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欢迎各位老师参加 “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 教学研讨会

欢迎各位老师参加 “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 教学研讨会. 报告题目 东南大学 “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 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 课程发展 二 课程建设与教改活动 三 围绕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做法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 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 进一步打算. 课程建设分四个阶段. 1985-1993 (王政贤等) 1993-1998 (郑家茂 朱道元 邓建明 孙志忠等) 1998-2002 (朱道元 孙志忠 陈恩水等) 2002---- (朱道元 陈恩水 王峰等). 1985-1993. 数学建模教学,规模小,体系不完善 数学系选修课

zh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欢迎各位老师参加 “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 教学研讨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欢迎各位老师参加“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学研讨会欢迎各位老师参加“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学研讨会

  2. 报告题目 东南大学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课程建设与改革

  3. 一 课程发展 二 课程建设与教改活动 三 围绕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做法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 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 进一步打算

  4. 课程建设分四个阶段 1985-1993(王政贤等) 1993-1998(郑家茂 朱道元 邓建明 孙志忠等) 1998-2002(朱道元 孙志忠 陈恩水等) 2002----(朱道元 陈恩水 王峰等)

  5. 1985-1993 • 数学建模教学,规模小,体系不完善 数学系选修课 • 没有固定的教材,采用备课笔记与讲义 • 积累了大量的建模案例与素材 • 考核主要以小论文形式完成

  6. 1993-1998 教学与竞赛相结合,实践活动为教学提供丰富内容 • 开设建模与计算机应用辅修专业(第二专业) (8门课,24个学分左右,1年半完成,收费) • 组织东南大学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 • 出版第一本数学建模教材(郑家茂,1997)及 • 第一本竞赛优秀论文专著(朱道元,1999)

  7. 奠定了东南大学的数模教学与竞赛基础,是后来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奠定了东南大学的数模教学与竞赛基础,是后来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 为东南大学数模竞赛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使东大成为省内数模竞赛中心,在国内也具有较高知名度。 • 使得东大的数模教学与竞赛此后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及支持。

  8. 1998-2002 教学与教改相结合,数学实验纳入教学体系,教学成果丰富。 • 数学建模课程向全校推广,几乎包括所有理工科院系 • 数学实验活动逐渐开展起来 • 教改与教学研究活动同步进行

  9. 2002----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 1.逐步建立系列化,多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 2.强调实践环节 国际、国内、校级竞赛 优秀生课外指导 课外研学(SRTP) 、毕业设计

  10. 3.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学与教改相结合

  11. 5 精品课程建设 • 2002年,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被列入校级精品教材规划 • 2006年获省级及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7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12. 6 精品教材建设 • 2002年,着手组织材料,希望出版一本具有本校特色,能够反映我校教学、教改、竞赛、培训成果的教材 • 2004年,我们完成初稿,并以讲义的形式校内使用,前后4次修改(每年修订一次) • 2007年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建设立项支持 • 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已成为我校国家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 • 下一步正准备精品教材申报

  13. 新教材特色 • 经典方法与现代理念相结合 • 选择了一些经典的建模问题,通常通过理论分析就可以完成模型的求解。 • 也选择了一些比较复杂实际问题,理论分析比较困难,但可以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借助数学实验方法完成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14. 课内课外相结合 许多内容都是开放性的问题,且有一定难度, 需要大量的课外时间来实现模型与验证模型。教材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相结合 本教材将两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介绍 建模方法时,针对具体的问题介绍实验方法与算 法,而实现的手段则放在课外。

  15. 内容有较大的梯度 • 基础内容(约30个模型) 涉及初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常微分方 程、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这些问题通常通过理论 分析就可以完成模型的求解 ,主要用于课堂教学。

  16. 具有一定难度模型(15个左右) 进一步学习参考, 涉及优化、随机随机数学等数学知识 • 难度较高模型(10个左右) 竞赛培训与指导,内容综合性强,有些数学知识已超过学生所学(如变分法等)。 • 问题来源 经典教材、东大培训、国内国际赛、教练员研讨班 的研讨

  17. 二 课程建设带动教改活动 主持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的多项教改项目 • 先后主持了两项国家级教改项目 • 朱道元,陈恩水等.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创新能力培养改革, 教育部, 2006-2008 • 陈建龙,陈恩水等,关于如何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2009,主持.

  18. 两项江苏项目及多项校级教改项目。 • 朱道元.数学建模思想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教育厅重点项目, 1999-2002,主持. • 陈恩水等 “数学建模与实验”江苏省精品教材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 2007-2009,主持。 • 曹振华.随机数学实验,校教改项目,2004-2006,主持. • 董梅芳,陈恩水,周建华等.“数学实验”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校教改项目, • 2004-2007. • 曹进德,陈恩水.“常微分方程”课程建设与改革.校教改项目, 2005-2007. • 贺丹。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建设,校教改项目。 200

  19. 2.逐步实现了将数学建模与实验思想融入大学数学的主干课程2.逐步实现了将数学建模与实验思想融入大学数学的主干课程 • 将数学实验内容逐渐推广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计算方法等课程教学中 。 • 相关教材正陆续出版。(已有6本)

  20. 三 围绕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做法 教师队伍建设 • 坚持教师集体研讨 • 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马知恩教授对我校该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给于了极高的评价:“20年来,建立了一只具有相当研究能力、优良的建模指导能力和数学实验的设计开发能力,且责任心强,团结奋进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21. 课程教材建设 • 先后出版 《多元统计分析与软件SAS》、《数学建模与数学 实验》、《数学建模基础》、《数学建模与实验》 等6本用一定影响的教材

  22.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 1.构建了新型的数学建模与实验系列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 • 2.采取非常规的教学方式,不采取固定的教学模式。

  23. 五.学生能力的提高 • 近五年来,有60个队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美国竞赛特等奖1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22个,获奖率50%以上; • 有250个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1个,二等奖19个,江苏省级奖若干,获奖率60%以上。 • 有4篇论文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1篇发表在“The UMAP Joural”(2003年),1篇发表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年),2篇发表在“工程数学学报”(2002年)。

  24. 六 下一步打算 1.完成国家精品课程后续建设 2. 进一步探讨如何建模思想融入主干课程(已有阶段性成果,获2008省教学成果奖) 3. 将教材建设成为省级以上精品教材 4. 跨校平台课建设 5.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25. Thank You ! www.themegallery.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