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失常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表现为思维、情感、知觉、智能、意志和行为诸方面的障碍。 药物分类 :抗精神病药 抗躁狂症抑郁症药 抗抑郁症药 抗躁狂症药 抗焦虑症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 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互不协调,精神活动脱离现实环境,即“精神分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病。. 基本表现 :.

a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抗精神失常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2. 精神失常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表现为思维、情感、知觉、智能、意志和行为诸方面的障碍。精神失常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表现为思维、情感、知觉、智能、意志和行为诸方面的障碍。 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 抗躁狂症抑郁症药 抗抑郁症药 抗躁狂症药 抗焦虑症药

  3.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 •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互不协调,精神活动脱离现实环境,即“精神分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病。

  4. 基本表现: (1)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2)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3)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 发病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

  5. 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 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通路:思维、精神、情绪和行为活动有关。 ◆ 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功能活动有关,和胆碱能神经处于平衡协调状态。 ◆ 结节-漏斗通路 与垂体前叶内分泌机能活动有关。 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6. 抗精神病药 1. 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硫利达嗪等。 2. 硫杂蒽类如氯普噻吨、氟哌噻吨等。 3. 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氟哌啶等。 4. 二苯氧氮平类如氯氮平。 5. 苯酰胺类如舒必利、泰必利等。 6. 二苯丁哌啶类如五氟利多等。

  7. 氯丙嗪chloropromazine(wintermin,冬眠灵) [药动学] 吸收 不规则,2-4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作用持续6小时 结合90%。 分布 全身各组织。脑中浓度可达血浆的10倍, 代谢和排泄 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相差较大,用药个体化。 蓄积 脂肪组织 ,排泄缓慢,老年患者消除速度慢,应注意调整用量。

  8.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阻断DA受体,阻断α受体和M受体 1 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病作用: (2) 镇吐作用 (3) 降温作用 (4)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2. 自主神经系统 3. 内分泌系统 不良反应

  9. 1 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病作用: 正常人: 安定、镇静、感情淡漠, 精神病人:速控制兴奋躁动, 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对急性患者疗效较好,控制症状,无根治作用。须长期服药。 治疗躁狂症及其它精神病伴有的兴奋、紧张、妄想、幻觉等症状。

  10. 抗精神分裂症作用机制: 5种多巴胺受体D1、D2、D3、D4和D5 D1样受体 D1、D5 两种亚型 D2样受体 D2、D3、D4 机制 •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2样受体。 •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组胺受体和5-HT受体

  11. (2)镇吐作用:强。 阻断CTZ的D2样受体, 抑制呕吐中枢, 前庭呕吐无效。 抗呃逆。 用于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晕动病呕吐效差。

  12. (3)降温作用: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能降低发热和正常人的体温 用于低温麻醉 冬眠合剂 (4)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全麻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醇等的作用,合用时须减量。

  13. 2. 自主神经系统 ◆血压降低 α-受体阻断 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反复用药产生耐受,减弱降压作用,不用于治疗高血压。 ◆ M受体阻断 较弱的阿托品样作用。

  14. 3. 内分泌系统 催乳素抑制因子释放减少,PRL分泌增加,乳房增大泌乳。 机制 阻断结节–漏斗多巴胺通路的D2样受体

  15. 【不良反应】 1. 一般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常见嗜睡、困倦、无力等; 阿托品样作用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口干、便秘 α受体阻断症状鼻塞、体位性低血压等。 刺激性较强,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16. 用药数周至数月发生。动作迟缓、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面具脸)、肌肉震颤和流涎等。用药数周至数月发生。动作迟缓、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面具脸)、肌肉震颤和流涎等。 2. 锥体外系反应 烦躁不安,反复徘徊; ◆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 静坐不能 ◆ 急性肌张力障碍: 一般1月或第1次用药后产生。面、颈、唇及舌肌痉挛多见,表现口眼歪斜、斜颈、伸舌、张口和言语障碍等症状。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2样受体,纹状体DA功能减弱而ACh功能增强所致,减量或停药可减轻或消除。 治疗 ??? 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

  17. ◆ 迟发性运动障碍 长期(>1年)和大量服药所致 表现 停药后长期不消失 口、舌、腮三联症 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如吸吮、鼓腮、舔舌等以及捻丸动作 广泛性舞蹈样徐动症 机制 受体向上调节,使黑质纹状体DA功能相对增强。 应用中枢性抗胆碱药治疗可使之加重。若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可以恢复。

  18. 3. 心血管系统 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4%。注射后静卧。可用NA或间羟胺治疗。禁用肾上腺素。 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和Q–T延长)。 4. 过敏反应 药后出现斑丘疹、多形性红斑或荨麻疹,停药后可消失。光过敏、皮肤色素沉着等。

  19. 5. 其他 药后1~2个月产生黄疸和肝功能障碍,多数病人可自行恢复。 药后6~12周内还可出现白细胞减少。 【禁忌证】 有癫痫史、严重肝功能损害和肝昏迷患者禁用。 伴心血管病老年患者慎用。

  20.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如 奋乃静(perphenazine) 氟奋乃静 (fluphenazine) 三氟拉嗪 (trifluoperazine) 硫利哒嗪 (thioridazine)

  21. 利培酮(risperidone瑞司哌酮,Risperdal维思通) 苯并异噁唑衍生物,新一代抗精神病药。 药动学特点 口服Tmax 1~2h,食物不影响其吸收,首关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约60%,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8%,血浆代谢9-羟基利培酮也有抗精神病作用。 t1/2约3h,70%药物经尿液排泄,14%的药物经粪便排泄。

  22. 作用特点 与5-HT2受体和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锥体外系反应轻。 可与1、H1受体结合。 应用 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等。

  23.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躁狂抑郁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或心境障碍,是一种以情感病态变化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 单相或双相发作

  24. 发病机制 与脑内单胺类平衡失调有关。 抑郁 5-HT、 DA功能活动降低 躁郁 NA 抑郁时尿中NE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含量降低,转躁狂时MHPG升高; GABA、cAMP和磷脂酰肌醇系统(PI)不平衡,cAMP功能降低,PI系统功能亢强导致抑郁,反之躁狂。

  25. 一、抗抑郁症药Antidepressants • 基本表现 • (1)情绪低落 • (2)思维活动减慢 • (3)意志活动减退

  26. (一)三环类 丙咪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 [药理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人 头晕、口干、困倦、视力模糊、血压下降,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27. 作用出现晚 • 伊普吲哚,米安舍林不抑制NA及5-HT的再摄取 • 可卡因、苯丙胺无抗抑郁作用; 机制 ① 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再摄取 ??? 抑制单胺类递质再摄取是机制中的一个早期环节 ② 阻断突触α2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NA增加,并使α2受体数目下调。

  28. 2. 自主神经系统 阻断M受体而致阿托品样作用。 3. 心血管系统 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本品有奎尼丁样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应用】 抑郁症: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首选药 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 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不能作为应急药物应用,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病人,应加用其它措施防治。

  29. 【不良反应】 • 阿托品样作用,如口干、便秘、尿潴留及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定向障碍、记忆障碍等。 • 心血管系统 三环类中丙米嗪、阿米替林及地昔帕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与抑制心肌NA再摄取有关。 • 神经系统 多种三环类均有镇静作用,但阿米替林、多塞平、地昔帕明却有振奋激活作用,震颤、头晕和失眠常见。降低痉挛阈值可诱发癫痫。 • 长期大剂量用药突然停药可出现焦虑、失眠、恶心、呕吐、兴奋等症状。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

  30.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 第二代抗抑郁药,作用迅速、易耐受、副作用少。 麦普替林maprotiline 选择性NA摄取抑制剂,对5-HT的摄取几乎没有影响, 有强抗组胺和弱抗胆碱作用, 镇静作用较强。 特点 广谱、奏效快和副作用少的。 临床用于各型抑郁症,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尤为适用。 米安舍林mianserin(米塞林) 该药不阻滞NA、5-HT和DA的摄取,而是抑制突触前膜2受体,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对伴有抑郁的焦虑症有效,无抗胆碱作用,无心脏毒性。

  31.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苯乙肼、异唑肼和反苯环丙胺 抑制NA、5-HT等降解。 毒性较大,药后可有头痛、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多汗、震颤、易激动、无力、困倦等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禁食含大量酪胺(干酪、酸奶、巧克力等)食物。 (四)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舍曲林(sertraline)和曲唑酮(trazodone) 第三代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症药相似, 副作用少。

  32. 二、抗躁狂症药Antimanic drugs 基本表现 (1)情绪高涨 (2)思维活动加速 (3)活动增加

  33.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药理作用] 抗躁狂作用:正常人 影响小 躁狂症患者:言语、行为恢复正常。 机制: • 抑制脑内NA和DA释放,促进再摄取 • 抑制肌醇磷酸酶,抑制三磷酸肌醇(IP3)脱磷酸化生成肌醇,使脑内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含量减少,从而产生抗躁狂作用。 [临床应用] 躁狂症, 躁郁症的躁狂状态,躁狂抑郁交替发作,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状态。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34. [不良反应] 锂盐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多。 1. 恶心、呕吐、腹泻、疲乏、肌肉无力、肢体震颤、口干、多尿等,常在继续治疗1-2周内逐渐减轻或消失。 2. 抗甲状腺作用,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肿大。 3. 中毒CNS症状,如意识障碍、昏迷、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震颤, 应立即停药,静滴生理盐水可促进锂的排泄。 血锂浓度监测,如高达1.6mmol/L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