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拿破崙 Napoleon Bonaparte

拿破崙 Napoleon Bonaparte. 組員 陳乃蒨 陳祐瑩 鄭雅筑 王薾萱. 生平. 1768 生於科西嘉島 15 歲時進入巴黎軍官學校就讀 1789 7/14 法國大革命揭幕 1793 土倫戰役 (Siege of Toulon) 中立下大功 →奠定他在法軍中的地位. 1793~94 Robespierre 恐怖政治時代 1796 娶約瑟芬 ; 遠征義大利,擊敗義大利與奧國軍隊. <Napoleon at the Bridge of the Arcole> < 在阿爾科拉橋上的拿破崙 >

zeph-niev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拿破崙 Napoleon Bonaparte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組員 陳乃蒨 陳祐瑩 鄭雅筑 王薾萱

  2. 生平 • 1768生於科西嘉島 15歲時進入巴黎軍官學校就讀 • 17897/14 法國大革命揭幕 • 1793土倫戰役(Siege of Toulon)中立下大功 →奠定他在法軍中的地位

  3. 1793~94 Robespierre恐怖政治時代 • 1796 娶約瑟芬; 遠征義大利,擊敗義大利與奧國軍隊 <Napoleon at the Bridge of the Arcole> <在阿爾科拉橋上的拿破崙> (格羅Baron Antoine -Jean Gros )1796 將第一次率軍遠征義大利的 將軍拿破崙臉上的沈鬱特質表露無疑

  4. 1798遠征埃及慘遭英國海軍擊敗;開啟後代考古學熱1798遠征埃及慘遭英國海軍擊敗;開啟後代考古學熱 <Unfinished Portrait of Napoleon> (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 1798 -拿破崙被刻劃成革命英雄 -圖中他正向左前方望去

  5. <拿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 (大衛) 1800 -拿破崙的右手指向天堂,戰袍則在空中飄揚 →展現他揮軍穿越山嶺的雄姿 -其實他當時騎著驢子攀登高聳難行的山脈。 • 1800 越過阿爾卑斯山進軍義大利,大敗奧軍。

  6. <拿破崙加冕約瑟芬圖>(大衛) 1805~07 -拿破侖身穿紫紅絲絨與華麗錦繡披風,已經戴上了皇冠,雙手捧著小皇冠,準備為跪著的皇后約瑟芬戴上 -拿破侖身後坐著的白衣教皇低頭默認這一儀式 -全圖人物多達百人,有宮廷權貴、大臣、將軍、官員、貴婦、紅衣主教與各國使節 • 1804公佈《拿破崙法典》& 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典禮

  7. 1805 奧斯特里茲戰役;史稱「三皇會戰」;迫使奧地利 皇帝取消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稱號;將原來地區邦國組為「萊因邦聯」(Rheinbund)

  8. 1807 艾洛之役 (Battle of Eylau) <艾洛戰場上的拿破崙> (格羅) 1807 -拿破崙在護衛簇擁下巡視戰場,並張開手掌,接受了俄羅斯將領的投降 →拿破侖帝國發動戰役中最慘烈的場景

  9. 1810 由於後繼無人 離婚後另娶奧國公主露意絲 • 1812 親征俄國慘敗;軍力大為削弱 <書齋內的拿破崙> (大衛) 1812 -拿破崙稱帝後開始征服全歐的夢想,發動一系列的戰爭 -畫中他莊嚴凝視著前方,左手插入衣服中,儼如一個皇帝

  10. 1808-1814半島戰爭-入侵西班牙 <1808年5月3日> <The Third of May 1808> 哥雅 -反抗者被槍斃,受害者作釘十字架姿勢,他手掌隱隱出現釘孔,以示受難之意 -作品背景為西班牙人造反,被法國軍隊槍殺 →帶出英雄主義及愛國主義。

  11. 1814反法盟軍直驅巴黎 被迫宣布退位 流放厄爾巴島 • 1815 再次復出; 滑鐵盧之役慘敗 被放逐到聖赫勒那島 • 1821 在聖赫勒那島逝世。

  12. 法國民法典Code civil des Français • 立法精神:倡導自由、平等、博愛;體現了當時的革命 思想,使之奠基於個人主義思想&自由平等之概念。 • 立法原則:所有法國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非政治性)權利,但自由不能無限上綱。 (1)過失責任原則:個人享有自由來擴張生活,若侵犯他人時須就自己過失的部分負責。 (2)所有權原則:對動產 & 不動產所有人保障;國家徵收私人財產須基於公益理由,並給予所有人公正及事先的補償。 (3)契約自治原則:契約關係應根據契約當事人的意思決定,包括締約、對象選擇、內容和訂立方式的自由,不得受到國家的干涉 。

  13. 內容: (1)民法:財產權利身份關係 -國家不得任意掠取個人的財產,個人意志也受到絕對的尊重(「契約自由」原則),且鼓勵個人各盡其力,努力開創自己的天地。 (2)刑法:何種行為叫做罪。 (3)程序法:如何進行審判。

  14. 影響 • 當代: (1)第一部以資本主義制度為奠基的近代民法典。 (2)隨著拿破崙在歐洲的軍事擴張,法典被應用到法軍所到之處。 (3)當中的解放精神對生活在君主專制制度下的人民有莫大影響。 • 後世: (1)確立了後來各國民事法的基礎型態與體制。 (2)確立了後代法學分析事物的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