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教育学

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 掌握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 识记并理解教育学发展进程中每个重要历史时期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的基本观点或主张。 3. 辨析传统教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学思想的意义与区别。 4. 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5. 明确学习教育学在树立科学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及规范,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目 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zayit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2. 学习目标 1.掌握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识记并理解教育学发展进程中每个重要历史时期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的基本观点或主张。 3.辨析传统教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学思想的意义与区别。 4.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5.明确学习教育学在树立科学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及规范,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3. 目 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4.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从语源上看,教育学(Pedagogy)一词是从希腊语Pedagogue,既教仆派生而来的。古希腊把照料、陪送年幼奴隶主子弟来往于学校,并帮助他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奴隶称为教仆。可见,教育学就是如何照管儿童的学问。现在,在英语国家中,教育学已由过去使用Pedagogy逐渐转向了使用Education 一词,教育(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已由Education取代了Pedagogy。不过在欧洲地区,两词仍区别使用:把“教育”理解为对儿童的培养过程,把“教育学”理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

  5. 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性: • 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的存在物; • 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研究等; • 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便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与之相应,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现象。

  6. 人类的教育形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说明: 从纵向上看,有落后原始的原始教育现象,有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核心的古代教育现象,1640年英国兴起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人类生产由过去的手工操作飞跃为采用半机械化的形式进行生产,继而便产生了近代社会、近代教育,现代社会、现代教育乃至今天的当代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外在表现和表面特征。虽然这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但是,它只有被人们关注、讨论、评说,被看作是“教育问题”时,才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7. 从横向上看,其形式有: (1)学校教育,即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特点是: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 (2)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家庭成员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奠基性、感染性、针对性、长期性、灵活性、社会性。 (3)社会教育,广义的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有两大类,一是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二是校外成人文化教育机构。

  8.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规律和反映教育规律要求的教育理论,不是教育经验的汇编;教育的实践经验乃是发展教育学的源泉;离开了实践活动、实际的经验,教育学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9.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若干观点辨析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一门学科。 教育学是把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即:研究教育事实基础上的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返回》

  10.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公元前6世纪—16世纪) 2.教育学独立形态的形成阶段(16世纪—19世纪) 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

  11.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 仅依附于其他思想而存在,理论水平较低。 • 虽未形成独立科学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收录于《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教育文献。 《师说》(韩愈)是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一篇教师专论。

  12. 《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 《学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1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私人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称,还花费很大功力整理出《诗》、《书》、《礼》、《乐》、《易》、 《春秋》等古代典籍,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大成。他在教育上主张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知之” 等,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树立了继往开来的丰碑。 孔子(公元前55l年~前479年) 返 回

  14. 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返 回

  15. 孔子创办私学图

  16.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轲“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弟子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经由曾参传至子思,子思授徒讲学 ,其门人再传至孟轲。后人将子思、孟轲并称为思孟学派。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思孟学派是影响最大的派别。由于孟 轲得孔子思想之嫡传,思孟学派又是儒学八派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对孔学贡献最大,故孟子 被尊称为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生卒约公元前372年 ~前289年 返 回

  17.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湛的论述。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湛的论述。 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也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都是欧洲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18. (一)萌芽阶段的教育学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指自从教育成为人类独立的社会活动之后,伴随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经验的日益增多,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的政治、哲学等思想中有了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和说明。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

  19. 在西方,教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式的教育作为一种古典的教育方式,对欧美教育的影响很大。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使文化教育出现了繁荣景象。

  20.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

  21.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长期以教育为业。他的教育方式十分独特,经常用启发、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他是古希腊道德哲学的创始人,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返 回

  22. 【产婆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用语,指帮助他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所谓普遍性的认识。在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宣称,他虽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像自己的母亲是一个产婆,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一样。“产婆术”因此得名。 《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3月版,第74页。 返 回

  23. 古罗马著名演说家、教育理论家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35—95)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雄辩术原理》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

  24.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阶段 • 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 教育学的学科水平有所提高。 [英]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 [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25. 根据已有的资料考察,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156-—1626)。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对“各种科学作了百科全书那样广博的观测”。并且按照科学的内在特点,对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范围进行了认真考察。其中,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根据已有的资料考察,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156-—1626)。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对“各种科学作了百科全书那样广博的观测”。并且按照科学的内在特点,对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范围进行了认真考察。其中,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6.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27.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 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返 回

  28. 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一些重要著作: 英国洛克(1632~1704)的《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1712~1778)的《爱弥儿》 法国爱尔维修(1715~1771)的《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 瑞士裴斯泰洛齐(1746~1827)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德国福录倍尔(1782~1852)的《人的教育》 英国斯宾塞(1820~1903)的《教育论》等

  29. 赫尔巴特于1806年撰写的《普通教育学》以及1835年出版的《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赫尔巴特于1806年撰写的《普通教育学》以及1835年出版的《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

  30. 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1776~1841)。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1776~1841)。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著。因为在这本书中,不仅包括了管理、教学和训练等几个部分,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而且从其理论基础来看,包括了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较为殷实,并以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教学过程及其方法等问题。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继康德之后,对教育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便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为此,在西方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看做是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31. 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32.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此后,在西方又陆续出现了众多教育家和许多伟大的教育著作。这些教育专著的出现,进一步把教育科学引向独立并趋于成熟。

  33. 在西方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可以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但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而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则最早始于康德。在西方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可以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但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而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则最早始于康德。 1776年康德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开始讲授教育学。

  34. 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革命性变革,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方面,开创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对于教育科学来说,同样是一个新的开端——使教育学走向科学化发展的新阶段。 •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亲自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综合技术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对资产阶级教育观念和理论,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为工人阶级子弟争取受教育权进行斗争,以及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设想和预见等,给无产阶级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保证了教育内容的高度科学性。

  35. 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进入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适应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兴起,有力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同时,心理科学与其他相关科学的巨大进步给教育科学的发展以有力支持。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科学研究日益深入。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充实了教育学的内容,提高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进入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适应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兴起,有力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同时,心理科学与其他相关科学的巨大进步给教育科学的发展以有力支持。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科学研究日益深入。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充实了教育学的内容,提高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36. 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在50年代科技剧烈竞争的背景下,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为之震动。1958年美国制定《国防教育法》,大量增加教育投资,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兴起教学改革的浪潮。与此同时,布鲁纳所著《教育过程》(1960年出版)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这些主张在各国的教学改革中普遍受到重视。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在50年代科技剧烈竞争的背景下,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为之震动。1958年美国制定《国防教育法》,大量增加教育投资,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兴起教学改革的浪潮。与此同时,布鲁纳所著《教育过程》(1960年出版)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这些主张在各国的教学改革中普遍受到重视。

  37.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及应用研究的加强。 • 教育学内容的分化与综合。 • 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和进步。 返回》

  38. 教育政治学 教育政策学 教育文化学 教育史 教育法学 教育伦理学 教育卫生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口学 教育文献学 教育生态学 教育工程学 教育环境学 教育未来学 …… 教育管理学 教育评价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测量学 教育实验学 教育技术学 教学论 课程论 学科教育学 德育学 体育原理 美育原理 …… 教育学原理、 幼儿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社会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师范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 基础理论学科 教育哲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科学体系 教育史学 比较教育学 基本方法学科 主要分支学科 实践与应用学科 新兴交叉学科

  39. 三、学习教育学意义和基本要求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肩负着为国家造就人才的光荣任务,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未来一代的成长。他既可以为国家、社会大力开发智力资源、创造精神财富,但也可能会扼杀人才,造成巨大的智力资源浪费。比如,同样的两个平行班级,起点一样,即开始的水平相当,只是教师不同。为什么几年之后,甚至一年、一学期之后,两个班的水平就有了明显的差距呢?为什么有的教师,同学们感到平易近人,乐于和他谈心,甚至终身难忘;而有的教师,同学们则敬而远之,甚至怀恨一生呢? 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教育素养有关,看他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师的品格,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而要想形成正确的教育信念、观点和方法,就必须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训练。

  40. 作为教育行政干部,也必须学习教育理论,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这样才能制订正确的教育规划,正确而有效地领导和检查教育工作,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干部,也必须学习教育理论,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这样才能制订正确的教育规划,正确而有效地领导和检查教育工作,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为家长也应该学习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仅是社会的事情,也是父母的天职。在我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之说,父母不仅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教师,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教子也必须有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讲究一定的艺术。所以,父母(或未来的父母)也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素养。

  41. 2. 学习教育学的要求 首先,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学习教育学。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各门学科都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尤其是人文学科更要这样,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研究教育问题。同时也不应排斥运用其他各种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但这些都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灵活掌握、具体运用。

  42. 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 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在学习时,必须 联系实际才能融会贯通。所以要通过教育观察、见习、参观、 访问和调查,以及自己受教育经历的回顾等来配合理论知识 学习,用思维和联想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也有 利于将来将理论知识用之于教育实践。

  43. 第三,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必须科学地总结、吸收古今中外有用的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理论为我所用。因为教育是人类共有的社会现象,他有很多值得相互学习的共同的东西。有不少古代的东西今天仍然有用,也有不少外国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44. 第四、要学好教育学,还必须学习与人的发展有关的知识。第四、要学好教育学,还必须学习与人的发展有关的知识。 要学好教育学,还必须学习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卫生学、人口学等与人的发展有关的学科。这些都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知识前提。另外,还应该多看一些人物传记。因为它可以栩栩如生地告诉你:一个人是怎样成长的,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这有助于我们对教育学的理解,有益于对学生的培养。

  45. 第五、如何学习教育学教材。 《教育学》教材只是我们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和线索,它为我们提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的框架。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既来于理论本身的逻辑推导,也来于实践经验总结。所以要学好教育学,除了学好教材外,更主要的是要学习教育专著、教育报刊、并了解当今的教育实践,进而深入思考教育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返回

  46. 三、学习教育学意义和基本要求 2.学习教育学的基本要求 • 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学习。 • 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学习。 • 学习与思考、继承与与创新相结合。 返回》

  47. 如何学习教育学教材。 《教育学》教材只是我们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和线索,它为我们提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的框架。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既来于理论本身的逻辑推导,也来于实践经验总结。所以要学好教育学,除了学好教材外,更主要的是要学习教育专著、教育报刊、并了解当今的教育实践,进而深入思考教育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返回

  48. 教师应做到每日三问: 一问:“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了没有?” 二问:“今天我读了没有?” 三问:“今天我写了没有?” “今天不学习未来,明天就生活在过去” (珠海一中校训) 人生三宝:“终身学习,终身运动,终身反省”

  49. (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 一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自傅道春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8页。) 学用结合

  50. 阅读以下文章,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度过几年大学时光,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阅读以下文章,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度过几年大学时光,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太阳底下,你能否“最光辉”?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今你的头顶上,照耀的已是一轮21世纪的太阳,那么太阳底下的你,该是一道 怎样的风景?你能否做到“最光辉”? 你应该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作为教师,校园就是你的“大地”,你“充满劳绩”,但更应该充满着诗意。诗意的本质是情 感。过去,你也许看起来还非常具有爱心,但你不妨无情地解剖一下自己,是否狭隘、庸俗、伪圣,是否是以学生智商的高低、分数的多少决定你情感的浓淡。诗意来源于憧憬,对明天的憧憬 会使你美丽无比。诗意的生存,会使你感觉到趣味和美,感觉到校园风景如画。于是,你与学生的每一次诘难问疑,都会唤醒彼此心中的眷恋与期待。 你应该开阔你的教育视野。除了文化视野,你还要具有时间 和空间视野。关于时间视野:你紧抓住学生在校的时间当然没有 错,但你若看不到他们更长的未来乃至一生,那么你肯定只会睁着葛朗台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