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生 物 统 计 学

生 物 统 计 学. 授课教师:戴习林 彭司华 联系方式: Tel : 61900441 Mob : 15692165282 Email : xldai@shfu.edu.cn 办公室:生命学院 A407. 角毛藻初始培养浓度为 100cfu/ml , 40 小时后浓度为 900cfu/ml ,则培养 20 小时时角毛藻液浓度是多少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 物 统 计 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 物 统 计 学 授课教师:戴习林 彭司华 联系方式:Tel: 61900441 Mob: 15692165282 Email:xldai@shfu.edu.cn 办公室:生命学院A407

  2. 角毛藻初始培养浓度为100cfu/ml,40小时后浓度为900cfu/ml,则培养20小时时角毛藻液浓度是多少? • 在两口池塘各取100尾1龄黄颡鱼,体重平均数分别为5.56g、6.49g,体重标准差分别为0.55g、0.79g,试问那口池塘鱼规格较一致? • 某养殖场鱼烂腮病的发生率为0.8,求在随机抽取的10尾鱼中,最多有8尾发病的概率。 • 某鱼苗生产单位自称其出售的鱼苗成活率不低于95%,而某购苗者抽取50尾鱼苗试验检查,成活率为90%,该购苗者则认为该生产单位是自诩。请问购苗者的判断对不对? • 某班级生物统计某次测验结果是9名女生平均成绩为75,标准差为7.8,16名男生平均成绩为78,标准差为12.1,所以男生认为男生的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女生,而女生认为男生之间的考试成绩差异比女生大。请问他们的看法对不对? • 在某对虾养殖场随机捕获1264尾对虾,其中雄性658尾,雌性606尾,试问这批对虾的性别比是否符合1:1。

  3. 有人设计了两种不同养殖鲢鱼方法:一种是只施肥不投饵料,另一种是既施肥又投饵料,选取28个鱼池,随机均分两组进行试验。经一定试验期后获得增重数据。能否判别这两种不同养殖鲢鱼方法的增重有无差异?有人设计了两种不同养殖鲢鱼方法:一种是只施肥不投饵料,另一种是既施肥又投饵料,选取28个鱼池,随机均分两组进行试验。经一定试验期后获得增重数据。能否判别这两种不同养殖鲢鱼方法的增重有无差异? • 某鱼饲料厂装包机工作正常时,额定标准是每袋净重 kg,根据长期检测,标准差σ0 =0.15kg。现为了检验装包机工作是否正常,随机抽取它包装的9袋饲料,称重结果是:49.8,50.0,50.4,50.4,49.9,50.2,50.4,50.4,50.3(kg)。能否根据这9袋饲料的重量,判定装包机现在工作仍正常? • 某渔场原来的鲢鱼饵料配方中含有鱼粉和菜籽饼成分,今用豆粕代替,设计了三种不同新配方(营养水平与原配方相近),用条件基本相同鱼池20口(每配方5口),放养同一批鲢鱼鱼苗,经一定试验期饲喂,增重结果(kg)如表5.7所示。问采用新配方中哪个最好?

  4. 从天门河橄榄蛏蚌的渔获物中随机抽取17个个体,分别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部长、体重,数据资料见下表。试建立体重(Y)对其他生物学性状(X i)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5. 某研究者为了研究判断5种维生素(核黄素、胆碱、吡多醇、烟酸及和硫胺)对鲫鱼的生长有无影响,该研究者设定每种维生素在饲料中分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请问如何设计并开展实验,对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何进行分析。某研究者为了研究判断5种维生素(核黄素、胆碱、吡多醇、烟酸及和硫胺)对鲫鱼的生长有无影响,该研究者设定每种维生素在饲料中分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请问如何设计并开展实验,对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何进行分析。 已有的试验已经表明:有机肥料用量A、放养密度B、套养鱼比C这三个因素可能对罗非鱼的生长均有影响,为了提高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请问如何设计增产养殖试验,优化养殖模式?

  6. 几何平均数 变异系数 • 角毛藻初始培养浓度为100cfu/ml,40小时后浓度为900cfu/ml,则培养20小时时角毛藻液浓度是多少? • 在两口池塘各取100尾1龄黄颡鱼,体重平均数分别为5.56g、6.49g,体重标准差分别为0.55g、0.79g,试问那口池塘鱼规格较一致? • 某养殖场鱼烂腮病的发生率为0.8,求在随机抽取的10尾鱼中,最多有8尾发病的概率。 • 某鱼苗生产单位自称其出售的鱼苗成活率不低于95%,而某购苗者抽取50尾鱼苗试验检查,成活率为90%,该购苗者则认为该生产单位是自诩。请问购苗者的判断对不对? • 某班级生物统计某次测验结果是9名女生平均成绩为75,标准差为7.8,16名男生平均成绩为78,标准差为12.1,所以男生认为男生的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女生,而女生认为男生之间的考试成绩差异比女生大。请问他们的看法对不对? • 在某对虾养殖场随机捕获1264尾对虾,其中雄性658尾,雌性606尾,试问这批对虾的性别比是否符合1:1。 二项分布函数 二项成数检验 平均数检验与变异系数 χ2检验

  7. 成组平均数检验 • 有人设计了两种不同养殖鲢鱼方法:一种是只施肥不投饵料,另一种是既施肥又投饵料,选取28个鱼池,随机均分两组进行试验。经一定试验期后获得增重数据。能否判别这两种不同养殖鲢鱼方法的增重有无差异? • 某鱼饲料厂装包机工作正常时,额定标准是每袋净重 kg,根据长期检测,标准差σ0 =0.15kg。现为了检验装包机工作是否正常,随机抽取它包装的9袋饲料,称重结果是:49.8,50.0,50.4,50.4,49.9,50.2,50.4,50.4,50.3(kg)。能否根据这9袋饲料的重量,判定装包机现在工作仍正常? • 某渔场原来的鲢鱼饵料配方中含有鱼粉和菜籽饼成分,今用豆粕代替,设计了三种不同新配方(营养水平与原配方相近),用条件基本相同鱼池20口(每配方5口),放养同一批鲢鱼鱼苗,经一定试验期饲喂,增重结果(kg)如表5.7所示。问采用新配方中哪个最好? 单个平均数检验 完全随机试验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8. 从天门河橄榄蛏蚌的渔获物中随机抽取17个个体,分别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部长、体重,数据资料见下表。试建立体重(Y)对其他生物学性状(X i)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多元线形回归分析

  9. 某研究者为了研究判断5种维生素(核黄素、胆碱、吡多醇、烟酸及和硫胺)对鲫鱼的生长有无影响,该研究者设定每种维生素在饲料中分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请问如何设计并开展实验,对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何进行分析。某研究者为了研究判断5种维生素(核黄素、胆碱、吡多醇、烟酸及和硫胺)对鲫鱼的生长有无影响,该研究者设定每种维生素在饲料中分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请问如何设计并开展实验,对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何进行分析。 正交试验及数据分析 已有的试验已经表明:有机肥料用量A、放养密度B、套养鱼比C这三个因素可能对罗非鱼的生长均有影响,为了提高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请问如何设计增产养殖试验,优化养殖模式? 正交试验及数据分析

  10. 教学要求与目的:了解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及试验设计统计原理,必须掌握相应的统计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试验设计和大量数据的处理。教学要求与目的:了解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及试验设计统计原理,必须掌握相应的统计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试验设计和大量数据的处理。 • 教学方法与授课重点:重点讲解统计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不强调公式推演和证明,幻灯片与板书结合授课,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定时抽查批改,答案公布在网上或印发。 • 成绩评定方法: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 (40%)、出勤 (40%)、其它(20%),出勤率与作业低于50%,将不予评定成绩。 •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教学用书:《水产生物统计学》,蔡一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 参考教材:《渔业生物统计学》,陈兆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11. 授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 绪论(1学时) 第2章        试验资料收集与整理(1-2学时) 第3章        概率基础(2学时) 第4章        统计推断(6学时) 第5章        χ2检验 (2学时) 第6章        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8学时) 第7章        回归与相关(10学时) 上机 2学时 复习 2学时 考试 2学时

  12. 第一章 绪论 • 概念 是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的现代统计方法 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生物界中受到随机影响的数据,进而对所关心的问题做出尽可能精确可靠的推断或预测,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 • 功用 • 提供调查或试验设计的依据,有效收集研究数据 • 提供数据整理的方法,展现数据的基本特征 • 提供数据分析的方法,合理推断研究问题

  13. 样本 第2章        试验资料收集与整理 总体(population):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由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 参数(parameter):是由总体全部观察值计算得到的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等 2.1 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数 总体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团称为样本 统计数(statistic):统计数是由样本全部观察值计算得到的用来描述样本特征和估计总体特征的数,常用拉丁字母表示,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s

  14. 2.2 资料的整理 2.2.1 试验资料的性质 数量性状资料:用数量表示生物性状的资料 连续性资料: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直接测定的资料 间断性资料:用计数方式得来的资料 质量性状资料:反映能观察到而不能直接测量的事物性状,统计其时须先将质量性状数量化。 统计次数法:以某一质量性状的类别统计出的次数作为质量性状的数据 评分或分级法:对某一性状根据其类别或重要性不同,分别给予评分或化分等级 ,然后统计各分级的次数 按资料特征、获取和整理方法,又可分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用测量工具测定每个观察单元得到的某指标连续性资料 计数资料:用计数的方法获得的间断性资料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可互相转化

  15. 2.2.2 次数分布表 连续性资料的次数分布表制作方法 ①求全距 :全距是资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极差 ②确定组数 ③确定组距 ④ 求组中值 ⑤ 确定组限 ⑥ 划线归组

  16. 间断性资料的次数分布表制作方法 用单向分组法进行整理。用变量的自然数值进行分组,每组用一个变量值来表示。然后把每个观察值归入到相应的组内,制成次数分布表 对于观察值较多、变异范围较大的资料,可扩大为以几个变量值为一组,这样可以适当减少组数,分析较简便 ,规律性易显示出来

  17. 2.2.3次数分布图 (包括方柱形图、多边形图、条形图) 方柱形图: 适用于表示连续性资料的次数分布。(纵横轴比例为4∶5或5∶6,以横轴表示组限,纵轴代表次数)

  18. 多边形图 也适用于表示连续性资料的次数分布。横轴表示组中值,纵轴代表次数。其高等于该组的次数。

  19. Δx f,p

  20. f,p y=f(x)

  21. f,ω(p) Δx

  22. f/Δx(p/Δx) Δx

  23. 条形图 适用于表示间断性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的次数分布状况。一般以横轴表示间断的中点值或分类性状,纵轴表示次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