 取决于病程之长短、体质之强弱、治疗 是否及时得当

  10. 第一节 月经先期

  11. [诊断] 1、月经提前7-14天,(连续二个周期) 2、可伴有月经过多 3、妇检:(-),BBT多为双相,高温相〈12天 或上升缓慢 4、月经当天诊刮,病理示子宫内膜分泌不良

  12. [鉴别诊断] 1、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 2、排除全身性疾病及妇科炎症或肿瘤

  13. [病因病机] 气虚、血热—— 冲任不固、经血失约

  14. [辨证施治] 1、脾气虚—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3、实热 A 阳盛血热—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 B 肝经郁热—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4、虚热—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

  15. [西医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替代疗法 1.黄体酮10-20mg ( M)qd*5d 经前8-12天开始 2.HCG 1000-2000U(M)qd/qod*5d BBT上升第3天起

  16. 第二节 月经过多

  17. [诊断] 1、经量明显多于既往,(连续三个周期) 2、妇检(-),BBT双相,B超(-)

  18. [鉴别诊断] 与崩漏的区别

  19. [病因病机] 气虚、血热、血瘀— 冲任不固,经血失约

  20. [辨证施治] 1、气虚—补气摄血,固冲止血 举元煎、安冲汤 2、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地榆、茜草 3、血瘀—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失笑散、桃红四物汤

  21. 第三节经期延长

  22. [诊断 ] 1、经期7天,甚至淋漓2周,量不多 2、BBT双相,但下降缓慢 3、周期第5-6天刮宫,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或出血坏死组织及新增生的内膜共存,为脱落不全

  23. [鉴别诊断] 与漏下、赤带、宫外孕区别

  24. [病因病机 ] 气虚、虚热、血瘀— 冲任不固,经血失约

  25. [辨证施治] 1、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举元煎 2、虚热—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两地汤合二至丸 3、血瘀—活血化瘀,固冲调经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26. [西医治疗] 黄体萎缩不全: 1、HCG治疗同前 2、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27. 第四节 经间期出血

  28. [诊断] 1、出血有规律地发生在二次月经之间,量少, 2-7天净。 2、BBT双相,出血多在高低温交替时(排卵期)

  29. [鉴别诊断] 与月经先期,月经过少,赤带区别

  30. [病因病机] 肾阴不足,湿热,血瘀— 阴阳转化不利

  31. [辨证施治] 1、肾阴虚—补肾养阴,固冲止血 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2、湿热 —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清肝止淋汤 3、血瘀 —活血化瘀,理血归经 逐瘀止血汤

  32. [常用中成药] 气虚—补中益气丸、归脾丸、乌鸡白凤丸、 养血止崩煎 血热—丹芩逍遥煎、固经丸、宁血糖浆、 二至丸 血瘀—血府逐瘀口服液、益母草冲剂 止血—宫血宁胶囊、三七片、云南白药、 海墨止血片

  33. 老中医经验方 血热:(蔡小荪老师)当归10生地20-30白芍10地榆12阿胶10侧柏叶10女贞子10旱莲草15 龟板10丹皮炭10 血瘀:(朱南荪老师)生蒲黄12炒五灵脂12 熟军炭6炮姜炭6茜草15益母草12仙鹤草12 桑海螵蛸各12三七粉吞2

  34. 阴道出血的诊断与分析 1、诊断:确定出血部位,注意与月经、妊娠、宫外孕相鉴别,排除肿瘤、炎症、外伤性出血 2、病史 (1)年龄:幼女-性早熟或肿瘤 青春期-功血 育龄期-多与妊娠有关 更年期-功血或肿瘤 (2)出血特点:Lmp 、 Pmp、出血时间、持续时间、出血量、有无停经、有无组织排出等 (3)伴随症状: 其他:外伤、药物、全身性疾病等

  35. 阴道出血的诊断与分析 3、查体: (1)一般情况 (2)妇检: (3)辅助检查:血常规、尿HCG、诊刮、B超、后穹隆穿刺等

  36. 阴道出血的诊断与分析 综合分析: 1、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的出血: 性早熟、功能性子宫出血。 2、与妊娠有关的出血: 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宫外孕、葡萄胎、 产后恶露不绝等。 3、与肿瘤有关的出血: 幼女-卵巢颗粒细胞瘤、子宫葡萄状肉瘤 中年-子宫肌瘤 更年期-宫颈癌、宫体癌

  37. 阴道出血的诊断与分析 综合分析: 4、全身性疾病所致: 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所致的凝血障碍 5、其他:老年性阴道炎、环后出血、避孕 药后撤退性出血等

  38. 第五节 月经后期

  39. [诊断] 1、月经后错7天以上,甚至3个月,连续二个周期 2、可伴经量过少 3、 妇检(-)、尿HCG(-),BBT单相或双相不典型 血内分泌检查卵巢功能正常或低下

  40. [鉴别诊断] 与早孕、宫外孕、先兆流产区别

  41. [病因病机] 分虚实二类: 1、虚——肾虚、血虚、虚寒——血海不能按时满盈 2、实——实寒、气滞、痰湿——冲任不畅胞脉阻滞

  42. [辨证施治] 1、肾虚—补肾养血调经 当归地黄饮 2、血虚—补血益气调经 大补元煎 3、虚寒—扶阳祛寒调经 温经汤或艾附暖宫丸温经汤

  43. [辨证施治] 4、实寒—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 5、气滞—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乌药汤

  44. 第六节 月经过少

  45. [诊断] 1、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少于2天。 2、可有人流史或服避孕药史。 3、妇检(-)或子宫偏小,BBT双相不典型或单相

  46. [鉴别诊断] 与经间期出血、激经、胎漏、宫外孕区别

  47. [病因病机] 分虚实二类: 1、虚——肾虚、血虚——血海不能按时满盈 2、实——血瘀、痰湿——冲任不畅胞脉阻滞

  48. [辨证施治] 1、肾虚—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 2、血虚—补血益气调经 滋血汤或小营煎 3、血瘀—活血化瘀调经、 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4 、痰湿—化痰燥湿调经 苍附导痰丸

  49. 第七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50. [诊断] 1、提早或错后1-2周,连续三个周期以上 2、量或多或少。 3、妇检(-),BBT单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