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第四章 语流音变训练

第四章 语流音变训练. 教学要求 一、了解和掌握 普通话音节的结 构特点 二、了解和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 的四种常见现象. 教学重点 一、 词语的语音格式 二、轻声 三、儿化. 教学难点 一、儿化韵 二、轻声(三音节). 普通话音节.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声韵配合关系辨正.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一个音节最少由1个因素、最多由4个音素构成。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和韵头、韵尾,但不可以没有韵腹、声调; ♥每个音节都有元音,至少1个; ♣有的音节有辅音,有的没有辅音;

yv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语流音变训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语流音变训练

  2. 教学要求一、了解和掌握普通话音节的结 构特点二、了解和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 的四种常见现象

  3. 教学重点一、词语的语音格式二、轻声三、儿化教学重点一、词语的语音格式二、轻声三、儿化

  4. 教学难点一、儿化韵二、轻声(三音节)

  5. 普通话音节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声韵配合关系辨正

  6.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一个音节最少由1个因素、最多由4个音素构成。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和韵头、韵尾,但不可以没有韵腹、声调; ♥每个音节都有元音,至少1个; ♣有的音节有辅音,有的没有辅音; ♦韵头只有i、u、ü三个高元音,韵尾只有i、u、o和鼻辅音n、ng。

  7. 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至少有以下几条规律: 1.能同开口呼韵母配合的声母最多,只有 j 、q 、x 不能配合。 2.能同撮口呼韵母配合的声母最少,只有 j 、q 、x 和 n 、l 以及零声母能配合。 3.只有 n 、l 和零声母能同四呼韵母都配合。 4.ɡ 、k 、h ,zh 、ch 、sh 、r ,z 、c 、s 这三套声母只能同开口呼和合口呼的韵母配合,不能同齐齿呼和撮口呼的韵母配合。 5.j 、q 、x 恰恰相反,只能同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配合,不能同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配合。 6.b 、p 、m 、f 虽然可以同合口呼韵母配合,但只限于单韵母u 。

  8. 声韵配合关系辨正 1. 不要把 bo 、po 、mo 、fo读成 be 、pe 、me 、fe; 2.不要把 benɡ 、penɡ 、menɡ 、fenɡ读成 bonɡ 、ponɡ 、monɡ 、fonɡ; 3.不要把 fei读成 f i; 4.不要把ji 、qi 、xi读成 ɡi 、ki 、hi。

  9. 音节的拼写 ◈ y、w的用法 ◈ 隔音符号的用法 qǐ’é pí’ǎo xī’ān āyí jiàoàn ◈ ü 上两点的省略 ◈ iou、uei、uen的省写形式 ◈ 按词连写 ◈ 短横的用法(词语间连接、转行) ◈大写字母的用法(起句、专用名词的第 一个字母;标题、标牌)

  10. 普通话的音变 一定时间内,人们连续地发出一连串音节,形成语流。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的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地会发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常见的普通话音变现象有四种,即轻声、儿化、变调和语气词“啊”的音变。

  11. 双音节的 “格” 普通话双音节的语音格式主要有三种: 一、中重格 二、重轻格(轻声) 三、重中格(次轻)

  12. 三音节的 “格” 普通话三音节的语音格式主要有五种: 一、中中重格 二、重轻重格 三、中重轻格 四、重轻轻格 五、重中中格

  13. 中重格 前一音节发音时间稍短,后一音节发音时间稍长。 中国 生活 人民 古代 学校 教师 明亮 伤心 苦恼 喜悦 舒畅 风流 改革 考研 华师 减负 保八 海归

  14. 重轻格 前一音节发音时间长,后一音节发音时间尽可能短。重轻格词语一般被称为轻声词语。 普通话语音中,有些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去了原来的声调而读得既轻又短,这种现象叫轻声。轻声的特点是发音时音长短,音强弱。

  15. 重轻格 轻声只是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调类。 刀子(阴平+轻声-1度) 台子(阳平+轻声- 3度) 谱子(上声+轻声- 4度) 号子(去声+轻声- 1度)

  16. 重轻格 (一)轻声对某些词或短语有区别词义作用 兄弟xiōng·di (弟弟) xiōngdì (哥哥和弟弟) 是非shì·fei (口舌、纠纷) shìfēi (正确和错误) 东西 dōng·xi (物件) dōnɡ-xī (指方向东和西) 大意 dà·yi (疏忽) dàyì (主要意思) 拉手 lā·shou (物件) lāshǒu (握手)

  17. 重轻格 (二)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对头 duì·tou (仇敌、对手,名词) 利害 lì·hɑi (剧烈、凶猛,形容词) 对头 duìtóu (正确、合适,形容词) 利害 lìhài (利益和损害,名词) 用人、买卖、地道、地下、差点

  18. 重轻格 (三)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 扁担 棉花 巴结 粮食 骆驼 石榴 商量 窗户 阔气 明白 柴火 包袱 萝卜 葡萄 玻璃 耳朵 爷爷 多么 什么 聪明

  19. 重轻格 (四)普通话中,下列一些成分都应读成轻声: 1.“吧、吗、呢、啊”等语气词。如: 走吧 去吗 怎么呢 不行啊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如: 我的 慢慢的 好得很 说着 跑了 做过 3.表示多数的“们”及名词的后缀“子、儿、头”等。如: 同学们 桌子 石头 鸟儿 尾巴

  20. 重轻格 4.个别量词。如:一个 5.方位词。如: 家里 墙上 地下 外边 6.趋向动词。如; 回来 干起来 走出去 收下 7.重叠动词的末一个音节。如: 看看 写写 读读

  21. 重轻格 (五)普通话中,有一些成分是否读轻声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都有直接的影响。如: ◈我想起来了。 ◈晚上不如早上好。

  22. 重中格 前一音节发音时间稍长,后一音节发音时间稍短。 ◈计划 建设 运动 快乐 寂静 盼望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上午、下午 ◈老虎 老鼠 太阳 月亮 天气 就是 ◈那时,天还没有亮,周围是很寂静的,只有机器房的声音。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3. 中中重格 普通话 拖拉机 花生仁 苹果汁 作业本 公交车 中山路 房地产

  24. 重轻重格 了不起 对不起 看不起 小不点 力气活 老不死 狗不理 说不说 好得很 走着瞧 我们俩 孩子气 玫瑰花 玻璃杯 残疾人 大拇指 看一看 蘑菇云 二十一 一个亿

  25. 中重轻格 小伙子 老头子 洋鬼子 狗腿子 大石头 硬骨头 黑馒头 老李头 大姑娘 小媳妇 老狐狸 少东家 小意思 酸葡萄 碰运气 打哈哈 翘尾巴 打屁股 小算盘 老糊涂

  26. 重轻轻格 为什么 爬上来 钻下去 想起来 冲过去 兜回来 回来吧 什么呢 出去吗

  27. 重中中格 黑乎乎 白茫茫 湿漉漉 静悄悄 暖洋洋 恶狠狠 大手笔 大人物 大坏蛋 小心眼 小女人 小制作 好榜样 老母鸡 野草莓

  28. 扁担长,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没有板凳宽。 扁担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29. 打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了个喇叭;打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个獭犸。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打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了个喇叭;打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个獭犸。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 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拿喇叭 换提着獭犸的喇嘛的獭犸。不知是别着喇叭的哑巴 打了提着獭犸的喇嘛一喇叭;还是提着獭犸的喇嘛 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獭犸。喇嘛回家炖獭犸,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30. 南边来个老爷子,手里拿碟子,碟子里装茄子,一下碰上了橛子。打了碟子,洒了茄子,摔坏了老爷子。南边来个老爷子,手里拿碟子,碟子里装茄子,一下碰上了橛子。打了碟子,洒了茄子,摔坏了老爷子。

  31. 弯弯绕,绕弯弯,宝宝画圈圈,圈圈画的圆圆?问问圈圈,问问圆圆。

  32.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

  33. 变 调 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往往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变调。

  34. 上声的变调 (一)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由2114变为211。 在阴平前: 首都 北京 始终 普通 老师 小说 展开 产生 在阳平前: 祖国 海洋 语言 旅行 改良 古文 拱门 赶忙 在去声前: 感谢 岗哨 翡翠 晚饭 朗诵 准确 解放 法定

  35. 上声的变调 (二)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调值变为35。 领导 勇敢 水果 选举 岛屿 打扫 场景 采取 笔挺 把守 美好 野草 恼火 理想 胆敢

  36. 上声的变调 AAB式 展览馆 洗脸水 虎骨酒 管理组 ABB式 好领导 厂党委 柳组长 纸老虎 AABB式 永远友好 岂有此理 △ 请给我五把纸雨伞。

  37. “一”的变 调 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 一般 一边 一瞥 一心 一端 一丝 一头 一直 一行 一齐 一团 一条 一统 一手 一体 一起 一早 一举 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 一道 一半 一并 一定 一度 一律 一再 当“一”为基数和序数时读本调:一流

  38. “不”的变 调 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也念去声: 不安 不单 不堪 不公 不屈 不惜 不消 不成 不曾 不迭 不凡 不及 不才 不然 不齿 不等 不法 不轨 不久 不朽 不许 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 不外 不幸 不论 不愧 不但 不肖 不逊 不屑 不适 不日

  39. 语气词“啊”的音变 (一) 前面音素是 ɑ、o (ɑo、iɑo 除外) e 、ê 、i 、ü 时读yɑ ,汉字写作“呀”。 1.是他呀? 2.好多呀! 3.是你哥哥呀! 4.应该注意节约呀! 5.要认真学习呀! 6.好大的鱼呀!

  40. 语气词“啊”的音变 (二) 前面的音素是u (包括 ɑo 、iɑo ,实际上是稍紧的u ),读成 wɑ ,汉字写作“哇”。 1.写得多好哇! 2.他的手多巧哇! 3.这是一本好书哇! 4.小李真是个多面手哇! 5.我们激动的心潮哇! 6.有没有哇?

  41. 语气词“啊”的音变 (三) 前面的音素是n ,读成 nɑ ,汉字写作“哪”。 1.多好看哪! 2.加油干哪! 3.你走路可要小心哪。 4.他真是个不知疲倦的人哪!

  42. 语气词“啊”的音变 (四) 前面的音素是nɡ ,读成nɡɑ ,汉字仍写作“啊”。 1.大家一齐唱啊! 2.下午劳动啊! 3.这可不成啊! 4.歌声多好听啊!

  43. 语气词“啊”的音变 (五) 前面的音素是 -i (舌尖后元音)、er ,读rɑ ,汉字仍写作“啊”。 1.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2.用什么纸啊! 3.看看电视啊! 4,今年六十二啊!

  44. 语气词“啊”的音变 (六) 前面的音素是 -i (舌尖前元音),读成 zɑ ,汉字仍写作“啊”。 1.两个什么字啊? 2.哪个公司啊? 3.多少工资啊? 4.你就去过一次啊!

  45. 儿 化 (一) 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舌位较低或较后的元音( ɑ 、o 、e 、ê 、u )。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 如:花儿huār 、兔儿tùr

  46. 儿 化 (二) 不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前、高元音( i 、ü ),舌尖元音( -i ),或鼻韵尾( n 、nɡ ),末尾音素的舌位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儿化韵的发音要领分别是:

  47. 儿 化 1.丢掉韵尾 i 、n 、ng ,主要元音卷舌,如: ɑi→ɑr小孩儿,en→er份儿饭; 后鼻韵母丢掉韵尾 ng 后,主要元音同时鼻化,如: iɑng→iãr娘儿俩,eng→ẽr板凳儿。 (字母上的“~”表示元音鼻化)

  48. 儿 化 2.主要元音是 i 、ü 的(如 i 、in 、u 、ün 以及inɡ),加er。如i→ier玩意儿,in→ier皮筋儿,ü→üer闺女儿,ün→üer短裙儿,inɡ→iẽr电影儿。                                3.舌尖元音 –i(前、后)换成er,如ci→cer没词儿,shi→sher有事儿

  49. 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有些词里有确定词性的作用。如:                              画(动词)__画儿(名词) 盖(动词)__盖儿(名词) 活(形容词)__活儿(名词) 尖(形容词)__尖儿(名词) 零碎(形容词)__零碎儿(名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