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主要内容 :

第十一章 配位滴定法. 主要内容 :. 1. 配位滴定法概述 2. 影响 EDTA 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3. 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4. 金属离子指示剂 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6.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重点内容 :. 1. 配位滴定法的特点以及 EDTA 配合物 2. 影响 EDTA 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3. 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4. 金属离子指示剂 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6.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 11.1 配位滴定法概述. 11.1.1 配位滴定法的特点.

zan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要内容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配位滴定法 主要内容: 1.配位滴定法概述 2.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3.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4.金属离子指示剂 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6.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重点内容: 1.配位滴定法的特点以及EDTA配合物 2.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3.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4.金属离子指示剂 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6.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 §11.1 配位滴定法概述 11.1.1配位滴定法的特点 用于配位滴定的反应必须符合完全、定量、快速和有适当指示剂来指示终点等要求。常用氨羧配位剂 EDTA是一个四元酸,通常用H4Y表示 .常见的还有氨三乙酸(NTA)、环己烷二胺四乙酸(CyDTA)和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 2- O O O O = = C-C - - .. .. .. .. 4- OOCH2C OOCH2C CH2-COO CH2-COO - - .. NCH2-CH2-N .. - - .. .. 11.1.2 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乙二酸根(草酸根)C2O42-: 乙二胺四乙酸EDTA(Y4-): (1)EDTA存在形式: 乙二胺四乙酸—EDTA—H4Y:在水中溶解度0.02g/100mL。 EDTA二钠盐—EDTA—Na2H2Y·2H2O:在水中溶解度大, 11.1g/100mL,相当于0.3mol/L, pH约为4.4。分析中一般配成 0.01~0.02mol/L的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 (2)EDTA是一个四元酸,可以接受2个质子,相当于六元酸,(2)EDTA是一个四元酸,可以接受2个质子,相当于六元酸, 用H6Y2+表示。在水溶液中有7种存在形式。最高配位数为6。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5. H2Y2- HY3- Y4- H6Y2+ H5Y+ H3Y- H4Y * pH小于 1, H6Y * pH 2.67~6.16 H2Y * pH 10.26 Y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6. 11.1.3 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平衡 [Ca(EDTA)]2- 或CaY2- Ca2+的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分别是4个O,2个N。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7. 形成络合比为1:1的螯合物。反应中有H+释放出来。形成络合比为1:1的螯合物。反应中有H+释放出来。 M++H2Y2-=MY3-+2H+ M2++H2Y2-=MY2-+2H+ M3++H2Y2-=MY-+2H+ M4++H2Y2-=MY+2H+ 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生成无色的螯合物, 与有色金属离子一般生成颜色更深的螯合物。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8. 某些金属离子与EDTA的稳定常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9. §11.2 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1.2.1 副反应 • 把主要考察的一种反应看作主反应,其它与之有关的反应看作副反应。副反应影响主反应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平衡浓度。 • 反应物M及Y的各种副反应不利于主反应的进行,生成物MY的各种副反应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M,Y及MY的各种副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副反应系数显示出来。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0. 水解 络合 酸效应 共存离子 混合络合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1. 11.2.2 副反应系数 (1)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αY(H) 未与M络合的EDTA的总浓度[Y’]是Y的平衡浓度[Y]的多少倍: 越大,副反应越严重。如果Y无副反应,即未络合的EDTA全部以Y形式存在,则=1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2. EDTA在不同pH条件时的酸效应系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3. →共存离子效应 共存离子N与Y反应,共存离子引起的副反应称为共存离子效应。副反应系数用表示αY(N) [Y’]是NY的平衡浓度与游离Y的平衡浓度之和;KNY为NY的稳定常数,[N]游离N的平衡浓度。 当有多种共存离子存在时,往往只取其中一种或少数几种影响较大的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之和,而其它次要项可忽略不计。 →Y的总副反应系数αY 当体系中既有共存离子N,又有酸效应时,Y的总副反应系数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4. (2)M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络合剂L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为络合效应系数αM(L)。表示没有参加主反应的金属离子总浓度是游离金属离子浓度[M]的多少倍: αM(L)大,表示副反应越严重。如果M没有 副反应,则αM(L)=1。 →M的总副反应系数αM 有多种络合剂共存的情况下,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络合剂的副反应是主要的,由此来决定副反应系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5. 例:在0.020 molL-1的Zn2+溶液中,加入pH = 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使溶液中游离NH3的浓度为0.10 molL-1。计算溶液中游离Zn2+离子的浓度。已知 [Zn(NH3)4]2+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og1=2.37, log2=4.81,log3=7.31,log4=9.46。 解: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6. (3) M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 在较高的酸度下,生成酸式络合物MHY。 • 在较低酸度下,生成碱式络合物M(OH)Y。 • 由于酸式、碱式络合物一般不太稳定,故在多数计算中忽略不计算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7. 11.2.3 条件稳定常数(表观稳定常数) 有副反应发生时的稳定常数。 若MY的副反应忽略不计,则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8. 例:计算在pH = 2和pH = 5时,ZnY2-的条件稳定常数。 查表得,lgKf(ZnY2-) = 16.50 pH = 2.0时,lgαY(H) = 13.51,有: 解: pH = 5.0时,lgαY(H) = 6.45,有: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19. §11.3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11.3.1 配位滴定曲线 PH=12.5时,0.01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0.0100mol·L-1 Ca2+溶液。解:PH=12.5时,CaY2-络合物的KMY=1010.69, 从表中查得PH=12.5时,lgaY(H)≈0, 所以 K’MY =KMY=1010.69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0. 滴定前: [Ca2+]=0.0100mol·L-1 • pCa=-lg [Ca2+]=2.00 2. 滴定开始到sp前:设反应进行得相当完全,可忽略CaY的离解,PCa按剩余的Ca2+浓度计算。 -0.1%时,剩余Ca2+溶液0.02ml: pCa=5.30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1. 3. sp时: Ca2+几乎全部络合成CaY2-离子 同时,PH=12.5时, lgaY(H)=0.01≈0, [Y]=[Y’], 所以 [Ca2+]=[Y]=xmol·L-1 (5×10-3)/ x2=1010.69 x=[Ca2+]=3.2×10-7mol.L-1 pCa=6.49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2. 4. sp后:[Y]=c(Y)(过量) +0.1%时,EDTA溶液过量0.02ml: (5×10-3)/ {[Ca2+] ×5×10-6}=1010.69 [Ca2+]=10-7.69mol·L-1 pCa=7.69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3. 滴定曲线突跃范围随溶液 pH大小而变化,这是由于 CaY2-配合物的条件稳定 常数随pH而改变的缘故。 pH越大,滴定突跃越大, pH越小,滴定突跃越小。 EDTA滴定Ca2+的滴定曲线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4. MY配合物的条件稳定 常数越大,滴定曲线上的突 跃范围也越大。 决定条件稳定常数大小 的因素首先是其稳定常数, 溶液的酸度、其他配位剂的 配位作用等也有很大影响。 酸效应、配位效应越大, 则条件稳定常数就越小。 对滴定曲线的影响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5. 金属离子的起始 浓度对滴定突跃也有 影响,被测金属的初 始浓度越高,滴定突 跃就越大 . 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 的条件是: cM = 0.01 mol·L-1时, ≥108,或者 金属离子浓度对滴定曲线的影响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6. 11.3.2配位滴定的指示剂 (1) 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 M + In = MIn MIn + Y = MY + In 颜色甲 颜色乙 颜色乙 颜色甲 →金属离子指示剂具备的条件: (1) MIn与In的颜色显著不同。 (2) 反应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变色可逆行。 (3) MIn的稳定性适当。 (4) 稳定,便于储存和使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7. (2)金属离子指示剂的选择 ①要求指示剂在pM突跃区间内发生颜色变化且 指示剂变色的pMep应尽量与化学计量点pMsp一致, 以减小终点误差。 当[MIn]=[In’]时,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8. ②MIn的稳定性要适当(一般要求Kf (MIn)>104),且其 稳定性小于MY(一般lgKfMY-lgKf(MIn) ≥2)。如果稳定性 太低,它的解离度太大,造成终点提前,或颜色变化不明 显,终点难以确定。相反,如果稳定性过高,在计量点时, EDTA难于夺取MIn中的M而使In游离出来,终点得不到颜 色的变化或颜色变化不明显。 ③MIn应是水溶性的,指示剂的稳定性好,与金属离子 的配位反应灵敏性好,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29. (3) 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 →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MIn不变色。因溶液中含有某些离子与In形成十分稳定的络合物,造成颜色不变现象。采用掩蔽剂消除。 例如,以EBT作指示剂,EDTA滴定Ca2+和Mg2+时,Al3+和Fe3+存在会发生指示剂封闭现象,用三乙醇胺掩蔽干扰离子。 → 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MIn变色缓慢。MIn难溶于水,置换反应速度缓慢,终点拖长。采用加有机溶剂或加热来消除。 例 PAN作指示剂时,加入乙醇或丙酮或加热,可使指示剂颜色变化明显。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0. §11.4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单一离子配位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最高酸度 若 CM=0.010 mol/L,TE≤±0.1%时,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1. →最低酸度:水解酸度 例 : 用0.020 mol·L-1EDTA滴定0.020 mol·L-1Fe3+溶液,若要求 =0.2, , 计算适宜的酸度范围。 最高酸度: 得到pH≈1.2 最低酸度: pH=2.1 滴定Fe3+的适宜酸度范围为pH=1.2-2.1。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2.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3. §11.5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的途径 溶液中M、N共存时,滴定M时,N必然产生干扰。设法降低 值,有三种途径: →用络合掩蔽法和沉淀掩蔽法, 降低N离子的游离浓度. →.应用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N离子的价态,降低KNY值或使N不与Y络合,达到选择滴定M的目的,称为氧化还原掩蔽法。 →选择其它的氨羧酸络合剂或多胺类螯合剂X作滴定剂。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4. (1) 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 分别滴定M可能性的判断 准确滴定M: logCM K‘MY≥6 金属N不干扰M: ΔlogCK= logCM KMY- logCN KNY≥6 Bi3+和Pb2+,ΔlogCK=9.9, 可分别滴定。 →pH=1.0时,以XO为指示剂,滴定Bi3+; →pH=5.5时,以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XO为指示剂,滴定Bi3+。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5. (2) 络合掩蔽法 →在选择滴定M时,N就有干扰。加入络合掩蔽剂后,使N与L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降低溶液中N的游离浓度。 先加络合掩蔽剂,再用EDTA滴定M。 例如,溶液中含有Al3+,Zn2+,则先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Al3+的络合掩蔽剂,如F-,再调至pH5~6,使Al3+生成AlF63-后,再用EDTA准确滴定Zn2+,Al3+不干扰。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6. →先加络合掩蔽剂L,使N生成NL后, EDTA 准确滴定M,再用X破坏NL,从NL 中将N释放出来,以EDTA再准确滴定N。X为解蔽剂。 测定铜合金中的铅、锌时,可在氨性试液中用KCN掩蔽Cu2+,Zn2+,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Pb2+。于滴定Pb2+后的溶液中加甲醛(或三氯乙醛), Zn(CN)42-被解蔽而释放出Zn2+,然后用EDTA滴定释放出来的Zn2+。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7. →先以EDTA直接滴定或返滴定测出M,N的总量,再加络合掩蔽剂L,L与NY中的N络合, 释放Y,再以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Y,测定N的含量。 当Al3+,Ti(IV)共存时,首先用EDTA将其络合,使生成AlY和TiY。加入NH4F(或NaF),则两者的EDTA都释放出来,如此可测得Al,Ti总量。另外取一份溶液,加入苦杏仁酸,则只能释放出TiY中的EDTA,这样可测得Ti量。由Al, Ti总量中减去Ti量,即可求得Al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8. →掩蔽剂 KCN 在碱性条件下使用,氰化物剧毒,其废液污染环境, 已较少使用。 (1)Cu2+,Co2+,Ni2+,Hg2+能用氰化物掩蔽 (2)Zn2+,Cd2+氰化物掩蔽后,可被甲醛解蔽; (3)Ca2+,Mg2+,Pb2+及稀土不被氰化物掩蔽。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39. →氟化物(NH4F或NaF) 当溶液中Al3+、Ti(IV)、Zr(IV)、Sn(IV)、Th(IV) 中的一种离子与其他干扰离子共存时,先用EDTA将他们完全络合,再加入NH4F,由于形成稳定的氟络合物,故EDTA络合物完全被破坏,从而释放出相当量的EDTA,用金属盐类的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 ,即可测得该离子含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0. (3) 沉淀掩蔽法 • 加沉淀剂,使干扰离子浓度降低,在不分离沉淀的情况下直接滴定,这种消除干扰的方法称为沉淀掩蔽法。例如,在强碱溶液中用EDTA滴定Ca2+时,强碱与Mg2+形成Mg(OH)2沉淀而不干扰Ca2+的滴定,此时OH-就是Mg2+的沉淀掩蔽剂。 • 沉淀掩蔽法存在下列缺点: 掩蔽效率有时不高; 共沉淀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沉淀吸附指示剂影响终点观察; 沉淀颜色深,或体积庞大,妨碍终点观察。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1. (4) 氧化还原掩蔽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干扰离子的价态以消除干扰的方法,称氧化还原掩蔽法。 抗坏血酸 Fe3+→ Fe2+ Na2S2O3 Cu2+ →Cu(S2O3)23- 过硫酸铵 Cr3+ →Cr2O72- (5) 其它滴定剂的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2. §11.6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1 直接滴定法 条件:准确滴定; 络合速度应该很快; 合适指示剂,无封闭现象; 不发生水解和沉淀反应。 可直接滴定约40种以上金属离子: Ca2+、Mg2+、Bi3+、Fe3+、Pb2+、 Cu2+、Zn2+、Cd2+、Mn2+、Fe2+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3. 2 返滴定法 反应缓慢、干扰指示剂、易水解的离子, 如Al3+、Cr3+、Co2+、Ni2+、Ti(Ⅳ)、Sn(Ⅳ)等。 例如Al3+ Al3+溶液→定量过量的Y →pH≈3.5,煮沸。→调节溶液pH至5~6 →二甲酚橙,用Zn2+对过量Y标准溶液返滴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4. 3 置换滴定法: 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选择性。 →置换出金属离子: 2Ag+ + Ni(CN)42- = 2Ag(CN)2-+ Ni2+ →置换出EDTA: MY + L = ML + Y SnY + 6F- = SnF62- + Y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5. 4 间接滴定法 →测定与EDTA不络合或生成络合物不稳定的离子。例如Na+、K+、SO42-、PO43-、CN-。 →间接滴定手续较繁,引入误差的机会也较多,故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6. 络合滴定结果的计算 例:测定铅锡合金中Sn、Pb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用HCl溶解后,准确加入50.00cm3的0.03000mol.dm-3EDTA和50.00cm3水。加热煮沸2分钟,冷却后,用六次甲基四氨将溶液调节至pH=5.5,使铅锡离子定量配合。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3000mol.dm-3Pb(Ac)2标准溶液回滴EDTA,用去3.00cm3。然后加入足量NH4F,加热至40℃左右,再用上述Pb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5.00cm3,计算试样中Pb和Sn的百分含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7. 解:因NH4F 置换出来的EDTA是与Sn2+配合的部分, Pb2+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0.03000×50.00-0.03000×3.00+ 0.03000×35.00)mmol =0.3600mmol 所以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8. 第 十 一章 总 结 1、掌握描述EDTA配合物实际稳定性的副反应系数的方法: 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ay(H); 金属离子的配合效应及配合效应系数aM(L)。 条件稳定常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49. 2、判别能否用配位滴定法直接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2、判别能否用配位滴定法直接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 当终点误差TE≤±0.1%时,△pM=±0.2 lg(CMspK’MY)≥6 若CM=0.010 mol/L,则lgK’MY≥8 3、金属N不干扰M的条件: 终点误差TE≤±0.1%时,△pM=±0.2 lg(CMspK’MY) =lg(CMspKMY)-lg(CNspKNY) =Δlg(K’C)≥6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50. 4、金属离子滴定过程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 5、配位滴定曲线滴定突跃大小的影响因素: K’MY值越大,突跃也愈大(涉及PH); M的浓度愈低,滴定突跃愈小。 6、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 7、了解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控制酸度、掩蔽和解蔽等 8、了解配位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间接滴定 9、掌握配位滴定过程及相关计算。 无机及分析化学 西南科技大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