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k likes | 1.32k Views
第 八 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 一 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宪法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斗争的产物。 1787 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第一部宪法。 1918 年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清末 《 钦定宪法大纲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于 54 、 75 、 78 、 82 年颁布了四部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 82 宪法及其 88 、 93 、 99 和 2004 年修正案。.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1. 宪法的特征
E N D
第 八 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 一 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宪法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斗争的产物。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第一部宪法。 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清末《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于54、75、78、 82年颁布了四部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82宪法及其88、93、99和2004年修正案。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1. 宪法的特征 ⑴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 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诸如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结构形 式、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 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规范着整个国家 的活动。
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往往在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为什么会这样规定?
⑵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 则和精神相违背。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 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⑶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是依法特别成 立的; 通过、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 严于普通法律。
2. 宪法的基本原则 ⑴ 党的领导原则 ⑵ 人民主权原则 ⑶ 公民权利原则 ⑷ 法治原则 ⑸ 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 宪法、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形 式方面的制度的总称。 它不仅体现国家政权特定的阶级本质, 而且为国家政权的运转、国家职能的实现 提供保障。
1.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国体 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 要保障。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 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 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 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 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1)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这一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共产党 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 参政。
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它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 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 项重要政治制度。
6. 基本经济制度 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 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 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 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 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 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同时还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 平等权 (2) 政治权利和自由 (3) 宗教信仰自由 (4) 人身自由权 (5)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 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6) 社会经济权 (7) 文化教育权 (8) 特定主体权利
2.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⑴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⑵ 遵守宪法和法律 ⑶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⑷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 民兵组织 ⑸ 依法纳税 (6)其它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 国务院 4. 中央军事委员会 5.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一一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 1.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 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 平等原则 (2) 自愿原则 (3) 公平原则 (4) 诚实信用原则 (5)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 民事主体制度 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 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自然人是指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 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 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分为四类: 即企业法人、机 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 人。
3. 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 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 律后果的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 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益和非财产权 益。 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 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5. 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 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 , 排除妨害, 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 , 修理、重作、更换, 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 ,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等 。
6.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 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 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 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 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
7. 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 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分为: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 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技术合同、 委托合同等15种。
商家最终解释权案 买一送一?大减价?抽到大奖?有赠品领?种种促销手段对消费者而言魅力十足。 当一些消费者依照商家促销计划匆匆买下货品后才发现,原来促销是假,骗销是真,该得到的没得到,而商家却毫不羞愧,以 “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 ” 一句话将消费者顶得哑口无言,叹气而归。
“ 最终解释权 ”是近年来商家促销宣传中出现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一位业界人士私下透露:写上它,商家就会在纠纷中占尽主动,避免扯皮。 究竟商家在宣传单上打上 “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 ”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逃脱法律责任呢?
镜头一 2006年元月,某商场张贴有奖销售广告称该商场让利大酬宾,凡春节期间购物每100元者,可摸奖一次。一等奖4000元、二等奖到五等奖1000 至50元。广告声明: 与奖项有关的纠纷商场有最终解释权。 期间,张女士摸到一张一等奖。她兑奖时,商场提出:共设了三个一等奖,此前已全部领完,这第四个是由于商场工作人员失误所致, 故拒绝兑奖。张女士提出异议,商场以已声明 其有最终解释权抗辩,双方因而成讼。
镜头二 张先生去年10月购买一辆车,在购车合同上注明 “ 购车人一年养路费由本公司支付 ” 。谁知今年,张先生却要自己交养路费,他找到对方,对方却声称,所谓的“一年养路费”并非自张先生购车那一天开始计算,而是指购车人购车当年的养路费,张先生表示他购买该公司的车就是冲着送一年养路费去的,该公司这样解释是不是太牵强了?
思考讨论 “最终解释权”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它侵犯了消费者哪些合法权益?
8.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 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1)《著作权法》 (2)《专利法》 (3)《商标法》
1. 研究生何华的博士毕业论文《论近代西方宪 政思想》出版,该书著作权属于( A ) A. 何华 B. 何华所在学校 C. 何华的导师 D. 出版社 2. 甲、乙演出用的曲段系丙创作,同时该演出是 营利的,所以甲乙应对丙履行的义务是( A ) A. 可不经丙许可,但须付报酬 B. 应经丙许可并支付报酬 C. 可不经丙许可且无须支付报酬 D. 经丙许可,无须支付报酬
3. 甲经乙许可将乙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 丙获得剧本手稿后,未征得甲和乙的同意 将该剧本改编成电视剧剧本并予以发表。 丙的行为( C ) A. 侵犯了甲但未侵犯乙的著作权 B. 侵犯了乙但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C. 同时侵犯了甲和乙的著作权 D.不构成侵权
9. 商事法律制度 商法是民商法律部门的重要组 成部分,包括公司、证券、票据、 保险等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1. 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 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原则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 行政或行政法治原则,可分解为行政 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等。
2. 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是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宪法 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享有并行使国家 行政权,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 的机关。 行政机关公务员是依法代表行政机关行使 行政权的工作人员。
3. 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针 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能够产生一定法律 效果的行为。
4.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 反行政法律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依法应承 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5. 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 序,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 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 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特定的行 政机关提出申请, 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 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 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1. 经济法的概念和原则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 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原则: 一是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二是效率公平原则; 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所确认的,在 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协调经济运 行而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 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经济 关系。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 者权益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消费者主要享有的权利: (1)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 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的权利; (5)因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受到人身、 财产损害时,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