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 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 —— 王克勤

“ 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 —— 王克勤. 早年,王克勤曾经担任过机关的文秘宣传,进出口公司商贸业务,以及国企的副厂长。 1989 年,王克勤进入 《 甘肃经济日报 》 社。 2000 年,任新闻三部的主任。 2001 年 2 月 3 日,王克勤与王宏的调查报告 《 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 》 在 《 中国经济时报 》 发表。 2001 年 4 月 29 日, 《 甘肃经济日报 》 暂时停办。

yoko-mor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 —— 王克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王克勤

  2. 早年,王克勤曾经担任过机关的文秘宣传,进出口公司商贸业务,以及国企的副厂长。早年,王克勤曾经担任过机关的文秘宣传,进出口公司商贸业务,以及国企的副厂长。 • 1989年,王克勤进入《甘肃经济日报》社。2000年,任新闻三部的主任。2001年2月3日,王克勤与王宏的调查报告《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2001年4月29日,《甘肃经济日报》暂时停办。 • 2001年9月,王克勤加入甘肃日报社的子报《西部商报》,担任特稿部主任。10月17日,发表了题为《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的调查报告,同年11月,王克勤被《西部商报》报社开除。 • 2002年1月,王克勤来到北京加入《中国经济时报》任高级记者。2002年王克勤发表调查报告《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 • 2005年6月11日在定州发生了绳油村村民被袭案件,6月20日,王克勤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长篇报道《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该调查导使得定州市因圈地矛盾造成6名农民被黑社会打死的真相大白,而原定州市委书记和风等一百六十余人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等刑罚。 • 2005年11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王克勤的《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 • 2007年1月24日,王克勤发表了《山西黑煤矿矿主打死“记者”的背后》。 • 2010年3月,经过半年的调查,王克勤发表《山西疫苗乱象调查》调查报导,而这次被调离职务是签发《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包月阳。 • 同年10月,王克勤进入河北大学调查交通肇事案,发表调查报告《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指出案件背后潜在当地政府势力与大学的“合作”。 • 2011年7月18日,《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被解散,王克勤被解职。 • 2011年9月28日,王克勤在个人实名认证的微博上表示:“已辞别工作了10年的《中国经济时报》,加盟《经济观察报》,任总编辑助理,正在组建调查报道团队,将努力做好经观的调查报道。”

  3. 王克勤(1964年11月14日-),甘肃省永登县人,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曾因报道定州村民被袭事件、山西疫苗事件而闻名。王克勤(1964年11月14日-),甘肃省永登县人,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曾因报道定州村民被袭事件、山西疫苗事件而闻名。 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森(美国著名揭黑记者)”,“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近年来,他先后推出了震惊海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爆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的深度调查。仅2001年,被他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多达160多人,当年有黑社会组织曾扬言出价500万元买它的人头。因此,他被传媒界誉为当代中国 “身价”最高的记者。警方曾派4名刑警荷枪实弹进驻他家保卫他的安全。

  4. 大爱清尘 • 全称“大爱清尘·寻救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是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王克勤团队联合发起,腾讯网、搜狐网、新浪网、支付宝公益、天涯虚拟社区公益核心支持,旨在寻找与救助尘肺病农民患者的公益活动。行动口号: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 • 起因 2009年6月,发生张海超事件,又称“开胸验肺”,将中国劳工的尘肺病问题暴露于公众视野内。 卫生部2011年4月18日公布的《2010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和2011年重点工作》显示,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占87.42%。截至2010年底,我国现有尘肺病患者达527431例,尘肺病的发病率高居职业病之首。 2011年6月15日,大爱清尘项目启动,张海超被聘为此行动的爱心大使。 • 现状 2011年8月,首批得到救助的10名农民工并且已经稳定,之前,此10人均为尘肺病III期的危重患者。 截止2011年9月,此活动救助对象中,19人死亡,11人完成救助,18人正在救助,81人等待救助,收到善款78万余元,已使用32万余元。 2012年5月,王克勤在接受安徽商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有600多万尘肺病农民,已接受社会捐助400多万元,救助215位尘肺病患者。

  5. 定州村民被袭事件 • 国家定州电厂是”十五“重点项目,其灰场建设征用了定州市开元镇绳油村土地1748亩,支付征地费5929万元。但绳油村每亩仅获补偿1.548万元,村民希望看到有关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合同,一直未果。从2004年初开始,双方纠纷不断,部分村民搬住到工地上反对施工。05年4月20日凌晨,20多名不明身份者持棍棒袭击村民,其中一人被村民拘留。6月11日凌晨4时30分,数百暴徒再次持猎枪、钩刀、棍棒袭击了绳油村,致使2名村民当场死亡、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数十名村民受伤。 • 6月13日,河北省委将定州市委书记和风、定州市市长郭振光二人免职,和风及开元镇原党委书记杨进凯被刑事拘留。警方随后抓获了全部248名嫌犯,其中106人被刑拘,21人被批捕。

  6. 回忆起定州血案调查采访中所遇到的重要阻碍——深夜涉险徒步走进村调查,乔装成村民躲避重重关卡,将资料塞进麻袋混过盘查。王克勤感慨,记者不仅仅是当下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更是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历史真相的记录者。“讲真话这也是马克思新闻观的真谛,这是记者的天职。”在定州血案的调查报道过程中,王克勤身边的同行们都先后被召回,最后只剩下他一人留守定州绳油村采访,车里的同行们将独家资料交予他,希望他能坚守下去。几经艰险,王克勤最终从绳油村带回了织成真相的“证据碎片”完成了定州血案的揭露报道。然而,该报道发表后受到了“跨区域、跨行业报道”“报道失实”等指责,报社也要求做相关说明。最终,王克勤手头上掌握的充足证据化解了危机。回忆起定州血案调查采访中所遇到的重要阻碍——深夜涉险徒步走进村调查,乔装成村民躲避重重关卡,将资料塞进麻袋混过盘查。王克勤感慨,记者不仅仅是当下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更是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历史真相的记录者。“讲真话这也是马克思新闻观的真谛,这是记者的天职。”在定州血案的调查报道过程中,王克勤身边的同行们都先后被召回,最后只剩下他一人留守定州绳油村采访,车里的同行们将独家资料交予他,希望他能坚守下去。几经艰险,王克勤最终从绳油村带回了织成真相的“证据碎片”完成了定州血案的揭露报道。然而,该报道发表后受到了“跨区域、跨行业报道”“报道失实”等指责,报社也要求做相关说明。最终,王克勤手头上掌握的充足证据化解了危机。

  7. 山西疫苗事件,是指2007年期间,发生于中国山西的多起儿童注射疫苗后致伤致死的事件。该事件一直长期被当地媒体及政府进行长期隐瞒和压制,直到2010年才得以公布。由于该事件关系到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当地政府行政不作为及涉嫌违规授权不合格企业生产疫苗,而受到广泛质疑与争论。山西疫苗事件,是指2007年期间,发生于中国山西的多起儿童注射疫苗后致伤致死的事件。该事件一直长期被当地媒体及政府进行长期隐瞒和压制,直到2010年才得以公布。由于该事件关系到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当地政府行政不作为及涉嫌违规授权不合格企业生产疫苗,而受到广泛质疑与争论。 山西疫苗事件

  8. 起因 • 2010年3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经过半年实地调查后,发表一篇《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文章揭露疫苗问题,引发报界、互联网及舆论界哗然,文中介绍了山西民众中出现的大批疫苗中毒及致死案例,并揭露了其中挂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企业华卫公司与山西省政府进行勾结,对山西当地的二类疫苗市场进行垄断,生产质量远不符合标准的疫苗。2007年8月,太原市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山西疫苗问题。同年10月12日,当地媒体曝光山西疫苗问题,山西省卫生厅纪检组开始立案调查。此后华卫公司及其总经理田建国(网传为药监局书记邵立明同学)失踪。2008年7月,山西省纪委立案重新复查;同年11月,卫生部监察局也立案开始调查山西疫苗问题。2009年3月17日,山西省疾控中心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议,并宣布疫苗符合质量,但是其山西省疾控中心原信息科科长陈涛安则主张其会议并未做真实调查。 • 调查 • 该报道后,山西省卫生厅当日晚作出回应,指《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基本不实”];18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声明,对此提出强烈异议,并指出其掌握78户患儿家庭的翔实资料,证据直接指向疫苗品质。19日下午,山西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派员来北京与报社沟通。该报社表示其拥有大量证据,但由于该案涉及患者及家属隐私和人身安全,其决定将在合适时机向有关方面提供证据。 • 2010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表示关注该事件,要求山西省卫生厅尽快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新的情况。3月22日,山西省政府召开记者招待会,表示要进行重新调查,并承认疫苗招标违规,但拒绝回答该招标负责人现状。次日,山西省卫生厅出具《关于网络报道15名儿童的基本结论》,其中认为15例病例均与“高温疫苗”无关,不过不排除其中2例与接种疫苗有关。由于该报告由山西省内专家出具,且未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而缺乏公信力。此后,由卫生部派出的8人组成的“山西疫苗事件”专家组已抵达山西,协助指导当地开展调查工作。3月25日,中国著名记者简光洲在微博中透漏,他们接到通知要求撤回派往山西的记者,这对山西疫苗事件的进展蒙上了阴影[。25日,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对于山西疫苗事件进行了深度报道,播出的《社会能见度》节目中,率先披露山西疫苗事件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述说了“问题疫苗”受害者的惨状和调查中发现的许多疑点。他再次重申了报道的准确性,把山西省卫生厅宣称的“疫苗报道基本”视作对其个人的羞辱。此外,节目还披露了涉事企业华卫公司的最新状况。 • 威胁 • 3月21日,山西多位家长以及陈涛安收到了恐吓短信,陈涛安的家属甚至接到了恐吓电话。3月22日,山西省信访局约见了“问题疫苗”孩子的部分家属,要求其“别搞小动作”。 结果及影响 • 虽然事情最终无果,该事件仍引起了全国性的对官方疫苗安全的质疑,以至于大量家长拒带孩子接种疫苗现象普遍,中国卫生部对此回应。而同年5月,在王克勤发表《山西疫苗乱象调查》调查报导,签发《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包月阳被调离职务 • 评论 有媒体称该事件反映出中国缺乏必要的医疗监管体制。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调查诊断结论。对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引起的死亡事件,需要进行尸检才能得出结论,而尸检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该消息被疑是对此事件和近期发生的甲流疫苗接种者发生不适的事件的回应。

  9. “我有一种平民记者的深厚情结,我就应该为普通百姓呼告。唤起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和公民的维权意识。”“我有一种平民记者的深厚情结,我就应该为普通百姓呼告。唤起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和公民的维权意识。” ——王克勤

  10. 王克勤的“平民情结” • 王克勤出生在农民家庭,他说反映百姓的困难是记者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就应该像我父母一样地为平民百姓服务,因为他们的权益最容易让人忽略,他们的利益最可能受到伤害,我就应该为他们呼告。王克勤说自己以作为一名平民记者维护百姓利益为荣。他这20年的职业生涯,当家20多岁就做了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的报道,马上引爆全省范围内的回收市场政治。10年后的兰州股市黑幕报道,也引爆了整个出租车市场政治,而且启蒙了出租车行业从业者,强化了他们的维权意识,促成了一系列维权活动。他后期的很多调查,包括艾滋病调查,山西疫苗黑幕调查,就对公共舆论的影响来讲,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以山西疫苗报道为例,它已经对全中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者起到了警示作用,他掌握的大量信息显示,他们对于疫苗管理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全民的启蒙作用,它提醒了全中国所有的家长,要冷静地看待现阶段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盲从和盲信。

  11. 王克勤采访风格 • (1)自下而上进入深入挖掘 • 它对一些只知道跟着官员跑新闻,跟着领导享受特权的官僚记者特别反感,他们满足于停留在事物表面,只会歌功颂德,根本不了解真实的社会现实。王采取的是”自下而上倒着来“的独特方法。首先深入到村子或者居民区等基层群众之中,潜入老百姓之中。与百姓吃住在一起进行访谈,了解事件的全貌与核心,然后再一级一级地向上采访,这样就不会得到虚假的资料。 • (2) 扩大广度 • 每次做新闻调查,都尽量做到扩大采访面,采访对象数量庞大,他的代表作《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就历经艰辛花费了八年时间。采访了北京市100多位出租车司机、众多出租车公司经理和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及专家学者,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独家揭露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 • (3)问卷调查 • 精心设计包括诸多调查问题的问题进行调查,在调查甘肃证券黑幕落实后,王克勤就制作了一个内容周全的表格式问卷,印了几千份分到受害股民手中。 • (4)座谈会 • 这是一种发动群众,了解真实情况的快速有效的采访途径。 • (5)按手印。王克勤走到哪里都背着印泥。在采访结束后,他将采访对象对记者的内容进行核实,并在材料上按上手印,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误差和被人诬告。有专家在提名王克勤引起社会轰动的新闻报道《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获中国新闻奖的时候,曾高度评价王克勤的这种深入调查的作风:“这篇文章是对首都实施舆论监督,揭露对象又是一个号称“难治”的敏感行业,难度之大令新闻界望雷池而却步。然此文一出,即成铁论,获得全社会压倒性支持,不少读者为之潸然泪下,足见王克勤采访用力之深。”在传媒界充斥着虚假和浮夸之风的今天王克勤的文章可以说是实事求是的新闻写作范本,在他的文章里,没有渲染和夸张,很少用形容词,基本上全是数字和冷叙述,做到了每个字都有来历。王克勤的采访有着强烈的真实性,每次采访都深入挖掘,真正理解“让人有尊严地幸福生活”,即“把人当人”四个字。这也是我关注民生、揭露黑幕的职业生涯中产生的最强烈的诉求。“把人当人”是文明社会的底线与人类文明的基本准则,更是人本社会的原则与底线。它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概念,而是具体的把每一个人当人,无论是走卒贩夫,还是达官富商,作为个体都有受到尊重的权利。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记者,他真正做到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12. 作为一名先后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2003年度中国记者八大风云人物,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03年中国十大维权人物,2004年中国十佳曝光勇士,作为一名先后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2003年度中国记者八大风云人物,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03年中国十大维权人物,2004年中国十佳曝光勇士, 王克勤一直认为只有调查性报道才最能彰显新闻价值、新闻责任和新闻使命,因为新闻最核心的价值是真相,调查性报道的最终追求是逼近真相,揭示本真,这是一般报道所不具备的。

  13. 主要作品 《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 《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 《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 《河北定州血案调查》 《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 《山西黑煤矿矿主打死“记者”的背后》 《山西疫苗乱象调查》 《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 记者王克勤探寻新闻真相 160人因其揭发入狱 人民网. 2008年01月09日.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被调岗 曾签发山西疫苗报道. 湖南在线. 2010-5-12 [2010-10-30]. 王克勤、冯军. 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 中国经济时报. 2010-10-25 [2010-10-25]. “打黑记者第一人”王克勤疑被解职. VOA. 2011-7-17. 《最初梦想:做一名记者很风光——王克勤列传》,《南方周末》笑蜀,2010年8月11日 《中国“身价”最高的记者:王克勤》,《青年记者》刘太阳,2003年第4期 参考资料

  14. “我经常问自己,百姓信任我们,寄希望于我们解除他们的困难,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这种思考一直促使着我反思记者职业的内涵并且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记者的执证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百姓服务,我就是一个普通百姓,我了解平民的困难,我要做一名平民记者,做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这就是我的记者职业感想,这些年正是这种职业理想推动着我不能停下休息,不断前行。”“我经常问自己,百姓信任我们,寄希望于我们解除他们的困难,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这种思考一直促使着我反思记者职业的内涵并且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记者的执证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百姓服务,我就是一个普通百姓,我了解平民的困难,我要做一名平民记者,做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这就是我的记者职业感想,这些年正是这种职业理想推动着我不能停下休息,不断前行。”

  15. 谢谢观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