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中国特色外交专题

中国特色外交专题. 2014 年 6 月.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2014 年中国外交特点.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中国外交的特色,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 民胞物与、仁者爱人 的人本精神, 为政以德、执两用中 的政治思想, 兼爱非攻、亲仁善邻 的和平志向,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的和谐理念, 推己及人、立己达人 的待人之道。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价值观,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外交提供着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zarek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特色外交专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特色外交专题 2014年6月

  2.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2014年中国外交特点

  3.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中国外交的特色,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民胞物与、仁者爱人的人本精神,为政以德、执两用中的政治思想,兼爱非攻、亲仁善邻的和平志向,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推己及人、立己达人的待人之道。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价值观,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外交提供着宝贵精神财富。

  4.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其中,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和融汇,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创造人类新文明,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5.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隋唐时期,中国是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化圈逐渐形成。 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 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6.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郑和下西洋——从明朝永乐3年(1405年)到宣德8年(1433年)近三十年里,郑和率队七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遍访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区,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物质及文化交流,同时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7.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中国外交的特色,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 中国外交走过了六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等。

  8.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9.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万隆会议(Bandung Conference)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上提出的了“求同存异”的主张。

  10.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外交特色的源泉 80年代后: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 • 具体表现: •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 •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经济建设,如2001年成功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的非正式领导人的上海会议。 • 积极推行睦邻友好政策,营造宽松的建设环境,如在中国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继续改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如积极沟通与欧盟的联系与交流 • 继续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如中非论坛建设。 • 坚持不结盟的外交路线,如1980年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后,中国领导人果断的停止了继续结盟的做法。 • 把对外开放始终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 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审定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期都不能够偏离这一中心,除非发生战争。

  11.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同时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这个梦,将中国复兴与世界进步统一起来。 中国实现自己的梦想,必然会带动其他国家实现他们的美好梦想,促进非洲梦、亚洲梦,以及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得以实现。

  12.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在外交领域提出中国梦的意义

  13.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中国梦的实现,不同于以往的大国崛起,而是基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优良传统、美好愿望和坚定意志,是以和平发展、科学发展为基本路径和基本方式。

  14.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专家解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中国‘世界梦’的实现;而中国‘世界梦’实现过程又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如 “我们与世界分享中国梦,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 “中国梦是中国对世界的价值贡献。当中国梦被世界认可和分享,也就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尊重得到提高。”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教授赵磊

  15. 中国特色外交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在中国外交中,中国梦已经并将继续引起共鸣。 印度前总理辛格:中国梦与印度梦息息相通,互相契合。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梦的实现将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和积极影响。 埃及外长法赫米:埃及的民族梦想和当前的中国梦相一致。

  16.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7.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和平外交必须坚持的原则。 十八大报告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 和平发展道路的目标对内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 对外是在“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指导下维护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和谐世界。

  18.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 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 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 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 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9.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 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 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 •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20.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恪守独立自主原则,绝不牺牲国家利益 习近平同志明确地说过:“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21.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而不能干涉别国内政、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单打独斗甚至迷信武力。”

  22.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非洲,在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发表演讲指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特别是他明确地指出,“共同发展”指的是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

  23.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2013年5月 安纳伯格庄园会晤

  24.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25.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习近平访欧主要目的和成果 访问荷兰——荷兰已连续十一年保持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第二大出口市场,此次习近平访问荷兰,中荷在偏经济、 功能性领域加强了合作; 访问法国——法国与中国的经济领域合作相对较弱,因此此次习近平访问法 国,两国注重在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并签署了大量经济、能源合 作协议; 访问德国——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在一个很高水平了,所以习近平 此次访问德国,重在提升与德国的全面关系,强调两国的战略 合作; 访问比利时——中国与比利时,除了经济领域外,十分强调社会、文化领 域的交流。

  26.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习近平访欧主要目的和成果 出席核安全峰会——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在核峰会上亮相,提出“四个并重” 的核安全观,引导了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打破了西方主 导的格局。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坚 定不移参与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 访问欧盟总部——习近平访问欧盟总部,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盟总部, 提出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发表演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己的文 明观,并提出要秉持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和包容的观点。 彭丽媛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 特使”。

  27.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醒狮论凸显大国自信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在3月27日法国巴黎召开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如是说。

  28. 20124-5-25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表明中国对历史的态度和坚持和平的立场 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向法国无名烈士墓献花圈;3月30日,习近平在布鲁塞尔向比利时无名战士墓献花圈——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对待历史的态度,即应该牢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昔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对和平的追求,并提醒某些国家。

  29.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2014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 习近平会见与会外国友人代表

  30.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文化理念引领中国和平发展之路——习近平讲话内容解读

  31. 中国特色外交 发展周边外交,倡导命运共同体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2013年10月24日 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32. 中国特色外交 发展周边外交,倡导命运共同体 • 总体形势 • 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 • 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 • 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 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3. 中国特色外交 发展周边外交,倡导命运共同体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 --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对那些对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必要时舍利取义。 --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34. 中国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亲 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诚 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 惠 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容 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

  35. 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 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 要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 发展周边外交,倡导命运共同体 1.努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中日韩两大自贸区谈判。 2.接连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 叁 壹 贰 1.积极开展双边和地区海洋合作,把周边海域营造成和平、友谊之海。 2.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防务与安全交流。 3.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反对采取使争议扩大化、复杂化的行动。 1.加强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2.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夯实睦邻关系的社会基础。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推进展 周边外交的具体要求和举措

  36. 中国特色外交 发展周边外交,倡导命运共同体 周边国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理念意义重大 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说,习近平就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的见解,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是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需要展示这种心态,释放积极信号,促进双边乃至多边关系的良好发展。 越南资深媒体人、《先锋报》主任编辑裴明龙表示,习近平的讲话对中国和邻国,乃至对整个地区来说都很重要。把邻国当作朋友和伙伴,使邻国安宁,帮助它们发展,强调以此为周边外交基本点的观点令人赞赏。 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发表评论文章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将周边外交工作提到一个更新、更重要的高度,非常必要。中国必须让自己的邻国真正感受到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诚意和善意,感受到中国有容乃大的大国胸怀。 缅甸学者吴戈认为,习近平关于睦邻外交的讲话既有新意又有现实意义。中国外交多年来一贯重视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现在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更加强调维护好睦邻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经济联系层面上,中国显示了带动邻国一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强烈愿望,这是值得欢迎的举措。 和平外交备受赞誉 伊斯兰堡政策研究协会主任拉赫曼说,中国一向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为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而努力。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更加注重周边外交。经过十多年加强地区合作的努力,上海合作组织开始进入到务实合作阶段,已经成为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国家在安全和经贸领域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这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斯里兰卡记者协会主席纳里认为,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为世界及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和平外交为地区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带来了重要机遇。 老挝老中友谊协会秘书长西昆·本伟莱说,习近平的讲话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广阔视野和卓越眼光。中国“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政策将获得成功,因为它强调邻国的重要性及其利益需求。 携手邻国世界受益 印度联邦议会上院议员、人民党全国发言人塔伦-维吉伊表示,习近平关于中国周边外交重情义、讲诚信的理念非常重要,这一理念将加深亚洲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命运共同体。“如果我们把这一理念放大,世界也将大大受益。”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说,中国外交政策中有一项非常重要、非常正确的原则叫“共赢”。他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行为应符合共同利益,应使各方都获益。在国际关系中奉行共赢、互利和平等原则来实现“中国梦”,也将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

  37.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38.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既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理念,也是中国外交遵循的重要原则。义利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精髓,强调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以义取利、见利思义。 墨子则提出“义,利也”,阐明“义”与“利”的统一性。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

  39.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以义为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向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其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解放的民族大义,维护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整体利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派出数万名施工和技术人员,远赴非洲大陆援建坦赞铁路,其中数十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

  40.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半个世纪前,我国开始派遣援外医疗队,迄今已向亚非拉66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疗队员2.3万人次,累计诊治患者2.7亿人次,得到受援国人民的普遍赞誉。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私义举在世界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成为中国外交重义轻利的生动写照。

  41.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规模、质量和成效也不断提升到新水平

  42.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截至2011年底,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超过14万名各类人才,帮助受援国建成了2200多个与其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项目,有力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43.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至2014年,教育部连续12年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教育援助。 2010年10月,巴哈马青年组织代表参观我援巴国家体育场项目建设工地。中国驻巴哈马大使胡定贤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帮助,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是为了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中国政府的援助是真诚的、无条件的。

  44.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2009年2月,中国援非国家马拉维议会大厦一期工程续建开工典礼隆重举行。 2010年3月,马拉维劳工部穆萨部长参访建设工地,代表马拉维政府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形势下仍信守承诺,坚持给予马无私援助。

  45.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中国援建巴基斯坦巴中友谊中心项目 上海建工集团参与援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项目 2013年11月26日,中国援建的新核电站在港口城市卡拉奇举行启动仪式,巴总理谢里夫亲自参加破土动工仪式。该核电项目造价95.9亿美元,预计6年内完工,建成后有望缓解巴基斯坦长期以来的能源危机。

  46.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中国援建的加纳国家大剧院,1992年投入使用,是加纳的标志性建筑,在加纳流通的面值2万赛地的纸币上印有加纳国家大剧院的图案。 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外景。 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占地12公顷,建筑面积68210平方米,拥有6万个座位,能够满足举办洲际运动会和国际足联、国际田联比赛的要求。2004年7月18日奠基,2009年2月15日竣工移交,总投资超4亿元人民币。 非盟会议中心,是中国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项目耗资2亿美元。 塞内加尔达喀尔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政府无偿援助塞内加尔的重要援建项目。2008年12月开工,2011年4月建成移交,造价2.335亿元人民币。大剧院占地面积3.44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0671平方米,地上建筑6层、地下1层,观众席1800座。 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亚的斯亚贝巴至阿达玛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是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47.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48. 中国特色外交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对周边近邻,我们更是义字当头、顾全大局,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肆虐时,我们克服困难,坚持不让人民币贬值,为有关国家和地区战胜危机提供了宝贵支持。

  49. 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即去往非洲,体现出对非洲人民兄弟般的情义。 3 月24 日,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机场,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和夫人到机场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 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陪同下检阅仪仗队和陆海空部队及特种兵方队。 3月26日,南非总统祖马在比勒陀利亚联邦大厦前广场举行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南非。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祖马和夫人一起步入广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