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水稻生产关键技术 阳光工程项目集中育秧技术培训课件

水稻生产关键技术 阳光工程项目集中育秧技术培训课件. 主要内容 :. Ⅰ 、粮食(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Ⅱ 、恢复双季稻生产的特殊意义; Ⅲ 、水(早)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Ⅰ. 粮食(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1 、人口增加; 2 、耕地减少; 3 、自然灾害因素; 4 、粮食用途增加。. 确保农业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的途径. 港报文章:发展家庭农场有助粮食安全 1 、 “ 家庭农场 ” 的概念还颇具争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承诺在政策上鼓励,但没有说明哪些人有资格建立家庭农场(?);

yosefu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稻生产关键技术 阳光工程项目集中育秧技术培训课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阳光工程项目集中育秧技术培训课件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阳光工程项目集中育秧技术培训课件

  2. 主要内容: • Ⅰ、粮食(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 Ⅱ、恢复双季稻生产的特殊意义; • Ⅲ、水(早)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3. Ⅰ.粮食(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 1、人口增加; • 2、耕地减少; • 3、自然灾害因素; • 4、粮食用途增加。

  4. 确保农业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的途径 • 港报文章:发展家庭农场有助粮食安全 • 1、“家庭农场”的概念还颇具争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承诺在政策上鼓励,但没有说明哪些人有资格建立家庭农场(?); • 2、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鼓励由单个家庭所有并经营的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 3、家庭农场的规模:耕地50-100亩;平原与丘陵山区可因地制宜。(有专家说,农业经营45亩耕地以上才有钱赚)

  5. Ⅱ.恢复双季稻生产的特殊意义 • 恢复双季稻生产的核心是恢复早稻生产: • 1、早稻生产是一季安全的有保障的粮食生产(在湖南地区); • 2、早稻生产是一季高产的粮食生产; • 3、早稻生产是一季基础的粮食生产。

  6. Ⅲ.水(早)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 一、生产季节; • 二、主导品种; • 三、主推技术:集中育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安全齐穗技术。

  7. 一、生产季节的特征 • 早稻生产的季节特征: • 1、时间:春分—大暑,时间120天左右; • 2、雨水:①集中;②穗期常有洪涝灾害; • 3、温度:低—高

  8. 中稻生产的季节特征: • 1、时间:谷雨(立夏)—秋分(寒露),时间150天左右; • 2、雨水:①生长前期集中;②穗期常有干旱; • 3、温度:生长前期低,中后期高;常有高温干旱,导致高温逼熟。

  9. 晚稻生产的季节特征: • 1、时间:芒种(6月上旬)—霜降(10月下旬),时间130天左右; • 2、雨水:少,常有夏秋连旱;穗期经常有连阴雨; • 3、温度:生长前期高,中后期低。

  10. 二、主推品种与品种选择 • (一)湖南省2010-2013年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 • 2010年:共审定40个,其中早、中(含一晚)、晚稻分别为9、20、11个; • 2011年:共审定50个,其中早、中(含一晚)、晚稻分别为11、17、14个; • 2012年:共审定19个,其中早、中(含一晚)、晚稻分别为6、9、4个;

  11. ①米质优、产量高。  米质最好能达到三级优质米以上标准,至少达到适口性好,食味佳。  对产量的要求,早稻能达到亩产500-550公斤,晚稻能达到亩产550-600公斤,中稻能达到亩产650-700公斤,一季晚稻能达到亩产600-650公斤。②分蘖力强。移栽大田后,发苗快,封行早。③株高适中。早稻株高在100厘米以内,晚稻株高在110厘米以内,中稻株高在120厘米以内为佳。④株叶型好。株型紧凑、不分散,叶片长宽适中,剑叶不披垂。⑤生长整齐一致。同一丘块,同一栽培条件,不出现高矮参差不齐,抽穗不整齐等现象。⑥抗病能力较强。不易感染病害。⑦耐肥抗倒。在较高肥力条件下,不出现倒伏现象。⑧后期落色好。后期不早衰,成熟期黄丝亮杆。①米质优、产量高。  米质最好能达到三级优质米以上标准,至少达到适口性好,食味佳。  对产量的要求,早稻能达到亩产500-550公斤,晚稻能达到亩产550-600公斤,中稻能达到亩产650-700公斤,一季晚稻能达到亩产600-650公斤。②分蘖力强。移栽大田后,发苗快,封行早。③株高适中。早稻株高在100厘米以内,晚稻株高在110厘米以内,中稻株高在120厘米以内为佳。④株叶型好。株型紧凑、不分散,叶片长宽适中,剑叶不披垂。⑤生长整齐一致。同一丘块,同一栽培条件,不出现高矮参差不齐,抽穗不整齐等现象。⑥抗病能力较强。不易感染病害。⑦耐肥抗倒。在较高肥力条件下,不出现倒伏现象。⑧后期落色好。后期不早衰,成熟期黄丝亮杆。

  12. (二)品种选择方法: • 1、用途:根据需要来选择; • 2、适应性:气候、土质; • 3、看种子包装袋的方法: • (三)主推品种及其生产特征 • 早稻: • 中稻: • 晚稻:

  13. 早稻主推品种: • 陵两优396(省优三等)、株两优2008、陵两优22、杰丰优1号、中嘉早32等。 • 举例:陵两优396 陵两优396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1011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属两系杂交迟熟早稻。省区试结果: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5天。株型适中,叶姿直立,生长势强,茎秆中粗,耐肥抗倒力强,分蘖力强,后期落色好。每亩有效穗21.8万穗,每穗总粒数124.1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7.1克。抗性:穗瘟8.6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6.0,高感稻瘟病,苗期耐寒力较强。米质:糙米率72%,精米率65.5%,整精米率52%,粒长7.2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34%、垩白度3.4%,直链淀粉含量13.2%。2009年被评定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1.2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66%。 栽培要点:水育秧3月28日左右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2.0公斤。水育秧4.5叶左右移栽。种植密度16.5×20厘米,每蔸插2-3粒谷秧。施肥水平中上,采取氮磷钾结合的施肥方法。分蘖期干湿相间,够苗及时晒田,后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壮籽,保持根系活力,以防根系早衰和影响品质。坚持强氯精浸种,及时施药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14. 中稻(含一晚)主推品种: • Y两优792、C两优255、农香优676、T优1655、Y两优2号、 Y两优646、星2号(省优一等)、创香5号(省优三等)等。 举例:创香5号简介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1023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常规一季晚稻。省区试结果:在我省作一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9天。株型适中,生长势中等,后期落色好。每亩有效穗16.8万穗,每穗总粒数133.4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8.3克。抗性:穗瘟8.0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5,高感稻瘟病,耐高温能力强,耐低温能力强。米质:糙米率80.5%,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2.3%,粒长7.4毫米,长宽比3.4,垩白粒率6%,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4.9%。2009年被评定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 产量表现:2010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5.7公斤。 栽培要点:在我省作一季晚稻栽培,5月底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2.5公斤,浸种时用强氯精消毒。秧龄不超过25天,种植密度20×26厘米,每蔸插2-3粒谷秧。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在水浆管理上,做到前期浅水,中期轻搁,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切忌后期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结实和米质。注意及时防治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晚稻种植。

  15. 晚稻主推品种: • 金优59(省优三等)、农香18(省优一等)、盛泰优9712(省优二等)、金优6530、威优8号、丰优2号、明糯优6号(糯稻)等。 举例:农香18简介:审定编号:湘审稻2010038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常规迟熟晚籼,在我省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7 天左右。落色好。省区试结果:株高123厘米,每亩有效穗18.4万穗,每穗总粒数133.8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8.6克。抗性:穗瘟9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7.9。高感稻瘟病抗寒能力较强。米质:糙米率79.1%,精米率70.7%,整精米率63.4%,粒长8.0毫米, 长宽比4.0,垩白粒率10%,垩白度1.4%,直链淀粉含量17.0%。被评为湖南省一等优质稻品种。 产量表现: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11.96公斤,比对照减产0.48%,不显著。 栽培要点:作双季晚稻种植,6月18日左右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0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 浸种时进行种子消毒。稀播培育壮秧;秧苗叶龄5.5叶左右移栽, 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种植密度16.5×23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5公斤。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于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16. 三、主推技术 • 三项主推技术: • 集中育秧技术 • 合理密植技术 • 安全齐穗技术

  17. (一)集中育秧技术 • 概述: • 育秧类型: • 培育壮秧的方法:

  18. ●育秧方式◆按水分管理分:水育秧、湿润育秧和旱育秧◆按设施条件分:陆地育秧、保温育秧和加温育秧水育秧:从做床、播种至秧田管理,床面始终保持有水层。 湿润育秧:旱做床,水平床,播后不保水层,后期保有水层的育秧方式。 旱育秧:整个苗期都不建立水层。

  19. 催芽技术(早、中稻)

  20. 培育壮秧的方法: • 1、壮秧标准: • 2、培育壮秧技术:种子处理、浸种消毒、催芽、壮秧药剂的使用与秧田准备、播种与秧田管理

  21. 壮秧标准 :①秧苗矮壮,茎基宽扁;②长势旺而不徒长,整齐;③根系发达,白根多;④无病虫害。◆健壮小秧:是指叶龄3叶期内,苗高8~12cm,叶色鲜绿,叶宽而挺立,茎基宽2mm以上,中胚轴很少伸长,根5~6条,色白短粗并有分枝根,移栽适龄1.5~2.2叶,移栽时种子中应有少量胚乳残存。◆健壮中秧 :是指3~4.5叶内移栽者,苗高10~15cm,叶色鲜绿,叶宽厚挺立, 不定根10条以上,色白而粗,稀播时有少量分蘖。

  22. ◆健壮大秧 :是指4.5~6.5叶移栽者,苗高15~20cm, 茎基宽在4mm以上,叶片宽厚、刚劲富 有弹性,叶色绿中带黄,根系色白粗壮, 无黑根现象

  23. 培育壮秧技术 • 湿润或水育秧 • 1、种子处理:晾晒、选种、消毒(消毒剂-高巧、优拌); • 2、秧田准备 • 3、壮秧剂的使用:壮秧剂、旱育保姆; • 4、秧田管理

  24. ▲白根有劲:新生根的泌氧能力强,形成宽大的根际氧化 区。这种根具有强大的吸肥、吸水能力。▲黄根保命:当稻根衰老,泌氧能力减弱,或土壤通透性差还原性强时,根际氧化区的范围缩小,终至靠近根表面,把还原层中的二价铁氧化为氧化铁凝胶状覆盖在根的表面,使根成黄褐色。这层铁质胶膜对有毒物质的侵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可通过离子交换使根系吸收养料,但吸收能力己大大减弱。▲黑根生病:如果土壤还原性太强,还原层中有大量硫化氢,会与附着在根表的氢氧化铁化合成硫化铁,使根成黑色。▲灰根要命:当土壤中还原性更强而含铁量又较少时,稻根就会被 硫化氢严重毒害,变成浅灰色而腐烂 。

  25. 秧田管理●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阶段:注意保温、提高温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出苗至揭布阶段:防止高温徒长和高温烧苗。◆揭膜前后注意炼苗 :是秧苗发生问题最多的时期。炼苗方法:棚内温度播种至齐苗期30~35℃,齐苗后保持20~25℃。从幼苗一叶期开始炼苗,炼苗前最好先浇一次水。由棚侧打开口通风。随气温高低,秧苗大小,通风口可由小到大以至全部打开。时间由短到长或日揭夜盖。二叶一心可全部揭开,揭膜后要及时浇水。

  26. ●秧田追肥一般追肥2次,一次在2叶期追“断奶肥”,另一次在移栽前5天左右施 “起身肥”或“送嫁肥”。旱育秧需用化肥水(1%~2%)浇施,浇后用清水冲洗,以免烧苗。●水分管理旱育秧田以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防除杂草:除草剂的使用问题?●防治病害

  27. (二)合理密植技术; • (三)安全齐穗技术。

  28. 水稻的生长阶段与大田管理 • 苗期:移栽返青期、分蘖期; • 穗期:孕穗期、抽穗期、结实成熟期。

  29. 四、大田管理1.稻田施肥●肥效及用量:单产500~550kg/亩稻谷需施 氮:12.5~15kg/亩 磷:6kg/亩 1:0.4~0.5钾:氯化钾5~15kg/亩 锌:硫酸锌2kg/亩 硅:喜硅作物,可施用硅肥、粉碳灰、稻草或土杂肥

  30. ●施肥技术◆基肥:移栽水稻插秧前施入本田的肥料。施用方法:浅层施肥、铺肥、翻前深施◆追肥:移栽水稻插秧后施入的肥料。 ▲分蘖肥:插秧后3~15天施用。一般10天左右施用。 ▲穗肥: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后14天施用。 促花肥: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后4天施用(二次枝梗)。 保花肥:穗分化后7~14天施用(减数分裂)。一般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 ▲粒肥:抽穗至齐穗期施用。

  31. ◆目前采用较多的施用方案:▲以“前促”为主的前重施用法:氮肥分配是基肥占20~30 % ,分蘖肥70~80 % ,后期不再追肥。适于施肥和产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应用。▲“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即施足基肥、早施蘖肥,中控,施保花肥。▲氮肥分配:基肥占40 % ,蘖肥30 % ,穗肥25 % ,粒肥5 % 。 即重施底肥,稳施蘖肥,巧施穗肥,补施粒肥。

  32. 施肥要注意的问题 • 1、注重施用农家(有机)肥,磷、钾肥、复合肥; • 2、注重施用微肥; • 3、合理施用氮肥,少施氮肥; • 推荐一个复合肥——撒可富复合肥

  33. 2.稻田灌溉◆返青期 :插秧后要立即灌深水扶秧,水深以不淹秧眼为宜(或苗高的2/3)。 ◆分蘖期 始期:为促使早分蘖,宜潜水,缺水或干旱对分蘖不利。 盛期:保持潜水层5cm左右,但要等水渗下后田间呈汪泥汪水状态时再灌水。 分蘖末期:根据长势、土壤肥力状况落干晒田,以早晒、轻晒、多次晒为好。◆穗分化期:是水稻水分临界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缺水会造成颖花发育不良,降低结实率。应保持4~6cm水层。

  34. ◆结实期:是水稻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时期。应采用小水灌溉、浅湿结合的方式 (后水不见前水)。断水应在收获前10~13天为宜,过早会影响灌浆,导致减产。 ●稻田灌溉制度◆“浅、干、深、浅”型:分蘖末期落干晒田,浅水2~3cm,深水 6~8cm。我国稻田多采用。◆ “间歇灌溉”型:又称浅湿灌溉型,俗称干干湿湿或前水不见后水,除返青期和孕穗期保持水层外,其他时期均每次灌水3-5cm,待田间呈湿润状态一定时间后在灌下一水。目前提倡推广。

  35. 3.稻田除草?4.稻田病虫害防治●稻瘟病 ●纹枯病 ●白叶枯病 ●稻曲病 (?)●南方黑条矮缩病(?) ●稻飞虱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36.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 (一)稻飞虱 • 早稻:在孕穗末期主害代虫量达到百丛800—1000头。 • 中、晚稻:在分蘖期虫量达到百丛300—500头;在穗期百丛虫量常规稻为1000头,杂交稻1500头。 • (二)稻纵卷叶螟 • 分蘖及圆秆拔节期每百丛有50个束尖,穗期亩平有幼虫10000条以上。 • (三)二化螟 • 分蘖期:当枯鞘株率达3%时用药;穗期:当上代亩平残留虫量500条。 • (四)三化螟 • 分蘖期:亩平有卵块40块。在三化螟重发区,水稻破口期与卵块孵化期吻合的稻田,均需用药防治一次。 • (五)纹枯病 • 病蔸率达20-30%。 • (六)稻瘟病 • 叶瘟:病情指数3-5;穗瘟:病情指数2-4。(补充:苗期出现急性病斑发病中心)

  37. 稻曲病防治 • ①危害特点: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发展到包裹整个颖壳。病谷粒比健康谷粒大3―4倍,成为黑绿色病块,最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粉末。稻曲病对产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米质,人吃了带病的米粒易诱发癌症等病。 •   ②防治时期与方法:易感染稻曲病的品种(如金优、两优、T优等优质稻系列品种),在破口抽穗前5―7天喷药一次,如破口时遇阴雨天气,则在第一次用药后7―10天再喷药一次。每亩用43%好力克12―15毫升加25%三唑酮100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2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

  38.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 • ①危害特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通过飞虱传播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稻株发病后明显矮缩,分蘖丛生,抽穗迟,难结实,严重影响产量。 ②防治时期与方法:杂交水稻3―7叶是带毒飞虱传毒的主要时期,秧田期和大田初期是治虱防病的关键时期。稻种催芽后用高巧拌种,秧苗期亩用25%吡蚜酮40克或噻嗪酮50克兑水喷雾,移栽后3―7天和10―15天亩用48%毒死蜱100毫升+25%吡蚜酮40克兑水喷雾。

  39. 农药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 1、少施; • 2、对口; • 3、适期; • 4、安全间隔期。

  40. 如何正确使用农药 • 要坚持“用好药、少用药”的原则,任何一种农药均有几种或多种防治对象; • 做到能兼治的、不单治;尽量降低用药浓度,减少药害; • 不能混用、混配的农药,坚决不混用,避免降低药效。 • 要注意作物危险安全期的用药。加大用水量的方法来降低药液浓度,确保安全。

  41. 四、收获与贮藏●黄熟期: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有 2/3枝梗已干 枯,可及时收割。●稻种贮藏安全含水量为14.5%

  42. 水稻清洁生产 指把环境污染物综合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策略持续地应用于水稻生产过程、产品加工、贮藏与销售等环节,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农用品 (如肥料、农药、地膜等),改进水稻生产技术,减少稻田污染物的产生,减少稻作生产和加工等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根据水稻清洁生产目标、生产标准规范、土壤肥力来源及病虫草防治手段,我国目前的水稻清洁生产分为无公害栽培、绿色栽培、有机栽培。

  43. 绿色食品标志 •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农业部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分级 字体色 底色 防伪标签色 标志编号尾数 对化学品的限制 A 白 绿 绿 单数 允许限量使 用限定物 AA 绿 白 蓝 双数 禁止使用 AA级有机 无公害A级 普通食品

  44. 湖北 国家 (一)无公害栽培 无公害稻米: 是指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法规规定的优质稻米,生产与加工技术规范主要依照农业部或地方组织制定的产品行业标准 (如NY5190-2002系列标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