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2015 年經濟發展願景 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 (2007  2009 年 )

2015 年經濟發展願景 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 (2007  2009 年 ). 經濟部工業局. 2007 年 3 月 14 日. 目錄. 壹、 2015 年產業發展願景 貳、產業發展套案 一、營造優良投資環境 二、開創產業發展新局 參、產業人力 套案 肆、公共建設套案 ( 水水水 ) 伍、產業發展套案申請連絡窗口. 壹、 2015 年產業發展願景.

zari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5 年經濟發展願景 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 (2007  2009 年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年)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年) 經濟部工業局 2007年3月14日

  2. 目錄 壹、2015年產業發展願景 貳、產業發展套案 一、營造優良投資環境 二、開創產業發展新局 參、產業人力套案 肆、公共建設套案(水水水) 伍、產業發展套案申請連絡窗口

  3. 壹、2015年產業發展願景 為了台灣經濟的永續成長及回應企業的心聲,政府在2006年7月召開了「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並在投資台灣優先的「大投資」和照顧弱勢的「大溫暖」等二大主軸下,規劃以邁向「繁榮、公義、永續的美麗台灣」為國家發展新願景,期達成2009年每人GDP 2萬美元、2015年每人GDP 3萬美元之目標。 第一階段(2007至2009年)規劃分成「產業發展」、「產業人力」、「金融市場」、「公共建設」及「社會福利」等五大套案展開。經濟部有關業務: -主辦「產業發展套案」,包括「營造優良投資環境」及「開 創產業發展新局」2項旗艦計畫。 -協辦「產業人力套案」加強培訓產業所需專業人才;「公共 建設套案」推動「不缺水」、「不淹水」及「親近水」策略。

  4. 繁榮、公義、永續的美麗台灣 • 2015年發展目標 2009年 2015年 年平均成長率5% 每人GDP 3萬美元 目標 每人GDP2萬美元 願景 註:*2009年各業成長率為2006至2009年平均值。 **2015年各業成長率為2006至2015年平均值。

  5. 營造優良投資環境 開創產業發展新局 貳、產業發展套案 旗艦計畫 ◎提供土地優惠 ◎充裕勞動力供應 ◎提供資金協助 ◎提升環評等行政審查效率 ◎建立促進企業投資機制 ◎新興產業發展 ◎產業升級轉型 ◎產業均衡發展

  6. 提供土地優惠 營造優良投資環境 ◎國有土地四免六減半◎釋出台糖公司土地◎延長並擴大006688措施第2期◎協助利用毗連非都市土地擴大投資◎協助未登記業者聚集地區土地使用變更◎強化工業區及產業支援基礎設施 充裕勞動力供應 ◎改善工作環境,提高本國勞工就業意願◎檢討外勞政策◎三K及三班外勞引進 ◎建立協商平台 提供資金協助 提升環評等行政審查效率 ◎加強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國家發展基金參與投資傳統產業 建立促進企業投資機制 ◎強化政策環評◎改善個案環評審查 ◎中央與地方合力招商◎落實單一服務窗口 ◎結合各部會力量,積極排除投資障礙

  7. 一、營造優良投資環境 (一)提供土地優惠 國有土地四免六減半 • 各縣市政府依地方產業發展需要,提出轄區內國有閒置或低度利用土地,由經建會跨部會審查小組協調釋出。 • 預計可提供國有土地100公頃,以供各縣市政府辦理招商作業。 釋出台糖 公司土地 • 由經濟部受理廠商或開發單位之使用計畫,並成立跨部會審查小組進行專案投資審查,俾由台糖公司釋出土地,以協議出租或參與投資方式提供產業使用。 • 預計可提供1,000公頃以上土地供廠商或開發單位申請。 延長並擴大006688措施 第2期 • 擴增200億元額度(合計500億元額度,已執行170億元),延長實施至2008年12月止。 • 預計出租達350公頃(含已執行出租125公頃) 、可吸引500家廠商投資生產、吸引投資金額1,750億元、創造年產值2,100億元、增加就業機會35,000個。

  8. (一)提供土地優惠(續)  協助利用毗連非都市土地擴大投資 • 由經濟部受理廠商申請,依經濟部會同農委會、內政部等單位共同訂定之用地變更審查機制與流程予以審核。 • 協助200家廠商解決土地問題;預計可增加投資金額350億元;增加就業人數5,500人。 協助未登記業者聚集地區 土地使用變更 • 由經濟部協助各縣市政府針對已形成產業聚落地區,以新訂、擴大或變更都市計畫方式解決土地問題。 • 預計解決3個以上產業聚落之土地取得及營運問題。(1.烏日溪南地區金屬製品業、2.彰北地區金屬機械業、3.社頭織襪業) • 新建雲林離島等工業區聯外道路;協調拓寬斗六及林園工業區聯外道路,提高交通便利性,有助於700家廠商及員工32,000人之人貨運輸。 • 設置遊艇下水設施,遊艇業產值由2005年71.4億元提高至2009年105億元,並可增加1,000個就業機會。 強化工業區及產業支援基礎設施

  9. (二)充裕勞動力供應 改善工作環境提高本國勞工 就業意願 • 由經濟部及勞委會共同協助診斷諮詢6,000家,深度輔導1,200家廠商,改善工作環境、安全衛生、提高勞動環境品質,以提高本國勞工就業意願。 檢討外勞政策 • 建立外勞引進動態管理機制。 • 檢討外勞開放行業類別、 引進期限及核配比例。 三K及三班外勞引進 • 開放特定製程(三K)及24小時輪班(三班)產業外勞引進。 • 三K:已於95年1月及9月分2次開放,總計2萬名。 • 三班:已於95年12月19日開放1萬名,申請截止日96年1月18日;2月28日工業局審查完畢;3月31日勞委會核配 。 建立 協商平台 • 經濟部與勞委會成立協商平台,解決產業缺工問題,及工作環境的改善。

  10. (三)提供資金協助  加強中小企 業信用保證 • 作法 • 放寬設立未滿1年但已取得政府機關、國營事業或上市櫃公司訂單之中小企業得送保證。 • 資本性支出貸款專案信用保證成數由5成提高為7成。 • 配合推動「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融資。 • 效益 • 提升信保利用率由20.9%至21.5%以上。 • 信保基金未來3年提供保證金額達1兆元以上,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融資金額達1.6兆元以上。 國家發展基金參與投資傳統產業 • 作法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匡列200億元額度,供非屬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之傳統產業申請參與投資。 • 效益:每案以參與投資20%為原則,預計可促成傳統產業1,000億元投資。 *自95年10月1日起行政院開發基金與中美基金合併為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

  11. (四)提升環評等行政審查效率 計畫(措施)內容 • 強化政策環評 • 目的:政府部門重大政策先行與人民溝通,以消弭爭議,並降低個案環評之不確定性。 • 確立政策環評作業程序,以便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遵循。 • 政策環評與個案環評分屬不同程序,依法無先後關係。惟重大個案環評審查時,若該產業尚未完成政策環評,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就相關政策提出說明,俾利審查。 • 改善個案環評審查 • 目的:檢討及改善開發行為環評審查機制,提升行政效率。 • 加強環評書件資料正確性及專業審查機制,降低因審查標準、程序及資料不確定性所衍生之爭議。 • 檢討環評審查相關規範,修訂專案小組運作方式(如:邀請相關產業及地方政府推薦之專家納入專案小組運作等),擴大資訊公開。

  12. (五)建立促進企業投資機制 計畫(措施)內容 • 中央與地方合力招商 • 由經濟部次長與縣市副首長成立「促進投資會報」,協助各縣市規劃產業發展目標及策略,創造有利招商環境,發掘投資案源與投資機會,建立全方位投資服務。 • 提供地方政府合理財政誘因,以鼓勵地方招商。 • 落實單一服務窗口 • 提供科學園區化之行政服務效能,推動縣市政府縮短審查作 業流程。 • 建立土地供需資訊平台及投資資訊網站。 • 結合各部會力量,積極排除投資障礙 • 由經濟部部長邀集各部會副首長定期召開「促進投資推動小組會議」,協助解決重大投資個案問題。 • 運用經濟部「促進投資聯合協調中心」提供重大投資案件專人專責之服務。

  13. 新興產業發展 開創產業發展新局 ◎無線寬頻及相關服務產業 ◎數位生活產業 ◎健康照護產業 ◎綠色產業 產業升級轉型 ◎農業 -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   -辦理漂鳥計畫,培育青年農民 ◎製造業 -從成本降低邁向價值創造   -深耕品牌價值   -主力產業延伸關聯產業發展   -基礎產業設備汰舊換新   -大企業協助關聯中小企業 ◎服務業 -推動法規鬆綁   -服務業科技化   -協助資金籌措   -致力服務創新   -規劃服務業品質認證 -個別產業:觀光、電信服務及醫療服務 產業均衡發展 ◎協助弱勢產業 ◎輔導地方型產業 ◎輔導中小企業

  14. 未來市場潛力 (單位:億美元) 台灣在新興產業之預估產值 二、開創產業發展新局 (一)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圖像 • 預估至2015年無線寬頻及相關服務產業、數位生活產值將超過新台幣兆元;健康照護與綠色產業表現亦具潛力。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研究,2006年9月。

  15. (二)產業升級轉型—製造業 發展願景 (1)由專注降低成本轉而強調價值鏈的提升 (2)從代工邁向高價品供應與生產材料整合服務 (3)從材料供應邁向新興產業整合創新加值者 (4)從供給導向服務邁向使用者導向之整合服務 單位:新台幣

  16. (三)產業均衡發展 開發共同技術及材料並積極擴散;推動台灣製造(MIT)標章及加強產品標示;貿易救濟機制協助受損產業。 協助弱勢產業 輔導地方型產業 發展「一鄉一特色」之地方特色產業;設置玻璃、織襪等傳統產業專區。 輔導中小企業 透過創新育成加值、縮短產業數位落差及提升品質。 2009年願景與目標 2009年中小企業家數達135萬家以上 2009年中小企業營業額達13.8兆元以上 2009年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799萬人以上 中小企業家數122萬6千家 中小企業營業額達10兆元 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764萬人以上 目 標 2005年 2009年

  17. 參、產業人力套案(與經濟部相關業務) • 產業專業人才培訓計畫 • 培訓領域:半導體及數位內容、晶片系統、精密機械、影像顯示等領域。 • 開發專業認證課程。 • 進行職前、在職及轉職等訓練。 • 擴大碩士級產業研發人才供給計畫 • 擴大培訓領域:由原電資、 材料、 物理、 精密機械等科技領域擴至傳統領域。 • 企業合作:企業負擔部分培訓費用,並承諾雇用7成以上畢業生。 • 預期效益 • 20072009年培育:25,000名專業人才;4,800名研發碩士。 強化專業體系 產學(研)合作連結創新 • 方向 • 透過活絡產學人才流通以及研發合作,使企業獲增科技基礎研究、先端技術發展、產品創新支援,提升產業前瞻創新能力。 • 具體措施 • 強化產學研發補助(學界科專計畫)。 • 強化產學合作支援體系(「設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補助計畫」、國內外企業研發中心與學校合作、財團法人研發機構與國內大學合設學研聯合研發中心) 。 • 推動國際合作研發及培育人才。 • 預期效益 • 引導學術研發能量至產業界,強化科技研發與產業創新的連結。

  18. 延攬海外科技 人才專案計畫 • 計畫內容 • 發展hirecruit.nat.gov.tw成為台灣對全球人才供需媒合的入口網站。 • 除美日外,擴增印度、東歐、俄羅斯人才延攬據點,以拓展外籍人才之引用。 • 積極規劃延攬海外第二代、小留生、及銀髮人才。 • 加強駐外單位(經濟組、科學組及文化組)攬才服務功能。 • 持續辦理海外攬才活動,發揮整合僑界力量,提高我國產學研單位海外知名度與曝光率,提振台灣向心力。 • 預期效益 • 預計2007-2009年累計協助國內企業延攬750名海外科技人才,與提供海外科技人才網站平台媒合服務7,200人次。 • 推動領域 • 首期以產業基礎技術,包括模具、紡織、表面處理及精密機械等產業為主。 • 推動方式 • 規劃產業所需實務學程:配合區域產業群聚,結合學校、產業(公會),研析共通基礎技術項目並規劃系所及學程。 • 教育部成立推動委員會,進行提案計畫審核、長期指導推動方向及評估效益。 • 針對審核通過之技職校院,教育部對於調整科系課程所需添購設備及師資進行補助、經濟部對於學校四年級生提供定額獎學金,另國科會針對學校研擬之產學合作計畫進行審查及經費補助。 • 預期效益 • 20072009年培育7,700人。 產業人力紮根

  19. 肆、公共建設套案(水水水) 繁榮、公義、永續 美麗台灣 目標 計畫重點 願景 一、不缺水 水水水(經濟部業務) 二、不淹水 三、親近水 快易通 四、便捷網 五、安全行 好生活 六、健康樂 七、環境美

  20. 打造水水水台灣

  21. 伍、產業發展套案申請連絡窗口

  22. 簡報完畢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