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710 Views
抓住新课程实验机遇 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南安一中 王声云. 抓住新课程实验机遇 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 二、校本教研,明确一个中心,三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 三、校本教研,在实处下功夫,在细节上抓落实 四、校本教研,建立健全四项保障制度. 一、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
E N D
抓住新课程实验机遇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住新课程实验机遇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南安一中 王声云
抓住新课程实验机遇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住新课程实验机遇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一、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 • 二、校本教研,明确一个中心,三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 • 三、校本教研,在实处下功夫,在细节上抓落实 • 四、校本教研,建立健全四项保障制度
一、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一、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 1、部分中老年教师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受传统教学“惯性”的影响,不愿意或舍不得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校本教研,立足于提高他们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意识。 2、学校青年教师占的比例大,其中部分教师还处于基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基本技能的形成阶段,对创新性、挑战性强的新课程实验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校本教研,立足于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新课程实验的需要。
一、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一、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 3、课程实验处于开始阶段,缺乏可借鉴的先进经验,教师在如何以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来变革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方面,还将有一段曲折而漫长的路要走。校本教研,立足于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4、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会遇到来自教材、教法、学生和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过去不曾经历的新问题将不断困扰着教师。校本教研,立足于为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让他们能从容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二、校本教研,明确一个中心,三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二、校本教研,明确一个中心,三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 一个中心: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为中心。把课堂教学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在探索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个着力点: 1、引领——获得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理论指导、专家引领,为教师的教研实践提供智力支持。让教师在获得知识、参与研究中,丰富自我,升华自我。 • 2、互助——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学科教研、校际合作等为载体,通过教师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 3、反思——发现问题,寻找成长点。让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且在发现问题中形成课题,在解决困惑中获得成长。
三、校本教研,在实处下功夫,在细节上抓落实三、校本教研,在实处下功夫,在细节上抓落实 1、领导关心指导,有力推进新课程实施 2 、专家引领,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3、创新课堂教学研究模式,增强教师教学实力 4 、校本教研全员化,盘活盘优教师资源 5 、校际教研讲实效,实现教师群体共同发展
2.专家引领,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1)开展新课程培训,实现理论引领 ●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新课程培训 ●组织将担任高一年教学的全体教师参加泉州市高中新课程培训 ●组织全校教职工观看学习新课程通式培训光盘
(2)利用专家资源,实现专业引领 • ●承接新课程英语、音乐、历史等学科教材出版社专家来校回访教学研讨活动 • ●承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及各个学科课标组核心成员组成的国家课改专家组的新课程实验教学调研活动 • ●接受省、市、县三级教研专家对学校新课程实验的调研指导 • ●承接泉州市多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会
3、创新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增强教师教学实力3、创新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增强教师教学实力 (1)课例研究多样化. (2)教学反思常规化. (3)教学研究课题化.
(1)课例研究多样化. • ●教师同上一节课 • 师徒同上一节课 • 年轻教师同上一节课 • 教师与专家同上一节课 • ●骨干教师研讨课 • ●专家诊断课
(2)教学反思常规化. • ●要求教师撰写课堂教学后记和教育随 笔、撰写汇报课和研究课的反思 • ●把教师的反思结集在《南安一中教研天地》上出版 ,并推荐好的教学案例到《南安教育》 • ●开展教师讲教育教学故事比赛 ,并把该做法推广到南安市各中学
(3)教学研究课题化. • ●研究教材,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为“用教材教” • ●研究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 ●研究教师自己,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智能结构和见识能力重新定位,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 ●研究课堂教学,关注三维目标的的形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4 、校本教研全员化,盘活盘优教师资源 • 培养能师——让教师亮起来 • 新老结队——让教师联起来 • 学科教研——让教师动起来
培养能师——让教师亮起来 • ●培训学习:选派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国家级、省级及泉州市级新课程培训 ,以及在学校内培训学习 • ●师能比赛: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崭露头角搭建广阔的平台 .如: “说课比赛”、 “演讲比赛”、 “书法比赛”、“创优课”,多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技能比赛等 • ●大胆启用:充分挖掘中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力量,大胆启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压重担
新老结队——让教师联起来 • 制定《南安一中“老带新结对子”互教互学结对方案》 .对师徒作出明确规定
学科教研——让教师动起来 • ●以学科教研组、年段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新课程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实现新课程实验人人参与 • ●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到初中、到小学课堂去听课 • ●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教研日活动,做到有主题,有研讨,有方案,有记录,力争研讨产生效果。
5 、校际教研讲实效,实现教师群体共同发展 (1)片区活动抓主题 : 确立了“新课程的教法研讨活动”、“如何进行模块评价”、 “第一学段的命题设计”、“新课程的学法研讨”、“ 学分制度的执行情况交流” 、“名师工作室新课程专题讲座”等主题 ,本学期则侧重于分析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困惑、遇到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研究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好新课程实验中模块考试、省会考和高考三者间的关系;推广新课程实验的先进经验、优秀课例。
(2)走出校门学经验 • ●组织高一年各学科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前往厦门一中、同安一中、福建师大附中、福州一中、福州八中等名校学习取经 • ●组织高一各学科教师前往国光中学、华侨中学、侨光中学以及本教研片区各校听课并参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