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50 Views
第三次作业(一). V 2 (t). V 1 (t). 求证 上面两级有源滤波器对单位阶跃信号,输出波形为无下冲 的单极性脉冲。. 第三次 作业(二). B. 通常 R 1 >>R 3 ,可以近似认为 B 点电位 V B =kV i 是电位器上 kR 3 分压,其中 k 为 R 3 电阻的下半部分阻值占总阻值的比例。 如何实现极零相消?调节范围有多大? ( R 1 C-> ). 什么是幅度过载和计数过载?各引起什么样的结果? 输入信号过大,使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区,称为幅度过载。在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区的这段时间(死时间)内,输入信号将丢失。因此会引起计数丢失。
E N D
第三次作业(一) V2(t) V1(t) 求证上面两级有源滤波器对单位阶跃信号,输出波形为无下冲 的单极性脉冲。
第三次作业(二) B 通常R1>>R3,可以近似认为B点电位VB=kVi是电位器上 kR3分压,其中k为R3电阻的下半部分阻值占总阻值的比例。 如何实现极零相消?调节范围有多大? (R1C-> )
什么是幅度过载和计数过载?各引起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是幅度过载和计数过载?各引起什么样的结果? 输入信号过大,使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区,称为幅度过载。在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区的这段时间(死时间)内,输入信号将丢失。因此会引起计数丢失。 放大器中,由于计数率过高引起的脉冲幅度分布的畸变,称为放大器的计数率过载。主要由信号堆积引起。因此能谱能量分辨率变差,峰位移动,甚至产生假峰。 第三次作业(三)
第三次作业(四) 对如图所示成形电路,画出1-4处的信号波形(注意各信号之间的时间和幅度关系)。成形后的脉冲(4处)幅度上与输入信号(1处)幅度相比有何变化?该如何弥补失去的幅度?设极零相消电路补偿很好,且R1RC1/(R1+R)=R2C2。 如果1=2=,
习题 • 探测器的等效电路和输出回路是怎样的?如果进行能谱测量,应该如何选取输出回路的时间常数?为什么? •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与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相比,具有什么优点?各适用于哪些方面的应用? • 对下面的电路进行分析,写出①-④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指出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探测器输出信号为强度为Q的冲击函数,通过推导给出1-4处信号在复频域中的表达式,并画出1-4点处的波形。请问该电路有什么缺点?该如何进行改进? R1=R2=R
探测器的等效电路和输出回路是怎样的?如果进行能谱测量,应该如何选取输出回路的时间常数?为什么?探测器的等效电路和输出回路是怎样的?如果进行能谱测量,应该如何选取输出回路的时间常数?为什么? 进行能谱测量时,应使输出回路时间常数远大于电流持续时间(即电荷收集时间)。这样可以使得电流脉冲对电容进行充电的时间内,电荷不会通过R释放。则输出脉冲幅度VM=Q/C。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与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相比,具有什么优点?各适用于哪些方面的应用?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与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相比,具有什么优点?各适用于哪些方面的应用?
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的特点 Vi(t) ViM= Q Vo(t) VOM ViM Q CI - 电压 +放大器 CD CS CA i(t) 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 探测器 • 当放大器输入电阻足够大,输出脉冲幅度VOM=A·Q/Ci,只要电荷量相同,则前放输出电压脉冲幅度即相同。但输入总电容Ci与Cd、Ca、Cs有关,当Cd、Ca、Cs变化时,放大器输入端电压脉冲幅度也变化,因此能量分辨较差。 • 只适用于稳定性要求不高的低能量分辨系统,与能量分辨率不高的探测器连用;或用于慢计数系统。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Cf tW - + vo(t) Vo(t) Ci VOM= Q/Cf iD(t) • 由于加了密勒电容Cf,只要Cf保持恒定不变,不论A0、Ci是否稳定,输出电压幅度VoM=A0Q/[Ci+(1+A0)Cf]~Q/Cf,对输入电荷Q的“放大倍数”都是稳定的。 • 用于X射线、射线与带电粒子的高分辨能谱测量,与能量分辨率高的探测器连用。
对下面的电路进行分析,写出①-④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指出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探测器输出信号为强度为Q的冲击函数,通过推导给出1-4处信号在复频域中的表达式,并画出1-4点处的波形。请问该电路有什么缺点?该如何进行改进?R1=R2=R对下面的电路进行分析,写出①-④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指出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探测器输出信号为强度为Q的冲击函数,通过推导给出1-4处信号在复频域中的表达式,并画出1-4点处的波形。请问该电路有什么缺点?该如何进行改进?R1=R2=R 1 电荷灵敏前放 2 带极零相消的微分电路 3 隔离放大器 4 积分电路 主放大器
极零相消微分电路 第一级放大 第二级放大 第三级放大 第一次积分 第四级放大 第三次积分 第五级放大 第二次积分 第四次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