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綜合高中 的理念精神與特色

綜合高中 的理念精神與特色. 光隆家商 楊瑞明 yjm@klhcvs.kl.edu.tw. 意義的認知與詮釋. 意義. 態度. 認知. 觀念. 想法. 世代的變遷. 合理的要求叫 訓練 ? 不合理的要求叫 磨練 ? 活到老 、 學到老 ? 養兒防老 ? 男生 、 女生 ? 為什麼要 製作偽鈔 ? 司馬光 、 聰明的烏鴉 ?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 ?. 替代品 ?. 觀點的澄清. 框架的視野. 錯誤的直覺. 眼見為憑?. 傳道. 經師. 知識. 授業. 人師.

Download Presentation

綜合高中 的理念精神與特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綜合高中 的理念精神與特色 光隆家商 楊瑞明 yjm@klhcvs.kl.edu.tw

  2. 意義的認知與詮釋 意義 態度 認知 觀念 想法

  3. 世代的變遷 • 合理的要求叫 訓練? • 不合理的要求叫 磨練 ? • 活到老、 學到老 ? • 養兒防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要製作偽鈔 ? • 司馬光、聰明的烏鴉? • 大禹治水公而忘私 ? • 替代品 ?

  4. 觀點的澄清

  5. 框架的視野

  6. 錯誤的直覺 眼見為憑?

  7. 傳道 經師 知識 授業 人師 認識 良師益友 貴 人 解惑 賞識 教師的任務功能

  8. 要選高中還是高職 • 兩條國道的分流 → 要讀高中?還是高職?要選那一類科? → 成績分流?能力參照?適性輔導? → 學生自主?成績宰制? • 計畫教育的迷失 → 高職與高中7:3或5:5? → 補救教學?優勢能力?拔尖扶弱?適性揚才? • 第三條路 綜合高中 → 不以成績分流、試探選修、受教權、選擇權 → 學生主體、尊重差異、適性發展。

  9. 生涯發展﹖ 多少用非所學﹖ 關鍵核心能力﹖ 大專校院 升學率統計﹖ 社會主流價值﹖ 普通高中 辦學成效指標﹖ 社會價值定位﹖ 學術取向 以基測PR參照﹖ 國英數高分群﹖ 傳統學生分流輔導

  10. 生涯發展﹖ 學用合一﹖ 一技在身﹖ 技專校院 升學率統計﹖ 社會價值定位﹖ 職業學校 家長第二選擇﹖ 升學主義宰制﹖ 技術取向 以基測PR參照﹖ 國英數成績較低﹖ 傳統學生分流輔導

  11. 後期中等教育的反思 • 人力規劃&計畫教育 vs 全人發展&適性教育。 • 科層體制&目標管理 vs 學校本位&賦權增能。 • 統一規範&課程標準 vs 解構主體&校本課程。 • 菁英教育&強制分流 vs 多元智能&適性揚才。 • 職業教育&就業準備 vs 能力本位&終身學習。 • 現代性的教育思維 vs後現代性的教育反思。 • 以開放、多元、適性、能力、人本之精神, 追求教育機會均等與體現社會公平正義。

  12. 學生世代的變遷 • 合理的要求叫 訓練? • 不合理的要求叫 磨練 ? • 活到老、 學到老 ? • 養兒防老 ? • 男生、女生 ? • 聰明的烏鴉 ? • 司馬光 ? • 大禹治水 ?

  1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多數免試 全部免試 免學費 免費 自願 義務 高中職五專 6歲-18歲 國中國小 6歲-15歲

  14. 制定高級中等教育法 研修相關子法 高級中等教育法 財務規劃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財務規劃方案 國中教學正常化 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 國中教學正常化 適性輔導品質提升 高中職均質化及優質化 高中職優質化方案 高中職均質化方案 高中職免學費 100年先高職 103年全面 入學方式與就學區規劃 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 免試就學區規劃 十二年國教關鍵子計畫

  15. 高中職免學費政策 • 第一階段(100-102年) (一)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高職免學費」 1.公私立高職(含高中附設職業群科)學生 • 公私立高中職辦理綜合高中一年級學生 • 及二、三年級專門學程學生。 • 2.公私立高中職附設進修學校學生。 • 3.公私立五專前三年級學生。 • (二)「齊一公私立高中學費」適用私立高中學生 • 私立高中職之綜合高中二、三年級學術學程學生 • 第二階段(103學年度起) • 推動「高中職免學費」 • 公私立所有高中職學制學生(含五專前三年)

  16. 理念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發展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高 級 中 等 教 育 法 法 規 研 修 議題 關鍵 學校品質 入學方式 學費政策 子計畫 關鍵 免試入學 特色入學 免學費規劃 高中職優質化 高中職均質化 國中學生適性發展及品質提升 免試就學區學區劃分 結合技職與 產業發展 高中職學校資源調整 精進人力資源 推動支持 高中職社區化 措施 配套 高中職學校 校務評鑑與輔導 中小學課程 一貫統整 鼓勵家長參與教育活動 學生生涯規劃 與適性輔導 財 務 規 劃 十二年國教關鍵子計畫與配套措施之關聯

  17. 免試就學區劃分 • 採以直轄市、縣(市)行政區為規劃基礎 • 高中高職近三年新生入學來源之區域分佈 • 位處縣市交界得規劃「共同就學區」

  18. 後現代主義的教育觀 • 對單元價值、主體論述、文化宰制的質疑 • 對普遍性、絕對性、齊一性的解構 • 反對經驗主義、實徵主義的化約 • 重視多元性、差異性、相對性、複雜性 • 強調邊緣論述、 多變認同、情境脈絡。 • 強調:多元主義、差異價值、多元認同 • 主張:多元價值、尊重他者、多元社會

  19.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高峰經驗 peak experience 尊重需求

  20. 後期中等教育的變革(1/2) • 計畫教育之實施:高職與高中7:3或5:5? → 學生中心、學校本位、適性發展。 • 三條教育國道之傾斜:廢高職?弱技職? →課程、教學、升學、進路、學費之變革。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學區劃分 • 分流教育之迷失:平行的國道 →綜合高中、社區化、優質化、均質化的推動。 • 現代性教育之宰制:生產線方式的教育 →後現代教育提倡多元、尊重差異、重視主體。

  21. 後期中等教育的變革(2/2) • 文憑主義與升學主義之異化、重學歷輕學力: →多元體系、多元價值、多元智能的提倡。 • 科層體制的制約、由上而下的行政決策 →教育鬆綁、學校本位的發展。 • 「社會控制的分流」與「計畫人力的培養」 →以學生為主體、提倡適性揚才的發展, →以學校為本位、建構適性學習的機制, →以能力為核心、落實多元智能的學習。

  22. 綜合高中的緣起 • 政治民主化 • 社會多元化 • 經濟自由化 • 教育普及化 • 生涯多樣化

  23. 綜合高中的理念

  24. 開放-落實課程鬆綁、校本課程。 多元-提倡適性教育、多元智慧。 適性-尊重學生學習權、選擇權。 能力-厚實基礎能力、學習能力。 人本-強調學生中心、學校本位。 綜合高中的理念特色

  25. 不以「成績」強制分流、強調「試探」與「適性」分流。不以「成績」強制分流、強調「試探」與「適性」分流。 將教育「學習權」與「選擇權」還給學生。 體現「多元課程」、「學生主體」、「學校本位」的理念。 強調統整、試探、分化、專精的認知建構歷程。 以「適性輔導」、「彈性選修」、「寬廣進路」為特色。 以「適性揚才」、「成功發展」、「行行狀元」為願景。 輔導學生「選其所愛」、「愛其所選」 。 提供學生自主的學習、發揮適性揚才的最大可能。 綜合高中的精神

  26. 綜合高中的特色 • 高一統整、試探,以基礎學科及通識課程為主。 • 高二試探、分化,依性向及興趣彈性選修。 • 高三分化、專精,朝學術導向或職業導向發展。 • 空白課程,讓學生自主、適性、深化學習。 • 兼具學術導向、職業導向及綜合導向之課程。 • 彈性選修,發揮多元課程、優勢能力之功能。 • 選修分化,深化適才適所、拔尖捕底之功能。

  27. 綜合高中的課程 依學校本位發展的精神,提供各項前置輔導: • 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發展課程架構。 • 參加課程規劃研討會。 • 接受課程細部執行計畫審查。 • 參與課程手冊撰寫研討會。 • 參加業務推動研討會。 • 接受各項諮詢輔導。 • 公告學程課程規劃 • 印發課程手冊給學生。

  28. 輔導室 性向探索 生涯輔導 選課輔導 定向輔導 升學輔導 證照 專業 職涯 輔導 學務處 生活輔導 跑班輔導 空白課程 後勤支援 分流編班 學習輔導 學程試探 選課輔導(加退選) 空白課程 總務處 閱讀資料檢索 圖書館 教務處 綜合高中的輔導 實習處

  29. 臺灣少子女化的現況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民99

  30. 國中生源人數-以國中生源分析

  31. 100 90 145年 80 70 60 97年 50 40 30 20 10 0 25 15 5 萬人 5 15 25 10 10 男性 女性 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估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97年

  32. 綜合高中校數學生數與學程數

  33. 綜合高中的論議 • 綜合高中就是學校同時設有高中與高職? • 高職已有選修與校本課程,還需要綜合高中嗎? • 缺乏績效評鑑與退場機制的管理? • 專業教師對於學校轉型的保守心態與疑慮? • 綜合高中高二分流之合理性與必要性? • 「弱化高職禍首」的錯誤歸因? • 高二才分流,「學術不如高中,專業不如高職」? • 「時間」不是問題、「動機」才是關鍵! • 動機必會產生力量、生命自會找到出口! • 比高中更具專業能力、比高職更具學術能力!

  34. 綜合高中的發展 • 體現多元、適性、彈性、人本的辦學特色。 • 課程採學群為基礎,各校彈性校本發展特色學程。 • 以課程選修試探分流,取代傳統成績分流之機制。 • 與高中、高職成為後期中等教育主流之一。 • 綜高的發展易受政策的影響、漸有弱化的取向。 • 被誤解為弱化高職學校的兇手。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少子女化、高職免學費等變革,綜合高中亟需積極面對審慎因應。 • 檢討需兩個學術、兩個專門學程規範之合宜性。 • 深化試探適性輔導,研究高一下準分流的可行性。

  35. 未來的努力 • 持續強化國中教師、家長、學生綜合高中的宣導。 • 在高級中等學校法的修訂,應明確定位綜合高中的政策、取向、目標。彌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漏失有關綜合高中政策、定位、發展的配套規劃。 • 審慎因應儘速修訂:學程開設、分流時程、深化試探、課程選修、適性輔導、升學進路等機制。 • 以學群共同核心必修、學群專精選修規劃設計課程,共同核心重基礎能力,學群選修深化專業能力。 • 規劃改進四技二專考招架構、考科範圍、考試時程,全面觀照綜高學生課程綱要、學習進程等問題。

  36. 下課了 敬請指教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