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十七、文化觀光

十七、文化觀光. 1. 文化觀光的發展 2. 文化觀光的類型 3. 文化觀光的效益與衝擊 4. 文化觀光的案例. 十七─ 1 文化觀光的發展. 文化與休閒 的關聯. 文化觀光 的重要性. 文化與休閒的關聯. 文化 :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資、精神 的生產力和創造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總合。 文化休閒主流價值 :地方特質、傳統性、在地的、 歷史性、稀有性與獨特性地方文產業正符合此心靈 的豐足感。 文化休閒活動 :藝術、傳媒、工藝、運動的流行與 設計、遊憩、建築與都市景觀、歷史與娛樂、地方 歷史、城市公共空間及社會生活所表現的特性與衍 生的意象。.

yove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十七、文化觀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七、文化觀光 1.文化觀光的發展 2.文化觀光的類型 3.文化觀光的效益與衝擊 4.文化觀光的案例

  2. 十七─1文化觀光的發展 文化與休閒 的關聯 文化觀光 的重要性

  3. 文化與休閒的關聯 文化: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資、精神 的生產力和創造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總合。 文化休閒主流價值:地方特質、傳統性、在地的、 歷史性、稀有性與獨特性地方文產業正符合此心靈 的豐足感。 文化休閒活動:藝術、傳媒、工藝、運動的流行與 設計、遊憩、建築與都市景觀、歷史與娛樂、地方 歷史、城市公共空間及社會生活所表現的特性與衍 生的意象。

  4. 文化觀光 定義:概念上,民眾從居住地前往一個具有文化吸引 力的區域,企圖滿足並獲取新文化資訊和體驗,以滿 足內心需求;即民眾前往特定文化吸引區域,拜訪歷 史資產、藝術、文化遺蹟、戲劇音樂等活動行為。 發展策略 1.文化遺產的回復與關懷 2.地方共識的凝視及歸屬感的提升 3.文化觀光基礎設施的興建 4.工作機會的提供(提昇居民認同與經濟價值) 5.文化觀光設施與軟體策略進行 6.創造或提昇鄉村發展機會和文化價值

  5. 具高度 經濟效益 引發地方 尋根熱潮 促使文化 觀光效益 受到重視 具有傳播 創造力 提昇地區 文化創意 或文化 商品價值 發展文化觀光之效益

  6. 十七─2文化觀光的類型 1.文化遺產 2.文化地景 3.傳統聚落 4.民俗風情 5.廟宇祭祀 6.文化產業

  7. 文化遺產 古建築物:年代長久之城郭、關塞、宮殿、衙署、 書院、宅第、寺塔、祠廟、牌坊、陵墓、堤閘、橋 樑及其他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築物。 古蹟之指定:國定、省(市)定、縣(市)定。 分級:一級古蹟、二級古蹟、三級古蹟。 評定古蹟要件 1.時代的遠近 2.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學術價值 3.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關係 4.表現各時代的特色、技術、流派、地方特色 5.數量的多寡 6.保存的情況 7.規模大小 8.附近環境

  8. 文化地景 定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塑造經營出有地方特色的 空間或地景。 文化空間:是一處能具體反映地方文化的場所。 遺址:指年代久遠之人類活動舊址,已淹沒消失或埋 藏於地下,或僅部分殘存者;包括居住、信仰、教化 、生產、交易、交通、戰爭、墓葬等活動舊址。

  9. 傳統聚落 定義:指與傳統建築物群結合為一體,形成歷史風貌 或具有地域性特色之區域。 種類(台灣地區為例) 1.散居型聚落(大肚溪以北) 2.集居型聚落(濁水溪以南)

  10. 生活文化 節慶活動 生活習慣 地區方言 飲食、旅遊 社會結構 流行主題 民俗文化 民俗活動 地方戲曲 民俗音樂 傳統技藝 雜技 民俗風情

  11. 廟宇祭祀 濃厚的族群性 社廟為 信仰中心 功利性 地域性

  12. 文化產業 歷史古蹟(廟宇、宗祠、傳統聚落、歷史街道、特徵 建築、古紀念物、雕像);古文物;考古遺跡 歷史文化遺產 具歷史記憶 與意象結構 鄉土文化特產 地方小吃;地方鄉土特產;地方工藝藝術產品(陶瓷 、木屐) 地方文化產業 具地方人文生活特質 具先民生活遺跡 地方民俗活動(廟會、時節慶、生活禮俗) 地方戲曲、音樂、歌仔戲、傳統技藝、雜技 民俗文化活動 具社會文化特質 具地方空間流動性 大量人潮聚集形式 地方自然休閒景觀 自然景觀;傳統文化景觀;觀光果園、茶藝文化 具休閒人文特質 由市民社區營造創新之地方文化活動 地方創新文化活動 具休閒人文特質 音樂廳;展示中心、文化中心;美術館、博物館; 民俗文物博物館、文化會館 地方歷史設施

  13. 十七─3文化觀光的效益與衝擊 ─經濟效益 直接效果 間接效果 誘發效果

  14. 近年來地區文化觀光活動收益比較表 活動名稱 參加人次 整體收益 活動名稱 參加人次 整體收益 基隆中元祭 數十萬 餐飲增加2─3成 大甲媽祖文化節 10萬 無精確估計 宜蘭童玩節 86萬 16─18億 鶯歌陶瓷嘉年華 50萬 超過1億 宜蘭綠色博覽會 32.7萬 1.6億 南投茶藝博覽會 無法估計 餐飲農產零售成長5─6倍 蘇澳討海節 3.4萬 未統計 彰化牛罵頭文化節 400場 50萬 貢寮海洋音樂季 12萬 超過1.2億 台南七夕國際藝術節 無估計 無估計 烏來溫泉櫻花季 30萬 超過1億 白河蓮花節 25萬 1.37億 觀音蓮花季 150萬 4.5億 高雄內門宋江陣活動 25萬 攤位收益成長3─4倍 三義木雕節 25萬 6550萬 黑鮪魚文化觀光季 80萬 10─15億 花蓮石雕藝術季 13萬 無估計 南島文化節 20─30萬 無估計

  15. 社會互動 人際關係 生活節奏 居民、遊客、政府間因觀光的發展,產生更多互動、聯繫。 鼓勵當地民眾參與,讓居民產生互助精神,促進社會的緊密度。 對特殊文化嘗鮮、尋訪、體驗及逃離喧鬧的滿足感,擁抱文化、安全、放鬆的感覺。 社會效益

  16. 文化效益 1.當地文化得以永續保存 2.展開多採觀光、文化活動 3.透過交流學習發展健康向上氣息 4.提昇現代社會的文化理想和生活理念 5.讓文化獲得更好的保存與關懷

  17. 文化觀光的衝擊 文化衝擊是指文化觀光對價值體系、個人行為、家庭關係、集體生活型態、安全標準、道德行為、創造性的表達方式、傳統禮儀和社區組織的變遷上之影響。從三面向來看: 1.對觀光客的影響 2.對觀光地區及其居民的影響 3.觀光客與觀光地區居民間之互動關係

  18. 對觀光客的影響 1.來自於旅行的行前準備(如資料蒐集、金錢 、時間和體能之準備)、出發旅行。 2.於觀光目的地之遊玩、回程旅行。 3.回憶之整體觀光遊憩體驗可能是觀光客本身 最特殊的回憶。

  19. 對觀光地區及其居民的影響 社會經濟衝擊 社會文化衝擊

  20. 社會經濟衝擊 1.個人經濟獨立 2.勞力移置 3.工作型態的改變 4.土地價值和所有權的改變 5.生活水準的改善 6.政經系統的改變

  21. 社會文化衝擊 1.不受歡迎活動之成長 2.社會雙重化 3.展示效應 4.文化商品化

  22. 十七─4文化觀光的案例 1.台南鹽田生態文化村 2.大溪老街 3.鶯歌陶瓷文化 4.北埔聚落 5.瑞芳九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