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八章翻開 149 頁

第八章翻開 149 頁. 陳勃淳 劉冠葳 林冠宇 石政益. 第一節、教育權的基本概念. 人民為教育權的主體,為法所明定。維護人民的教育權亦屬政府職責所在。 一、意義 二、類型 1. 兒童受教權 2. 家長教育權 3. 國民教育權 4. 教師教育權. 一、意義. 「教育權」,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教育的權利。而這種權利涉及了兩大層面: 一、個體接受教育的權利: 任何人不會因其性別、種族、膚色、宗教、家庭背景或社經地位而遭受被剝奪教育的機會。 二、決定教育發展的權利:

za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翻開 149 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翻開149頁 陳勃淳 劉冠葳 林冠宇 石政益

  2. 第一節、教育權的基本概念 人民為教育權的主體,為法所明定。維護人民的教育權亦屬政府職責所在。 • 一、意義 • 二、類型 1.兒童受教權 2.家長教育權 3.國民教育權 4.教師教育權

  3. 一、意義 • 「教育權」,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教育的權利。而這種權利涉及了兩大層面: 一、個體接受教育的權利: 任何人不會因其性別、種族、膚色、宗教、家庭背景或社經地位而遭受被剝奪教育的機會。 二、決定教育發展的權利: 為讓個體接受適性和健全的教育,國家、學校和家長都有參與決定教育事務的權利,所以凡是對於教育決定一切之方針,都可視為教育權內涵的一部分。

  4. 二、類型 一、兒童受教權: 係指學生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干涉或剝奪其接受教育的自由,國家對其所受教育應加以保障。 二、家長教育權: 係指父母、養護人或監護人對其子女有教育的權利,依民法第一千零八十四條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有保護和教養的權利義務。」確立父母教養子女的權利。

  5. 二、類型 三、國家教育權: 兩大依據:1.國家因國家統治權之故,而有教育權,含有國家教育權主權的意味。2.國家教育權的存立,是國民托付而來。 四、教師教育權: 父母、養護人或監護人對其子女有教育權,託付於教師,由教師對其兒童進行教育的權利。

  6. 第二節、教育權相關法規分析 • 一、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 二、兒童權力公約。 • 三、我國憲法規定。 • 四、教育基本法的規定。 • 五、國民教育髮的規定。 • 六、大學法。 • 七、教師法。

  7. 一、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 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 • 二、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人的個性以及對人權的尊重。 • 三、父母對小孩應接受的教育種類,有優先選擇權。

  8. 二、兒童權力公約。 第二十八條: 1.確認兒童有受教的權力(教育機會均等)。 2.確保學校執行的方式能符合兒童的人格發展及公約的規定。 3.促進與鼓勵有關教育事項的國際合作。 第二十九條: 1.教育兒童的目的包括的五點。 2.符合國家可能規定的最低標準的要求。

  9. 三、我國憲法的規定 • 一、第二十一條:人民有受國民教育的權 利與義務。 • 二、第一百五十九條:國民受教育機會,一律平等。 • 三、第一百六十條:6~12歲的學齡兒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納學費。 • 四、第一百六十一條:各級政府應果設獎學金名額,以扶持學行俱優無力升學的學生。

  10. 五、國民教育法的規定 • 一、第四條:國民教育,已由政府辦理為原則,並鼓勵私人興辦。 • 二、第五條:國民小學及國民賭登學學生免納學費;貧苦者,由政府供給書籍,並免繳其他法令規定之費用。

  11. 六、大學法 • 教育權所涉及的專業自主權,在大學法第一條就有明確規定,其旨說明大學教授在講學和學術研究,享有自主權,不受外力的干涉。

  12. 七、教師法 • 教師法規範教師的權利與義務,其中有關權力方面再第十六條有明文規定,十六條規定詳見P.161。 • 另外我國教育法規隻兒童教育權的規定以憲法跟教育基本法為主,但教師專業自主權則以教師法和大學法為主。

  13. 第三節教育權內涵的演變 整個教育歷史的發展來看,教育權有不同發展的 階段,教育權有不同發展的階段,依照許介麟的看法可分為下列三個階段說明之: 一、國民教育階段 國家主權概念的行程,統治權力的日益擴大,教 育逐漸成為實現國家目的的公共制度。 二、國民教育權階段 在本階段認為,教育是一種自由權,個人有權力拒絕或接受教育,以避免國家不當干涉。

  14. 第三節教育權內涵的演變 參、國民學習權階段 強調教育是一種「受益權」,國民不再是消極抵抗國家介入教育,而是更進一步要求接受教育的權力。 教育法規加油站 學習權:閱讀和書寫的權利;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權利;想像和創造的權利;了解人的環境和編寫歷史的權利;接受教育資源的權利,發展個人和集體技能的權利。

  15. 台灣教育權的分析 • 作者吳清山先生認為,對於台灣教育權有從事系統化研究的,首推「文教人權指標調查報告」和「兒童人權指標調查報告」,因此分別從這兩份報告中的基本教育權、學生權、兒童教育權、人民參與教育權、文教工作者人權和人權教育這六方面來做教育權的分析 。

  16. 民國87年到91年的教育情形 • 從課本資料來看,基本教育權的分數從87年的2.97到91年的3.09,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他像是學生權,雖然有所成長,從2.75到2.79,但漲幅卻不大,而且未達到3分的表現;剩下的更是糟糕,不是有減少的現象,如文教工作者人權,從3.14下降到3.06;不然就是未達到3分的標準,除了學生權以外,還有人民參與教育權和人權教育。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我們教育權還有待改善。

  17. 基本教育權的情形 • 「基本教育權」主要是在瞭解國內各級教育制度及措施對基本教育權的維護情形。從資料中未達到3分標準的項目來看,可以看出台灣國、高中教育的城鄉差距和公、私立教育品質沒有做好,影響到教育權的實施,也影響到教育機會均等的落實。

  18. 學生權的情形 • 「學生權」主要是在瞭解學校教育對學生權的保障情形。從資料來看,只有在「學校提供學生教育設施的完備性」方面的成績有超過3分標準,其餘都在3分以下,顯現出日後在像是適性教育的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同儕暴力和學生自我尊嚴這些方面都是需要努力的重點。

  19. 兒童教育權 • 兒童教育權和前述兩個息息相關,而且有重疊性。從資料中來看,家長對於兒童教育重視程度相當大,從「兒童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之普及情形」和「家長可參與兒童學校教育之程度」這兩個項目可以看出來,其分數都有超過3分;剩下未達到3分標準的,可以看出未來在城鄉教育資源分配、特殊兒童資源提供、兒童意見尊重這幾個方面,有待加強。

  20. 人民參與教育權 • 「人民參與教育權」主要在瞭解人民在教育決策、教育事務的參與及發言情形。從資料可以看出人民參與教育決策和教材選擇等權利方面皆屬偏低,只有在「家長位子女選校自由權的保障」方面才剛好等於3分標準,偏低現象直得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