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差分放大器具有抑制零点漂移的作用,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的输入级,是另一类基本放大器。

V CC. V CC. R C. R C. v o. R C. R C. + -. T 1. T 2. + -. T 1. T 2. R L. v o. R L. + -. + -. + -. + -. v i1. v i2. v i1. v i2. R EE. R EE. V EE. V EE. 4.4 差分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具有抑制零点漂移的作用,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的输入级,是另一类基本放大器。. 4.4.1 电路结构. 由两完全对称的共发电路,经射极电阻 R EE 耦合而成。.

zolt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差分放大器具有抑制零点漂移的作用,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的输入级,是另一类基本放大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VCC VCC RC RC vo RC RC + - T1 T2 + - T1 T2 RL vo RL + - + - + - + - vi1 vi2 vi1 vi2 REE REE VEE VEE 4.4 差分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具有抑制零点漂移的作用,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的输入级,是另一类基本放大器。 4.4.1 电路结构 • 由两完全对称的共发电路,经射极电阻REE耦合而成。 • 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VCC =|VEE|。 • 具有两种输出方式:双端输出、单端输出。

  2. VCC RC RC T1 T2 ICQ1 ICQ2 VCC IEE REE RC vo RC + - VEE T1 T2 RL + - + - vi1 vi2 REE VEE • 估算电路Q点 令 vi1 = vi2 = 0,画出电路直流通路。 因电路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则 VBQ1 =VBQ2  0 因此

  3. vi1 = vic+ vid / 2 即 vi1 = vic -vid / 2 4.4.2 电路性能特点 •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 差模信号:指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 表示为vi1 = -vi2 = vid / 2 差模输入电压 vid = vi1 -vi2 • 共模信号:指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 表示为vi1 = vi2 = vic 共模输入电压 vic = (vi1 + vi2 ) / 2 • 任意信号:均可分解为一对差模信号与一对共模 信号之代数和。

  4. 差放半电路分析法 因电路两边完全对称,因此差放分析的关键,就是如何在差模输入与共模输入时,分别画出半电路交流通路。在此基础上分析电路各项性能指标。 分析步骤: • 差模分析 画半电路差模交流通路  计算Avd、Rid、Rod • 共模分析 画半电路共模交流通路  计算Avc、KCMR、Ric • 根据需要计算输出电压 双端输出:计算vo 单端输出:计算vo1 、vo2

  5. T1 + - + - vod1 RC vid1 VCC iC1 = ICQ + iC 因 RC vo RC + - iC2 = ICQ -iC T1 T2 RL 半电路差模交流通路 RL 2 故 IEE = iC1 + iC2 = 2ICQ(不变) + - + - vi1 vi2 REE VEE • 差模性能分析 • 双端输出电路 1)半电路差模交流通路 • REE对差模视为短路。 • RL中点视为交流地电位, 即每管负载为RL / 2 。 • 直流电源短路接地。 注意:关键在于对公共器件的处理。

  6. ii T1 + - + - vod1 RC vid1 半电路差模交流通路 RL 2 2)差模性能指标分析 • 差模输入电阻 • 差模输出电阻 • 差模电压增益 注意:电路采用了成倍元件,但电压增益并没有 得到提高。

  7. T1 ii + - + - vod1=vod RC RL vid1 VCC 半电路差模交流通路 RC RC T1 T2 + - RL vo + - + - vi1 vi2 REE VEE • 单端输出电路 与双端输出电路的区别:仅在于对RL的处理上。 不变 减小 减小

  8. VCC iC1 = ICQ + iC 因 RC vo RC + - iC2 = ICQ +iC T1 T2 RL 则 IEE = iC1 + iC2 = 2ICQ+ 2iC T1 + - + - + - vi1 vi2 + - RC voc1 REE vic1=vic 2REE VEE 半电路共模交流通路 • 共模性能分析 • 双端输出电路 1)半电路共模交流通路 • 每管发射极接2REE。 因此REE上的共模电压:2iC REE • RL对共模视为开路。 因为流过RL的共模电流为0。 • 直流电源短路接地。

  9. T1 + - + - RC voc1 vic1=vic 2REE 半电路共模交流通路 2)共模性能指标分析 • 共模输入电阻 • 共模输出电阻 无意义 • 共模电压增益 • 电路特点 双端输出电路利用对称性抑制共模信号。 • 利用对称性抑制共模信号(温漂)原理:

  10. T1 + - + - RC RL voc1=voc vic1=vic 2REE VCC 半电路共模交流通路 RC RC T1 T2 + - RL vo + - + - vi1 vi2 REE VEE • 单端输出电路 与双端输出电路的区别:仅在于对RL的处理上。 不变

  11. 因此 很小。 VCC RC RC T1 T2 + - RL vo + - + - vi1 vi2 REE VEE • 单端输出电路特点 一般射极电阻REE取值较大 单端输出电路利用REE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共模信号。 • 利用REE抑制共模信号原理: • 结论 无论电路采用何种输出方式,差放都具有 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12. 双端输出 单端输出 双端输出 其中 单端输出 其中 双端输出 单端输出 差放性能指标—归纳总结 • Rid与电路输入、输出方式无关。 • Rod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 • Avd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 • Avc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

  13. 提高IEE(即增大gm)、增大REE 提高KCMR • 共模抑制比 定义 KCMR是用来衡量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抑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值越大越好。 双端输出电路 单端输出电路

  14. VCC RC RC vo vi1 vi2 T1 T2 R1 T3 R3 R2 其中 VEE 很大 普通差放存在的问题: KCMR  抑制零点漂移能力 REE  但IEE   Q点降低 输出动态范围 • 采用恒流源的差分放大器

  15. 任意输入时,输出信号的计算 • 单端输出时 其中 • 双端输出时 其中

  16. VCC (12V) RC vo RC 10k T1 T2 10k RL vi REE 22.6k VEE (-12V) 例:图示电路,已知=100,vi=20sint(mV),求vo 解: (1)分析Q点 (2)分析Avd2、Avc2 由于 则 (3)计算vo 由于 则

  17. T1、T2两管集电极电阻RC不相等 产生运算误差 例如 或T1、T2两管的及VBE(on)不对称 由于 则 因此 4.4.3 电路两边不对称对性能的影响 实际差分放大器,电路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称: • 双端输出时的KCMR 理想情况 实际情况

  18. + - 实际差放 + - 理想差放 T1 等效为 + - VIO VO T2 失调电压 • 失调及其温漂 • 输入失调电压VIO 零输入时 VO0 从等效的观点看: VIO就是使VO=0时,在实际差放输入端所加的补尝电压。 VIO产生原因: 由两管参数不对称(如VBE(on)、IS、RC不等)引起失调。

  19. VCC RC RC IBQ1 IBQ2 T1 T2 RS RS 失调电流 REE VEE 若取 则 • 输入失调电流IIO IIO产生原因: 两管不等,造成 ICQ1 ICQ2 从等效的观点看: IIO就是使ICQ1= ICQ2时,在实际差放输入端所加的补尝电流。

  20. VIO - + T1 IB RS IB T2 RS 总输入失调电压 IIO IIO 2 2 • 失调模型 当RS较小时: 失调以VIO为主,为减小VIO,应选VIO小的差放; 当RS较大时: 失调以IIO为主,为减小VIO,应选IIO小的差放。

  21. VCC VCC RW RC RC RC RC + - + - VO VO T1 T2 T1 T2 RW RS RS RS RS REE REE VEE VEE VEE (集电极调零电路) (发射极调零电路) • 调零电路 调节电位器RW ,改变两端发射极电位或集电极电阻,使静态工作时双端输出电压减小到零。

  22. 三极管参数变化 VIO和IIO变化。 则 因 • VIO和IIO的温漂 若环境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变化: 其中温度变化引起的温漂最大。 可以证明: 注意:调零电路可以克服失调,但不能消除温漂。 • MOS差放的失调 (mV量级) VIO产生原因: 由两管参数(如W/l、VGS(th) )及RD不匹配引起失调。 注意: MOS管差放的VIO >>三极管差放的VIO

  23. VCC RC RC iC1 iC2 + - T1 T2 则 vID IEE VEE 4.4.4 差模传输特性 完整描述差模输出电流随任意输入差模电压变化的特性。 • 双极型差放__差模传输特性 假设电路对称 得

  24. iC/IEE iC1-iC2 iC2/IEE iC1/IEE 1 IEE 0.5 Q 0 vID/VT 0 vID/VT -IEE 差模传输特性曲线 可以证明: 当| vID | 26mV 时,差放线性工作(单管电路vI < 2.6mV)。 | vID |> 100mV 后,一管截止、另一管导通,差放非线性工作。 说明: 若在两管发射极上串联电阻RE,则利用RE的负反馈 作用,可扩展线性范围。 RE 线性范围  但 Avd

  25. VCC RC RC vo vi1 vi2 T1 T2 R1 T3 R3 R2 VEE • 最大差模输入电压范围: 受VBR(BEO)限制的最大差模输入电压。 • 最大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保证T1、T2、T3管工作在放大区,所对应的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要保证T1、T2管放大区工作: 要保证T3管放大区工作:

  26. VDD RD RD iD1 iD2 T1 T2 vI1 vI2 ISS VSS • MOS差放__差模传输特性 假设两管特性完全相同,且工作于饱和区,则: 得

  27. 差模传输特性曲线 iD1-iD2 ISS -vID 当| vID |  (VGSQ-VGS(th))时,MOS差放进入非线性限幅区。 vID vID 0 -ISS 2 可以证明: 当| vID | << 2(VGSQ-VGS(th))时,MOS差放线性工作。 与双极型差放不同: 线性范围与非限幅范围 一般,MOS差放的线性与非限幅范围均比双极型差放大。

  28. iC 外电路 电流源 电流源 iB恒定 IO R R R + - + - RO + - VQ+v VQ v (电流源电路) (直流状态) (交流状态) 4.5 电流源电路及其应用 • 电流源电路原理: 利用iB恒定时,iC接近恒流特性而构成。 • 电流源电路特点: • 直流状态工作时,可提供恒定的输出电流IO 。 • 交流工作时,具有很高输出电阻RO,可作有源负载使用。 • 对电流源电路要求: • 直流状态工作时,要求IO精度高、热稳定性好。 • 交流状态工作时,要求RO大(理想情况 RO)。

  29. VCC IR R iC2=IO iC1 vBE1 = vBE2 由于 T1 T2 得知 根据 参考电流 由于 因此 4.5.1 镜像电流源电路 • 基本镜像电流源 假设T1、T2两管严格配对 因此,称iC2是iC1的镜像。 (>>2)

  30. 得知: 由 得知: 当考虑基宽调制效应时,根据 得 则 • IO精度及热稳定性 当较小时,IO与IR之间不满足严格的镜像关系,IO精度降低。 当温度变化时,由于、VBE(on)的影响,IO热稳定性降低。 • 输出电阻RO VA除了降低IO精度外,还造成RO较小,IO恒流特性变差。 RO= rce2

  31. VCC IR R T3 i IO iC1 T1 T2 RE 整理得 式中 RO= rce2 输出电阻 • 减小影响的镜像电流源 • 结构特点 T1管c、b之间插入一射随器T3。 • 电路优点 减小分流i ,提高IO作为IR镜像的精度。 由图

  32. VCC IR R IO T1 T2 iE1 iE2 R1 R2 由 (较大) 当 时 (较大) 式中 得 得 • 比例式镜像电流源 • 结构特点 两管射极串接不同阻值的电阻。 • 电路优点 RO增大,IO恒流特性得到改善。

  33. VCC IR R IO T1 T2 由 iE2 R2 得 式中 输出电阻 电路优点: 可提供A量级的电流,且RO大,精度高。 根据集成工艺的要求,电阻R不易做太大,故前述电流源的IO只能做到mA量级。 • 微电流源 令比例镜像电流源中的R1=0。

  34. T1 T2性能匹配,工作在饱和区 若 VCC 宽长比分别为(W/l )1 、( W/l )2 IR T3 IO 根据 , T2 T1 VSS 得 其中 • MOS镜像电流源 MOS镜像电流源与三极管基本镜像电流源结构相似,只是原参考支路中的电阻R被有源电阻T3取代。

  35. VCC T2 T1 iC2 iO vi1 iC3 iC4 vi2 由镜像电流源知 T3 T4 IEE 当差模输入时 VEE 则差模输出电流 当共模输入时 则共模输出电流 4.5.3 有源负载差分放大器 • 电路组成: T3、T4构成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放。 T1、T2构成的镜像电流源代替RC4 。 • 电路特点:

  36. VCC T2 T1 iC2 iO vi1 iC3 iC4 vi2 由于 T3 T4 IEE 则 VEE 差模增益 差模输入电阻 差模输出电阻 • 结论: 该电路不仅具有放大差模、抑制共模的能力,在单端输出时,还获得双端输出的增益。 • 性能分析:

  37. 反相输入端 v- vo - 输出端 v+ + 同相输入端 4.6 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放是实现高增益放大功能的一种集成器件。 • 集成运放性能特点 Av很大:(104 ~ 107 或 80 ~ 140dB) Ri 很大:(几k ~ 105 M 或 ) Ro很小:(几十 ) 静态输入、输出电位均为零。 • 集成运放电路符号

  38. 输入级 中间增益级 输出级 采用1~2级共发电路 偏置电路 采用射随器或 互补对称放大器 采用改进型差分放大器 采用电流源 由于实际电路较复杂 ,因此读图时,应根据电路组成,把整个电路划分成若干基本单元进行分析。 • 集成运放电路组成

  39. 电平位移电路 : 输入级共集—共基组合电路中,采用极性相反的NPN与PNP管进行电平位移。不专门另设电平位移电路。 • F007集成运放内部电路 输出级组成: T14与T20组成甲乙类互补对称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两个射随器组合而成。 电路特点: 输出电压大,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过载保护电路 : T15、R6保护T14管,T21、T22、T24、R7保护T20管。 正常情况保护电路不工作,只有过载时,保护电路才启动。 中间级组成: T17构成共发放大器。 T13B、T12组成的镜像电流源作有源负载,代替集电极电阻RC。 电路特点: 中间级是提供增益的主体,采用有源负载后,电压增益很高。 隔离级 : T16管构成的射随器作为隔离级 ,利用其高输入阻抗的特点,提高输入级放大倍数。 输入级组成: 由T1、T3和T2、T4组成的共集—共基组合电路构成双入单出差放。 T5、T6、T7组成的改进型镜像电流源作T4管的有源负载。 T8、T9组成的镜像电流源代替差放的公共射极电阻REE。 输入级特点: 改进型差放具有共模抑制比高、输入电阻大、输入失调小等特点,是集成运放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电路。 将上述单元电路功能综合起来可见,F007是实现高增益放大功能的一种集成器件。 它具有高Ri、低Ro、高Av、高KCMR、低失调、零输入时零输出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电压放大器件。 隔离级 : T23A管构成的有源负载射随器作为隔离级,可提高中间级电压增益。 T13A与T12组成的镜像电流源作有源负载,代替T23A的发射极电阻RE。 偏置电路: 偏置电路一般包含在各级电路中,采用多路偏置的形式。 T10、T11构成微电流源,作为整个集成运放的主偏置。

  40. 拉氏变换 输入激励信号x(t) X(s) 若设 输出激励信号y(t) Y(s) 4.7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4.7.1 复频域分析法 • 传递函数和极零点 从系统的观点看,小信号放大器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在初始条件为零时,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 (m  n) 式中:标尺因子 H0=bm/an, Z为零点,p为极点。

  41. 说明 C2 C1 C3 图示闭合回路,极点数=2 • 在可实现的稳定有源线性系统中,分母多项式各 系数恒为正实数,极点必为负实数或实部为负值 的共轭复数。 • 零点可以是负实数或实部为负值的共轭复数;也 可以是正实数或实部为正值的共轭复数。 • 在仅含容性电抗元件的系统中: • 只要不出现由电容构成的闭合回路,则极点数=电容数。 • 若出现闭合回路,则极点数=独立电容数。

  42. 频率响应分析步骤 1)写出电路传递函数表达式A(s) 复频域内,无零多极系统传递函数一般表达式: 2)令 s = j,写出频率特性表达式A(j) 设极点均为负实数(p=-p ),则 3)绘制渐近波特图 4)确定上、下限角频率

  43. R + - + - vi(t) vo(t) C 式中 , 时间常数 幅值: 或 相角: • RC 低通电路频率响应 • 由图,传递函数表达式 : • 令 s = j,则频率特性表达式:

  44. 画出幅频波特图 根据 画出相频波特图 Av( )/dB 0.1p p 10p 0  -3  <<p 时,  >>p 时, -20  =p 时, A( ) 0.1p p 10p  <0.1p 时, 0  - 5.7  >10p 时, - 45  =p 时, - 90 • 绘制渐近波特图: 渐近波特图画法: • 幅频 -20dB/十倍频 • 相频 -45/十倍频

  45. 已知 Av( )/dB 0.1p p 10p 0  -20 A( ) 0.1p p 10p 0  - 45 - 90 归纳一阶因子渐近波特图画法: • 幅频渐近波特图: 自0dB水平线出发,经p转折成斜率为(–20dB/十倍频)的直线。 -20dB/十倍频 • 相频渐近波特图: 自0水平线出发,经0.1p处转折,斜率为(–45/十倍频),再经10p处转折为-90的水平线。 -45/十倍频 H =p • 确定上限角频率: 因 =p时,

  46. C + - + - vi(t) vo(t) R 式中 , 时间常数 幅值: 相角: • RC 高通电路频率响应 • 由图,传递函数表达式 : • 令 s = j,则频率特性表达式: • 下限角频率: L =p 因 =p时,

  47. Av( )/dB 画出幅频波特图 根据 0.1p p 10p 0  画出相频波特图 -20 A( ) 90 45 0  0.1p p 10p • 绘制渐近波特图: • 幅频渐近波特图: >p:0dB水平线; <p:斜率为(20dB/十倍 频)的直线。 20dB/十倍频 • 相频渐近波特图: <0.1p: -90的水平线。 0.1p<<10p : 斜率为(–45/十倍频)的直线。 >10p :0水平线。 -45/十倍频

  48. R1 R2 R3 + - + - vi Av1 C1 Av2 C2 Av3 C3 vo • 多极点系统频率响应 如图所示的三级理想电压放大器,Ri ,Ro 0。试画渐近波特图,并求H 。已知 R1 C1> R2 C2 > R3 C3 • 利用RC低通电路分析结果,得传递函数表达式 : 式中

  49. 假设 Av( )/dB A( ) p1 p2 p3 10p3 0.1p1 60  0 40 - 90 20 0  - 180 p3 p3 p1 p2 -20 - 270 • 频率特性表达式: 幅频及相频表达式: 均为单阶因子波特图的叠加。 -20dB/十倍频 -45/十 -40dB/十倍频 -90/十 -45/十 -60dB/十倍频

  50. 归纳多极点系统渐近波特图画法: 已知 • 幅频渐近波特图: 自中频增益AvI(dB)的水平线出发,经pn转折成斜率为(–20ndB/十倍频)的直线。 • 相频渐近波特图: 自0水平线出发,经0.1p1处开始转折,斜率为: (–45/十倍频)乘以(单阶因子重叠的段数), 再经10pn ,转折成-90n的水平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