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19 Views
世变与玩物 —— 略论清初文人的审美 风尚 Part 1. 作者认为从明末清初的收藏文化,可以看出什么? 晚明有关鉴赏和收藏的写作,可以分为几类? 整篇论文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写的是什么 ? 盛世 收藏. 绪言
E N D
作者认为从明末清初的收藏文化,可以看出什么?作者认为从明末清初的收藏文化,可以看出什么? • 晚明有关鉴赏和收藏的写作,可以分为几类? • 整篇论文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写的是什么? 盛世收藏
绪言 • 鉴赏家与收藏家在晚明文人文化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关怀。今试举数端言之:晚明有关社会等级、雅俗分野、公私界定等问题的讨论,及至标新立异与恪守典范,重情尚真与遵循秩序等二端之分合,均可于玩物文化中察见端倪。由此可见,从易代之后有关鉴赏与收藏的讨论,可推知晚明精神面貌在清初的持续与转化,及清初文人对晚明生命情调的追怀与反思。
收藏collection • 鉴赏家与收藏家在晚明文人文化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关怀。 • “盛世收藏”嘛,所以这几年中国电视中的收藏类节目越来越多。 • antique roadshow • 我收藏过…… • 博物馆……
囊括to include, to embrace • 他不负众望在奥运会上一举囊括了八枚金牌。 • 《托尔斯泰全集》共90卷,约一千万字,囊括了19世纪以前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学体裁。
试举 • 今试举数端言之 • 试问,天下的父母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吗? • 《试论在美国建设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 ……
标新立异(贬义词)to do sth. unconventional/ unorthodox, to make a display of novelty • 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恪守前人的规范当然不好,可是也不好刻意的去标新立异。 • 美国人不喜欢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态度,而崇尚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的精神。
恪守: ~+陈规\格言\诺言\承诺to scrupulously abide by (a treaty/promise) • 你放心,我们会恪守我们的诺言的。 • 在维护“一国两制”和恪守基本法的基础上,特区政府会积极推动香港的政制发展。 • 标新立异 • 违背
端倪: 未见\初见\已见+~clue, inkling • 我们渴盼已久的政治制度的改革露出了可喜的端倪。 • 小时候,调皮的刘翔特别好动,运动天赋在上小学时就已初现端倪。 • 小时候,……,XX天赋在……时就已经初现端倪。
反思rethinking, introspection • 我们要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类似的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 没有对文革进行彻底的反思,是发生今天这件惨案的根本原因。 • 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
绪言 • 鉴赏家与收藏家在晚明文人文化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关怀。今试举数端言之:晚明有关社会等级、雅俗分野、公私界定等问题的讨论,及至标新立异与恪守典范,重情尚真与遵循秩序等二端之分合,均可于玩物文化中察见端倪。由此可见,从易代之后有关鉴赏与收藏的讨论,可推知晚明精神面貌在清初的持续与转化,及清初文人对晚明生命情调的追怀与反思。
……在……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今试举数端言之:……、……,及至……,均可于……中察见端倪。由此可见,从……,可推知……,及……。……在……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今试举数端言之:……、……,及至……,均可于……中察见端倪。由此可见,从……,可推知……,及……。 • 校友关系 美国大学发展
晚明有关鉴赏与收藏的写作,可分为二类。其一是以客观态度评定书画珍玩的真伪与价值,以及家居日用诸物的雅俗与宜忌。内容主要是「指南」式的分类与论述,故语调多带一种不容异议的权威性。晚明有关鉴赏与收藏的写作,可分为二类。其一是以客观态度评定书画珍玩的真伪与价值,以及家居日用诸物的雅俗与宜忌。内容主要是「指南」式的分类与论述,故语调多带一种不容异议的权威性。
异议 • 你有异议吗? • 我没有异议。 • 异议分子 • 异见分子
其二是描述人与物之关系的诗文,尤其重要的是后世归类为「小品」的文字。此类「性情文字」所关注的,不再是客观等第与分类,而是主观地抒发对物情物理的感悟。其中笔调往往自标新异,间亦有把物极端「人化」,使之成为情深思苦的对象。于是人与物的遇合,带浓厚的传奇性。物的价值,有时候脱离了市场价值,甚或与其社会、道德、文化等层面的意义也不尽相符。物主或鉴赏家的爱憎喜恶成了价值的源头,其所体验钟情之物,也许是奇异特殊,亦可以是照常理看来为凡庸或有缺陷之物。简言之,此等述说的重点是物以人贵,以物抒情,通过物来表达自我的奇思与深情。其二是描述人与物之关系的诗文,尤其重要的是后世归类为「小品」的文字。此类「性情文字」所关注的,不再是客观等第与分类,而是主观地抒发对物情物理的感悟。其中笔调往往自标新异,间亦有把物极端「人化」,使之成为情深思苦的对象。于是人与物的遇合,带浓厚的传奇性。物的价值,有时候脱离了市场价值,甚或与其社会、道德、文化等层面的意义也不尽相符。物主或鉴赏家的爱憎喜恶成了价值的源头,其所体验钟情之物,也许是奇异特殊,亦可以是照常理看来为凡庸或有缺陷之物。简言之,此等述说的重点是物以人贵,以物抒情,通过物来表达自我的奇思与深情。
抒发+心情\理想\感慨\感情\痛苦 • 此类「性情文字」所关注的,不再是客观等第与分类,而是主观地抒发对物情物理的感悟。 • 杜甫的诗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自己忧国伤时的心情。 • 他的词抒发了缠绵悱恻的爱情和相思的痛苦。
不尽+相同\确切\一致\吻合 • 物的价值,有时候脱离了市场价值,甚或与其社会、道德、文化等层面的意义也不尽相符。 • 对于北京,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感觉,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 • 我的理解和你的理解不尽一致。 • 中国……,美国……不尽相同
缺陷 flaw, shortcoming • 谁没有点性格缺陷呢,你就别这么执着了。 • 这个方案并没有集中起各地试点工作中成功的经验,有着明显的政策缺陷。 • ……是……最大的性格缺陷。 • ……产品有缺陷,……
本文拟探讨晚明谈物的论述在清初的转化。文人通过玩物、体物、观物之「自我建构」,在易代之际融入兴亡之感与历史记忆,是以第一节先从前朝遗物谈起。在清初的政治氛围,这是遗民相濡以沫之情怀,亦往往是遗民与清臣交往的线索之一,而明清之际士人进退的抉择,又经常可从其谈物赏鉴的语汇中察见端倪,所以第二节论及玩物在不同的文人集团所衍生的多层联系。本文拟探讨晚明谈物的论述在清初的转化。文人通过玩物、体物、观物之「自我建构」,在易代之际融入兴亡之感与历史记忆,是以第一节先从前朝遗物谈起。在清初的政治氛围,这是遗民相濡以沫之情怀,亦往往是遗民与清臣交往的线索之一,而明清之际士人进退的抉择,又经常可从其谈物赏鉴的语汇中察见端倪,所以第二节论及玩物在不同的文人集团所衍生的多层联系。
本文拟探讨……是以…… • 打算 • 所以
相濡以沫to give one’s meager resources to help another in time of need • 他们老夫妻两个人相濡以沫的几十年,一朝生离死别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 里根夫妇相濡以沫长达半个多世纪,爱情始终不渝,实在令人仰慕。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抉择 • 选择 •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 中国之所以作出实行计划生育这一重大历史抉择,主要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把握。 • 美国之所以做出……这一重大历史抉择,主要基于……
笔者以为晚明谈物有执着的私人象征,即提升个人爱憎使之成为价值来源。这观点在清初与政治纠缠以后,私人象征遂变成政治抗争或是与政治疏离的暗喻。然而玩物的政治寓意可浓可淡,「风流遗民」在文酒社集中托物寄兴,是别有深心的愤懑,还是「虽不得志,亦且快意」的放浪?此又牵涉清初对明末文人文化任性恣情的反思。第三、第四节所讨论的,便是风雅与气节的关系,艺术境界与道德境界的相反相成,及以祁彪佳所建之“寓山”和冒襄所营构之“水绘园”为例证的「审美空间」所代表的文化与政治意涵。笔者以为晚明谈物有执着的私人象征,即提升个人爱憎使之成为价值来源。这观点在清初与政治纠缠以后,私人象征遂变成政治抗争或是与政治疏离的暗喻。然而玩物的政治寓意可浓可淡,「风流遗民」在文酒社集中托物寄兴,是别有深心的愤懑,还是「虽不得志,亦且快意」的放浪?此又牵涉清初对明末文人文化任性恣情的反思。第三、第四节所讨论的,便是风雅与气节的关系,艺术境界与道德境界的相反相成,及以祁彪佳所建之“寓山”和冒襄所营构之“水绘园”为例证的「审美空间」所代表的文化与政治意涵。
执着 (褒义词)rigid, persistent, persevering • 你这种行为,往好里说是执着,往坏里说就是纠缠。 • 除了兴趣的驱使,一个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 你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吗?
纠缠to tangle, to nag • 你别再纠缠不清了,专家都说你这个是假的了,你认命吧。 • 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的冲突纠缠在一起,我们社会处于空前动荡不安之中。 • 怎么区分执着和纠缠。 • Let it go! • 放手吧。
牵涉 to involve, to drag in • 你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牵涉到多高的高层,这完全不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 • 这种改革牵涉面广,必然会触动一些部门的利益。
境界extent reached, plane attained • 做人要有点境界,不能总是想着发财、赚钱这点事。 • 他的音乐能将听众带到蓝色的多瑙河上,带到静静的维也纳森林里,带到高雅的艺术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