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 likes | 1.01k Views
我国能源现状和节能政策 南度度节能服务网. 1. 2. 3. 4. 5. 我国能源及环境现状.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法及相关制度. 节能技改奖励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奖励政策. 1. 我国能源及环境现状. 1 、能源. 能源: 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耗能工质: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相关概念:资源、能量、能效、能耗. 1 、能源. 一次能源: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E N D
我国能源现状和节能政策 南度度节能服务网
1 2 3 4 5 我国能源及环境现状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法及相关制度 节能技改奖励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奖励政策
1 我国能源及环境现状
1、能源 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耗能工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相关概念:资源、能量、能效、能耗
1、能源 一次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二次能源: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其他焦化产品、热力、电力等。 耗能工质:新水、软化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氦气、乙炔、电石等。
2、我国能源结构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 富煤 贫油 少气 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3、我国环境现状 • 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 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 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 植被状况令人担忧 • 自然灾害严重
3、我国环境现状 能源的使用和消费结构、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环境污染为典型的能源消费型污染,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是造成能源环境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 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
2 节能基础知识
1、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即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相关概念:减排
2、能源的单位 焦耳(J):牛顿米,是1牛顿的力使物体在力作用的方向上移动1米时所作的功。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英国 物理学家焦耳而定的。 千瓦时(kWh):功率为一千瓦的用电器工作一小时所消耗的电能。 标煤(gce、tce):(后面详叙) 不推荐使用的:卡(cal、kcal)。
2、能源单位-标准煤 标准煤(gce、kgce、tce):标准煤亦称煤当量,是将不同品种、不同含热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含热量折合成为一种标准含量的统一计算单位的能源。 国标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规定: 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 kgce)。
3、当量值和等价值 ①当量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的热量。具有一定品味的某种能源,其当量热值是固定不变的。 ②等价值是指为了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如汽油、柴油、电力、蒸气等)或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各种水等)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3、当量值和等价值 对于等价热值,实质上除当量热值外,考虑了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此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它与能源加工转换技术有关。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等价值会不断降低,而趋向于二次能源所具有的能量。 等价值可由下面的计算公式求得: 等价热值=当量热值/转化效率。
4、能的品质 能量不仅有数量, 还有品质!
4、能的品质 可以全部转为热量 电(功) 热 温度越高,可以转化为功的比例越高 温度 300K 温度越低,可以转化为功的比例越高 冷 0K 有效能之比
6、能源计量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规定: 能源计量器具: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6、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范围: 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7、技术标准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167-2006)
7、技术标准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GB/T25329 -2010 )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能效限额标准(国家和地方标准)
7、技术标准 总共22个强制性能效限额标准: GB 16780-2007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48-2007 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2-2008 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4-2008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6-2008 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2-2007 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6-2007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7-2007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7、技术标准 总共22个强制性标准: GB 21258-2007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0-2008 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1-2008 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3-2008 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5-2008 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7-2008 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8-2008 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7、技术标准 总共22个强制性标准: GB 21349-2008 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49-2007 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0-2007 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1-2007 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50-2008 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5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70-2008 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3 节能法及相关制度
DSM 南网落实DSM 节能法 能源审计 节能评估 …………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①扩大了法律调整的范围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增加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内容,这对加强这些领域的节能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②健全了节能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 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设立了一系列节能管理制度,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落后用能产品淘汰制度、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能效标识管理制度、节能奖励制度等。《节约能源法》还明确国家要制定强制性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建筑节能标准、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和支出标准等。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③完善了促进节能的经济政策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要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工作,对生产、使用列入推广目录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对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给予财政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等,从总体上构建了推动节能的政策框架。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④明确了节能管理和监督主体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了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的节能管理体制,理顺了节能主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在节能监督管理中的职责。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⑤强化了法律责任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了19项法律责任,包括违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规定,重点用能单位违反管理制度,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违反能效标识管理,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等方面的法律责任,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加大了处罚范围和力度。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①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评价考核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级地方政府每年要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使节能问责制的要求刚性化、法定化,有利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节能责任意识,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节约能源法》规定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通过项目评估和节能评审,控制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投资项目,遏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③落后高耗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淘汰制度 国家要制定并公布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目录及实施办法;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④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 《节约能源法》明确了重点用能单位的范围,对重点用能单位和一般用能单位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要求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和管理;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必须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⑤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将能效标识管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立下来,明确了能效标识的实施对象,要求生产者和进口商必须对能效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并对应标未标、违规使用能效标识等行为规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
1、节能法-修订解读 ⑥节能表彰奖励制度 《节约能源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电力需求侧管理 定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为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所开展的相关活动。
2、电力需求侧管理 主要文件 ①《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发改运行[2010]2643号) ②《关于做好当前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5月10日) ③《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产业政策[2011]第4号) ④《关于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加强节能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南方电网市场[2011]14号)
2、电力需求侧管理 原则 满足电力需求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增加供应的同时,统筹考虑并优先采用需求侧管理措施。
2、电力需求侧管理 职责与分工 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2、电力需求侧管理 职责与分工 ②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 ③ 电网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应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为其他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④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国家鼓励其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和措施。
2、电力需求侧管理 政府管理措施 ① 各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潜力调查、市场分析等工作。 ②各地区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电力供需特点,将通过需求侧管理节约的电力和电量,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电力工业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2、电力需求侧管理 政府管理措施 ③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推动并完善峰谷电价制度,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④各地区有关部门定期选择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潜力较大的用户,组织有关单位为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咨询服务,并鼓励节能服务公司积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