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电线电缆的相关标准解读

电线电缆的相关标准解读. 技术标准体系. 国内技术标准体系 1 、国家标准( GB 、 GB/T ) 2 、行业标准( JB 、 YD ) 3 、企业标准( QB ) 标准体系中一个总的原则:企业标准中不能有与行业业标准、国家标准相抵触的内容;行业标准中不能有与国家标准相抵触的内容。. 电缆的导体. GB/T 3956-2008 (IEC 60228 : 2004,IDT)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ITU 国际电信联盟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zare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线电缆的相关标准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线电缆的相关标准解读

  2. 技术标准体系 • 国内技术标准体系 1、国家标准(GB、GB/T) 2、行业标准(JB、YD) 3、企业标准(QB) 标准体系中一个总的原则:企业标准中不能有与行业业标准、国家标准相抵触的内容;行业标准中不能有与国家标准相抵触的内容。

  3. 电缆的导体 GB/T 3956-2008 (IEC 60228:2004,IDT)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ITU 国际电信联盟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负责有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 ITU 国际电信联盟:负责电信标准化方面的工作。 • idt 等同 eqv 等效 neq非等效 mod 修改采用

  4. 导体的材料 • 导体应包含以下类型之一: • -----不镀金属或镀金属的退火铜线 • -----铝或铝合金线

  5. 导体的种类 • 导体共分四种:第1种、第2种、第5种和第6种。 • ---第1种:实心导体; • ---第2种:绞合导体; • ---第5种:软导体; • ---第6种:比第5种更柔软的导体。

  6. 第一种: 实心导体 • ----实心铜导体应为圆形截面; • ----截面积10mm2~35mm2的实心铝导体应该是圆形截面。对于单芯电缆,更大尺寸的导体应是圆形截面;而对于多芯电缆,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成型截面。 • ----20℃时导体的电阻值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值

  7. 第二种 非紧压圆形导体 • ----绞合铝导体或铝合金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mm2 • ----每根导体的单线应具有相同的直径 • ----每根导体的单线数量不应小于规定的相应的最小值 • ----20℃时导体的电阻值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值

  8. 第二种 紧压圆形导体和绞合成型导体 • ----紧压绞合圆形铝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不应小于10mm2,绞合成型的铜导体、铝导体的标称截面积应不小于25 mm2。 • ----同一导体内不同单线的直径之比应不大于2。 • ----每种导体内的单线数量不小于相应的最小值。 • ----20℃时导体的电阻值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值

  9. 第五、六种 软 导 体 • ----软导体(第5、6种)应由不镀金属或镀金属的退火铜线构成; • ----每根导体中单线应具有相同的标称直径 • ----每种导体中的单线直径不应超过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10. 电阻的测量 • 计算公式 • R20=Rt×kt×1000/L • Kt----温度校正系数; • R20 ----20℃时导体电阻,Ω/km; • Rt ----导体测量的电阻值, Ω • L ----电缆长度,m • Kt=1/(1+0.00393(t-20))=254.5/(234.5+t)铜 • =1/(1+0.00403(t-20))=248/(228+t)铝

  11. 电缆导体相关标准 • GB/T 3952-2008 《电工用铜线坯》 • GB/T 3953-2009 《电工圆铜线》 • GB/T 3954-2008 《电工圆铝杆》 • GB/T 3955-2009 《电工圆铝线》

  12. GB/T 3952-2008《电工用铜线坯》 • 规定了电工用铜线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适用于直径为6.0mm~35.0mm,供进一步拉制线材或其他电工用铜导体的圆形截面铜线坯。

  13. T1的氧含量不大于0.04%;TU1的氧含量不大于0.001%。T1的氧含量不大于0.04%;TU1的氧含量不大于0.001%。 T2的氧含量不大于0.045%;TU2的氧含量不大于0.002%。 T3的氧含量不大于0.05% 由于生产铜杆的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铜杆中的含氧量及外观就不同。上引生产的铜杆,工艺得当氧含量在20ppm以下,叫无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的铜杆是在保护条件下的热轧,氧含量在200-500ppm范围内,但有时也高达700ppm以上,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生产的铜外表光亮,俗称光亮杆。(1ppm=1mg/kg=1mg/L=1×10-6 ppm是表示百万分之(几),或称百万分率)

  14. GB/T 3953-2009《电工圆铜线》 • 规定了电工圆铜线的型号、规格、材料、尺寸、机械性能、电性能、交货要求及包装等。

  15. GB/T 3954-2008《电工圆铝杆》 • 规定了电工圆铝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16. GB/T 3955-2009《电工圆铝线》 • 规定了电工圆铝线产品型号、规格、材料、电气和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包装及标志等

  17. GB/T 1179-2008《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 规定了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 导线型号和名称 • JL 铝绞线 • JL/G1A JL/G1B JL/G2A JL/G2B JL/G3A 钢芯铝绞线 • G1A 数字表示钢芯强度2比1强度更高 字母A B 表示锌层厚度 B比A更厚。 • 接头 • 绞制过程中,单根或多根镀锌钢线均不应有任何接头。 • 铝线中单线的接头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值,在同一根单线上或整根导线中,任何两个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m.

  18. GB/T 12527-2008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为1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用铜芯、铝芯、铝合金耐候型聚氯乙烯、聚乙烯和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19. 2. 材料代号 导体材料代号 铜导体——省略 铝导体——L 铝合金导体——LH 绝缘材料代号 聚氯乙烯绝缘——V 聚乙烯绝缘——Y 交联聚乙烯绝缘——YJ

  20. 3. 产品表示方法 • 产品用型号、规则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 举例: 额定电压1k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单芯,标称截面为70mm2,表示为:JKV-1 1*70 GB/T 12527-2008.

  21. 4. 使用特性 • 4.1 额定电压U为1kV及以下。 • 4.2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绝缘应不超过 70℃;交联聚乙烯绝缘应不超过 90℃。 • 4.3 电缆的敷设温度应不低于-20 ℃。 • 4.4 电缆外径(D)小于25mm的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4D。电缆外径(D)大于或等于25mm的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6D。

  22. 5. 导体要求 • 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绞合的铜线或者铝线。导体中的单线在7根及以下不允许有接头。7根以上的绞线中单线允许有接头,但成品绞线上两接头间的距离不小于15mm。

  23. 6. 绝缘 • 6.1 材料 材料应采用耐候型的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 烯为基的混合料。 • 6.2 结构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减去0.1mm后的结果。 • 6.3 成品电缆 电缆应能承受3.5kV、1min电压实验。 单芯电缆应浸在温室水(附加电极)中1h后进行。 注:单芯电缆的火花试验正在考虑中。

  24. GB/T 14049-2008 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 •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架空电缆)产品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Um)为10(12)kV的架空电力线路用铜芯、铝芯、铝合金芯交联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25. 2. 使用特性 • 2.1 额定电压为10kV。 • 2.2 电缆敷设温度不低于-20 ℃。 • 2.3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 5s)电缆的最高温度: 交联聚乙烯绝缘 250 ℃ 高密度聚乙烯绝缘 150 ℃

  26. 2.4 电缆导体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 有承载线结构电缆 由绝缘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决定。 交联聚乙烯绝缘 90 ℃ 高密度聚乙烯绝缘 75 ℃ • 无承载线结构电缆(在考虑中)

  27. 3.技术要求 • 3.1导体及承载绞线 • 导体中的单线为7根及以下时,所有单线均不允许有接头;7根以上时,单线允许有接头,但成绞线上两单线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m。 • 3.2 绝缘 •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减去0.1mm。

  28. 3.3 屏蔽 • 3.3.1 导体屏蔽 • 导体表面除轻型薄绝缘结构外,均应有半导电屏蔽层,导体屏蔽用半导电料可以是交联型的或者是非交联型的。 • 3.3.2 绝缘屏蔽 • 3芯绞合成缆的绝缘线芯,应有挤包的半导电层作为绝缘屏蔽,不允许采用轻型薄绝缘结构,单芯电缆均采用耐候黑色绝缘,可不包覆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屏蔽层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减去0.1mm。

  29. 3.4 交流电压试验

  30. GB/T12706-2008标准解读 • 1. 电缆型号代码的变化 • 1.1 导体代号的变化和解读 • 在新旧标准版本中规定软结构导体给以使用GB/T3956中第5种导体,老版本中没有规定软铜导体的代号,而在新版中规定软铜导体的代号(R)。

  31. 1.2 挤包的内衬层和隔离层(护套)代号变化和解读 • 在新版标准中将“聚乙烯护套”改成“聚乙烯或聚烯烃护套”,范围更广,能适用于无卤低烟系列产品的型号中

  32. 1.3 铠装代号 • 在新老标准中对铠装材料代号没有发生变化。 • 双钢带铠装2 • 细圆钢丝铠装3 • 粗圆钢丝铠装4 • (双)非磁性金属带铠装6 • 非磁性金属丝铠装7

  33. 解读: • GB/T2952中“细圆钢丝”和“粗圆钢丝”直径的分界线为: 细圆钢丝直径:0.8~3.15mm; 粗圆钢丝直径:4.0~6.0mm; • (双)非磁性金属带铠装材料为不锈钢带、铝或铝合金带等。 • (双)非磁性金属丝铠装材料为不锈钢丝、铜丝或镀锡铜丝、铜合金丝或镀锡铜合金丝、铝丝或铝合金丝等。

  34. 1.4 外护套代号变化与解读 • 在新版标准中将“聚乙烯护套”改成“聚乙烯或聚烯烃护套”,范围更广,能适用于无卤低烟系列产品的型号中

  35. 对一些非常规的产品型号要适应 • VRV • YJRV • YJV73或YJV63 • WDZB-YJY23

  36. 2. 产品结构的变化 • 2.1 电缆绝缘线芯结构的变化 • 在新版标准中,根据附录A“确定护层尺寸的假设直径计算方法”中可以知道其导体芯数从1芯到61芯(等截面情况),不等截面情况是有3+1结构、3+2(或3+1+1)结构和4+1结构

  37. 2.2 多芯电缆中性线和保护线导体标称截面的规定 • 老标准中3+1结构中第四芯截面是接近或等于主截面一半的标称截面; • 新标准中规定了中性线和保护线较小导体的标称截面是接近或等于主截面一半的标称截面,但是没有规定不等截面电缆3+1+1形式中,另外一个小截面导体的标称截面,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另外一个小截面导体肯定比第一个小截面导体的截面要小,但小多少要根据用户要求或标书要求确定,不能随意确定。

  38. 3. 外护套厚度问题 • a) 无铠装电缆的非金属护套和不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外护套,其厚度的最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85%-0.1mm. • b) 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外护套和隔离套,其厚度的最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80%-0.2mm.

  39. 4. 火花试验问题 • 新标准中增加了隔离套和外护套的火花试验内容。

  40. 二、新版GB/T12706.2-2008 • YJSV62 -8.7/10 1×240/25 :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屏蔽聚氯乙烯内护套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8.7/10kV,单芯铜导体,标称截面240mm2,铜丝屏蔽标称截面25mm2。

  41. 1. 金属屏蔽要求的变化 • 铜带屏蔽有一层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也可采用双层铜带间隙绕包。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15%(标称值),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 • 软铜带应符合GB/T11091-2005的规定。 • 铜带标称厚度为: 单芯电缆:≥0.12mm; 三芯电缆:≥0.10mm; • 铜带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42. 2. 电缆性能要求的变化 • 2.1 绝缘平均厚度和绝缘偏心度 • 新版标准中增加了绝缘偏心度的考核要求,取消了绝缘平均厚度的考核要求,仅仅考核绝缘最薄处厚度和绝缘偏心度 • 绝缘平均厚度考核要求的取消对中压交联电缆绝缘原材料消耗来说是一场革命.

  43. 2.2 外护套厚度 • a) 对于非铠装电缆 和不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外护套,其厚度的最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85%-0.1mm. • b) 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外护套和隔离套,其厚度的最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80%-0.2mm.

  44. 2.3局部放电试验 • 应按GB/T3048.12-2007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灵敏度应为10pC或更优。 • 在1.73U0下,应无任何有被试电缆产生的超过声明试验灵敏度的可检测到的放电。 • 注:被试电缆的任何放电都可能有害。

  45. 应按GB/T3048.12-2007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灵敏度应为5pC或更优。应按GB/T3048.12-2007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灵敏度应为5pC或更优。 • 在1.73U0下,应无任何由被试电缆产生的超过声明试验灵敏度的可检测到的放电。 • 注:被试电缆的任何放电都可能有害。

  46. 三、新版GB/T12706.3-2008 • 1. 导体屏蔽要求 • 导体屏蔽应为挤包的半导电层。标称截面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有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

  47. 金属屏蔽要求的变化 • 标称截面500mm2及以上电缆金属屏蔽应采用铜丝屏蔽结构。铜丝屏蔽应由疏绕的软铜线组成,其表面应有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铜带扎紧,相邻铜丝的平均间隙应不大于4mm。

  48. 2. 电缆性能要求的变化 • 2.1 绝缘平均厚度和绝缘偏心度 • 新版标准中增加了绝缘偏心度的考核要求,取消了绝缘平均厚度的考核要求,仅仅考核绝缘最薄处厚度和绝缘偏心度 • 绝缘平均厚度考核要求的取消对中压交联电缆绝缘原材料消耗来说是一场革命.

  49. 2.2 外护套厚度 • a) 对于非铠装电缆 和不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外护套,其厚度的最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85%-0.1mm. • b) 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外护套和隔离套,其厚度的最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80%-0.2mm.

  50. 防水电缆与阻水电缆的区别 • 防水电缆是阻止水进入电缆结构的内部,是在电缆的护层上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结构和材料。 • 阻水电缆是考核允许水进入到电缆的内部,但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允许渗透到规定的长度。 • 阻水电缆分为导体阻水和缆芯阻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