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549 Views
梅家玲 教授. 現代文學與文化. 專題二 遊走文學 ‧ 閱讀城市.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2.5 版 授權釋出 】. 第十一講 京 派 文學與 鄉土中國 (二):沈從文. 沈從文 (1902-1988). 圖片來源:人民網. 京派文學與 鄉土中國 (二):沈從文. 沈從文 (1902-1988 ) : 20 歲前的湘西生活. 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 ( 湘西 ) 人,為漢、苗、土家族混血。 鳳凰縣為一山鄉水地, 景色優美;原屬古代楚 國之地,神巫之風盛行 ,為一純樸、原始之鄉 土社會。.
E N D
梅家玲 教授 現代文學與文化 專題二 遊走文學‧閱讀城市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第十一講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圖片來源:人民網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20歲前的湘西生活 • 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湘西)人,為漢、苗、土家族混血。 • 鳳凰縣為一山鄉水地, 景色優美;原屬古代楚 國之地,神巫之風盛行 ,為一純樸、原始之鄉 土社會。 攝影:于回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20歲前的湘西生活 • 小時經常逃課,與自然極為親近,同時也領略人生,於課堂所讀的「小書」之外,另讀一本「大書」。 如:看殺人、殺頭 • 生長於軍人家庭,15歲即加入地方軍旅,混跡江湖,行旅期間奇異豐富的見聞,使他對人生有特殊的體會。 • 後來亦輾轉做過幾項文書工作,北上前最後一份 工作是報館的校對。 • 經由報刊的閱讀,沈從文接觸了五四新文學, 對其心生嚮往,毅然決定前往北京。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 北京時期至1949年前的文學活動 • 1923年,沈從文北上北京。後報考燕京 大學國文科未果,便在北京大學一邊旁 聽,一邊努力學習寫作。 • 1924年始,陸續在《晨報》副刊、《現 代評論》、《小說月報》等報刊發表作 品;獲徐志摩、胡適賞識,並陸續結識 林徽因、梁思成、楊振聲、朱光潛以及 何其芳、蕭乾、卞之琳……等京派學者 、文人和青年作家。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雪巅苍狼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 北京時期至1949年前的文學活動 • 1928年,《新月》創刊後,沈從文經常為其撰稿。 • 1929年,胡適破格錄取沈從文為上海中國公學講師,開設現代文學、小說習作及中國小說史等課,頗受學生喜愛。同時,他也開始在大學兼課,教書期間,經常幫助學生、文藝青年修改文章或推薦發表。 • 1930年代,沈從文多次參與林徽因家的沙龍 (「太太的客廳」)和朱光潛住所的「讀詩會」。 • 1933年,接編《大公報》「文藝副刊」。 同年寫作〈文學者的態度〉,引起京海論爭。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 北京時期至1949年前的文學活動 • 沈從文與楊振聲共同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 ,一改先前以文言文和學術為重的編輯方針,以白 話文為主,重視創作,兼及翻譯和評論,周作人、 林徽因、朱光潛、朱自清、李健吾等都是重要撰稿 人。且因《大公報》允許副刊主編每月一次 召集作者聚會、座談,故沈從文、楊振聲藉 著這些聚會,把京派學者、文人聚集了 起來,並提攜了一群年輕的作家。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 北京時期至1949年前的文學活動 • 此後,至1949年為止,沈從文先 後與林徽因、葉公超、聞一多等 人組成學文社,參與《學文》月 刊的編輯工作;亦是《水星》、 《文學雜誌》的編委;又陸續擔 任過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 和《益世報》副刊的主編。 •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cjlingyuan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 :1949年後的人生 • 1949年之後,被左翼作家點名批判 ,屢受折磨,自殺未遂。沈從文從 此封筆,中斷了文學道路。 • 1950年之後轉向歷史文物的研究, 《中國古代服飾史》是其學術著作 之代表。 • 文革期間,曾多次被抄家,並被冠上「國民黨 的走狗」和「反共老手」的罪名,備受折磨。 • 1988年,逝世於北京。 •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废艺斋主人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的愛情與婚姻 • 張兆和,安徽合肥人 ,為當地望族之女。 • 1933年,與沈從文結婚。 • 《從文家書》、 《湘行書簡》 •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雪巅苍狼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的愛情與婚姻 • 「我不是一個首領,用不著別的女人用奴隸的心來服侍我,卻 願意自己做奴隸,獻上自己的心,給我所愛的人。我說我很頑固 的愛你,這種話到現在還不能用別的話來代替,就因為這是我的 奴性。」 •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 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 使人只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麼 遠。我日裡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 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 《從文家書》, 1931年6月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 主要成就在小說和散文,尤其是以湘西為背 景的系列小說、散文。 • 《從文自傳》(1934)、《邊城》 (1934)、《湘行散記》(1936)、 《長河》(1943) • 於北京書寫湘西,「僑寓」的 鄉土文學 沈從文的文學世界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的文學世界 • 特殊的生活經歷化作豐富 的素材,展現湘西的地域 鄉土風情。 • 以舒緩而惆悵的情調寫鄉 土,作品交織著生活的美 麗和沉重。 • 理想的「美」:人性與自然的對話, 自然之美與人情之美的和諧共生。 攝影:韓篤一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的文學世界 • 抒情的文學: • 敘述主體的情感抒發和渲染 • 情(人情)景(自然之景)的交融、互襯 • 語言純淨而富靈性;「詩化」的小說 • 以書面、文言語結合生動的湘西鳳凰 土語,鍛鍊出獨特的語言風格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的文學世界 • 沈從文語言特色舉例: • 但不成,凡事求個心安理得,出氣力不受酬誰好意思,不管如何還是有人把錢的。管船人卻情不過,也為了心安起見,便把這些錢托人到茶峒去買茶葉和草煙… … • 翠翠不讓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過溪,一切皆溜刷在行, 從不誤事。… …那只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著拖船攏岸。 • 她記起祖父囑咐她不要離開原來地方那一句話,便又為自 己解釋這想頭的錯誤,以為祖父不來必是進城去或到什麼 熟人處去,被人拉著喝酒,故一時不能來的。正因為這 也是可能的事,她又不願在天未斷黑以前,同黃狗 趕回家去,只好站在那石碼頭邊等候祖父。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的文學世界 • 身分的雙重性:鄉下人/生活在城市的知識分子 「我實在是個鄉下人。說鄉下人我毫無驕傲,也不在自貶,鄉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遠是鄉巴佬的性情,愛憎和哀樂自有它獨特的是樣,與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頑固,愛土地,也不缺少機警,卻不甚懂詭詐。他對一切事例照例十分認真,似乎太認真了,這認真處某一時就不免成為『傻頭傻腦』。這鄉下人又因為從小飄江湖,各處奔跑,挨餓,受寒,身體發育受了障礙,另外卻發育了想像,而且儲蓄了一點點人生經驗。」 • 鄉村與城市的對照: • 對純樸鄉土社會的懷舊 • 對城市、現代文明的批判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沈從文的文學世界 • 我是個對一切無信仰的人,卻只信仰生命。 • 我的作品能夠在市場上流行,實際上近於 買櫝還珠。你們能欣賞我故事中的清新, 照例那作品背後蘊藏的熱情卻忽略了。 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樸實,照例那 作品背後隱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代表作選讀(一) : 〈靜〉 • 如何描寫「靜」? • 對比手法的運用: • 人物:沉睡、臥床的病人、墳土中的人; 活潑的小孩、女孩岳珉、新嫁娘、小尼姑 • 空間: 屋裡、屋外;樓上、樓下 • 心情: 表面的歡笑平和/內心的騷動不安 • 二元的象徵體系:生/死、和平/戰爭、現實/想像 • 遙遠的時空之外,父親的墳,暗示了所有 希望和憧憬的破滅 • 靜:指向人生的終點——死亡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代表作選讀(二) : 《邊城》 • 邊城:為現代生活所棄的鄉土邊地 「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 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抒情敘事,充滿詩意,以自 然環境之描寫帶出醇美的人情。 • 湘西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和細緻的 風俗描寫,三者渾融一體。 攝影:yan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代表作選讀(二) : 《邊城》 • 對純樸的鄉土社會中美好人情的詠歎 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他們 生活雖那麼同一般社會疏遠,但是眼淚與歡樂,在一種愛憎得 失間,揉進了這些人生活裡時,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 人相似,一個身心為那點愛憎所浸透,見寒作熱,忘了一切。 若有多少不同處,不過是這些人更真切一點,也更於糊塗一點 罷了。短期的包定,長期的嫁娶,一時間的關門,這些 關於一個女人身體上的交易,由於民情的淳樸,身當其 事的不覺得如何下流可恥,旁觀者也就從不用讀書人的 觀念,加以指摘與輕視。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 守信自約,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 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代表作選讀(二) : 《邊城》 • 翠翠的形象:美的理想的化身,湘西典型的人生形式 在一種奇蹟中這遺孤居然已長大成人,一轉眼間便十三歲了。為 了住處兩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來,老船夫隨便為這個可憐的孤 雛,拾取了一個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 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 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 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 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 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 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代表作選讀(二) : 《邊城》 • 田園牧歌式的情調、寧靜自足 的世界。 • 看似平和美麗,卻隱伏著凶險 和深重的悲劇感。 • 彷若現代「桃源」,是對逐漸 消逝的美好人情的追憶與懷舊 ,與文本外紛亂的現實世界儼 然形成一種對照。 攝影:于回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代表作選讀(二) : 《邊城》 • 汪曾祺:〈又讀《邊城》〉 「《邊城》的生活是真實的,同時又是理想化了的, 這是一種理想化了的現實。」 「《邊城》是一個溫暖的作品,但是後面隱伏著作 者的很深的悲劇感。」 「《邊城》是一個懷舊的作品,一種帶著 痛惜情緒的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