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91 Views
化 学 平 衡. 例题: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例原理解释的是( )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将 FeCl3 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 FeCl3 固体 C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 室温下,将 1ml pH=3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 100ml 后,测得其 Ph<5. 1. 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E N D
例题: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例原理解释的是(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FeCl3固体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室温下,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 100ml后,测得其Ph<5 1.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C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度总是和逆反应速度相等 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不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A
3.可逆反应2A(g) B(g)(放热反应)从反应开始至建立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外界条件指的是温度、压强、浓度和催化剂)使平衡发生了移动至新的平衡,该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用c表示)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各图,指出导致平衡移动的因素和平衡移动的方向: 升高温度 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 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逆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B的浓度 正反应方向移动
.4.反应A2+B2 2AB;△H=Q,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改变的条件下,产物AB的质量分数AB%生成情况如下图:a为500℃时的情况;b为300℃时的情况;c为反应在300℃时从时间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2、B2及AB均为气体,Q>0 B.AB为气体,A2、B2中至少有 一种为非气体,Q<0 C.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 为非气体,Q<0 D.AB为固体,A2、B2中有一种 为非气体,Q>0 B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A
7.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 C(s)+H2O(g) CO(g)+H2(g) 。 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1)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选填序号)。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H—O键 (2)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给平衡体系加压(缩小容积、其它条件不变。下同),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填写不变、变小、变大)。 (3)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逆两反应同时建立[即起始时同时投放C(s)、H2O(g)、CO(g)、H2(g)],达到平衡后,试讨论①容积内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的取值范围是. ②若给平衡体系加压,请参照起始投放的气体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定为 1),分别给出 的变化(请填写条件和结论):;;; BD 变大 (2 28)
6.已知反应:3NO2+H2O 2HNO3+NO;△H<0。25℃,101kPa时,达到平衡时HNO3的质量分数为50%。 (1)判断NO2溶于水是否达到平衡,最显著的标志是。 (2)若要用NO2与水反应制得高于50%的HNO3,举出你可以采取的三种方法: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3)试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出发,简要解释为什么足量铜与浓HNO3反应时,生成的气体先是NO2,后是NO。。 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 方法4:降温通NO2和O2 加压通NO2 降温通NO2 加压通NO2和O2 开始一段时间,硝酸浓度高于50%,使平衡向生成NO2方向移动,故不能生成NO;后来一段时间,硝酸浓度低于50%,使平衡向生成NO方向移动,故不能生成NO2。
8.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 2C(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C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A和1molB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A.20% B.40% C.60% D.80% C
9.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X和3 mol 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 X (g) + 3Y (g) 2Z(g) ,到达平衡后,Y的转化率为a %, 然后再向容器中通入2 molZ,保持在恒温恒压下反应,当达到新的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b%。 则a与b的关系是 • a = b B.a > b • C.a < b D.不能确定 A
10.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 不变 B. 增大 C. 减少 D. 无法判断 A
11.某温度下,反应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时改变外界条件,使反应再次平衡,新平衡时,c(NO2)/c(N2O4)与原平衡相比变小了,则改变条件的可能有 A.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NO2 B.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N2 C.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N2O4 D.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升高了温度 AC
12.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D.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减小 BC
13.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下述反应: 2A(g)+B(g) 2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4mol·L-1 ⑴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⑵维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0.4mol·L-1的是________。 A.4molA+2molB B.2molC+1molD C.2molA+1molB+2molC+1molD D.1molA+0.5molB+1molC+0.2molD ⑶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不同配比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0.4mol·L-1。 ①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②若加入0.2molA和0.1mol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 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向 BD n(D)>0.6mol n(C)=1.8mol n(D)>0.5mol
1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1 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 3C(g)十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的是 A.4 molA十2molB B.3 molC+1molD+lmolB C.3 molC十0.8molD D.1.6molA+0.8molB+0.6molC+0.3molD D
15.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 A和2mol B,向乙中通入1.5mol A、0.5mol B和3mol C,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3A(g)+B(g) x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_______;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_________。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P甲:P乙)为_____________。 2 4 相等 60% 8:5
16.甲、乙两容器都发生反应2A(g)+B(g) xC(g),两容器温度和初始容积相同。甲容器中充2molA和1molB,达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φ、物质的量为n1;乙容器中充入1.4molA、 0.7molB和0.6molC,达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φ、物质的量为n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乙两容器均为恒容容器,则x必等于2 B.若甲、乙两容器均为恒压容器,则x必等于3 C.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且x不等于3 ,则n1必大于n2 D.若甲为恒容容器、乙为恒压容器,且x等于3 ,则n1必大于n2 D
Ⅰ Ⅱ 17.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 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2X(?)+Y(?) aZ(g)。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C.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 D.平衡时Ⅰ容器的体积小于V L AC
18.如图所示,温度不变时某容器分隔A、B两部分,A容积固定不变,B有可移动的活塞,现有A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B中充入2molSO3和1molN2,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 (g)。 根据下列要求填写空白: (1)若固定活塞位置在右侧的3处不动,达到平衡时,设A中压强为PA,B中压强为PB,则PA与PB的关系是PA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要使A中与B中平衡状态相同,可移动活塞的位置应在处. (3)若活塞右移到5处,达到平衡后,B中SO3 (g)为xmol, A中SO3 (g)为ymol,则x和y的关系是y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B相当于减压了,减压后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动,使B中SO3的量减少了. < 右侧的3处 >
19.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 如右表: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10至20分钟时间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3mol/(L·min) B.实验2中,隐含的反应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的体积,也可能使用催化剂 C.实验3中,A的起始浓度一定大于1.0 mol/L,起始速率也一定大于实验1 D.实验4中,反应温度一定大于800℃,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 BD
20.化学工业在江苏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省是国内最早的硫酸生产基础之一。20.化学工业在江苏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省是国内最早的硫酸生产基础之一。 (1)硫酸生产中,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来确定的条件或措施有(填序号) A.矿石加入沸腾炉之前先粉碎 B.使用V2O5作催化剂 C.接触室中不使用很高的温度 D.净化后炉气中要有过量的空气 E.接触氧化在常压下进行 F.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2)若实验室在537℃、1.01×105Pa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0.5mol O2,此时体积为100L,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SO3体积分数为0.91。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则平衡时SO2体积分数为;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a mol SO2和b mol O2,且a∶b=2∶1,反应达平衡时SO3体积分数仍为0.91,则a=。 (3)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SO2,常用氨水吸收后再加硫酸,回收SO2同时得到化肥硫酸铵,硫酸铵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D 0.06(或写6%) 1.45 c(NH4+)>c(SO42-)>c(H+)>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