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变迁及其演进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变迁及其演进. 内容提要. 1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在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开始出现。 2 .教育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三个阶段。 3 .新中国的教育史是一部教育改革史,是一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 4 . 21 世纪人类教育将更加追求教育的国际化、民主化、多样化、终身化和现代化。.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产生. 一、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论  (二)心理起源论  (三)劳动起源论. (一)生物起源论

ze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变迁及其演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变迁及其演进

  2. 内容提要 • 1.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在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开始出现。 • 2.教育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三个阶段。 • 3.新中国的教育史是一部教育改革史,是一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 • 4.21世纪人类教育将更加追求教育的国际化、民主化、多样化、终身化和现代化。

  3.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产生 一、教育的起源 • (一)生物起源论 •  (二)心理起源论 •  (三)劳动起源论

  4. (一)生物起源论 •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  • 利托尔诺(Charls Letourneau,1831-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 沛西·能(SirThomasPereyNunn,198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5. • 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6. (二)心理起源论 •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 •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7. •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 • 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8. (三)劳动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之,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 • 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 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9. 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 儿童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至少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的知识、经验、技能、社会规范等,虽从最终目标看是为了将来从事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在宏观上是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适应了社会方面的需要;但从直接结果看则是发展了儿童的身心,实现了精神成长,在微观上促使人远离动物界,趋于社会化与文明化。 • 我们认为,教育的起源就不仅有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共同之处: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10. 学校教育的出现 • 1.学校教育的产生 • 最早的学校教育应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国家,即亚述和古巴比伦。 • 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就已有学校,称为“庠序”, • 殷朝有学校则已从甲骨文得到证实。 • 周朝,为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已普遍建立,制度也日趋完善。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类,其中国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种,乡学则分为塾、庠、序、校四种。 • 在古希腊的不同城邦,学校亦普遍建立。在专制和寡头政体的城邦,如斯巴达,学校主要是作为一种国家教育机构存在;在民主政体的城邦,如雅典学校则为社会的一个部门,由私人兴办,且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对西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有深远影响。

  11. 2.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学校教育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已政权的需要而设立的。

  12. 第二节 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及演进特质 • 一、原始教育 • 二、古代教育 • 三、现代教育

  13. 一、原始教育 原始形态的教育主要指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 1.教育的非独立性 • 2.教育的原始性 • 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14. 二、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虽然在目的、内容、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这又注定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和相同的地方。所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同属古代教育的范畴。  古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1.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 2.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 3.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15. 三、现代教育  随着以机器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约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 第二个阶段是和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在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展相适应的,包括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近100年的时间。 •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中期到现在这段时间。这个阶段和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相适应,它以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16. 现代教育的特点(从宏观上看):  • 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 2.现代教育的普及性 • 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 4.教育具有商品性 • 5.教育具有科学性 • 6.教育具有发展性 • 7.教育具有阶级性

  17. 第三节 新中国的教育 • 一、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 二、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18. (一)建国初17年的教育历程 1.1949年—1952年 当时主要采取了以下5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 (1)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的领导权; • (2)改革旧学制、颁布新学制,实行全日制学校、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同时并举的“三轨制”,为工农特别是工农干部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 (3)所有设施都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 • (4)清理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 • (5)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以便更切实际地为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这一过程大致到1952年底结束。

  19. 2.1953年——1957年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的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突出地表现在: • (1)建设社会主义国民教育制度的原则。它强调学校的国家性、统一性、非宗教性、男女平权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2)教育目的。它规定培养全面发展的成员为教育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最主要的途径则是掌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的各科知识,并实现“门门五分”。 • (3)教学为主的思想。它强调智育的首要性,主张德育主要也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同时它也就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课堂活动的主导作用。

  20. 3.1958年——1965年 提出了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 • 第一,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给合的方针,既要克服学习苏联过程中一定程度的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缺点,又要纠正1958年以来发生在生产劳动、政治运动过多,以及伤害广大教师积极性的“左”的错误。 • 第二,应当有机地促进教学、生产、科学研究的三结合,这种结合应以教学为主,必须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明确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基本形式,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必须有所限制。 • 第三,办好学校,党组织要善于团结知识分子,建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的同志式的尊师爱生关系。 •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应求高、求纯、求一律,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共产主义者。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要求。

  21. (二)“文革”十年 • 教育革命是这场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于对教育的性质和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教育已经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统治,甚至认为文化革命前的17年培养的学生都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所以要对教育进行彻底的革命。

  22.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教育改革 • 1978年恢复了高考制度。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路线,对外开放汲取了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同时指出:“中央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 • 199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现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

  23. 二、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 (一)义务教育 • (二)高中阶段教育 • (三)民办教育 • (四)高等教育 • (五)教师 • (六)教育经费

  24. 第四节 21世纪人类教育的展望 从国际上看,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 二、追求教育的民主化 • 三.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 四、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 五、追求教育的现代化

  25. 复习思考: • 1.教育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评价生物起源理论和心理起源理论。 • 2.试述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如何?各有什么特征? • 4.为什么说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是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 • 5.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的成就和艰巨任务? • 6.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是什么?

  26. 学用结合: •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未来社会,教育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阅读以下短文,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27. 教育的未来 • 其一,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养人才,在于培育德育、智育、体育、能力、美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 其二,教育的价值。A.继承、传播、发展知识的主要途径。B.发展人类民主文明社会的基础。C.孕育和发展社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园地。D.提高国民素质。E.培养未来产业大军、 • 科技人才、社会精荚的基础。F.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和支柱。 • 其三,教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A.教育不仅应当传授已被认识的科学真理。B.教育应启发和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致力于新的发展、发明和创造。C.追求教育思想、方法的科学性。D.面向未来培养人才。F.教育内容应反映人类最新的科学成就。 • 其四,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基本人权之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及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的多样性。 • 其五,教育的基础化和全球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当代经济全球化,未来人才流动全球化,决定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全球化。 • 其六,教育的终身化。人类知识飞速发展,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多媒体数字网络及网络远程大学等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 其七,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与教育方法的革命。教学方法应从课堂灌输——课后复习——考试检查,改为自学——课堂辅导——计算机分析与仿真,或实验研究——论文,使学习过程变为学习、应用、发展的过程。 • 其八,学校教育与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由学校的专利变为社会共同的事业,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产业。 路甬祥:(教育的未来),(云南教育),2001年第1期。

  28. 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看,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具有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教育的主旨是要培养人。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没能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请你参加下面的讨论,也谈谈对我国教育功能的看法。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看,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具有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教育的主旨是要培养人。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没能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请你参加下面的讨论,也谈谈对我国教育功能的看法。

  29.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 全世界获得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的科学家中有2/3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有62位诺贝尔奖得主。剑桥大学出了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世界近万所大学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卡文迪什实验室出了25位,汤姆逊、卢瑟福两任主任培养了19位。上述事实足以让国人惊呼:“诺贝尔奖得主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吗?”与此同时,我们的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不由不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今天所做的离真正的教育还有多大距离?要反思这个问题,重要的前提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必须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不同的学生观决定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郑金洲博士认为,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无疑是第一位的,从词义上看,学生似乎是处在被动的被引导地位,但只要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样也是教育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根本性前提。鲁洁教授认为,个体独立性的教育必须是教育的基础;人的自主、自尊、自强是使人成为主体、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教育要成为独立性、丰富多样个性的催生剂。吴椿研究员认为,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即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整合上述观点,所谓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个性、兴趣、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实现了学生主观意愿的和充分发挥潜能的主动发展,教育才达到了它的目的。教育就是人尽其才的过程;教育只有在相信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人的能力之后,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0. 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当成物,而不是有自由意志、有丰富敏感的内心和有独特判断需要与能力的活的人。肖川博士认为,超强社会化的消极后果,一是消除独特性,压抑创造性,进而泯灭个性,使人变得平庸、卑琐、谨慎和盲从,缺乏冒险、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缺乏责任承担能力;二是造成人格的分裂,使人具有以掩饰真实的自我为代价的过强的“社会适应力”,造成言不由衷,表里不一。某教育家曾极为尖刻地疾呼:“教育不把人训练成废物就不收场!”当然,笔者坚信中国教育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绝非无懈可击。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当成物,而不是有自由意志、有丰富敏感的内心和有独特判断需要与能力的活的人。肖川博士认为,超强社会化的消极后果,一是消除独特性,压抑创造性,进而泯灭个性,使人变得平庸、卑琐、谨慎和盲从,缺乏冒险、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缺乏责任承担能力;二是造成人格的分裂,使人具有以掩饰真实的自我为代价的过强的“社会适应力”,造成言不由衷,表里不一。某教育家曾极为尖刻地疾呼:“教育不把人训练成废物就不收场!”当然,笔者坚信中国教育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绝非无懈可击。 • 最有资格比较中西方教育的人应该是那些在中西方生活多年、有着丰富感性体验并熟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们。他们仔细比较中美两国的教育,得出这样的认识与判断:中国教育更强调把孩子培养成现实社会的价值趋向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功利性,而缺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美国教育更强调按照孩子自我固有的兴趣、爱好,甚至能力倾向,把被教育者培养和发展成对个人和社会而言均具有最大和最好可能利益的人。

  31. 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和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要牺牲掉大部分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和自主性,这可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取得举世瞩目的佳绩,但就长远来说,人的发展毕竟是个终生不懈的过程,我们用十几年学校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和近乎工艺流程的精细模式去抗衡受教育者终生的主观愿望和主动发展能力是多么愚不可及!那些被磨灭了个性、兴趣和自主性的孩子,其发展潜力和终生发展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专家们所公认的结论是:中国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是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而美国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是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多;中国的受教育者愈来愈趋向大同,而美国的受教育者则愈来意趋向遇异。不同的学生观造就了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又造就了不同的学生。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充分尊重个人主观意愿、宽松民主、主动发展的真正教育;需要坚决摒弃的,是漠视个性、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被动发展的教育。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和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要牺牲掉大部分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和自主性,这可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取得举世瞩目的佳绩,但就长远来说,人的发展毕竟是个终生不懈的过程,我们用十几年学校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和近乎工艺流程的精细模式去抗衡受教育者终生的主观愿望和主动发展能力是多么愚不可及!那些被磨灭了个性、兴趣和自主性的孩子,其发展潜力和终生发展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专家们所公认的结论是:中国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是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而美国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是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多;中国的受教育者愈来愈趋向大同,而美国的受教育者则愈来意趋向遇异。不同的学生观造就了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又造就了不同的学生。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充分尊重个人主观意愿、宽松民主、主动发展的真正教育;需要坚决摒弃的,是漠视个性、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被动发展的教育。 • 管锡基、裴锦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现代化),2002年第6期。

  32. 研究指南: • ●研究动态 • 教育的起源究竟是什么?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思考。正是由于对起源认识的不同,才使人们对教育的本质、规律有着不同的理解。目前,思路逐步明晰,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 • 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思潮,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如何去实践,一直是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没有成功的模式,需要各国结合自己的情况,加以摸索。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特征对每一个国家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这种新的需求,怎样对原有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做出调整,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做出回答。

  33. ●研究课题 • (1)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起源的学说,你对这些学说怎样看。 • (2)试比较中西方古代教育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 (3)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如何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 • (4)当今世界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征。 • (5)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34. 参考文献: • 1.郑金洲《教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 3.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4.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 5.袁振国主编《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6.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 7.董纯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 8.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 •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 11.谢维和、裴娣娜《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 12.郝森林.劳动、人、教育的起源——辨析与探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 13.桂渊.教育起源、本质及其内部规律探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1 • 14.高等教育大众化笔谈。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1 • 15.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探讨。高等教育研究,1999,l • 16.王传金.基础教育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育探索,2000,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