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76 Views
附錄 C. 網路管理與監測. 本章概要. 網路管理的工作是透過 TCP/IP 協定套件中 簡單網路管理協定 (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的概念來完成 SNMP 架構 管理資訊架構 (SMI) 管理資訊基礎 ( MIB ) 編碼原則 (BER). 網路管理架構.
E N D
附錄 C 網路管理與監測
本章概要 • 網路管理的工作是透過TCP/IP 協定套件中簡單網路管理協定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的概念來完成 • SNMP 架構 • 管理資訊架構 (SMI) • 管理資訊基礎 (MIB) • 編碼原則 (BER)
網路管理架構 • SNMP 是與其他兩種成員一起工作的架構,這兩個成員分別被稱為管理資訊架構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MI) 和管理資訊基礎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IB) • SNMP 是基於兩種概念:管理者與代理者。管理者是執行網路管理與監測工作的主機,而管理其他主機或路由器的主機就被稱為代理者 • 管理者會執行一個SNMP 的客戶端程式,代理者執行SNMP 伺服端程式。代理者將它本身的資訊放入資料庫。管理者可以存取此資料庫,並且可採取適當的動作
SNMP • SNMP 使用 SMI 和 MIB 來執行網路的監測與管理 • SNMP 讓管理者執行三種主要的工作: 1. 從代理者資料庫(就是取得由代理者所定義的變數)中取得任何資訊 2. 儲存∕更新代理者資料庫中的數值 3. 萬一發生問題時,接收由代理者傳送過來的警告訊息 • 要達成這三種目標,SNMP 定義了五種訊息類型: GetRequest GetNextRequest GetResponse SetRequest Trap
管理資訊架構 (SMI) • SMI 提供SNMP 一種指導原則,作為處理用在SNMP 訊息中的物件(變數、路由器名稱等等) • 這些指導原則與物件的三種型態有關:命名的慣例、資料類型和讓這些物件進行網路傳輸的編碼方法
命名的慣例 • SMI 定義每個在 SNMP 中物件唯一的名稱,它使用了階層式(類似網域名稱系統或是 DNS)命名的概念,並確定某個物件的全域名稱是唯一的,而它階層中本地的部分可以重複 • 此唯一的全域名稱被叫做物件識別碼 (object identifier) • 範例: 一個 1.5.2.4 的物件識別碼,可以被對應成 iso.com.pki.mgmt
資料類型 • SMI 遵循和擴充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1 (ASN.1) 服務 • 使用ASN.1,SMI 定義了兩種資料型態的類別:簡單以及結構化的
編碼的方式 • SMI 使用基本的編碼原則 (Basic Encoding Rules, BER),將需要透過網路傳輸的資料編碼 • BER 的標準會指定每個要被傳送的資料項目,應該以包含三個資訊的部分或欄位:標籤、長度和數值來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