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第四章 内战与危机

第四章 内战与危机.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与加强 第二节 中共的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 第三节 日本入侵与局部抗战 第四节 危机的加深与新局面出现.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与加强. 一、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的纷争 1 、宁汉合流与分裂 2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3 、第二次北伐与东北 “ 改旗易帜 ”. 右图:济南惨案 左图:皇姑屯事件. 4 、国民党各派大混战.

z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内战与危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内战与危机 第一节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与加强 第二节中共的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 第三节日本入侵与局部抗战 第四节危机的加深与新局面出现

  2.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与加强 一、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的纷争 1、宁汉合流与分裂 2、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3、第二次北伐与东北“改旗易帜” 右图:济南惨案 左图:皇姑屯事件

  3. 4、国民党各派大混战 从1929年3月起,先后发生了蒋桂战争(1929年3—6月)、蒋冯战争(1929年10—11月),到1930年5月终于演变成蒋冯阎三派的中原大战(1930年5月—10月)。 冯玉祥潼关点兵

  4. 二、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政治体制 1、《训政纲领》的制定 训政就是要训练国民具有“管理国家的能力” 。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委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人民应享有四种政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由国民党训练国民逐渐推行,以立宪政之基础。 2、国民会议与《训政时期约法》 1931年5月,国民会议在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5. 三、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和封建法西斯制度 1、特务组织的建立 蒋介石取得全国政权后,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系统:一个是CC系及其以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一个是“蓝衣社”及其以后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这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进一步法西斯化。 2、保甲制度的推行 保甲制度于1932年8月在豫鄂皖三省开始实行,193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

  6. 3、新生活运动 1934年初,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发起了一个以恢复中国固有道德,以求“民族复兴”的所谓“新生活运动”,并向全国推行。其目的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四维八德,来束缚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的言论行动,以维护国民党的统治。 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 (1934年2月19日)

  7. 四、南京政府建立初期的对外政策 1、对外政策 2、改订新约运动 1928年6月,南京政府外交部发起了以收回关税自主权和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为主要内容的改订新约运动。这场运动恢复了一些长期丧失的主权,增加了关税收入,否认了领事裁判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东路示意图

  8. 五、国统区中间政派争取民主的斗争 1、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建立 2、人权派与“争人权” 3、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六、国民党统治下的财政经济状况 1、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财经措施 2、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3、民族资本的衰退

  9. 第一节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宁汉合流、东北易帜、中原大战、《训政时期约法》、邓演达、人权派、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改订新约运动 二、问答题 1、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进行的改订新约运动? 2、论邓演达的“平民政权”思想。 3、试析评新生活运动。 4、论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 5、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怎样形成的? 6、如何看待1936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10. 第二节 中共的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中共中央汉口会议 2、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指挥部江西大东旅社

  11. 3、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领导,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4、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发动了以“会攻长沙”为目的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2. 5、广州起义 6、中共“六大” 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正确地肯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规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纠正了“八七会议”以后瞿秋白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推行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指出了当时革命的形势正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积聚革命力量,准备武装暴动,而不是盲目地采取进攻路线。 左图:刑场上的婚礼 右图:广州起义(油画)

  13.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到1928年2月,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随后,扩大到茶陵、遂川、宁冈三个县。 三湾改编旧址

  14. 8、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 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红色政权的实质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八角楼(茅坪)

  15. 二、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 1、革命根据地的普遍建立 从1927年秋到1929年底,共产党先后在各地共发动了100多次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10多个省的300多个县先后建立了赣南闽西根据地、湘鄂赣根据地、闽浙赣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琼崖根据地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16. 2、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史称“古田会议”。会议通过了以《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核心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建设红军。古田会议从根本上划清了红军与旧军队的界限,奠定了红军政治工作的基础。 古田会议旧址 3、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

  17. 4、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从1930年至1931年,蒋介石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重点是进攻赣南、闽西根据地。 右图:第一次反“围剿”形势图 左图:第二次反“围剿”形势图

  18.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 1、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的成立 2、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3、苏维埃区域的各项建设及成就

  19. 四、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长征的胜利 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危害 2、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0. 3、红军长征

  21. 图1:遵义会议旧址 图2:吴起镇 图3:红军翻越雪山 图4:四渡赤水路线图

  22. 第二节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中共“六大” 、古田会议、《井冈山土地法》 《兴国土地法》、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二、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革命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 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23. 第三节 日本入侵与局部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 1、九一八事变 2、国联调查团 3、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日军进入沈阳

  24. 二、一二八事变与淞沪抗战 1、一二八事变 2、淞沪抗战 3、中苏邦交恢复 左图:淞沪抗战示意图 右上:十九路军抗敌 右下:上海市民慰问十九路军

  25. 三、伪满洲国的成立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1、伪满洲国的成立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26. 四、日本扩大侵略与抗日反蒋斗争 1、日本侵占热河 2、长城抗战 左图:长城抗战示意图 右图:长城抗战

  27. 3、《塘沽停战协定》 4、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5、福建事变 右上:《塘沽协定》签订 左图: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右下:福建事变

  28. 第三节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九一八事变 国联调查团、一二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 长城抗战、《塘沽停战协定》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福建事变 二、论述题: 1、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及背景。 2、如何评价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3、如何看待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9. 第四节 危机的加深与新局面出现 一、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事变 2、日本对华北经济侵略的加紧 3、一二九运动 左图:北平学生示威游行 右图:青年学生与军警搏斗

  30. 二、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与合作的酝酿 1、国民党“五大” 2、瓦窑堡会议 右图:瓦窑堡会议旧址 左图:毛泽东在干部会上作报告

  31. 3、绥远抗战 左图:绥远抗战示意图 右下:中国军队在绥远抗战中

  32. 四、西安事变和全国联合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 1、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的联合 2、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 3、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33. 第四节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国民党“五大” 、瓦窑堡会议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两广事件、绥远抗战、西安事变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二、简答题: 1、日本对华北经济掠夺述略。 2、一二九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时局转换的枢纽? 三、论述题: 1、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论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制定。 3、论国共两党进行全面抗战的准备。

  34. 第四章参考书目 1、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美)阿瑟·恩·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回忆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35. 8、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黄存林主编:《长城察绥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1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12、西安事变史领导小组:《西安事变简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3、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一二九运动史》编写组:《一二九运动史》,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14、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