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09 Views
解密四小龙. 四小龙崛起的原因. 共性分析 回到宏观经济学 比较分析. 四小龙成就. 60——80 年代 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从 60 年代起,尤其是 70 年代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瞩目,被称为 “ 70 年代的经济奇迹 ” 。. GDP 美元现价. 成就的背后. 神奇的产业发展历程 “ 进口替代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 60 年代)→“ 出口主导型 ”经济发展战略( 70 年代)→ 资本、技术密集型 工业发展战略(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高储蓄、高投资. 巨大的杠杆 —— 资本
E N D
四小龙崛起的原因 • 共性分析 • 回到宏观经济学 • 比较分析
四小龙成就 • 60——80年代 • 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从60年代起,尤其是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经济奇迹”。
成就的背后 • 神奇的产业发展历程 • “进口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60年代)→“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70年代)→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略(70年代末80年代初)。
高储蓄、高投资 • 巨大的杠杆——资本 • 居民储蓄,政府支出,国外资本的流入
通货膨胀GDP平减指数——适宜的通胀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GDP平减指数——适宜的通胀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80年代,四小龙经济转型,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重视教育—— 高素质劳动力——先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
原因归结 •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 大力发展加工业,并保持各产业的恶平衡发展。 • 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大胆走出去,大力引进外资。 • 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 适宜的通胀。
台湾经济 (一)台湾经济奇迹1.1953~2000年台湾经济成长迅速,人口从813万增长到2222万,但平均失业率仅为2.52%。 9.8 經濟成長率 失業率 2
2. 1953~2000年台湾平均经济增长率居世界第一 台、韩、菲、日 1953 – 2000 平均经济增长率 台湾 韩国菲律宾 日本 3
台湾经济的挑战1. 1986年台币升值后,台湾虽然历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移、泡沫经济崩溃、亚洲金融风暴及 921大地震的冲击,但产业转型成功,失业率未超过 3%,出口从1986年的399亿美元激增到2000年的1483亿美元,累计顺差达1650亿美元。 % 1986-2000 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3% 平均出口增长率11.6% 平均失业率为2.1% 單位:億美元 7
原因分析 60 70 80 年代 年代 年代以來 塑造安定的政经环境 引 进 资 金 、 技 术 、 鼓 励 投 资 鼓 励 创 业 , 扶 植 中 小 企 业 自 由 化 、 国 际 化 产 业 升 級 、 产 业 升 级 实施土地改革成功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鼓励创业精神与能力 培养勤劳高品质的人力资源 循序渐进,对症下药的财经政策 9
(一)经济衰退,失业上升 出现的问题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0
(二)人均GNP的减少 15
衰退分析 投资及消费信心丧失,民间投资却步、民间消费低迷 政策的不稳定造成经济景气程度的大幅下降
经济之外 • 一·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深受儒教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教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1987年)。 二 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解释 有学者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亚洲四小龙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Haggard, 1988, p. 265; Woo, 1991, p. 45)。
The end!Thanks! 小组成员:金融 杨嘉林04301028 林新艺 04301033 马梁骁 04301002 经济 胡崇礽 0430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