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制作人:梁嘉欣、杜诗铭、 关安娜、陈嘉明、陈敏华

月亮. 制作人:梁嘉欣、杜诗铭、 关安娜、陈嘉明、陈敏华. 月亮 DE 特征.

zil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制作人:梁嘉欣、杜诗铭、 关安娜、陈嘉明、陈敏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月亮 制作人:梁嘉欣、杜诗铭、 关安娜、陈嘉明、陈敏华

  2. 月亮DE特征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没有水,大气极其稀薄,大气密度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气密度的一万亿分之一。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生命,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已经知道月海有22个,总面积500万平方公里。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较大的月海有10个:位于东部的是风暴洋、雨海、云海、湿海和汽海,位于西部的是危海、澄海、静海、丰富海和酒海。这些月海都为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充填,某些月海盆地中的环形山,也被喷发的熔岩所覆盖,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暗色熔岩平原。因此,月海盆地的形成以及继之而来的熔岩喷发,构成了月球演化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3.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与地球有着密切的演化联系。根据对建立在月球上的阿波罗11号和12号月震台记录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月球表面和月岩的研究,可知现今的月球内部也有圈层结构,但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月球表面有一层几米至数十米厚的月球土壤。整个月球可以认为由月球岩石圈(0~1000公里)、软流圈(1000~1600公里)和月球核(1600~1738公里)组成。月球岩石圈又可进一步分为四层,即月壳(0~60公里)、上月幔(60~300公里)、中月幔(300~800公里)和月震带(800 ~ 1000公里)。软流圈又称为下月幔。在月壳的10公里、25公里和60公里深处,均存在月震波速的急剧变化,表明在这些深度处存在显著的不连续性。月球表面至25公里深处为玄武岩组成的月壳第一层次,25公里~60公里之间为月壳的第二层,由辉长岩和钙长岩组成。 月亮的结构

  4.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对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证实,月球引潮力不仅能诱发地震、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对地球的天气气候也有影响。 首先,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为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度以内。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由0—50度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最终将使地球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环境。   其次,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气潮可以影响气压和天气,比如满月时的气压就往往较低,古希腊人认为新月两头发红连续三个夜晚,就要当心发生风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也发 现,全美国最厉害的暴风雨发生在新月后1—3天或月圆后的3—5天。因此,有人主张在预报天气时应考虑月相。 月球 气象 And

  5. 这就是我们所见的月亮★

  6. 此后,NASA又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除了阿波罗13号因为在赴月途中,服务舱氧气箱发生爆炸,被迫返回地球外,其它飞行均获得圆满的成功。但13号的飞行也显示了阿波罗计划极强的应变能力,发生紧急情况时,地面指挥人员经过周密的研究,指示停止登月,最后航天员靠登月舱的动力、水、空气及食物绕过月球返回,安全回到地球。此后,NASA又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除了阿波罗13号因为在赴月途中,服务舱氧气箱发生爆炸,被迫返回地球外,其它飞行均获得圆满的成功。但13号的飞行也显示了阿波罗计划极强的应变能力,发生紧急情况时,地面指挥人员经过周密的研究,指示停止登月,最后航天员靠登月舱的动力、水、空气及食物绕过月球返回,安全回到地球。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5月肯尼迪总统宣布开始到1972年12月结束,历时约11.5年,工程共耗资255亿美元。它的成功和取得的成就,在政治、科学和技术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航天史上,这“巨人的一跃”,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对于阿波罗计划这样引人注目、影响深远的工程,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对此,NASA的技术人员不仅细致地设计和论证了整个方案,还通过大量实验来保证登月的万无一失。通过实验,不断地发现问题、修改方案、再实验,直到把问题隐患全部排除。从1960年到1969年,前后约10年时间,美国在各种实验中严密地验证了从发动机到运载火箭、从分系统到整个飞船的各方面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试验,NASA在阿波罗10号飞行试验结束后,宣布阿波罗11号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离开月球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点火发射,参加这次登月任务的航天员是:内尔·阿姆斯特朗、布兹·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1969年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0点56分?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登月计划

  7.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新华社刊发了一系列纪念图片,纪念人类登上月球35周年。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广泛考察,搜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月岩样品就达440公斤。“阿波罗”飞行同时把许多仪器安装在了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阿波罗”登月计划只是一个起点。它留下了许多未竟的事业。许多宏伟设想还有待实现,许多突破还有待完成。 纪念登月

  8.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