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84 Views
為學習加值、為服務加分. 兒童與家庭學系 潘榮吉 2009/ 3 / 24. 講者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畢 德國奧登堡大學教育學碩士 德國奧登堡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專任教師.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大學教了沒? (Derek Bok)(2008, 天下文化 ). 具備探索力與知識力的大學生 1. 表達能力 2. 思辨能力 3. 道德推理能力 4. 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 5. 迎接多元化生活的能力 6. 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 7. 廣泛的興趣 8. 就業能力.
E N D
為學習加值、為服務加分 兒童與家庭學系 潘榮吉 2009/3/24
講者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畢 德國奧登堡大學教育學碩士 德國奧登堡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專任教師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 大學教了沒?(Derek Bok)(2008, 天下文化)
具備探索力與知識力的大學生 • 1.表達能力 • 2.思辨能力 • 3.道德推理能力 • 4.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 • 5.迎接多元化生活的能力 • 6.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 • 7.廣泛的興趣 • 8.就業能力
前言:服務-學習教學法 • “Service learning can be defined as a teaching method where guided or classroom learning is deepened through service to others in a process that provides structured time for reflection on the service experience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acquired.” • Cathryn Berger Kaye, M.A.
前言:服務-學習教學法 • 根據Campus Compact National Center for Community Colleges (CCNCCC ): 服務學習乃一種能結合社會服務與學術指引的教學方法,強調批判性、反省性的思考及公民責任。 服務學習課程提供學生在經過組織的社會服務活動(即符合社會需求的活動)中,發展他們的學術專長、誘發其公民責任及對社會委身的承諾。
前言:服務-學習教學法 專業服務學習型課程(Academic Service- Learning):一種刻意整合專業學習及相關社會服務的教學模式(Howard,1998),包含四個重要元素: 1.專業服務學習是一種教學模式。 2.專業服務學習的目標為利用社會服務豐富專業知識,並藉由專業知識提升社會服務品質。 3.它是兩種學習方式的結合:經驗與課堂。 4.社會服務的經驗必須與該專業課程直接相關。
學校/兒童與家庭學系/跨科系團隊/社團(faculty) 服務學習 學生/大學生、研究生(student) 機構/社區(agency) 附圖:服務學習金三角
輔仁大學服務-學習深耕計畫發展架構 • ( 計劃二) • 國際合作型 • 服務學習提昇計劃 (計劃一) 服務學習 研究資源 整合計劃 (計劃三) 全人教育型 服務學習擴展計劃 (計劃四) 專業教育型 服務學習深化計劃 (計劃五) 專業與社區教育結合型 服務學習紮根計劃
專業導向教育方式 服務學習導向教育方式 人文學習導向教育方式 生命發展導向式教育方式 其他導向式教育 「學習」與「服務」並重,並以結構式的「反省」貫徹軸心的的融滲式教學法 全 人 教 育 教 育 目 標 專 業 教 育 通 識 教 育 人 文 教 育 其 他 教 育
服務學習與全人教育 • 以「行」的努力,創造「情、意」經驗,以完備全人教育中「知、情、意、行」教育目標之追求。 • 以服務當作創造「情、意」經驗之媒介,以感動當作對「人」本身反省之基礎。
服務學習與全人教育 • 將專業及人本服務結合,提供專業學習中所欠缺之人的關懷。 • 強調知識與服務的結合,並以「反省」相互增強,實踐知識整合導向的全人教育。 • 採用「學習」與「服務」並重的融滲式教學法。
專業型服務學習軸線 鼓勵教師各系至少一門專業教育型服務學習課程。(專業教育-專業服務實作型) 每年開發以院、系、所、中心之服務學習議題。(共同團隊-服務學習型)
兒童與家庭學系教育宗旨 • 本系以生態系統及生命全程的觀點,結合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之知識,統整理論、研究與實務,進行人才培育、學術研究與社會服務,以增進兒童與家庭之適配度,提昇兒童福祉與家庭生活品質,達到真善美聖的理想。
兒童與家庭學系教育目標 • 一、豐富兒童與家庭成長發展之專業知能 • 二、運用兒童與家庭支持網絡之專業知能 • 三、管理兒童與家庭壓力問題之專業知能 • 四、研究兒童與家庭相關議題之能力
個人授課理念 生命要有願景(Vision) 生活要有熱情(Passion) 生涯要有使命(Mission)
Leadership Speci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Mission Passion Vision Found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 =Speci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家庭生活教育專業 • 92年通過的「家庭教育法」中明定家庭教育的範圍包含: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以及其他家庭教育事項(如家庭經營教育、生活教育、休閒教育、保健教育等)
家庭生活教育專業 以生命全程觀點所擬定之家庭生活教育內容(美國家庭關係協會,NCFR ) 縱軸包括「兒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中老年期」 橫軸包括「社會中的家庭」、「家庭動力」、「人類成長與發展」、「人類的性」、「人際關係」、「家庭資源管理」、「親職教育與指導」、「家庭法律與公共政策」、「倫理」、「家庭生活教育方法論」。
個人服務學習氛圍建立與持續經營 • 932跨文化家庭研究(研究生)(選) • 94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 ( 必) • 942家庭資源管理(大三&研究生) (選) • 95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 (選) • 952多元文化與家庭(大一&大三) (選) • 96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 (選) • 96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 必) • 962多元文化與家庭(大一) (選) • 962多元文化教育與新移民家庭(研究生)(選)
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 ( 必) • 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 (選) • 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必) • 972多元文化與家庭(大一&研究生&學程)(選) • 972多元文化教育與新移民家庭(研究生) • 972專業倫理(大三&研究生)(必)
家庭生活教育專業課程與服務學習方案 (一)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 -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 (二)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 -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 (三)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 -新住民親子共讀
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1)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1) 預備(preparation) -輔大第三年「沒大沒小知識數位學堂」計劃 -課程評估與設計 -計劃申請加入 -課堂「服務-學習」教學理念說明
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2)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2) 行動(action) -學生分組與認領作業 -正式上線互動 -培訓:網路系統操作、小組長網頁管理、繪本與兒童閱讀、繪本專業培訓 -下鄉相見歡
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3)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3) 反思(reflection) -系統運作 -小學端師生回應 -繪本適配度 -偏遠小學關懷 -相見歡收穫
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4)971兒童與家庭導論(大一)-偏遠小學繪本網路讀書會(4) 成果與慶賀(celebration) -期末口頭與書面報告
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1)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1) 預備(preparation) -課程設計評估:持續性(課程面與學生面) -計劃申請:服務學習中心專業型課程 -合作機構:國小
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2)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2) 行動(action) -學生分組編制 -繪本讀書會-家庭資源管理主軸 -方案設計:理論與應用 -行前方案報告與修正 -具體執行: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
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3)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3) 反思(reflection) -週誌 -自評表:活動前、中、後/「服務-學習」、學習成長等 -團評表:執行評估、優缺點檢討、發現與建議
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4)971家庭資源管理(大二+研究生)-弱勢家庭親子週末營會(4) 成果與慶賀(celebration) -期中口頭與書面報告 -茶點慶賀
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1)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1) 預備(preparation) -合作機構與課程評估 -計劃申請:共同議題跨科系團隊 -課程設計理念: 1)課程面 2)學生面 3)行動面
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2)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2) 行動(action) -繪本與方案設計培訓 -專家演講:新住民家庭與多元文化 -學生分組編制:3組各4次 -12+1次服務行動
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3)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3) 反思(reflection) -週誌 -觀察紀錄表:家長、幼兒、帶領者 -活動後立即分享與檢討
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4)971家庭生活教育與實習(大四)-新住民親子共讀(4) 成果與慶賀(celebration) -學生自發性與新住民家庭共融 1)慶賀活動 2)家長回應 3)學生回顧 4)機構回響 -期末口頭與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