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体育社会学导言 授课人:倪京帅

体育社会学导言 授课人:倪京帅. 作者:卢元镇 职务: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和休闲学系主任         中国体育社会学会秘书长 简历:

ze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体育社会学导言 授课人:倪京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体育社会学导言 授课人:倪京帅

  2. 作者:卢元镇 职务: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和休闲学系主任         中国体育社会学会秘书长 简历:         卢元镇,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7月生于云南昆明。 1965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后在山西长治市工作。1981年再度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获硕士学位,留北京体育大学任教,2000年5月调至华南师范大学。多年来在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等学科均有涉猎,著有《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体育文化纵横谈》等十余种书。现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3. 主讲内容: 一、体育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二、体育社会学的主体内容 三、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概述

  4. 体育社会学学科特征 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定义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5. 2.体育社会学的性质 •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应用社会学

  6. 区分“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科学”、“社会体育学”三个概念区分“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科学”、“社会体育学”三个概念

  7. 3.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体育社会现象性质 (1)体育社会现象是人的社会属性产物。 (2)体育社会现象是一种集体的、普遍的现象。 (3)体育社会现象具有强制性,引导、影响、强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

  8. 体育社会学的主体内容 • (1) 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 (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 (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包括大众体育领域、学校体育领域和竞技体育领域。

  9. 体 育 社 会 学 发 展 概 述 一 社会学概述 社会学是为数众多的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年轻的学科。从它诞生到现在,只有大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10. 为什么产生社会学? •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法国的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连续出版了哲学著作《实证哲学教程》。在第四卷中(1838)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并提出了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设想。社会学家们认为这就是社会学的诞生。

  12. 西方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 1.结构功能主义 • 代表人物: • 美国的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 默顿(Rober King Merton 1920—)。

  13. 主要观点: • 认为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各种职业、各个机构以及社会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的。根据这种理论,社会的各个单位、组织、组成部分都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并以他们的贡献和功能来判断和区别他们。

  14. 2.冲突论 • 主要代表人物: • 美国的达伦多夫(Ralt Dahrendorf)

  15. 主要观点: • 认为社会处处是矛盾、竞争和争权夺利,一部分人得势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遭受压抑。于是他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16. 3.交换理论 代表人物: 霍曼斯和劳布 主要观点:强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研究,倡导在个体层次上研究社会的 基本现象,提出社会中的交换行为就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17. 4.符号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 美国的米德(George Mead) 布鲁默(Herbert George Blumer 1900—)等人。

  18. 主要观点: •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符号来进行的。符号是包含着一定内容的信息,它在人和人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人可以通过符号相互适应,共同行动。因此,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19.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演变 (1)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以严复、章太炎、费孝通等思想家翻译和介绍了一批西方的社会学著作。 (2)1979年开始了社会学的重建工作,社会学在中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20. 社会学研究对象和领域 •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人与社会的关系。 • 研究领域:群体单位 社会制度 社会过程 社会问题

  21. 社会学的特点和功能 • 社会学的特点:人的研究全面,社会作为整体研究,多学科知识引入研究。 • 功能:描述功能 解释功能 预测功能

  22. 二、体育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 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开始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 • 1956年罗德等人的论著《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一书被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

  23. 国外体育社会学发展简况 • 1.学科初建(1945-1963) • 2.学科发展(1964-- )

  24. 中国体育社会发展 • 1.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 • 2.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 • 3.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