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663 Views
第八章 酸碱滴定法. 主要内容 :. 1. 酸碱指示剂 2.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3.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重点内容 :. 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滴定 突跃大小的影响因素 3.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 8.1 酸碱 指示剂. 8.1.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它的酸式与其共轭碱式相比应具有明显不同的色调。当溶液的 pH 改变时,指示剂失去质子由酸式转化为碱式,或得到质子由碱式转化为酸式,由于结构上的改变,引起了颜色的变化。. → 甲基橙 ( MO )- 双色
E N D
第八章 酸碱滴定法 主要内容: 1.酸碱指示剂 2.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3.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重点内容: 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滴定 突跃大小的影响因素 3.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8.1 酸碱指示剂 8.1.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它的酸式与其共轭碱式相比应具有明显不同的色调。当溶液的pH改变时,指示剂失去质子由酸式转化为碱式,或得到质子由碱式转化为酸式,由于结构上的改变,引起了颜色的变化。
→甲基橙(MO)-双色 pH≤ 3.1,酸式色,红色; pH 4.4, 碱式色,黄色; pH 3.1-4.4,两种形式共存,为混合色,橙色。
→酚酞(PP)- 单色在酸性溶液无色,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醌式后显红色。 无色 红色 (内酯式、酸式色) (醌式、碱式色) →甲基红(MR)- 双色在酸性溶液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黄色。
8.1.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HIn = H+ + In- 酸式色 碱式色 10, 碱式色; ≤0.1,酸式色; =1, pH=pKa 理论变色点: 酸碱式的混合色。 理论变色范围: pH=PKa±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酸式色 碱式色 pKHIn MO 3.1~4.4 红 黄 3.4 MR 4.4~6.2 红 黄 5.0 PP 8.0~9.6 无 红 9.1
8.1.3 影响因素 →温度 pH18℃ 100℃ MO 3.1~4.4 2.5~3.7 PP 8.0~9.6 8.1~9.0 →指示剂用量:双色指示剂,指示剂用量不会影响指示剂变色点的pH。但用量太多,带来误差。单色指示剂,指示剂用量的多少对它的变色范围是有影响的,指示剂加入过多,终点提前。 →离子强度和溶剂的影响:增加离子强度,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变小。
8.1.4 混合指示剂 →一类同时使用两种指示剂,利用彼此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变色更加敏锐。如溴甲酚绿和甲基红。 →另一类由指示剂与惰性染料(如亚甲基蓝,靛蓝二磺酸钠)组成的,也是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来提高变色的敏锐度。 →需要将滴定终点限制在很窄的pH范围内,可采用混合指示剂。 →非混合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约有±0.3pH的不确定度。用混合指示剂,有±0.2pH的不确定度。
8.1.5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 质子条件 内容:酸碱反应达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 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 HAc水溶液: 例: Na2S的[OH-]表达式: NaHCO3的质子条件:
(1)零水准物质的选择 书写PBE的方法如下: a.溶液中大量存在的 b.参与质子转移反应 (2) 质子条件式书写方法 a.等式左边——得质子后产物 b.等式右边——失质子后产物 c.根据质子得失相等原则列出质子条件式 注意: ※ 在处理多元酸碱时应注意浓度前的系数。 ※质子条件式中不应出现作为质子参考水 准的物质。
写出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H+ -H+ H+ ← H2O → OH- NH4+→NH3 H3PO4← H2PO4-→HPO42- H2PO4-→ PO43- [H+]+[H3PO4]=[OH-]+[NH3]+2[PO43-]+[HPO42-]
2.一元弱酸(HA)的c(H+)的计算 HA ⇌ H+ + A- (总浓度为cmol·L-1) 质子条件式: c(H+)=c(A-)+c(OH-) 代入平衡关系式: 由分布系数: 精确计算式:
对于 若: cKa >20Kw ,可忽略Kw。 则: 近似计算式: 若:cKa≥20KW, 且c/Ka≥400 或α≤5% 则:c(HA)=c–c(H+)≈c 最简式:
同理,对于一元弱碱 最简式: 条件:cKb≥20KW,c/Kb≥400 或α≤5% 近似式: 条件:cKa≥20KW
例:计算298K时0.10mol·L-1 HAc 溶液中H+,Ac- HAc,OH- pH, α(Ka =1.8×10-5)。 CKa≥20Kw,C/Ka≥400 解: c(HAc)=0.1-c(H+)≈0.1(mol·L-1)
3. 多元弱酸碱 (1)多元弱酸:设多元酸的浓度为c (2)多元弱碱:设多元弱碱的浓度为c
4. 两性物质 NaHA NaH2PO4 Na2HPO4 NH4Ac
§8.2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8.2.1基本概念 →滴定曲线;以溶液的pH为纵坐标,所滴入的滴定剂的物质的量或体积为横坐标作图。 →滴定分数或滴入百分率α;衡量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 →突跃范围:α在0.999 至1.001之间时的pH值。指示剂的 pKa应落在突跃范围内,此时滴定误差在±0.1%。 →酸碱浓度通常为0.1mol/L,且浓度应接近。 .
8.2.2 强酸碱滴定0.10mol·L-1 NaOH滴定20.00mL 0.10mol·L-1 HCl H++OH- =H2O Kt=1/Kw=1014.00 1. 滴定前: [H+]=c(HCl)=0.1000mol·L-1 pH=1.00 2. 滴定开始到sp前: [H+]=c(HCl)(未中和) -0.1%时: pH=4.30
3. sp时: [H+]=[OH-] pH=7.00 4. sp后:[OH-]=c(NaOH)(过量) +0.1%时: [H+]=2.0×10-10mol·L-1 pH=9.70
pHsp=7.00, 突跃范围: pH为4.30-9.70; 指示剂: pKa在突跃范围内。
→当酸碱浓度增大10倍时,滴定突跃部分的pH变化范围增加两个pH单位。→当酸碱浓度增大10倍时,滴定突跃部分的pH变化范围增加两个pH单位。 →1mol/L, 突跃3.3~10.7,3种指示剂。 →0.1 mol/L, 突跃4.30~9.70,2种指示剂。 →0.01 mol/L, 突跃5.3~8.7,甲基红,煮沸 溶液驱除CO2。 .
8.2.3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Ka(HAc)=10-4.76, Ka(HA)=10-7.00) -0.1%:pH=pKa+3
Ka值对突跃范围的影响: 酸愈弱,Ka越小,突跃范 围越小。 用0.1mol/LNaOH滴定 相同浓度的HAc: pHsp为8.72 突跃:pH7.74~9.70之间。 指示剂:酚酞
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用0.1mol/LHCl滴定 相同浓度的NH3。 pHsp:5.28 突跃:pH4.30~6.25之间。 指示剂:甲基红
8.2.4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多元酸的滴定: 用等浓度NaOH滴定0.10mol/L H3PO4 pHsp1=4.70 甲基橙 pHsp2=9.66 酚酞 * CKa1≥10-8准确的滴定, * 相邻两级Ka比值≥ 104, 分步滴定。 多元碱的滴定: 用HCl滴定Na2CO3 pHsp1 =8.3 酚酞 pHsp2 =3.9 甲基橙
8.2.5 酸碱滴定中准确滴定的判据 强酸或强碱 C ≥10-4 mol/L 弱酸的滴定 Cka ≥10-8 弱碱的滴定 Ckb ≥10-8 强碱滴定酸式盐NaHA Cka2 ≥10-8 强酸滴定酸式盐NaHA Ckb2 ≥10-8 多元酸分步滴定 两级Ka比值≥ 104 多元碱分步滴定 两级Kb比值≥ 104 混合酸分别滴定 (C1Ka1)/(C2ka2) ≥ 104
§8.3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8.3.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碱标准溶液: NaOH 配制: 以饱和的NaOH(约19mol·L-1), 用除去CO2 的去离子水稀释. 标定: 1. 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r=204.2 pKa2=5.4, PP, 称小样, 平行3份. 2. 草酸(H2C2O4·2H2O), Mr=126.07 pKa1=1.25, pKa2=4.29, PP, 称大样.
酸标准溶液: HCl (HNO3, H2SO4) 配制:用市售HCl(12 mol·L-1),HNO3(16 mol·L-1), H2SO4(18 mol·L-1)稀释. 标定: 1. Na2CO3, 270-300℃烘1hr, MO or MR+溴甲酚绿(△); 2. 硼砂(Na2B4O7·10H2O NaH2BO3+2H3BO3), 60%相对湿度保存, 防失水. pHep=5.1, MR.
8.3.2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混合碱的测定(NaOH+Na2CO3): (1)BaCl2法 一份试样+HCl ----→测定总量 一份试样+BaCl2 +HCl---→测定NaOH 甲基橙 酚酞 (2)双指示剂法 NaOH和Na2CO3混合物的测定可用双指示剂法,即先用酚酞指示第一计量点,再用甲基橙指示第二计量点。
第 八 章 总 结 • 酸碱指示剂: 了解作用原理, 影响因素, 掌握常用指示剂(MO, MR, PP)的变色区间和变色点. • 理论变色范围 pH=PKa±1 2.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碱)滴定、 一 元弱 酸(碱)滴定过程中pH计算, 重点是 (1)化学计量点及±0.1%时的pH计算. (2)了解滴定突跃与浓度、Ka(Kb)的关系: 当酸碱浓度增大时,滴定突跃部分的pH变化范围越大; 酸或碱愈 弱,即Ka或Kb越小,突跃范围越小。 (3)一元弱酸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弱酸的滴定 Cka ≥10-8 弱碱的滴定 Ckb ≥10-8 (4)正确选择指示剂;
3. 了解强酸与弱酸混合溶液、多元酸溶液能分步滴定 或全部滴定的条件及指示剂的选择。 多元酸分步滴定 两级Ka比值≥ 104 多元碱分步滴定 两级Kb比值≥ 104 强酸或强碱 C ≥10-4 mol/L 混合酸分别滴定 (C1Ka1)/(C2ka2) ≥ 104 4.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标准酸(碱)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5. 酸碱滴定法的计算: 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准计量关系式。