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在人民币与美元之间 ------ 一盘才开始下的围棋

在人民币与美元之间 ------ 一盘才开始下的围棋. 主讲:江西财经大学夏德根教授. 夏德根 简介. ● 学 位: 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 ● 职称职位: 教授、硕导、副院长 ● 所在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要荣誉: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作客: 江西省 “ 社科大讲堂 ” 、上海中欧工商国际学院 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江西省委党校 为全国 16 省市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过培训 ● 研究领域: 全球化与政府机制;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

zoe-nob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在人民币与美元之间 ------ 一盘才开始下的围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在人民币与美元之间------一盘才开始下的围棋 主讲:江西财经大学夏德根教授

  2. 夏德根 简介 ●学 位: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 ●职称职位:教授、硕导、副院长 ●所在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要荣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作客: 江西省“社科大讲堂”、上海中欧工商国际学院 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江西省委党校 为全国16省市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过培训 ●研究领域:全球化与政府机制;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 ●主讲专题:(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领导力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分开讲) • (3)人际沟通 • (4)情商与压力管理 ●联系方式:电话:3816890(办) 13197918905 • Email:xiadg@sina.com

  3. 世界在1989-1993年 • 1989年的两件事 • 1990年的那件事 • 1991年又有两件事 • 1992年是美国人的事 • 1993年金融危机前的序幕从此拉开

  4. 世界在1993—2007年 • ◆全球化风靡于克林顿时期(1993-2000) •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三大区域合作

  5. 蝶形框架的经济霸权构想 全美自由贸易区 欧盟 亚太经合组织 美国要充当世界经济的牵引机和发动机

  6. 政策倾向 • ◆全球化主要是 • 投资自由化 • 贸易自由化 • 金融自由化 • ◆全球化直接促成金融危机前世界生产与贸易的大三角与资本循环格局的形成

  7. 金融危机前世界生产大三角分工 高科技生产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初级产品的供应商:中东 全球资源消耗制造基地:亚太特别是中国

  8. 金融危机前世界贸易的资本循环 美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国 物质产品 石油产品 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制造品输出基地 中东成为全球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供应商 美元 ◆结果:亚太和中东获贸易顺差,资金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公司债回流。

  9. ★美国布什政府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 • ◆一个民粹国家会干什么 •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诱发超前消费加剧。 • 2005-2006年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1 %升至 5.6%。低信用阶层开始违约,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 从而导致“三角链断、循环受阻”。

  10. 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会爆发 • 次贷的本质根源于美国的企业制度 • 美国企业制度好也不好 • 直接原因是对金融衍生交易的失控

  11. 演讲两个问题 •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 •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美经济博弈

  12.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 • 金融海啸对世界各国都是拖累 • 因为:美国的全球地位 • 大国经济博弈: • 美国希望能将经济危机后的经济复苏成为世界责任而不是美国责任 • 世界其他国家则希望美国能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寻求均衡发展 • 因为利益熏心,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 • 美国感觉到了美元的威胁,想起了1973,于是在保证世界金融控制权和打压威胁方两方面采取了行动。

  13. 保证世界金融控制权 • 20国金融峰会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 至今有五次金融峰会 • 第二次伦敦峰会,欧盟和中国用力过猛,让美国想起了1973年 • 第三次华盛顿峰会,发表《领导人声明》中,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 (实际上是3.13%) • 第五次首尔峰会,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6%。(八字还差一撇) • 但是!!!

  14. 美国要确保美元权威 世界银行投票权排名前十国家: 名次 国家 改革后 改革前 1美国15.85% 15.85% 2日本6.84% 7.62% 3中国4.42% 2.77% 4德国 4.00% 4.35% 5法国3.75% 4.17% 5英国3.75% 4.17% 7印度2.91% 2.77% 8俄罗斯 2.77% 2.77% 8沙特2.77% 2.77% 10意大利 2.64% 2.71%

  15. 开始对付两个头号对手 • 一方面:为保美元权威,利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打压欧元 • 欧盟的三项对策 • 另一方面:强迫人民币升值不惜要宣布汇率操纵国 • 从华盛顿到北京,结果还是在2010年6月15日重启汇改。

  16.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美经济博弈 • ★ 2009年奥巴马给胡主席送来礼物:围棋 • 从围棋理论解读:同一平台上输赢毫厘的博弈 • 从中美关系史和世界经济史解读围棋:之前中美之间从没有同一平台上经济博弈 • 1949-1969、1969-1979、1979-1989、1989-1999、2009不寻常

  17. 美国在暗示政策的调整 • ★ 萨默斯的两句话意味深长: • ◆我们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共产党国家; • ●全球化有些过度,需要调整,该美国生产的要回美国,我不明白,一罐鱼子酱还要到中国生产,成本太高了。

  18. 美国国内大调整的信号 • ◆国内政策: • ★重新审视工业化进程,结论是发展信息化,但不能忽略工业化;而解决国内就业需要劳动密集的工业 • ★提高储蓄 • ★开发新兴市场

  19.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两大关键词 • 关键词之:包容性发展 • 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包容性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注意:该关键词既并没有写进全会公报,也没有成为官方或权威学者的重点解读对象。 • 潜台词:某些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时怎不能包容呢!当然我们再也不能把资源消耗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要经济与社会协调;要顾及族孙后代。

  20.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两大关键词 • 关键词之:调整与转型 • 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 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两转变三依靠。 • 十七大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三转变。 • 2010年温总理在两会报告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21. 中美博弈美国的第一枚棋下在汇率上 • ★为什么汇率问题是重点? • 中国的贸易结构: • 2009年4月的变化;2010年4月的变化 • 现状与特点 • 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中欧逆差 • 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中美顺差 • 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中日逆差 • 总体情况:中国贸易顺差 • 美国错误地认为有理由让人民币升值

  22. 中美汇率问题 • 布什政府曾有过底线(6.700) • 2008年“保王有约”——6.825-6.850 • 2009年中国兑现了承诺——盖特纳北大演说“允许中国实施灵活汇率” • 2010年遭遇逼宫——如果不升值就宣布中国是汇率操纵国 • 2010年6月21-22日——6.8275----6.7980;导致29日彻底击穿上证2500(2427.05) • 底在哪?(美国货币政策的二次放松) • 美财政部11月15日发声明,原定当日向国会提交的最新一期《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美国1988年《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要求财政部长每半年向国会提交一次“汇率报告” 。 6月重启动汇改来升3%,5%是底吗?(11月15日6.6497\12月13日6.6630)

  23. 中美博弈中国的第一枚棋下在内需上 • 未来五年中国将完成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 • 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24. 中国32年的经济增长靠什么 • 三驾马车 • 投资贡献巨大 • 消费需求不足 • 外贸净出口快速

  25. 32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一览 注:(1)单位为亿元 (2)1982年以前是统计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982~1986年是统计社会总产值; 1987~1991年是统计国民生产总值;1992年开始统计国内生产总值 (3)基本结论: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以前(1995),增长速度缺少中高速,但中国经济改革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小平的“敢闯、敢冒”和“摸着石头过河”理论对现实是有指导意义的,其结果也符合小平的“台阶论”思想。自1995年后,基本走了一条市场经济的“波浪性前行图”,当然改革的惯性也使近年来经济一度出现偏快甚至偏热。

  26. 纵观32年经济改革的历史,可以看出,每一次的GDP的波动都和投资增长有直接关系。附:1998~2010年投资及内需政策的相关参数一览(资料来源于国家发改委)纵观32年经济改革的历史,可以看出,每一次的GDP的波动都和投资增长有直接关系。附:1998~2010年投资及内需政策的相关参数一览(资料来源于国家发改委) 注:依次为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银行消费贷款及银行消费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万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市价总值(亿元).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发改委。

  27. 20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目标预期 2010年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28. 三年GDP增长8%之解读 • 2008年是降八:双紧政策控制 • 2009年是保八:双松政策拉动,十大板块与房地产预留政策 • 2010年是好八: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经济结构是必然选择

  29. 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一是长期依赖投资拉动,造成土地透支 • 二是制造业基地,造成资源、环境的恶化 • 三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加剧 • 四是进出口状况持续恶化(特别是出口),净出口锐减 • 五是中国还有出现泡沫经济破灭的担心

  30. 中国担心出现日本泡沫经济惊人的一幕 • 从1956年至1974年,日本GDP年平均增速9.5%,创造18年奇迹。 •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美外贸顺差不断扩大。 • 为解决美国外贸巨额赤字问题,在1985年9月“广场协议”之后,美、日、英、法、德等五国政府便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目的:美元贬值。 • 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大量资本过剩。

  31.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 过剩资本集中流向了股票、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地价及房价暴涨。 • 1985年12月的12977点上涨到1989年12月的38130点,上升1.93倍。 • 1986~1990年,全国商业用地平均累计涨幅达67.4%。 • 从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调整到6%。1990年,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当年股票市值下降了38%。紧随其后,日本地价跌幅超过46%。造成了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

  32. 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形成过程何其相似。 • 理性看待中国股市和楼市 • 股市:好在有2008 • 2005年底时,上证指数为1000点,2007年10月16日已站在6124.04点,升了4.6倍 • 时间与空间:2007-2010(2500-3000)、2011-2015? • 环境与速度:

  33. 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楼市: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提出的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为3-6倍,而我国多数大中城市即使是经济适用房房价收入比也在8-10倍。 • 原因:1989-1998房地产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既存在制度缺失,有存在非理性的投机行为。 • 怎么办:难办!2010年拳打脚踢成效都不大(从国八条到新国十条;加息、变相加息) • 注:4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 • 注: 2010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上调6次:( 1.18\2.25\5.10是大型金融机构调中小型不调;11.16\11.29\12.20是大中小型金融机构都调。前三调目标房地产,后三调目标房地产和物价) • 难:难在房地产调控(商品房买三好、商铺更好) • 难:难在中国短期内难形成适应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34.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 ●重点之一是优化所有制结构 ◆ 这个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在竞争性领域以退出为主;在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 另一是要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让非国有经济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融资问题是关键(如何看待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措施以及“地下钱庄的合法化”)。

  35.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要改变国内投资与生产结构 • 正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方向 • 正确理解十二五的目的 • 正确处理资源性产品生产与农民工就业的矛盾 • 正确对待资本投资与资本市场的改革 • ◆注:资源税制改革最关键的作用还是调结构(从量定额征收不能再搞,资源税改革的4方面内容,包括扩大征收范围、改革计徵方式、提高税负水平和统筹税费关系。)

  36.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三要提高扩大内需中消费需求的比重 • ◆收入分配改革最关键的作用也是调结构 • 当前分配不公的五种主要现象:一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相比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居民收入比重偏低且逐年下降;二是“强资本、弱劳动”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三是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四是“小金库”、乱收费罚款等不合理收入;五是压低、克扣、拖欠工资。 • 现状:上部是少数高收入,底部是大量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者的倒丁字形收入结构。 • 最令各界纠结的争议热点和难点:垄断企业工资(电力、电信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到3倍,而实际收入差距达到5到10倍);竞争性行业一线员工工资5年倍增计划(居民收入要不要倍增);政府员工收入 • 个人所得税改能起效吗?

  37.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扩大国内消费最需要扩大的是可怜的农民的消费 • 彩电、冰箱、洗衣机三下乡,关键是: • 怎样让没有钱的农民能投资和消费(小额贷款如何落实) • 怎样让农民有钱来消费(中小企业就业如何解决) • 怎样让有钱人给农民去消费(如何推进慈善事业)

  38.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四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科技进步 • 能源认识与生态环保需要国民提高认知 • 教育的转型:均衡发展 • 反思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视九年义务教育是正确选择 • 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创新与制度创新 • 思维源于传统与学习 • 卡梅隆十年磨一剑,中国目前不可能 • 某小品演员永远是顶蔫角的帽子,该变啦 (是自己不愿变还是环境不允许变?)

  39. 衷心感谢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