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大公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

大公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2013-01-21. 新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标准需求迫切. 1990-2012 年,全球地方政府评级数量增长十倍,全球经济面临后危机时代挑战 2010-2012 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中国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 现代信用经济 中, 生产与信用、信用与评级的矛盾运动规律 105 个国家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5 年专项研究积淀准备. 地方政府评级三个核心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上限的安全边界 存量债务能否按期偿还 衡量新增债务空间. 大公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思想.

zof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公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公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2013-01-21

  2. 新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标准需求迫切 • 1990-2012年,全球地方政府评级数量增长十倍,全球经济面临后危机时代挑战 • 2010-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中国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 • 现代信用经济中,生产与信用、信用与评级的矛盾运动规律 • 105个国家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 5年专项研究积淀准备

  3. 地方政府评级三个核心问题 • 地方政府债务上限的安全边界 • 存量债务能否按期偿还 • 衡量新增债务空间

  4. 大公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思想 1、信用风险形成因素的内在联系是构成评级要素的源泉; 2、信用关系是债务偿还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3、财富创造能力是偿还债务的基石; 4、偿债来源与财富创造能力的偏离度越大,偿债风险就越大; 5、判断债务人的三种偿债能力,即总债务偿付能力、存量债务偿付能力、新增债务偿付能力; 6、依据偿债来源所决定的偿债能力风险加权确定信用等级,每一个信用等级代表了偿债来源与财富创造能力的偏离度; 7、跟踪信用等级因素变化进行信用等级调整和预警; 8、预判信用风险多样性对债务人信用的长期影响; 9、同一信用等级在不同债务群体间保持一致性,不同信用等级在同一债务群体间具有可比性。

  5. 大公信用评级标准核心构成 • 评级总方法 • 具体分析方法偿债环境、财富创造能力、偿债来源、偿债能力、级别确定、级别验证与调整、压力测试、预测方法、债项评级 • 评级操作体系 • 评级数据库

  6. 评级方法框架 7类 4级 128个指标 1、偿债环境分析方法; 2、财富创造能力分析方法; 3、偿债来源分析方法; 4、偿债能力分析方法; 5、信用等级确定方法; 6、信用等级验证与调整方法; 7、压力测试方法; 8、信用等级符号及定义。

  7. 评级技术方法-递进指数矩阵法(PMM: Progressive Matrix Methodology) • 定性要素定量化,定量指标定性化指标->指数,指数->矩阵,矩阵->级别 偿债来源 偏离度指数 总债务偿付能力 偿债来源 偿债环境 偿债能力指数 级别 信用关系 安全指数 存量债务偿付能力 债务净盈利 指标 财富创造能力 新增债务偿付能力 可变现净资产总额 债务管理安全指数

  8. 评级符号体系 • AAA-AA-A-BBB-BB-B-CCC-CC-C,+/-财富创造能力、信用关系、偿债来源与财富创造能力的偏离度、偿债来源可靠性、对债务总覆盖能力和期限覆盖能力强、新增空间 • 评级展望-正面、稳定、负面未来时期偿债来源因素极端变动下的偿债能力与信用风险变化趋势依据压力测试

  9. 大公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特点 1、全新的评级思想体系贯穿整个评级方法始终,既反映了信用风险形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又体现了方法对风险认识的整体性。 2、突出了财富创造能力在评级方法中的重要地位,把这一客观存在的偿债来源与偿债能力的根本内在联系呈现于地方政府评级方法中,使整个方法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增加了方法的可靠性。 3、选取了现代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信用风险要素构成整个评级方法的骨架,评级要素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极大的增加了该方法的解释力。 4、创新的评级定位,第一次提出了信用级别代表的是偿债来源与财富创造能力偏离度的评级概念,为人们识别真实与虚拟偿债来源提供了依据。 5、第一次回答了债权人关心的债务人三个偿债能力问题,原创成果使评级能够通过揭示债务人负债上限数值体现评级在现代信用经济中应发挥的逆周期作用。 6、第一次实现信用级别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增加了评级信息应用的广泛性。 7、原创了递进指数矩阵法,有效解决了定性和定量信用风险因素的转换问题,使整个评级要素的结合更加流畅,连接性更好。

  10. 与西方评级方法的区别 • 采取双重地方政府评级方法使评级信息无法实现一致性与可比性。 • 将“制度差异”作为一项重要判别条件,显著影响评级结果;使用高度主观化的联邦制国家意识形态标尺判断全球不同经济体的制度体系无法得出客观公正结论,且与偿债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 经济实力方面,使用人口特征指标代替具有复杂成因的税收来源影响因素分析;严重误判新兴经济体地方政府的信用能力与发展前景,牵强使用人口特征指标与偿债能力缺乏必然联系。 • 西方地方政府评级方法所体现的评级思想完全背离了现代信用经济社会信用风险形成的要素特征和规律,用其传统的政治经济观念揭示现代信用风险形成因素的内在联系,影响其评级信息的可靠性。

  11.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